一种侧睡承托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5413发布日期:2019-11-05 22:19阅读:59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侧睡承托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具,特别是一种侧睡承托垫。



背景技术:

人类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觉,人们在睡觉时根据自身的喜好和习惯采取不同的睡觉姿势。而睡觉姿势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还会影响人的发育和健康。常见的睡觉姿势有趴着睡、蜷着身子睡、仰卧睡、完全侧身睡,而完全侧身睡又分为左侧卧位和右侧卧位。经科学研究发现,比较科学的睡眠姿势是向右侧卧,微曲双腿。这样,心脏处于高位,不受压迫;肝脏处于低位,供血较好,有利新陈代谢;胃内食物借重力作用,朝十二指肠推进,可促进消化吸收。

侧睡过程因人们的自重对人们的部分脏腑进行压迫,一觉醒后常常会出现腰酸背痛,亦或颈部、四肢麻痹的情况,长期以往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通过改变自身的睡觉姿势外,还可通过研发一种辅助侧睡工具来减少另一侧的承重压力。例如申请号为CN201610473192.7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侧睡支撑垫,所述侧睡支撑垫在使用时放置在床上、并置于侧卧者的身体受压一侧的上半身位置和/或胯部位置处,使侧卧者的身体受压一侧的上半身和/或胯部支撑在侧睡支撑垫上。该结构的侧睡支撑垫解决了人侧卧时因体重力挤压带来的半边病难题,但其只能对腹部、背部、胸部、胯部…中一个部位进行支撑,无法同时进行支撑,不仅支撑范围小,且使用的舒适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支撑范围大的侧睡承托垫。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侧睡承托垫,包括垫体和若干条弹性绑带,所述弹性绑带设置在垫体的两侧,所述垫体的中部向内弯曲得到一体成型的弯月形垫体,所述弯月形垫体的长度在70~95cm之间;所述弯月形垫体的内侧为呈弧面结构的第一承托面,所述弯月形垫体的外侧表面为第二承托面,

所述第一承托面的其中一端设有向内凹陷设置的凹槽,远离所述凹槽的第一承托面上可拆装连接有第一托枕,在所述凹槽与第一承托枕之间设置有腰部枕,所述腰部枕可拆装安装在第一承托面上,且在腰部枕上设置有若干个按摩凸起。

上述方案中,所述侧睡承托垫,还包括第二托枕,所述第二托枕与第一托枕位于垫体的同一端上,且第二托枕可拆装安装在第二承托面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绑带可以为两条并分别间隔设置在垫体的侧部,所述弹性绑带的其中一端连接在第一承托面的其中一侧上,弹性绑带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承托面的另一侧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弹性绑带还可以为4条,4条弹性绑带分为两组并分别间隔安装在垫体的侧部,每一组均由两条相互配合使用的弹性绑带构成,所述弹性绑带的其中一端连接在第一承托面上,弹性绑带的另一端作为扣合端、对应安装有扣合件。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承托面的弧形角度在100°~125°之间。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第二承托面的弧形角度在115°~128°之间。

上述方案中,所述垫体为记忆海绵,所述记忆海绵的表面由内至外依次包覆有防水薄膜和棉质亲肤层。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垫体设置成一体成型的弯月形垫体,并且所述弯月形垫体的长度在70~95cm之间;在使用时采用呈弧面结构的第一承托面来同时承托人体的肩部、腰部、胯部和臀部,采用第二承托面可同时承托人体的下巴、胸部和腹部,结构简单、承托范围大。

2.所述第一承托面的其中一端设有向内凹陷设置的凹槽,远离所述凹槽的第一承托面上可拆装连接有第一托枕,在所述凹槽与第一承托枕之间设置有腰部枕,在腰部枕上设置有若干个按摩凸起,所述第一托枕能够承托人体的背部,腰部枕能够承托人体的腰部,腰部枕上设置的按摩凸起随着人身体的翻身或转动与腰部进行摩擦,进而起到按摩的作用,在第二承托面上设置的第二托枕可以对人体的下巴进行承托,能够根据侧睡姿势来选择承托垫的位置,使用既灵活又舒适,有效帮助人们提高睡眠质量。

3.本实用新型将弯月状垫体的第一承托面的弧形角度在100°~125°之间,所述第二承托面的弧形角度在115°~128°之间,使呈弧形结构的第一承托面和第二承托面连接为一体,趋近于人体侧睡时的弯曲状态,符合人体工程力学,有助于矫正侧睡姿势,减少侧睡状态对另一侧的压迫。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垫体为记忆海绵,使用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侧睡承托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中侧睡承托垫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一种使用结构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另一种使用结构状态图。

图中标号为:1-垫体,1-1、第一承托面,1-2、第二承托面,2-弹性绑带,3-腰部枕,4-按摩凸起,5-凹槽,6-扣合件,7-第一托枕,8-第二托枕。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侧睡承托垫,包括垫体1和若干条弹性绑带2。所述弹性绑带2设置在垫体1的侧部。所述垫体1的中部向内弯曲得到一体成型的弯月形垫体,即所述弯月形垫体1的内侧表面为呈弧面结构的第一承托面1-1,所述弯月形垫体的外侧表面为第二承托面1-2。根据成人的身高一般在150cm~190cm之间,所述弯月形垫体的长度在70~95cm之间即可保证对处于曲脚侧睡姿势下,从人体的肩部至臀部或从人体的脸部至腹部的同时承托。所述垫体1具体为记忆海绵,所述记忆海绵的表面由内至外依次包覆有防水薄膜和棉质亲肤层。所述棉质亲肤层为设有拉链且与记忆海绵大小相匹配的棉质套罩,这样当棉质套罩脏了,可以将拆除记忆海绵后进行清洗,实用性强。

所述第一承托面1-1的其中一端设有向内凹陷设置的凹槽5,所述凹槽5的形状相匹配,用于包覆臀部,起到保暖的作用。第一承托面1-1远离所述凹槽5的一端可拆装连接有第一托枕7,在所述凹槽5与第一承托枕之间设置有腰部枕3。所述腰部枕3可拆装安装在第一承托面1-1上,且在腰部枕3上设置有若干个按摩凸起4。所述侧睡承托垫还包括第二托枕8,所述第二托枕8与第一托枕7位于垫体1的同一端上,且第二托枕8可拆装安装在第二承托面1-2上,用于承托人体的脸部/下巴。

其中,第一托枕7、第二托枕8和腰部枕3均是通过魔术贴可拆装安装在垫体1上。当然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的拆装连接方式。

所述第一承托面1-1的弧形角度在100°~125°之间,所述第二承托面1-2的弧形角度在115°~128°之间。

如图2所示,所述弹性绑带2为两条并分别间隔设置在垫体1的侧部,所述弹性绑带2的其中一端连接在第一承托面1-1的其中一侧上,弹性绑带2的另一端连接在第一承托面1-1的另一侧上。

如图1所示,所述弹性绑带2为4条。4条弹性绑带2分为两组并分别间隔安装在垫体1的侧部,每一组均由两条相互配合使用的弹性绑带2构成,所述弹性绑带2的其中一端连接在第一承托面1-1上,弹性绑带2的另一端作为扣合端、对应安装有扣合件6。所述扣合件6具体为卡扣和与卡扣相配合的卡槽。

如图3所示,使用本结构的承托垫对处于侧睡状态的背部进行承托,在使用时通过弹性绑带2将整个垫体1绑在人体的后背上,通过呈弧面结构的第一承托面1-1来同时承托人体的肩部、腰部、胯部和臀部,第一托枕7托住肩部位置,腰部枕3顶住腰部并且按摩凸起4随着人体的移动与背部产生摩擦,起到按摩的作用。所述第一承托面1-1上的凹槽5包覆人体的臀部。

如图4所示,使用本结构的承托垫对处于侧睡状态的胸部位置进行承托,采用第二承托面1-2可同时承托人体的面部、胸部和腹部,其中第二托枕8可托住人体的下巴或脸部,根据使用的姿势,人体的手部可搭在垫体1上或双手抱住垫体1也可。因此,所述弹性绑带2可以绑也可不绑。

上述说明是针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但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范围,凡本实用新型所提示的技术精神下所完成的同等变化或修饰变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专利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