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89719发布日期:2020-09-11 22:00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吸尘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尘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质量,其中环境的清洁作为一种评价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受到人们的日益关注。为了提高环境的清洁度,吸尘器应运而生。

吸尘器主要包括供电机构、气体发生机构、气尘分离机构及集尘机构,供电机构向气体发生机构提供电能,气体发生机构提供气体在吸尘器内流动的动力,气尘分离机构用于气尘分离,集尘机构用于收集气尘分离后形成的灰尘。

但是传统吸尘器,经过气尘分离后形成的灰尘易于沉积于集尘机构的壁面上,落尘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吸尘器落尘效果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落尘效果较佳的吸尘器。

一种吸尘器,包括:

集尘机构,其内部中空形成具有吸气口与排气口的气流腔,所述集尘机构内还开设有围设于所述气流腔外的集尘腔;

气尘分离机构,用于使气尘分离,且分离后形成的灰尘沉积于所述集尘腔内,分离后形成的气体流向所述吸气口;及

气体发生机构,至少部分装配于所述气流腔内,用于提供气体在所述吸尘器内流动的动力;

其中,所述集尘腔与所述气流腔具有共用壁,所述气体发生机构与所述共用壁抵接以传递震动于所述共用壁。

上述吸尘器,由于集尘腔与气流腔具有共用壁,气体发生机构与共用壁抵接并传递震动于共用壁,则气体发生机构工作时,其震动将会传递于共用壁,共用壁将与气体发生机构共同震动,由于共用壁同时作为集尘腔的腔壁,则沉积于集尘腔的壁面上的灰尘将在上述震动作用下脱离壁面向集尘腔的底部沉积,具有较佳的落尘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体发生机构与所述共用壁之间抵接设有弹性减震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尘分离机构包括第一气尘分离件;其中,所述集尘机构自身形成所述第一气尘分离件,所述第一气尘分离件内形成与外界连通的气尘分离腔,所述气尘分离腔为所述集尘腔的至少部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尘分离腔包括相互连通的分离段及沉积段,所述沉积段的截面积大于分离段的截面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尘分离腔还包括过渡段,所述过渡段连通于所述沉积段及所述分离段之间;

其中,从所述过渡段与所述沉积段连通的一端到所述过渡段与所述分离段连通的一端,所述过渡段的截面积逐渐减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尘腔包括相互围设的至少两级子集尘腔,直接围设于所述气流腔外的所述子集尘腔与所述气流腔具有所述共用壁,围设于最外围的所述子集尘腔为所述气尘分离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尘腔包括第一子集尘腔与第二子集尘腔,所述第二子集尘腔围设于所述气流腔外且与所述气流腔具有所述共用壁,所述第一子集尘腔围设于所述第二子集尘腔外形成所述气尘分离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尘分离机构还包括第二气尘分离件,所述第二气尘分离件配接于所述集尘机构具有所述吸气口的一端,且所述第二气尘分离件具有进气口、出气口及出尘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一子集尘腔连通,所述出气口与所述吸气口连通,所述出尘口与所述第二子集尘腔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两级所述子集尘腔中,位于相对内侧所述子集尘腔的体积小于位于相对外侧的所述子集尘腔的体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吸尘器还包括用于降噪的排气机构,所述排气机构至少部分装配于所述气流腔内,所述排气机构相对于所述气体发生机构靠近所述排气口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共用壁包括第一共用部、导流部及第二共用部,所述吸气口开设于所述第一共用部,所述排气口开设于所述第二共用部,所述导流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共用部与所述第二共用部之间,所述排气机构至少部分装配于所述第二共用部内,从所述导流部与所述第一共用部连接的一端到其与所述第二共用部连接的一端,所述导流部的截面积渐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气机构的中轴线与所述气体发生机构的中轴线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的爆炸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吸尘器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吸尘器的轴测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吸尘器的第二气尘分离件的爆炸图;

图5为图1中所示的吸尘器的气流方向图;

图6为图1中所示的吸尘器的装配图;

图7为图6中所示的吸尘器的主视图;

图8为图6中所示的吸尘器的剖视图。

吸尘器100气体发生机构10第一气尘分离件21气尘分离腔211分离段2111沉积段2112过渡段2113第二气尘分离件22进气口221出尘口222出气口223第一分离部224第二分离部225第一集尘机构30气流腔31吸气口311排气口312集尘腔32第一子集尘腔321第二子集尘腔322共用壁33第一共用部331第二共用部332导流部333外罩341中间罩342内罩343集尘盖35进气管40主盖50排气机构60供电机构70安装部71供电部72操作手柄80控制面板90控制机构110过滤机构120排气通道13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阅图1及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吸尘器100,包括气体发生机构10、气尘分离机构(图未示)和集尘机构30。气体发生机构10用于使吸尘器100内产生负压,并提供气体在吸尘器100内流动的动力。气尘分离机构用于对吸入吸尘器100内的携尘气体进行气尘的分离。集尘机构30用于收集在气尘分离机构的分离作用下产生的灰尘。

在吸尘过程中,外部携尘气体在气体发生机构10的作用下被吸入吸尘器100内并在在气尘分离机构中作旋转运动,以实现气尘分离。同时,在气尘分离机构的作用下分离产生的灰尘被收集于集尘机构30内,而分离形成的气体通过集尘机构30排向外界。

在一个实施例中,集尘机构30内部中空形成具有吸气口311与排气口312的气流腔31,集尘机构30内还开设有围设于气流腔31外的集尘腔32。上述经过气尘分离后形成的灰尘沉积于集尘腔32内,形成的气体经过吸气口311进入气流腔31内并通过排气口312排向外界。

参阅图3,进一步,集尘腔32与气流腔31具有共用壁33(即为气流腔31的腔壁同时形成集尘腔32的内壁),气体发生机构10与共用壁33抵接并可传递震动于共用壁33。如此,在气体发生机构10工作时,其震动将会传递于气流腔31的腔壁(共用壁33),共用壁33将与气体发生机构10共同震动,由于共用壁33同时作为集尘腔32的腔壁,则沉积于集尘腔32的壁面上的灰尘将在上述震动作用下脱离壁面向集尘腔32的底部沉积,具有较佳的落尘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气体发生机构10大部分装配于气流腔31内。如此,气流腔31及集尘腔32的壁可以使得气体发生机构10的噪音衰减,同时降低气体发生机构10传递于使用者的震动感。可以理解地,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气体发生机构20也可小部分或者全部装配于气流腔31内。

可选地,气体发生机构10与共用壁33之间抵接设有弹性减震件。在弹性减震的作用下,可以减少气体发生机构10传递于共用壁33的震动,以利于吸尘器100的减震与降噪,且上述弹性减震件的设置并不会完全隔绝气体发生机构10传递于共用壁33的震动。可以想到的是,在其他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省略弹性减震件,此时气体发生机构10将直接与共用壁33接触,在此亦不作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气流腔31及集尘腔32均沿轴向开设于集尘机构30上,且集尘腔32的中轴线与气流腔31的中轴线重合。气体发生机构10沿轴向装配于气流腔31内,且其中轴线也与气流腔31的中轴线重合。如此设置,可以保证集尘机构30与气体发生机构10装配紧凑。

在一个实施例中,集尘腔32包括相互围设的至少两级子集尘腔,直接围设于气流腔31外的子集尘腔与气流腔31具有共用壁33,此时吸尘器100可以实现多级集尘。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集尘腔32也可以只包括一级,此时吸尘器100只可实现一级集尘,在此不作限定。

继续参阅图2,下面以集尘腔32包括相互围设的两级子集尘腔进行说明,分别定义为第一子集尘腔321与第二子集尘腔322,第二子集尘腔322围设于气流腔31外,第一子集尘腔321围设于第二子集尘腔322外,第二子集尘腔322与气流腔31具有上述共用壁33。

当外界灰尘进入吸尘器100后,首先在气尘分离机构的作用下进行第一次气尘分离,第一次气尘分离后形成的灰尘将沉积于第一子集尘腔321内,第一次气尘分离后形成的气体将再次进入气尘分离机构内进行第二次气尘分离,第二次气尘分离后形成的灰尘将沉积于第二子集尘腔322内,第二次气尘分离后形成的气体将从吸气口311进入气流通道后从排气口312排出。

可以想到的是,当包括相互围设的三级子集尘腔、四级子集尘腔或多于四级集尘腔32时,上述原理也适用。

具体地,当集尘腔32包括相互围设的两级子集尘腔时,气尘分离机构包括分离设置的第一气尘分离件21及第二气尘分离件22,在第一气尘分离件21的作用下进行第一次气尘分离,在第二气尘分离件22的作用下进行第二次气尘分离。

进一步,集尘机构30自身形成上述第一气尘分离件21,且第一气尘分离件21内形成与外界连通的气尘分离腔211,该气尘分离腔211即为第一子集尘腔321,具体地,吸尘器100还包括进气管40,进气管40装配于集尘机构30上,气尘分离腔211通过进气管40与外界连通。参阅图2及图4,第二气尘分离件22具有进气口221、出气口223及出尘口222,进气口221与第一子集尘腔321连通,出气口223与吸气口311连通,出尘口222与第二子集尘腔322连通。

在气体发生机构10的作用下,外界携尘气体进入第一子集尘腔321(即为气尘分离腔211)内进行第一次气尘分离,第一次气尘分离后形成的灰尘沉积于第一子集尘腔321的底部,第一次气尘分离后形成的气体从进气口221流向第二气尘分离件22进行气尘分离,第二次气尘分离后形成的灰尘从出尘口222沉积于第二子集尘腔322内,第二次气尘分离后形成的气体从出气口223流向吸气口311。

可以想到的是,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气尘分离件21也可以不由集尘机构30自身形成,而是独立于集尘机构30外的部件,在此不作限定。

具体地,第一集尘腔32的体积大于第二集尘腔32的体积,如此便于使第一集尘腔32收集较多的灰尘。可以理解,另一些实施例中,根据需要,也可以设计第一集尘腔32与第二集尘腔32的体积相等,在此不作限定。

继续参阅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集尘机构30包括本体(图未示)及集尘盖35,气流腔31开设于本体上,且集尘盖35可开合地盖设于本体上具有排气口312的一端,当集尘盖35盖设于本体上时与本体之间界定形成上述集尘腔32。如此,当集尘完成时,可以通过打开集尘盖35倒尘。

进一步,本体包括外罩341、中间罩342及内罩343,中间罩342设与外罩341与内罩343之间,外罩341、中间罩342以及集尘盖35之间界定形成气尘分离腔211(第一子集尘腔321),中间罩342、内罩343及集尘盖35之间界定形成第二子集尘腔322,此时内罩343形成上述共用壁33。

继续参阅图2,具体地,气尘分离腔211包括相互连通的分离段2111及沉积段2112,分离段2111形成于集尘机构30靠近其吸气口311的一端,沉积段2112形成于集尘机构30靠近其排气口312的一端,沉积段2112的截面积大于分离段2111的截面积。由于在风量一定的情况下,截面积越大,风的流速越慢,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气尘分离腔211的沉积段2112中气体的流速小于分离段2111中气体的流速,从而避免在旋风的作用下位于沉积段2112的灰尘被二次扬起。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气尘分离主要集中于分离段2111,但是也不可否认气尘分离还会出现于沉积段2112,对此不作限定。

继续参阅图3,吸尘器100还包括过滤机构120,过滤机构120设于分离段2111内,以过滤经过分离段2111分离后形成的气体。

进一步,气尘分离腔211还包括过渡段2113,过渡段2113连通于沉积段2112与分离段2111之间,从过渡段2113与沉积段2112连通的一端到过渡段2113与分离段2111连通的一端,过渡段2113的截面积逐渐减小。过渡段2113的设置,不但便于分离段2111分离形成的灰尘沉积于沉积段2112内,且由于过渡段2113的腔壁的阻挡,位于沉积段2112的灰尘不易被二次扬起进入分离段2111内。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集尘腔32包括相互围设的多于两级子集尘腔时,其设计方式与具有两级子集尘腔时类似,位于最外围的子集尘腔为气尘分离腔211。

在另一实施例中,当集尘腔32只包括一级时,此时气尘分离机构只包括第一气尘分离件21,且集尘机构30自身形成第一气尘分离件21,此时整个集尘腔32均作为气尘分离腔211。且气尘分离腔211的设置方式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气尘分离件22的中轴线与气体发生机构10的中轴线重合,以使从第二气尘分离件22中进入气体发生机构10的气流顺畅、损失小。

继续参阅图3及图4,第二气尘分离件22包括第一分离部224与第二分离部225,第一分离部224与第二分离部225对接且部分罩设于第二分离部225外并与集尘机构10对接形成收容空间,第二分离部225位于上述收容空间内。其中,进气口221、出气口223及出尘口222均开设于第二分离部225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吸尘器100还包括主盖50,主盖50与第一分离部224对接且两者之间界定形成便于气体通过的排气通道130。

吸尘器100还包括用于降噪的排气机构60,排气机构60至少部分装配于气流腔31内,排气机构60相对于气体发生机构10靠近排气口312设置。通过设置排气机构60,便于降低吸尘器100排向外界气体的噪音。

参阅图5,进一步,共用壁33包括第一共用部331、导流部333及第二共用部332,吸气口311开设于第一共用部331上,排气口312开设于第二共用部332上,导流部333连接于第一共用部331与第二共用部332之间,且排气机构60至少部分装配于第二共用部332内,从导流部333与第一共用部331连接的一端到其与第二共用部332连接的一端,导流部333的截面积渐缩。如此设置,导流部333可以将处于第一共用部331内的气体引导向第二共用部332内,以便于经过排气机构60排向外界。

具体地,排气机构60的中轴线与气体发生机构10的中轴线重合。如此设置,可以使吸尘器100的结构更紧凑。

参阅图6-图8,在一个实施例中,吸尘器100还包括供电机构70、控制机构110、操作手柄80及控制面板90,供电机构70用于给吸尘器100供电,控制机构110用于控制吸尘器100各部件正常工作,控制面板90面板面向用户设置以便于用户操作,操作手柄80便于用户手握以操作吸尘器100。

继续参阅图2,进一步,供电机构70包括安装部71及供电部72,安装部71装配于集尘机构30的本体背离进气管40的一侧底部,供电部72装配于安装部71内。控制机构110与上述安装部71装配于本体的同一侧顶部,控制面板90设于控制机构110上,操作手柄80连接于安装部71与控制机构110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100的工作原理如下:参阅图5,吸尘器100工作时,携尘气体从进气口221进入气尘分离腔211(第一子集尘腔321)进行第一次气尘分离,第一气尘分离后形成的灰尘沉积于气尘分离腔211的沉积段2112,第一次气尘分离后形成的气体从进气口221进入第二气尘分离件22中进行第二次气尘分离,第二次气尘分离后形成的灰尘从出气口222沉积于第二子集尘腔322内,第二次气尘分离后形成的气体从出气口223进入吸气口311,并经过气体发生机构10从排气机构60排出。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吸尘器100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气体发生机构10在工作时,其震动可以传递于共用壁33,如此可以使共用壁33与其共震,从而将沉积于集尘腔32的壁面上的灰尘抖落,具有较佳的落尘效果;

2、气体发生机构10装配于气流腔31内,气流腔31及集尘腔32的壁面阻挡可以使得气体发生机构10的噪音衰减,同时降低气体发生机构10传递于使用者的震动感;

3、气尘分离腔211的沉积段2112的截面积大于分离段2111的截面积,从而使沉积段2112内气流的速度小于分离段2111内气流的速度,从而避免沉积段2112内产生二次扬尘;共用壁33具有导流部333,导流部333可以将处于第一共用部331内的气体引导向第二共用部332内,以便于经过排气机构60排向外界;

4、气体发生机构10的中轴线于集尘机构30的中轴线重合,排气机构60的中轴线于气体发生机构10的中轴线重合,第二气尘分离件22装配于集尘机构30上,且第二气尘分离件22的中轴线与气体发生机构10的中轴线重合,如此保证了整个吸尘器100的结构紧凑。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