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装牢靠的杠杆式夹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34513发布日期:2020-06-02 19:16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夹装牢靠的杠杆式夹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台灯或风扇领域,特别是一种台灯或风扇的夹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夹装式固定使用的台灯或风扇,其夹装座通常由上半夹部件、下半夹部件、销轴、扭簧构成。夹装时,克服扭簧的弹力,使上半夹部件与下半夹部件相对地张开,利用扭簧的弹力夹装在桌子边缘上或者其它物体上,使台灯或风扇以夹装方式固定在桌子或者其它物体上进行使用。这种夹装座的主要不足是:仅靠扭簧施加的弹力来使台灯或风扇固定,当台灯或者风扇体积稍大一些时,或者将台灯或风扇固定在具有运动的物体上使用(例如列车或汽车上)时,它夹装牢靠就十分差了,很容易发生松脱和跌落。因此,为了使这类产品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人们工作与生活,本申请人认为很有必要现有的夹装座进行重新改进,使其能夹装得更为牢固与安全,不易发生松脱跌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夹装牢靠的杠杆式夹装装置,该杠杆式夹装装置采用了顶紧螺栓、凹位、弧形凸起部或弧形拱起部、齿纹等的相互配合,来使第一夹装部件与第二夹装部件之间形成杠杆式夹装锁定结构,由于采用了顶紧螺栓顶紧凹位,使第一夹装部件与第二夹装部件的夹装,能够被牢固、可靠地锁定,不发生松脱,夹装锁定十分安全,即使夹装在运动或振动的物体上,也能够牢固地夹装,不会出现返松的现象;并且,又由于采用了弧形凸起部或弧形拱起部、齿纹作为夹锁部件,使它们在顶紧螺栓顶紧下,通过将顶紧螺栓的旋转锁定力量,转变成为第一夹装部件与第二夹装部件之间的杠杆式夹装力量,这个杠杆式夹装力量再作用到弧形凸起部或弧形拱起部、齿纹,使弧形凸起部或弧形拱起部、齿纹形成一种将被夹装物体向内拨紧咬合力量,进而形成牢固、可靠的夹装锁紧力,做到不松脱、不返松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如下二种实现形式:

一是,一种夹装牢靠的杠杆式夹装装置,包括第一夹装部件、第二夹装部件、弹性部件及销轴,所述第一夹装部件与第二夹装部件通过销轴相互铰接装配一起,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第一夹装部件与第二夹装部件之间,其特点在于还包括有一顶紧螺栓,所述第二夹装部件的一端上设有供顶紧螺栓旋装的螺孔,所述顶紧螺栓旋装于螺孔中,在第一夹装部件的一端内侧面上还相对应地设有供顶紧螺栓顶置的凹位;所述第一夹装部件的另一端内侧面上还设有弧形凸起部,在弧形凸起部的表面上还设有齿纹;所述顶紧螺栓顶置在凹位上,以使所述弧形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夹装部件的另一端内侧面形成呈夹紧状态的夹置结构。

二是,一种夹装牢靠的杠杆式夹装装置,包括第一夹装部件与第二夹装部件、弹性部件及销轴,所述第一夹装部件与第二夹装部件通过销轴相互铰接装配一起,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第一夹装部件与第二夹装部件之间,其特点在于所述第一夹装部件的前端设有夹装开口,在第一夹装部件中还设有与夹装开口相贯通一起的内腔槽,在夹装开口至内腔槽的槽底之间还依序设有相互连贯一起的内拱起部、弧形凹部及斜面部;所述第二夹装部件由一体成形的弧形拱起部、弧形凹陷部及斜板部构成;所述第二夹装部件设置于夹装开口与内腔槽中,且所述第二夹装部件的前端与夹装开口的前端相铰接连接一起;所述弹性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夹装部件的顶面与内腔槽的内顶面之间,并在弹性部件的作用一下,所述第二夹装部件的弧形拱起部、弧形凹陷部、斜板部分别相对应地与内拱起部、弧形凹部、斜面部相贴合一起,在弧形拱起部的表面上还设有齿纹;此外,还包括有一顶紧螺栓,所述第一夹装部件的后端上还设有螺孔,所述顶紧螺栓旋装于螺孔中,在第二夹装部件的斜板部上还相对应地设有供顶紧螺栓顶置的凹位;所述顶紧螺栓顶置在凹位上,以使所述弧形拱起部与内腔槽的槽壁形成呈夹紧状态的夹置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顶紧螺栓、凹位、弧形凸起部或弧形拱起部、齿纹等的相互配合,来使第一夹装部件与第二夹装部件之间形成杠杆式夹装锁定结构,由于采用了顶紧螺栓顶紧凹位,使第一夹装部件与第二夹装部件的夹装,能够被牢固、可靠地锁定,不发生松脱,夹装锁定十分安全,即使夹装在运动或振动的物体上,也能够牢固地夹装,不会出现返松的现象;并且,又由于采用了弧形凸起部或弧形拱起部、齿纹作为夹锁部件,使它们在顶紧螺栓顶紧下,通过将顶紧螺栓的旋转锁定力量,转变成为第一夹装部件与第二夹装部件之间的杠杆式夹装力量,这个杠杆式夹装力量再作用到弧形凸起部或弧形拱起部、齿纹,使弧形凸起部或弧形拱起部、齿纹形成一种将被夹装物体向内拨紧咬合力量,进而形成牢固、可靠的夹装锁紧力,做到不松脱、不返松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方案结构,可以广泛地运用于台灯、风扇、钓鱼杆、自拍杆等的产品上使用,进而使这些产品能够安全、可靠、牢固地夹装在各种物体,满足人们日常应用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一的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一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一应用于风扇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二的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二应用于风扇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夹装牢靠的杠杆式夹装装置,包括第一夹装部件1、第二夹装部件2、弹性部件3及销轴4,所述第一夹装部件1与第二夹装部件2通过销轴4相互铰接装配一起,所述弹性部件3设置于第一夹装部件1与第二夹装部件2之间。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目的,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一顶紧螺栓6,所述第二夹装部件2的一端上设有供顶紧螺栓6旋装的螺孔21,所述顶紧螺栓6旋装于螺孔21中,在第一夹装部件1的一端内侧面上还相对应地设有供顶紧螺栓6顶置的凹位11。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夹装部件1的另一端内侧面上还设有弧形凸起部5,在弧形凸起部5的表面上还设有齿纹51,齿纹51主要起到防滑和在杠杆力的作用下,将被夹置的物体向内拉紧,防止其发生滑出,保证夹置可靠和牢固。所述顶紧螺栓6顶置在凹位11上,以使所述弧形凸起部5与所述第二夹装部件2的另一端内侧面形成呈夹紧状态的夹置结构7,即如图5所示。

如图4所示,在本夹装装置未作夹紧时,顶紧螺栓6的顶端在凹位11中,是位于左侧的(以图中所示方位为参考依据),当本夹装装置作了夹紧时,顶紧螺栓6的顶端在凹位11中,是位于右侧的,即如图5所示。也就是说,在旋紧顶紧螺栓6过程中,顶紧螺栓6的顶端在凹位11中是发生了由左侧向右侧移动的行程,这个行程是由顶紧螺栓6不断旋紧而发生变化的,这个变化又变换成了弧形凸起部5向内拨动的锁紧力量,进而获得牢固而可靠的夹紧固定效果。

为了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的结构方案,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夹装部件1位于弧形凸起部5与凹位11之间还设有第一铰接部12,所述第二夹装部件2上相对应地设有第二铰接部22,所述第一夹装部件1与第二夹装部件2通过第一铰接部12与第二铰接部22的相嵌套、以及所述销轴4穿置于第一铰接部12与第二铰接部22之间而实现相互铰接装配一起,所述弹性部件3为扭簧,该扭簧设置在位于第一铰接部12与第二铰接部22之间的销轴4上,即如图3至图5所示。

为了顶紧螺栓6顶在凹位11中,具有较好摩擦移动能力,如图3所示,使所述凹位11为圆弧形结构,所述顶紧螺栓6上相对应地设有与配合的球头结构61。

为了使本实施例的方案能够适用于夹装不同厚度的物体,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第二夹装部件2的另一端上还设有调节螺栓8,在第二夹装部件2的另一端上还设有螺栓孔23,所述调节螺栓8旋装于螺栓孔23上,所述螺栓孔23的内侧端上还设有与弧形凸起部5相配合的夹紧接触块81。

为了使本实施例的方案便于与台灯、风扇、钓鱼杆、自拍杆等组装连接一起应用,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第一夹装部件1上设有用于供台灯或风扇安装连接的连接座9,所述台灯、风扇20、钓鱼杆、自拍杆等通过与连接座9的相连接而组装一起,即如图6所示。在本专利方案,以电风扇应用为示例方案。

在前面所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顶紧螺栓6既可以手动旋转的方式,也可以设计成电动旋转的方式,参考图11所示,所述第一夹装部件1上还设有电推杆部件10,所述电推杆部件10与顶紧螺栓6相连接一起,通过电推杆部件10来驱动顶紧螺栓6作旋转运动。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二与前面实施例一在具体结构,略有差异,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第一夹装部件1与第二夹装部件2的具体方案结构上,其它方面基础是一样的,而且其获得的技术效果与目的也是一样的。本实施例二的具体方案结构是这样的:如图7至图12所示,它同样包括第一夹装部件1与第二夹装部件2、弹性部件3及销轴4,所述第一夹装部件1与第二夹装部件2通过销轴4相互铰接装配一起,所述弹性部件3设置于第一夹装部件1与第二夹装部件2之间——等的共有技术特征。本实施例二的差异特征具体是这样的:如图8所示,所述第一夹装部件1的前端设有夹装开口13,在第一夹装部件1中还设有与夹装开口13相贯通一起的内腔槽14,在夹装开口13至内腔槽14的槽底之间还依序设有相互连贯一起的内拱起部15、弧形凹部16及斜面部17;与之相对应的是,所述第二夹装部件2由一体成形的弧形拱起部24、弧形凹陷部25及斜板部26构成。

所述第二夹装部件2设置于夹装开口13与内腔槽14中,且所述第二夹装部件2的前端与夹装开口13的前端相铰接连接一起,是通过销孔30、轴套40等部件进行铰接一起。

如图10所示,所述弹性部件3设置于所述第二夹装部件2的顶面与内腔槽14的内顶面之间,并在弹性部件3的作用一下,所述第二夹装部件2的弧形拱起部24、弧形凹陷部25、斜板部26分别相对应地与内拱起部15、弧形凹部16、斜面部17相吻合地贴合一起,在弧形拱起部24的表面上还设有齿纹51。

又如图8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有一顶紧螺栓6,所述第一夹装部件1的后端上还设有螺孔21,所述顶紧螺栓6旋装于螺孔21中,在第二夹装部件2的斜板部26上还相对应地设有供顶紧螺栓6顶置的凹位11。所述顶紧螺栓6顶置在凹位11上,以使所述弧形拱起部24与内腔槽14的槽壁形成呈夹紧状态的夹置结构7,即如图9所示。

使用时,类似实施例一中描述的那样,被夹置的物体置于图10所示,夹装开口13中,当不断地旋转顶紧螺栓6时,顶紧螺栓6顶置在凹位11上,使顶紧螺栓6的顶端在凹位11中,是发生了由左侧向右侧移动的行程,这个行程是由顶紧螺栓6不断旋紧而发生变化的,这个变化又变换成了弧形拱起部24向内拨动的锁紧力量,进而获得牢固而可靠的夹紧固定效果,使整个夹装装置牢靠地物体上。

为了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二的装配结构,提升其结构可靠性,如图10所示,所述弹性部件3为弹簧,在斜板部26上还设有下套接部261,所述内腔槽14的槽壁上亦设置有与下套接部261相对应的上套接部141,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相对应地套装于上套接部141与下套接部261上。

为了顶紧螺栓6顶在凹位11中,具有较好摩擦移动能力,如图10所示,使所述凹位11为圆弧形结构,所述顶紧螺栓6上相对应地设有与配合的球头结构61。

为了使本实施例的方案便于与台灯、风扇、钓鱼杆、自拍杆等组装连接一起应用,如图7至图11所示,所述第一夹装部件1上设有用于供台灯或风扇安装连接的连接座9,所述台灯、风扇20、钓鱼杆、自拍杆等通过与连接座9的相连接而组装一起,即如图12所示。在本专利方案,以电风扇应用为示例方案。

在前面所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顶紧螺栓6既可以手动旋转的方式,也可以设计成电动旋转的方式,参考图11所示,所述第一夹装部件1上还设有电推杆部件10,所述电推杆部件10与顶紧螺栓6相连接一起,通过电推杆部件10来驱动顶紧螺栓6作旋转运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