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休息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3603发布日期:2020-06-02 19:13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休息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休息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休息越来越重视,尤其是午睡以及旅途中的小憩,能为工作者及旅行者提供更好的精神状态。合适的枕头能为休息提供更舒适的体验,也能提高休息质量。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枕头包括午睡枕和u型枕,其中午睡枕用于午睡,u型枕用于交通工具上的小憩。但是,目前市面上并未出现一种枕头,能够满足午睡及旅行小憩等多种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多功能休息枕。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本申请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中,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功能休息枕,所述休息枕由至少三个枕单体合围形成,且任意两个相邻枕单体之间可分离。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休息枕中的多个枕单体结构及大小相同,每个枕单体包括枕套和枕芯。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枕单体包括内弧形面和外弧形面,所述内弧形面和外弧形面之间分别设有顶坡形面、左侧面、底坡形面以及右侧面,所述顶坡形面和底坡形面对称设置,所述左侧面和右侧面对称设置,且某一枕单体的左侧面与其相邻枕单体的右侧面可分离式固定。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枕单体中,枕套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设有固定单元,相邻两个枕单体通过固定单元连接,且所述固定单元包括拉链、魔术贴、搭扣、按扣、四合扣、卡扣或纽扣中的一种。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弧形面和外弧形面对应的圆心角为360°/n,其中n为休息枕中枕单体的数量。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枕芯的材料包括记忆棉、乳胶、棉花、羽绒、pp棉或化纤中的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枕单体之间可分离式的固定,使得该休息枕可以实现午睡枕和u型枕两种功能的切换,实用性增加;

(2)顶坡形面和底坡形面贴合脸部曲线,内弧形面柔和过渡颈部接触区域,应用了人体工程学,增加人体贴合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五合一休息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枕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五合一休息枕作为u型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中四合一休息枕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中三合一休息枕的结构示意图。

在附图中,1为枕单体,2为内弧形面,3为外弧形面,4为顶坡形面,5为底坡形面,6为左侧面,7为右侧面,8为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作定义,在本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列举的所有的从最低值到最高值之间的数值,是指当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相差两个单位以上时,最低值与最高值之间以一个单位为增量得到的所有数值。

以下将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些实施方式的具体描述过程中,为了进行简明扼要的描述,本说明书不可能对实际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特征均作详尽的描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修改和替换,所得实施方式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传统的休息枕功能单一。本申请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休息枕。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一种多功能休息枕,所述休息枕由至少三个枕单体合围形成,且任意两个相邻枕单体之间可分离。本申请通过枕单体之间可分离式的固定,即采用模块组合设计,使得该休息枕可以实现午睡枕和u型枕两种功能的切换,实用性增加,且在使用上更加灵活有趣。优选的,枕单体的数量在3~6个为宜,更优选的为5个。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休息枕中的多个枕单体结构及大小相同,每个枕单体包括枕套和枕芯。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枕单体包括内弧形面和外弧形面,所述内弧形面和外弧形面之间分别设有顶坡形面、左侧面、底坡形面以及右侧面,所述顶坡形面和底坡形面对称设置,所述左侧面和右侧面对称设置,且某一枕单体的左侧面与其相邻枕单体的右侧面可分离式固定。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顶坡形面和底坡形面采用坡度曲线设计,作为趴枕时,柔和过渡脸部放置区域,增加舒适度;内弧形面采用弧形设计,作为颈枕时,柔和过渡颈部接触区域,增加舒适度。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每个枕单体中,枕套的左侧面和右侧面设有固定单元,相邻两个枕单体通过固定单元连接,且所所述固定单元包括拉链、魔术贴、搭扣、按扣、四合扣、卡扣或纽扣中的一种,上述固定单元可进行分离,且拆装方便。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内弧形面和外弧形面对应的圆心角为360°/n,其中n为休息枕中枕单体的数量。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枕芯的材料包括记忆棉、乳胶、棉花、羽绒、pp棉或化纤中的一种,上述材料弹性好,且具有良好的回弹能力,倚靠更加舒服,且不易变形。

实施例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一种多功能休息枕,其结构如图1、图2所示,该休息枕呈圆环状,由5个枕单体1合围形成,每个枕单体1对应得圆心角为72°。其中,每个枕单体1的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内弧形面2和外弧形面3,内弧形面2和外弧形面3之间分别设有顶坡形面4、左侧面6、底坡形面5以及右侧面7,顶坡形面4和底坡形面5对称设置,且具有坡度曲线设计,作为趴枕时,柔和过渡脸部放置区域;左侧面6和右侧面7对称设置,且左侧面6和右侧面7中部设有魔术贴8,且位于左侧面6和右侧面7上的魔术贴互补。

本实施例中的休息枕可变化为午睡枕和u型枕两种模式,其中,午睡枕的结构如图1所示,五个枕单体1依次连接形成圆环状的休息枕,使用时,脸部倚靠在顶坡形面或底坡形面。u型枕的结构如图4所示,其中有两个枕单体1分离形成缺口,然后使用者将脖颈伸入由内弧形面形成的空间内,即休息枕围绕在使用者脖颈外围。最后,使用者可根据需要,选择将分离的两个枕单体闭合、也可选择保持打开状态,甚至可移除一个枕单体1。

在本实施例中,枕芯的材料为记忆棉。

实施例2

一种多功能休息枕,其结构如图5所示,该休息枕由4个枕单体1合围形成,每个枕单体1对应的圆心角为90°,相邻两个枕单体1之间通过纽扣连接。本实施例中休息枕的使用模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再赘述。

实施例3

一种多功能休息枕,其结构如图6所示,该休息枕由3个枕单体1合围形成,每个枕单体1对应的圆心角为120°,相邻两个枕单体1之间通过搭扣连接。本实施例中休息枕的使用模式与实施例1类似,不再赘述。

上述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了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申请。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它实施例中而不必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申请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申请披露的内容,在不脱离本申请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