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享式自动烹饪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7457发布日期:2020-05-26 17:3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共享式自动烹饪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烹饪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共享式自动烹饪系统。



背景技术:

家电的智能化、自动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自动烹饪设备的需求会越来越强烈。自动烹饪设备是现代科技产品,是新一代微电脑操控智能烹饪设备,设备主要是方便,简单的操作,无油烟。自动烹饪设备不仅能自动炒、煎、烹、炸、爆、焖、蒸、煮、烙、炖、煲等一锅多用的功能,轻松实现了烹饪过程的自动化和趣味化。

然而,现有的自动烹饪设备仅仅预设有有限数量的菜谱模式,如:“红烧肉”、“糖醋排骨”等具体的选项,对超出预设菜谱之外的需求难以满足;并且,烹饪过程中调味料的添加时间也很关键,而现有设备对于调味料的添加还需要人工控制,并未实现真正的自动化;可谓现有的自动烹饪设备智能化程度不高。另外,现有的自动烹饪设备实现智能化的步骤仅在于烹饪的主要过程,即由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由于其锅体无法沿一条平行于水平面的轴线旋转,导致了现有设备无法在烹饪完毕后,实现装盘、洗锅等一条龙服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共享式自动烹饪系统,通过锅体的翻转、锅铲的转动以及料瓶接管的设置,实现了对菜品的翻炒、调味、装盘等一系列自动化烹饪过程;解决了现有自动烹饪设备自动化自动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共享式自动烹饪系统,包括锅体,以及设置于锅体上方与锅体相匹配的锅盖,所述锅体包括与锅体一体化封装的电磁炉,还包括驱动电磁炉沿一条平行于水平面的轴线转动的驱动装置a;

所述锅盖包括连接于锅盖上的锅盖手柄,以及设置于锅盖内侧面的锅铲组合,还包括驱动锅铲组合沿锅盖的中轴线转动的驱动装置b;

还包括驱动锅盖沿一条平行于水平面的轴线转动的驱动装置c。

本实用新型主要从三个方面的自动化驱动来实现此自动烹饪设备的主体功能。

其一,通过驱动装置a来控制锅体以及与锅体一体化封装的电磁炉沿一条平行于水平面的轴线转动。具体来说,锅体以及与锅体一体化封装的电磁炉可沿此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其旋转角度为-90°—90°。如此设置,可加强自动烹饪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在基础烹饪过程完成后,也能够通过旋转锅体以及与锅体一体化封装的电磁炉,将菜品直接倾倒在预先通过传送装置传送至合适位置的菜盘上;烹饪完毕后,可通过外接管道自动向锅体内注水进行锅内清洗工作,清洗完毕后也能够通过旋转锅体以及与锅体一体化封装的电磁炉,将废水直接倾倒在预先设置好的废水桶内。

其二,通过驱动装置b驱动锅铲组合沿锅盖的中轴线转动。自动烹饪设备的好坏,除了体现在自动化程度上,还体现在烹饪出的菜品口味上,这点也是比较重要且受到关注的一点。与人工烹饪一样,烹饪过程中需要实时对食材进行翻炒、搅拌等。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锅铲组合,可沿一条平行于竖直平面的轴线旋转,优选的,此轴线与锅盖的中轴线重合。如此设置,使得烹饪过程更加细致,烹饪效果更优,也能够跳出预设菜谱的限制,烹饪更多样化的菜品,满足使用者的多方面需求。

其三,通过驱动装置c驱动锅盖沿一条平行于水平面的轴线转动。现有的自动烹饪设备的锅盖的开闭还是由人工控制,而本实用新型则通过驱动装置c实现的锅盖的自动开启与关闭。当烹饪进行中时,锅盖处于常闭状态,便于锅铲组合对食材进行翻炒而避免食材落入锅体外部;烹饪完毕后,锅盖在驱动装置c的控制下沿此轴线转动,实现锅盖开启,便于下一步工作的进行,即通过锅体翻转实现菜品装盘。

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装置a与固定装置c将电磁炉和锅盖固定于外界钢制骨架上,再通过驱动装置a与驱动装置c分别贯穿固定装置a与固定装置c后再分别驱动电磁炉和锅盖旋转,使得驱动装置a与驱动装置c在工作过程中不受外界影响,也不互相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炉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固定装置a;所述驱动装置a还包括贯穿固定装置a且与固定装置a连接的轴承a;所述轴承a内环套接有轴a,所述轴a的一端与电磁炉固定连接,轴a的另一端与电机a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连接。

具体来说,轴承a与固定装置a的连接方式为,轴承a贯穿固定装置a且与固定装置a固定连接,再通过电机a的作用,带动内环套接于轴承a内的轴a转动,从而带动电磁炉转动。由于轴承a与轴a的连接方式,使得电磁炉的旋转过程更为流畅。

其中,所述轴a的旋转轴线,与电磁炉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对称轴平行。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炉上还包括沿电磁炉与锅体的衔接面的圆周均匀间隔设置的锅体支架,所述锅体与锅体支架通过紧固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锅体与电磁炉为一体化封装结构,其一体化封装通过锅体支架实现,具体的操作方式为采用紧固件将锅体与设置在电磁炉上的锅体支架固定连接。锅体支架为块状结构,并且锅体支架与锅体接触的侧面,其弧度与锅体外表面的弧度相匹配。如此设置,除了能够使锅体固定以外,还能够保证锅体相较于电磁炉是放置平稳的,是否放置平稳的界定,则通过观察锅体与锅体支架的接触面是否紧密贴合。一个放置平稳的锅体对于锅体以及电磁炉的整体旋转是有利的,也能够保障菜品装盘和洗锅废水排出功能的准确实施。

值得一提的是,所述锅体支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锅体支架的数量以能够保障锅体相较于电磁炉放置平稳为基准,即锅体支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也可以为三个、四个…等等,且各个锅体支架沿锅体与电磁炉接触面的周径均匀排布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锅铲组合包括轴心,所述轴心的端面与所述驱动装置b的输出端连接。

其中,所述锅铲组合还包括铲柄,所述铲柄的一端与轴心外侧连接,所述铲柄的另一端设置有锅铲;所述铲柄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所述铲柄沿轴心的旋转周径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锅铲为板状结构,便于对食材进行翻炒、搅拌。优选的,锅铲与铲柄的连接部位可通过可控制的活动接头连接,如万向节等,如此设置使得锅铲能够通过调整与铲柄的角度,以实现匹配多种规格锅体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锅盖手柄的一端连接锅盖,另一端延伸至锅盖外部,并与驱动装置c连接。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c包括固定装置c,以及贯穿固定装置c且与固定装置c连接的轴承c;所述轴承c内环套接有轴c,所述轴c的一端与锅盖手柄的一端连接,轴c的另一端与电机c连接。

具体来说,轴承c与固定装置c的连接方式为,轴承c贯穿固定装置c且与固定装置c固定连接,在通过电机c的作用,带动内环套接于轴承c内的轴c转动,从而带动锅盖转动。由于轴承c与轴c的连接方式,使得锅盖的旋转过程更为流畅。

其中,所述轴c的旋转轴线位于水平面上,且与所述轴a的旋转轴线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锅盖还包括贯穿锅盖的料瓶接管,所述料瓶接管的一端连接料瓶,另一端延伸至锅盖内侧面。优选的,所述料瓶接管设置于锅盖手柄内部,且经由锅盖手柄与锅盖的衔接面延伸至锅盖内侧面。其中,所述料瓶接管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料瓶接管为软管;料瓶接管延伸至锅盖内侧面的一端上设置有喷头。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调味品的自动添加,设置了贯穿锅盖的料瓶接管,通过料瓶接管来连接放置调味品的料瓶和锅体内部,再通过设置于料瓶接管一端的水泵,将液状调味品通过料瓶接管输送至锅体内。为了减少料瓶接管在外界的面积,避免锅盖的开闭或自动烹饪设备的其他运动对料瓶接管产生影响,故而将料瓶接管的大部分设置于锅盖手柄的内部,然后一端经由锅盖手柄与锅盖的衔接面延伸至锅盖内侧面,另一端经由锅盖手柄的末端与料瓶连接。喷头便于将液状调味品均匀的洒在食材上,再通过锅铲组合的翻炒、搅拌,能够最大限度的时候调味品与食材混合均匀。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一种共享式自动烹饪系统,通过驱动装置a来控制锅体以及与锅体一体化封装的电磁炉沿一条平行于水平面的轴线转动,实现了菜品烹饪完毕后,可直接通过锅体翻转的操作,自动将菜品装盘;并且烹饪完毕后,外接管道可自动向锅体内注水进行锅内清洗工作,锅体的翻转可对废水进行倾倒。

2.本实用新型一种共享式自动烹饪系统,通过驱动装置b可驱动锅铲组合转动,实现对食材进行翻炒、搅拌等;使得烹饪过程更加细致,烹饪效果更优,也能够跳出预设菜谱的限制,烹饪更多样化的菜品,满足使用者的多方面需求。

3.本实用新型一种共享式自动烹饪系统,设置有料瓶接管,可在烹饪过程中自动对食材进行调味,并且添加调味品的时间和量是可控的,使得菜品口感更佳,烹饪过程自动化程度程更高。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锅盖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体、11-锅体支架、2-锅盖、3-电磁炉、4-锅盖手柄、5-料瓶接管、6-驱动装置a、61-固定装置a、62-轴承a、63-减速器、64-电机a、65-轴a、7-驱动装置b、8-驱动装置c、81-固定装置c、82-轴承c、83-轴c、9-锅铲组合、91-轴心、92-铲柄、93-锅铲。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图4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共享式自动烹饪系统,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锅体1,以及设置于锅体1上方与锅体1相匹配的锅盖2,所述锅体1包括与锅体1一体化封装的电磁炉3,还包括驱动电磁炉3沿一条平行于水平面的轴线转动的驱动装置a6;

所述锅盖2包括连接于锅盖2上的锅盖手柄4,以及设置于锅盖2内侧面的锅铲组合9,还包括驱动锅铲组合9沿锅盖2的中轴线转动的驱动装置b7;

还包括驱动锅盖2沿一条平行于水平面的轴线转动的驱动装置c8。

本实用新型主要从三个方面的自动化驱动来实现此自动烹饪设备的主体功能。其一,通过驱动装置a6来控制锅体1以及与锅体1一体化封装的电磁炉3沿一条平行于水平面的轴线转动,以实现菜品装盘和洗锅废水排出的功能。其二,通过驱动装置b7驱动锅铲组合9沿锅盖2的中轴线转动,以旋转锅铲组合9实现烹饪过程中的翻炒、搅拌操作。其三,通过驱动装置c8驱动锅盖2沿一条平行于水平面的轴线转动,以实现锅盖2自动化的开闭。

实施例2

一种共享式自动烹饪系统,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锅体1,以及设置于锅体1上方与锅体1相匹配的锅盖2,所述锅体1包括与锅体1一体化封装的电磁炉3,还包括驱动电磁炉3沿一条平行于水平面的轴线转动的驱动装置a6。

所述电磁炉3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固定装置a61;所述驱动装置a6还包括贯穿固定装置a61且与固定装置a61连接的轴承a62;所述轴承a62内环套接有轴a65,所述轴a65的一端与电磁炉3固定连接,轴a65的另一端与电机a64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63连接。

其中,所述轴a65的旋转轴线,与电磁炉3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对称轴平行。

通过驱动装置a6来控制锅体1以及与锅体1一体化封装的电磁炉3沿一条平行于水平面的轴线转动。具体来说,锅体1以及与锅体1一体化封装的电磁炉3可沿此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其旋转角度为-90°—90°。如此设置,可加强自动烹饪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在基础烹饪过程完成后,也能够通过旋转锅体1以及与锅体1一体化封装的电磁炉3,将菜品直接倾倒在预先通过传送装置传送至合适位置的菜盘上;烹饪完毕后,可通过外接管道自动向锅体1内注水进行锅内清洗工作,清洗完毕后也能够通过旋转锅体1以及与锅体1一体化封装的电磁炉3,将废水直接倾倒在预先设置好的废水桶内。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2的补充说明。

当通过驱动装置a6来控制锅体1以及与锅体1一体化封装的电磁炉3沿一条平行于水平面的轴线转动时,目的在于实现菜品装盘和洗锅废水排出的功能。然而,菜品装盘时的锅体1转动方向与倾倒废水时的锅体1转动方向可以为相同方向,也可以为不同方向,可根据实际安装操作情况具体设定,无论哪种情况都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4

一种共享式自动烹饪系统,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锅体1,以及设置于锅体1上方与锅体1相匹配的锅盖2,所述锅盖2包括连接于锅盖2上的锅盖手柄4,以及设置于锅盖2内侧面的锅铲组合9,还包括驱动锅铲组合9沿锅盖2的中轴线转动的驱动装置b7。

通过驱动装置b7驱动锅铲组合9沿锅盖2的中轴线转动。自动烹饪设备的好坏,除了体现在自动化程度上,还体现在烹饪出的菜品口味上,这点也是比较重要且受到关注的一点。与人工烹饪一样,烹饪过程中需要实时对食材进行翻炒、搅拌等。本实用新型设置的锅铲组合9,可沿一条平行于竖直平面的轴线旋转,优选的,此轴线与锅盖2的中轴线重合。如此设置,使得烹饪过程更加细致,烹饪效果更优,也能够跳出预设菜谱的限制,烹饪更多样化的菜品,满足使用者的多方面需求。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4的补充说明。

锅铲组合9的主要目的是在烹饪过程中对食材进行翻炒、搅拌等,故而锅铲组合9可沿锅盖2的中轴线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或顺逆时针交替转动,并且旋转角度不做限制,并且锅铲组合9的旋转速率可根据实际操作情况进行调控。无论何种旋转方式以及旋转速率,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6

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锅铲组合9包括轴心91,所述轴心91的端面与所述驱动装置b7的输出端连接。

其中,所述锅铲组合9还包括铲柄92,所述铲柄92的一端与轴心91外侧连接,所述铲柄92的另一端设置有锅铲93;所述铲柄9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所述铲柄92沿轴心91的旋转周径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锅铲93为板状结构,便于对食材进行翻炒、搅拌。优选的,锅铲93与铲柄92的连接部位可通过可控制的活动接头连接,如万向节等,如此设置使得锅铲93能够通过调整与铲柄92的角度,以实现匹配多种规格锅体1的目的。

实施例7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6的补充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铲柄92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所述铲柄92沿轴心的旋转周径均匀分布。铲柄92的均匀分布则保证了锅铲93的均匀分布,而锅铲93的均匀分布有利于烹饪过程中将食材翻炒均匀,使得口感更佳。

所述铲柄92包括多种长度规格。铲柄92的长度规格各不相同,也就意味着锅铲93以锅盖2中轴线为轴旋转的旋转半径各不相同,如此设置使得锅体1内的各个区域,均落在锅铲93的翻炒区域内,更有利于烹饪过程中将食材翻炒均匀,使得口感更佳。

实施例8

一种共享式自动烹饪系统,如图1、图2、图3所示,包括锅体1,以及设置于锅体1上方与锅体1相匹配的锅盖2,还包括驱动锅盖2沿一条平行于水平面的轴线转动的驱动装置c8。

所述锅盖手柄4的一端连接锅盖2,另一端延伸至锅盖2外部,并与驱动装置c8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c8包括固定装置c81,以及贯穿固定装置c81且与固定装置c81连接的轴承c82;所述轴承c82内环套接有轴c83,所述轴c83的一端与锅盖手柄4的一端连接,轴c83的另一端与电机c连接。

通过驱动装置c8驱动锅盖2沿一条平行于水平面的轴线转动。现有的自动烹饪设备的锅盖2的开闭还是由人工控制,而本实用新型则通过驱动装置c8实现的锅盖2的自动开启与关闭。当烹饪进行中时,锅盖2处于常闭状态,便于锅铲组合9对食材进行翻炒而避免食材落入锅体1外部;烹饪完毕后,锅盖2在驱动装置c8的控制下沿此轴线转动,实现锅盖2开启,便于下一步工作的进行,即通过锅体1翻转实现菜品装盘。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8的补充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轴c83的旋转轴线位于水平面上,且与所述轴a65的旋转轴线垂直。由于电磁炉3和锅盖2均需旋转,故而两者旋转轴线的设置原则应以两者的旋转互不影响为基准,故而优选两者的旋转轴线互相垂直,且位于异面平面上。然而无论何种轴线设置方式,只要能够使得本实用新型方案实现,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0

如图1、图2、图3所示,所述电磁炉3上还包括沿电磁炉3与锅体1的衔接面的圆周均匀间隔设置的锅体支架11,所述锅体1与锅体支架11通过紧固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锅体1与电磁炉3为一体化封装结构,其一体化封装通过锅体支架11实现,具体的操作方式为采用紧固件将锅体1与设置在电磁炉3上的锅体支架11固定连接。锅体支架11为块状结构,并且锅体支架11与锅体1接触的侧面,其弧度与锅体1外表面的弧度相匹配。如此设置,除了能够使锅体1固定以外,还能够保证锅体1相较于电磁炉3是放置平稳的,是否放置平稳的界定,则通过观察锅体1与锅体支架11的接触面是否紧密贴合。一个放置平稳的锅体1对于锅体1以及电磁炉3的整体旋转是有利的,也能够保障菜品装盘和洗锅废水排出功能的准确实施。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0的补充说明。

所述锅体支架1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

锅体支架11的数量以能够保障锅体1相较于电磁炉3放置平稳为基准,即锅体支架11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也可以为三个、四个…等等,且各个锅体支架11沿锅体1与电磁炉3接触面的周径均匀排布设置。无论锅体支架11的数量几何,当实现实施例9中的目的时,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2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所述锅盖2还包括贯穿锅盖2的料瓶接管5,所述料瓶接管5的一端连接料瓶,另一端延伸至锅盖2内侧面。其中,所述料瓶接管5的数量为至少一个;料瓶接管5为软管;料瓶接管5延伸至锅盖2内侧面的一端上设置有喷头。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调味品的自动添加,设置了贯穿锅盖2的料瓶接管5,通过料瓶接管5来连接放置调味品的料瓶和锅体1内部,再通过设置于料瓶接管5一端的水泵,将液状调味品通过料瓶接管5输送至锅体1内。喷头便于将液状调味品均匀的洒在食材上,再通过锅铲组合9的翻炒、搅拌,能够最大限度的时候调味品与食材混合均匀。

实施例13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2的补充说明。

优选的,所述料瓶接管5设置于锅盖手柄4内部,且经由锅盖手柄4与锅盖2的衔接面延伸至锅盖内侧面。为了减少料瓶接管5在外界的面积,避免锅盖1的开闭或自动烹饪设备的其他运动对料瓶接管5产生影响,故而将料瓶接管5的大部分设置于锅盖手柄4的内部,然后一端经由锅盖手柄4与锅盖2的衔接面延伸至锅盖2内侧面,另一端经由锅盖手柄4的末端与料瓶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