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89764发布日期:2020-09-11 22:00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手持式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工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手持式吸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生活电器走入了人们的生活,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吸尘器作为一种家庭清洁用具,由于其可自动收集地面、家具等不同位置的灰尘与杂物,已经广泛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

吸尘器包括卧式吸尘器、立式吸尘器、手持式吸尘器等不同种类,其中,无线式手持吸尘器因自带电池,具有体型小巧、轻便灵活及用途广泛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在手持式吸尘器使用过程中,操作者常需要用手握持手柄以移动或抬举整机以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但由于目前手持吸尘器的结构存在一定缺陷,操作者在长时间使用手持式吸尘器中依然较为吃力。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手持式吸尘器的使用较为费力的问题,提供一种更加省力的手持式吸尘器。

一种手持式吸尘器,包括:

主机身,包括尘杯、分离组件以及电机组件,所述尘杯设有集尘腔,所述分离组件的一端收容于所述集尘腔内,所述分离组件的另一端伸出所述集尘腔,所述电机组件连接于所述分离组件伸出所述集尘腔的一端;

手柄,一端连接于所述尘杯靠近所述电机组件的一端或所述分离组件靠近所述电机组件的一端;以及

供电结构,连接于所述手柄远离所述尘杯的一端。

上述手持式吸尘器,由于包括分离组件与电机组件的主机身与供电结构分别位于手柄两端,且分离组件与电机组件分别位于手柄同一端的两侧,因此相较于将手柄连接于电机组件等方案,手持式吸尘器的重心分布更加均衡,避免了手持式吸尘器的重量集中在手柄一侧,进而减轻了手持式吸尘器的使用负担,使用者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不易疲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壳体及收容于所述电机壳体内的电机主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主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分离组件的中心轴线的相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主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分离组件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30°且小于或等于17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壳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尘杯的中心轴线相交,且所述电机壳体自连接所述分离组件的一端向远离所述供电结构的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主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尘杯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30°且小于或等于17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壳体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电机主体的径向方向上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尘杯远离所述电机组件的一端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尘杯的中心轴线同轴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持式吸尘器还包括进气管,所述进气管自所述进气口的边缘沿所述进气口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至所述分离组件内,所述进气管远离所述进气口一端开设有连通所述集尘腔的出气孔,所述出气孔的中心轴线方向垂直于所述尘杯的中心轴线方向。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结构远离所述手柄的一侧形成支撑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手持式吸尘器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尘杯,所述支撑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供电结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手持式吸尘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手持式吸尘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手持式吸尘器100,包括主机身10、手柄30以及供电结构50,其中,主机身10用于实现吸尘功能,手柄30连接于主机身10用于供使用者持握,供电结构50与主机身10电连接以为主机身10供电。

请继续参阅图1及图2,主机身10包括尘杯12、进气管14、分离组件16以及电机组件18。

具体地,尘杯12大致呈中空的筒状结构,尘杯12包括尘杯端壁及自尘杯端壁边缘向同一方向延伸形成的尘杯侧壁,尘杯侧壁环绕尘杯端壁外周以与尘杯端壁共同形成集尘腔121,尘杯端壁开设有连通集尘腔121的进气口123。如此,外界环境中携带有灰尘及杂物的气流通过进气口123进入集尘腔121内。

进气管14呈中空的管状结构,进气管14自进气口123的边缘沿进气口123的中心轴线方向延伸,进气管14远离进气口123一端的侧壁开设有连通集尘腔121的出气孔,且出气孔的中心轴线方向垂直于尘杯12的中心轴线方向。如此,从进气口123流入的气流在进气管14的引导下沿进气口123的中心轴线方向流动,之后通过出气孔沿尘杯12的径向方向流出而形成螺旋状气流。

分离组件16的中心轴线方向与进气管14及尘杯12的中心轴线方向同轴设置,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级分离器161与第二级分离器163。其中,第一分离腔161位于集尘腔12内,第二级分离器163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级分离器163且位于集尘腔12内,第二级分离器163的另一端突伸出集尘腔12以连接电机组件18,进气管14插设于第一级分离器161中。

如此,从进气管14的出气孔流出的气流绕第一级分离器161螺旋流动,气流中的灰尘与杂物被第一级分离器161分离出来而沉积在尘杯12靠近进气口123的一端,剩下的清洁气流则进入到第二级分离器163中进行进一步过滤。由于进气口123及进气管14的中心轴线与尘杯12及分离组件16的中心轴线均同轴设置,气流直接进入第一分离器161的内部后切向流动以形成螺旋气流,因此使分离组件16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气流沿尘杯12的径向方向由分离组件16的外侧直接进入分离组件16,因此不会导致沉积在尘杯12内的灰尘扬起,无需在进气口123处设置挡尘片以防止尘杯12漏尘。

电机组件18包括电机壳体181及收容于电机壳体181内的电机主体183。

电机主体183的中心轴线与分离组件16的中心轴线的相交,因此流出分离组件16的气流转向后进入电机主体183,这一转向过程提高了气流流过的阻力,进而降低了分离组件16与电机主体183之间的气流流速,从而降低了手持式吸尘器100的工作噪音。

具体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主体183的中心轴线与分离组件16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30°且小于或等于175°。当两者的夹角小于130°时,电机主体183与分离组件16之间的夹角过大,将导致电机主体183与分离组件16之间的间隙的密封难度过大,当两者的夹角大于175°时,则难以起到有效的降低噪音的效果。

电机壳体181的中心轴线与尘杯12的中心轴线相交,且电机壳体181自连接分离组件16的一端向远离供电结构50的方向延伸。如此,当使用者向上抬起手持式吸尘器100时,电机壳体181不会与使用者的手发生干涉,从而有效提高了手持式吸尘器100的使用体验。

具体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机壳体181的中心轴线与尘杯12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30°且小于或等于175°。可以理解,当两者的角度小于130°时,会导致手持式吸尘器100的高度过大,不利于手持式吸尘器100的小型化,而当两者的角度大于175°时,则妨碍了使用者向上抬起手持式吸尘器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气口161开设于电机壳体181的侧壁,从而防止手持吸尘器100在吸尘过中,出气口161流出的气流将地面的灰尘扬起,而且出气口161距离用户的距离较远,从而提高了用户体验。可以理解,出气口161的位置、形状以及数量不限,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

手柄30的一端连接于尘杯12或分离组件16靠近电机组件18的一端,手柄30的另一端向远离主机身10的方向延伸以连接于供电结构50。由于包括分离组件16与电机组件18的主机身10与供电结构50分别位于手柄30两端,且分离组件16与电机组件18分别位于手柄30同一端的两侧,因此相较于将手柄30连接于电机组件18等方案,本申请的手持式吸尘器100的重心分布更加均衡,避免了手持式吸尘器100的重量集中在手柄30一侧位置,进而减轻了手持式吸尘器100的使用负担,使用者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不易疲劳。

供电结构50包括供电结构壳体51及收容于供电结构壳体51内的电池单元53。供电结构壳体51连接手柄30的一侧形成连接面512,手柄30连接于连接面512的中间或连接面512远离进气口121一侧。供电结构壳体51远离手柄30的一侧形成支撑面514,当手持式吸尘器100放置在桌面或其它位置时,支撑面514可与桌面等表面接触以起到支撑作用。

在一实施例中,手持式吸尘器100还包括支撑架70,支撑架7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容纳段12,支撑架70的另一端连接于供电结构50的连接面512,支撑架70起到了进一步支撑主机身10的作用,使手持式吸尘器100的整体结构更加稳固。

上述手持式吸尘器100,整体布局与重心分布更加合理,避免了手持式吸尘器100的重心集中在手柄30一侧,使手持式吸尘器100的操作更加省力。由于进气口121设于尘杯12的轴向上的一侧,实现了切线方向进风,因此有效解决了尘杯12漏尘及分离组件16分离效果差的问题,而且无需在进气口121的位置设置挡尘片。而且,由于电机主体183与尘杯12不同轴设置,因此使得气体经过分离组件16后转向进入电机主体183中,从而降低了手持式吸尘器100的工作噪音且提高了吸力。此外,由于电机壳体181与尘杯12具有一定角度,因此使用者向上抬起手持式吸尘器100时,电机壳体181不会与使用者的手产生干涉,从而进一步优化了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