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玻璃顶保洁小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25381发布日期:2020-06-16 23:40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玻璃顶保洁小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楼宇清洁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建筑玻璃顶保洁小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城市中越来越多的楼宇大厦拔地而起,而为了树立城市的良好形象,楼宇幕墙需要经常清洗。

但是,目前一般只是通过手持伸缩性的玻璃刮水器等对楼宇的玻璃门窗以及玻璃幕墙进行清洁,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并且,由于建筑的玻璃顶无法承受较大的重量,为了安全起见,工人们一般无法登上建筑的玻璃顶对其进行清洁,因此,导致建筑的玻璃顶无法及时清洁而影响城市以及企业的形象,所以对于如何清洁建筑的玻璃顶成为困扰人们的难题。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够清洁建筑玻璃顶的保洁小车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玻璃顶保洁小车,不仅可以对建筑的玻璃顶进行清洁,而且可以大幅度降低劳动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玻璃顶保洁小车,包括:

行走装置,所述行走装置包括壳体式履带底盘、履带、多个驱动轮和多个行走驱动机构;多个所述行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式履带底盘中,并与所述驱动轮一一对应传动连接,所述履带通过所述驱动轮设置在所述壳体式履带底盘的两侧,并均与所述建筑玻璃顶接触;

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式履带底盘的行走端,并与所述建筑玻璃顶接触;

喷液装置,所述喷液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式履带底盘上,且一端对应设置在所述清洁装置的顶部,另一端连通至泵站;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行走驱动机构、所述清洁装置和所述泵站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主体采用壳体式履带底盘,从而减轻本实用新型的重量,使工作人员不必处于所述建筑玻璃顶上,只通过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行走驱动机构,从而可以控制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建筑玻璃顶上行走和转弯,在本实用新型前进和转弯的同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喷液装置向所述清洁装置上喷洒水或清洁液,从而可以通过所述清洁装置有效擦拭所述建筑玻璃顶,使所述建筑玻璃顶干净透亮,从而可以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优选的,所述行走装置还包括多个辅助行走机构,多个所述辅助行走机构均匀设置在每个所述履带的内部空间;

所述辅助行走机构包括辅助轮、弹簧、弯折连杆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式履带底盘上,另一端与所述弯折连杆的底端铰接,同时所述辅助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弯折连杆的顶端,且所述辅助轮与所述履带的内侧抵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履带内部设置的多个辅助行走机构,由于所述辅助行走机构中设置有弹簧,同时由于所述弹簧与所述弯折连杆的底端铰接、所述辅助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弯折连杆的顶端,所述辅助轮与所述履带的内侧抵接,从而可以增强本实用新型跨越障碍物时的稳定性,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跨障碍能力,使得本实用性可以擦拭具有多个坡度的建筑玻璃顶。

优选的,所述行走驱动机构包括大扭矩电机、减速器和齿轮,所述齿轮连接有转轴,且所述齿轮通过所述转轴依次传动连接所述减速器和所述大扭矩电机,所述大扭矩电机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同时所述齿轮与所述驱动轮啮合传动。

本实用新型的所述驱动轮均通过所述大扭矩电机连接驱动,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跨障碍能力,因此使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具有多个坡度的建筑玻璃顶上爬走,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擦拭范围。

优选的,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支架和第一滚刷,所述第一滚刷包括第一滚轴和多个第一硬质尼龙叶片,多个所述第一硬质尼龙叶片一体连接在所述第一滚轴上;

所述支架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式履带底盘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滚轴连接,且所述第一滚轴位于所述壳体式履带底盘的行走端,所述第一硬质尼龙叶片与所述建筑玻璃顶接触。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建筑玻璃顶上行走的过程中,通过行走端设置的第一滚刷实现对所述建筑玻璃顶的擦拭作用,同时通过第一硬质尼龙叶片与建筑玻璃顶接触,具有较轻的质量,同时与建筑玻璃顶的摩擦力较大,从而不仅使本实用新型可以安全地在建筑玻璃顶上行走,同时清洁效果好。

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倾斜立设在所述壳体式履带底盘上,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角度可调式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滚轴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的角度,从而可以改变所述第一硬质尼龙叶片相对所述建筑玻璃顶的擦拭面积,提高所述第一硬质尼龙叶片的工作时间,从而延长替换所述第一硬质尼龙叶片的时间,因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另一端具有套圈,所述套圈套设在所述第一滚轴的中心部,并与所述第一滚轴转动连接;

所述第一硬质尼龙叶片对称连接在所述第一滚轴中心部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杆端部的套圈与所述第一滚轴转动连接,从而在本实用新型前进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所述第一滚轴转动,使所述第一硬质尼龙叶片在所述建筑玻璃顶上滚动,因此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擦拭效果。

优选的,所述喷液装置包括第一水管和第一喷头,所述第一水管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上,且所述第一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泵站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喷头固定,同时所述第一喷头位于所述第一硬质尼龙叶片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第一水管将所述泵站中的水输送至所述第一喷头,并通过所述第一喷头将水喷射在所述第一硬质尼龙叶片上,提高所述第一硬质尼龙叶片受湿的面积,从而提高所述第一硬质尼龙叶片对所述建筑玻璃顶的擦拭效果。

优选的,所述清洁装置包括双轴电机、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和第二滚刷,所述第二滚刷包括第二滚轴和多个第二硬质尼龙叶片;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壳体式履带底盘的两侧,同时均位于所述壳体式履带底盘的行走端;

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均开设有安装孔,且所述安装孔中固定有轴承,所述第二滚轴的两端均通过所述轴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转动连接;

所述双轴电机固定在所述壳体式履带底盘的行走端,并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同时所述双轴电机与所述第二滚刷通过带传动连接,驱动所述第二滚轴在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安装孔中转动;

所述第二滚轴的外圆周面上布满多个第二硬质尼龙叶片。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双轴电机驱动所述第二滚轴转动,使所述第二滚轴受力均匀,从而可以均匀所述第二硬质尼龙叶片与所述建筑玻璃顶的接触面积,因此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擦拭效果。

优选的,所述喷液装置包括喷管和缓存水箱,所述缓存水箱固定在所述壳体式履带底盘上,并连通有第二水管,所述缓存水箱通过所述第二水管连通至所述泵站;

所述喷管对称连通在所述缓存水箱的两端,并且其端部均位于所述第二硬质尼龙叶片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壳体式履带底盘上设置缓存水箱,可以保证所述喷液装置可以持续喷出水,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可以持续进行擦拭工作,因此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并且,本实用新型将所述喷管对称连通在所述缓存水箱的两端,从而提高对所述第一硬质尼龙叶片的喷湿效率,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效率和擦拭效果。

优选的,所述壳体式履带底盘上安装有旋转式摄像头,且所述旋转式摄像头与所述控制器电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旋转式摄像头将所述建筑玻璃顶表面的擦拭情况以及未擦拭的部位均可以传送至所述控制器,因此可以为操作人员控制本实用性的前进方向等提供指导。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且所述plc控制器包括西门子:logo,s-200,s-1200,s-300,s-400,以及包括欧姆龙:cp1,cp1h,cpm1a2ah2c,cqm1h等。

优选的,所述泵站通过导管接通有过滤装置,所述第一水管和所述第二水管均与所述过滤装置接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过滤装置过滤掉水中的杂质,防止本实用新型在擦拭所述建筑玻璃顶的过程中带来二次污染。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可移动车架,所述可移动车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泵、活性炭过滤器、沉淀物过滤器、r/o反渗透膜单元、反渗透膜压力器和去离子树脂过滤器,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并驱动所述泵工作,所述泵的一端连接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所述导管与所述泵站连通,另一端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所述沉淀物过滤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所述r/o反渗透单元和所述去离子树脂过滤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沉淀物过滤器对水源进行一次过滤,所述活性炭过滤器进行二次过滤,所述去离子树脂过滤器对纯水进行离子交换,降低了水的含盐离子成分,可移动车架对纯水制造系统和泵站固定及其移动使用;泵为提供水吸入的压力;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机运行,从而控制所述泵的工作状态,管路则用于各个过滤器之间的连接,让水相互流通。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另一端具有“u”形槽,且所述“u”形槽相对的槽壁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位于所述“u”形槽内,并开设有配合孔,所述配合孔与所述第一螺纹通孔相对应,并对应穿设有螺杆,所述螺杆配合有螺母。

本实用新型调整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的角度至预设值时,通过所述螺杆配合所述螺母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所述第二支撑杆固定,防止其松脱。

优选的,所述壳体式履带底盘、所述支架均通为铝合金材质,从而使本实用新型具有较轻的质量,使其可以在建筑玻璃顶上安全行驶。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公开提供了一种建筑玻璃顶保洁小车,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主体采用壳体式履带底盘,从而减轻本实用新型的重量使工作人员不必处于建筑玻璃顶上,只通过控制器控制行走驱动机构,从而可以控制本实用新型在建筑玻璃顶上行走和转弯,在本实用新型前进和转弯的同时,控制器控制喷液装置向清洁装置上喷洒水或清洁液,从而可以通过清洁装置有效擦拭建筑玻璃顶,使建筑玻璃顶干净透亮,从而可以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履带内部设置的多个辅助行走机构,由于辅助行走机构中设置有弹簧,同时由于弹簧与弯折连杆的底端铰接、辅助轮转动连接在弯折连杆的顶端,辅助轮与履带的内侧抵接,从而可以增强本实用新型跨越障碍物时的稳定性,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跨障碍能力,使得本实用性可以擦拭具有多个坡度的建筑玻璃顶;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驱动轮均通过大扭矩电机连接驱动,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跨障碍能力,因此使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具有多个坡度的建筑玻璃顶上爬走,从而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擦拭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建筑玻璃顶保洁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的建筑玻璃顶保洁小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中关于控制器与其他结构之间具体的电性连接关系均为现有技术,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玻璃顶保洁小车,不仅可以对建筑的玻璃顶进行清洁,而且可以大幅度降低劳动力。

一种建筑玻璃顶保洁小车,包括

行走装置,行走装置包括壳体式履带底盘1、履带2、多个驱动轮3和多个行走驱动机构;多个行走驱动机构设置在壳体式履带底盘1中,并与驱动轮3一一对应传动连接,履带2通过驱动轮3设置在壳体式履带底盘1的两侧,并均与建筑玻璃顶接触;

清洁装置,清洁装置设置在壳体式履带底盘1的行走端,并与建筑玻璃顶接触;

喷液装置,喷液装置设置在壳体式履带底盘1上,且一端对应设置在清洁装置的顶部,另一端连通至泵站;

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行走驱动机构、清洁装置和泵站电性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行走装置还包括多个辅助行走机构,多个辅助行走机构均匀设置在每个履带2的内部空间;

辅助行走机构包括辅助轮11、弹簧12、弯折连杆13,弹簧12的一端固定在壳体式履带底盘1上,另一端与弯折连杆13的底端铰接,同时辅助轮11转动连接在弯折连杆13的顶端,且辅助轮11与履带2的内侧抵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行走驱动机构包括大扭矩电机、减速器和齿轮,齿轮连接有转轴,且齿轮通过转轴依次传动连接减速器和大扭矩电机,大扭矩电机电性连接控制器,同时齿轮与驱动轮3啮合传动。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清洁装置包括支架21和第一滚刷22,第一滚刷22包括第一滚轴和多个第一硬质尼龙叶片,多个第一硬质尼龙叶片一体连接在第一滚轴上;

支架21的一端固定在壳体式履带底盘1上,另一端与第一滚轴连接,且第一滚轴位于壳体式履带底盘1的行走端,第一硬质尼龙叶片与建筑玻璃顶接触。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支架21包括第一支撑杆211和第二支撑杆212,第一支撑杆211倾斜立设在壳体式履带底盘1上,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212的一端角度可调式连接,第二支撑杆212的另一端与第一滚轴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支撑杆212的另一端具有套圈,套圈套设在第一滚轴的中心部,并与第一滚轴转动连接;

第一硬质尼龙叶片对称连接在第一滚轴中心部的两侧。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喷液装置包括第一水管31和第一喷头32,第一水管31固定在第一支撑杆211和第二支撑杆212上,且第一水管31的一端与泵站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喷头32固定,同时第一喷头32位于第一硬质尼龙叶片的顶部。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清洁装置包括双轴电机23、第一连接板24、第二连接板25和第二滚刷26,第二滚刷26包括第二滚轴和多个第二硬质尼龙叶片;第一连接板24和第二连接板25分别固定在壳体式履带底盘1的两侧,同时均位于壳体式履带底盘1的行走端;

第一连接板24和第二连接板25上均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中固定有轴承,第二滚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第一连接板24和第二连接板25转动连接;

双轴电机23固定在壳体式履带底盘1的行走端,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同时双轴电机23与第二滚刷26通过带传动连接,驱动第二滚轴在第一连接板24和第二连接板25的安装孔中转动;

第二滚轴的外圆周面上布满多个第二硬质尼龙叶片。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喷液装置包括喷管33和缓存水箱34,缓存水箱34固定在壳体式履带底盘1上,并连通有第二水管,缓存水箱34通过第二水管连通至泵站;

喷管33对称连通在缓存水箱34的两端,并且其端部均位于第二硬质尼龙叶片的顶部。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壳体式履带底盘1上安装有旋转式摄像头10,且旋转式摄像头10与控制器电信连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器为plc控制器,且plc控制器包括西门子:logo,s-200,s-1200,s-300,s-400,以及包括欧姆龙:cp1,cp1h,cpm1a2ah2c,cqm1h等。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泵站通过导管接通有过滤装置,第一水管31和第二水管均与过滤装置接通。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过滤装置包括可移动车架,可移动车架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泵、活性炭过滤器、沉淀物过滤器、r/o反渗透膜单元、反渗透膜压力器和去离子树脂过滤器,第一电机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并驱动泵工作,泵的一端连接有进水口,进水口通过导管与泵站连通,另一端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沉淀物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r/o反渗透单元和去离子树脂过滤器。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支撑杆211的另一端具有“u”形槽,且“u”形槽相对的槽壁上开设有第一螺纹通孔,第二支撑杆212的一端位于“u”形槽内,并开设有配合孔,配合孔与第一螺纹通孔相对应,并对应穿设有螺杆,螺杆配合有螺母。

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壳体式履带底盘、支架均通为铝合金材质。

实施例1:

结合说明书附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建筑玻璃顶保洁小车,包括

行走装置,行走装置包括壳体式履带底盘1、履带2、多个驱动轮3和多个行走驱动机构;多个行走驱动机构设置在壳体式履带底盘1中,并与驱动轮3一一对应传动连接,履带2通过驱动轮3设置在壳体式履带底盘1的两侧,并均与建筑玻璃顶接触;

清洁装置,清洁装置设置在壳体式履带底盘1的行走端,并与建筑玻璃顶接触;

喷液装置,喷液装置设置在壳体式履带底盘1上,且一端对应设置在清洁装置的顶部,另一端连通至泵站;

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行走驱动机构、清洁装置和泵站电性连接;

行走装置还包括多个辅助行走机构,多个辅助行走机构均匀设置在每个履带2的内部空间;

辅助行走机构包括辅助轮11、弹簧12、弯折连杆13,弹簧12的一端固定在壳体式履带底盘1上,另一端与弯折连杆13的底端铰接,同时辅助轮11转动连接在弯折连杆13的顶端,且辅助轮11与履带2的内侧抵接;

行走驱动机构包括大扭矩电机、减速器和齿轮,齿轮连接有转轴,且齿轮通过转轴依次传动连接减速器和大扭矩电机,大扭矩电机电性连接控制器,同时齿轮与驱动轮3啮合传动;

清洁装置包括支架21和第一滚刷22,第一滚刷22包括第一滚轴和多个第一硬质尼龙叶片,多个第一硬质尼龙叶片一体连接在第一滚轴上,第一硬质尼龙叶片与建筑玻璃顶接触;

支架21包括第一支撑杆211和第二支撑杆212,第一支撑杆211倾斜立设在壳体式履带底盘1上,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杆212的一端角度可调式连接,第二支撑杆212的另一端与第一滚轴固定连接或转动连接,且第一滚轴位于壳体式履带底盘1的行走端;

喷液装置包括第一水管31和第一喷头32,第一水管31固定在第一支撑杆211和第二支撑杆212上,且第一水管31的一端与泵站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喷头32固定,同时第一喷头32位于第一硬质尼龙叶片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人员在升降台上操控控制器并观察本实用新型在建筑玻璃顶上运动的位置,通过控制器控制大扭矩电机,从而控制行走装置在建筑玻璃顶上前进和转弯,从而可以全面清洁建筑玻璃顶,并且由于驱动轮3被大扭矩电机驱动,从而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跨障碍的能力,使其可以爬越具有坡度的建筑玻璃顶;

行走装置在建筑玻璃顶上行走的过程中,控制器控制泵站向第一水管31中泵送水,水从第一喷头32喷射到清洁装置的第一硬质尼龙叶片上,使第一硬质尼龙叶片潮湿,从而提高对建筑玻璃顶的清洁效率和清洁效果;

同时,由于辅助行走机构包括辅助轮11、弹簧12、弯折连杆13,弹簧12的一端固定在壳体式履带底盘1上,另一端与弯折连杆13的底端铰接,同时辅助轮11转动连接在弯折连杆13的顶端,且辅助轮11与履带2的内侧抵接,从而可以增强本实用新型跨越障碍物时的稳定性,因此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的跨障碍能力,使得本实用性可以擦拭具有多个坡度的建筑玻璃顶。

实施例2:

结合说明书附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建筑玻璃顶保洁小车,包括:

行走装置,行走装置包括壳体式履带底盘1、履带2、多个驱动轮3和多个行走驱动机构;多个行走驱动机构设置在壳体式履带底盘1中,并与驱动轮3一一对应传动连接,履带2通过驱动轮3设置在壳体式履带底盘1的两侧,并均与建筑玻璃顶接触;

清洁装置,清洁装置设置在壳体式履带底盘1的行走端,并与建筑玻璃顶接触;

喷液装置,喷液装置设置在壳体式履带底盘1上,且一端对应设置在清洁装置的顶部,另一端连通至泵站;

控制器,控制器分别与行走驱动机构、清洁装置和泵站电性连接;

行走驱动机构包括大扭矩电机、减速器和齿轮,齿轮连接有转轴,且齿轮通过转轴依次传动连接减速器和大扭矩电机,大扭矩电机电性连接控制器,同时齿轮与驱动轮3啮合传动;

清洁装置包括双轴电机23、第一连接板24、第二连接板25和第二滚刷26,第二滚刷26包括第二滚轴和多个第二硬质尼龙叶片;第一连接板24和第二连接板25分别固定在壳体式履带底盘1的两侧,同时均位于壳体式履带底盘1的行走端;

第一连接板24和第二连接板25上均开设有安装孔,且安装孔中固定有轴承,第二滚轴的两端均通过轴承与第一连接板24和第二连接板25转动连接;

双轴电机23固定在壳体式履带底盘1的行走端,并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同时双轴电机23与第二滚刷26通过带传动连接,驱动第二滚轴在第一连接板24和第二连接板25的安装孔中转动;

第二滚轴的外圆周面上布满多个第二硬质尼龙叶片;

喷液装置包括喷管33和缓存水箱34,缓存水箱34固定在壳体式履带底盘1上,并连通有第二水管,缓存水箱34通过第二水管连通至泵站;

喷管33对称连通在缓存水箱34的两端,并且其端部均位于第二硬质尼龙叶片的顶部;

壳体式履带底盘1上安装有旋转式摄像头10,且旋转式摄像头10与控制器电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工作人员在升降台上操控控制器,通过控制器控制大扭矩电机,从而控制行走装置在建筑玻璃顶上前进和转弯,从而可以全面清洁建筑玻璃顶,并且由于驱动轮3被大扭矩电机驱动,从而可以提高本实用新型跨障碍的能力,使其可以爬越具有坡度的建筑玻璃顶;

行走装置在建筑玻璃顶上行走的过程中,控制器控制泵站向第二水管中泵送水,水先在缓存水箱34中预存水,同时水通过缓存水箱34流入至两侧的喷管33上,并通过喷管33喷射到第二硬质尼龙叶片上,由于喷管33对称设置在缓存水箱34的两侧,从而提高湿润第二硬质尼龙叶片的效率;

同时,控制器控制双轴电机23,双轴电机23驱动第二滚轴转动,从而驱动第二硬质尼龙叶片在建筑玻璃顶上滚动擦拭,提高第二滚刷26擦拭的效率和擦拭的效果;

并且,本实用新型在擦拭建筑玻璃顶的过程中,旋转式摄像头10将建筑玻璃顶表面的清洁度信息传送至控制器,为控制行走装置的前进的方向提供指导。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