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门窗转角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5879发布日期:2020-01-07 09:35阅读:1196来源:国知局
铝合金门窗转角型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型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铝合金门窗转角型材。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建筑物门、窗结构的发展,采用铝合金等型材拼接结构组装成门窗框铝合金门窗转角型材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越来越普遍。然而在实践中常常会遇到一组门窗框的转角铝合金门窗转角型材拼接问题,比如封装建筑物阳台时在转角处两相邻窗框通常呈一定角度。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547713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铝合金转角型材,包括采用45°中线对称结构的弧形盖板,1对通过压扣装置连接在弧形盖板两端的外侧转角和1个内侧转角,还包括采用45°中线对称结构的弧形支撑板和设置在弧形支撑板两端隔热条,所述外侧转角和隔热条之间设置为扣接连接,所述隔热条分别和内侧转角两端之间设置为扣接连接。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弧形盖板所提供的角度固定,使现场施工的灵活性受到局限。尤其是遇到圆弧、曲线、不规则形状或其组合的情况时,施工安装非常困难,甚至难以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铝合金门窗转角型材,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转角型材进行调整,适用范围较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铝合金门窗转角型材,在两相邻窗扇之间设置有一竖管,所述竖管上套接有上滑环和下滑环,所述上滑环竖直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板,所述第一竖板和竖管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一竖板远离竖管的一端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外弧板,下滑环远离竖管的一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二竖板,所述第二竖板和竖管的高度相同,所述第二竖板远离竖管的一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弧板,所述第二外弧板远离竖管的一侧壁处与第一外弧板的侧壁抵接,一侧的窗扇侧壁与第一竖板抵接,另一侧的窗扇侧壁与第二竖板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然后将上型材和下型材安装在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上,然后将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相对竖管进行旋转,此时第一外弧板与第二外弧板靠近,重叠部分的面积逐渐扩大,即可使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使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上安装的窗扇进行角度的调节;设置第一竖板与上滑环的侧壁固定连接,又使第一竖板和竖管的高度相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转角型材进行调整,适用范围较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竖板和第一外弧板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圆弧板,所述第二竖板和第三外弧板的底部之间有第二圆弧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增加第一竖板和第一外弧板之间的稳固,增加使用时长,第一圆弧板连接第一竖板和第一外弧板,第二圆弧板连接第二竖板和第二外弧板,增加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竖板远离竖管的一侧处设置有第三外弧板,所述第三外弧板位于第一外弧板的外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外弧板位于第二外弧板和第三外弧板之间,三者之间连接较为紧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竖管顶部与底部均设置有一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插接在竖管内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远离竖管中心处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圆板,所述圆板上安装有一折叠片,所述折叠片分别盖设在第一圆弧板和第二圆弧板的侧壁处,所述折叠片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上,所述折叠片远离圆板的一端处竖管中心处弯折,所述圆板的上部安装有一盖环,所述折叠片的一端位于盖环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使工作人员将竖管以及安装在竖管上的部件放置或是取下时,不会出现部件从竖管上掉落的情况,在使用时,将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进行旋转,此时折叠片呈拉伸状,由于折叠片远离圆板的一端向下弯折,弯折处罩设在第一外弧板和第三外弧板的外部,使第一外弧板和第二外弧板之间;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位于两个圆环之间,不会从竖管内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柱的外侧壁处开设有多个环槽,所述环槽内均放置有一橡胶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将限位柱安装在竖管内,且不会从限位柱上脱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外弧板和第三外弧板处均安装有一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插接在第二外弧板和第三外弧板端部的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相对第一外弧板的一侧处均安装有一密封条,所述安装框与第二外弧板和第三外弧板之间均通过自攻螺丝进行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二外弧板和第三外弧板与第一外弧板之间需要进行滑动,在使用时既可以使滑动较为顺滑,又可以使之间密封性较好,故而设置有密封组件,密封条与使第一外弧板位于第二外弧板和第三外弧板之间时,密封性较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外弧板远离第一竖板的一侧处竖直固定连接有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宽度大于两个安装框之间的间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使用时可能会出现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之间的角度过大,使第一外弧板与第二外弧板、第三外弧板之间分离,故而设置限位板,使第一外弧板只能滑动在第二外弧板和第三外弧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框相对第一外弧板的一侧处均竖直开设有一安装槽,所述密封条卡接在安装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密封条在日常的使用时会发生损坏,为了节约更换成本,密封条卡接在安装槽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密封条进行更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之间可以进行调节,从而使安装在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上的窗扇进行角度的调节,适用范围较广;

2、第一竖板与密封条抵接,从而使第一竖板和第二竖板之间连接较为紧密;

3、设置限位板,使第一外弧板相对第二外弧板和第三外弧板可以进行滑动,但不会从第二外弧板和第三外弧板处脱离,安装较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将上滑环进行上移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用于表现第一外弧环和第二外弧环、第三外弧环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用于表现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竖管;11、上滑环;111、第一竖板;112、第一外弧板;113、第一圆弧板;114、限位板;12、下滑环;121、第二竖板;122、第二外弧板;123、第二圆弧板;13、第三外弧板;2、固定组件;21、限位柱;211、环槽;212、橡胶圈;22、圆板;23、折叠片;24、盖环;3、密封组件;31、安装框;311、安装槽;32、密封条;33、自攻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铝合金门窗转角型材,两个相邻窗扇之间设置有竖管1,竖管1上套接有上滑环11和下滑环12,上滑环11的外侧壁处固定连接有第一竖板111,第一竖板111的高度与竖管1的高度相同;第一竖板111远离竖管1的一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外弧板112,第一外弧板112的圆弧角度为90度;下滑环12的外侧壁处固定连接有竖直设置的第二竖板121,第二竖板121的高度与竖管1的高度相同,第二竖板121远离竖管1的一侧处固定连接有第二外弧板122,第二外弧板122远离竖管1的一侧壁处与第一外弧板112的侧壁间隔设置;第一竖板111与一侧的窗扇抵接,第二竖板121与另一侧的窗扇抵接。

参照图2-3,为了增加第一竖板111和第一外弧板112之间的稳固,增加使用时长,故而在第一竖板111和第一外弧板112的顶部之间连接有第一圆弧板113;在第二竖板121和第二外弧板122的底部之间连接有第二圆弧板123。

参照图3,为了使第二外弧板122与第一外弧板112连接紧密,避免发生漏风的情况,故而在第一竖板111远离竖管1的一侧处设置有第三外弧板13,第三外弧板13位于第一外弧板112的外部。

参照图3-4,由于第二外弧板122和第三外弧板13与第一外弧板112之间需要保持较好的密封性,同时又可以进行滑动,故而在第二外弧板122和第三外弧板13相对第一外弧板112处均设置有一密封组件3,密封组件3包括安装框31、密封条32、自攻螺丝33。安装框31设置两个,分别插接在第二外弧板122和第三外弧板13自由端的端部;密封条32安装在安装框31相对第一外弧板112的一侧处;自攻螺丝33设置四个,第二外弧板122和第三外弧板13之间均设置两个,自攻螺丝33自远离密封条32的一侧从安装框31处螺纹旋转至第二外弧板122和第三外弧板13上。

参照图3,为了使第一外弧板112不会从第二外弧板122和第三外弧板13之间脱离,故而在第一外弧板112远离第一竖板111的一侧处固定连接有一限位板114,其中限位板114的宽度大于两个安装框31之间的间距,便可使第一外弧板112不会从第二外弧板122和第三外弧板13之间脱离。

参照图4,由于密封条32在日常的使用时会因为日晒雨淋发生损坏,为了节约更换成本,在安装框31相对第一外弧板112的侧壁处均竖直开设有一安装槽311,密封条32放置在安装槽311内。

参照图5,为了使工作人员将竖管1以及安装在竖管1上的部件放置或是取下时,不会出现部件从竖管1上掉落的情况,故而在竖管1(图2中示出)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固定组件2,固定组件2包括限位柱21、圆板22、折叠片23、盖环24。限位柱21设置两个均插接在竖管1的顶部与底部;圆板22均固定连接在限位柱21的远离竖管1中心处的一端,圆板22的直径大于上滑环11(图2中示出)与下滑环12(图2中示出)的直径;折叠片23设置在圆板22上,位于顶部折叠片2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竖板111和第二竖板121的顶部,位于底部折叠片2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竖板111(图2中示出)和第二竖板121(图2中示出)的底部;折叠片23远离圆板22处向下弯折;盖环24固定安装在圆板22上,折叠片23的一端插接在盖环24内,相对盖环24可进行收紧与放松。

参照图5,为了使限位柱21与竖管1之间连接较为紧密,故而在限位柱21的外侧壁处开设有多个环槽211,环槽211沿限位柱21周向开设,环槽211内均放置有一橡胶圈212。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使用时,然后将窗扇安装在第一竖板111和第二竖板121上,然后将第一竖板111和第二竖板121相对竖管1进行旋转,此时第一外弧板112与第二外弧板122靠近,重叠部分的面积逐渐扩大,即可使第一竖板111和第二竖板121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从而使第一竖板111和第二竖板121上安装的窗扇进行角度的调节。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