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爬梯安全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8947发布日期:2020-08-14 18:53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爬梯安全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爬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爬梯安全扣结构。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顶部,有一些屋面没有楼梯可以到达,为了便于上到这些屋面上进行检修,需要设置外墙爬梯,但由于管理疏忽等问题,非检修人员可能到达建筑物顶部,通过爬梯爬到上面,非常危险,容易造成坠楼事故。

现有技术的爬梯底端与地面留有一端较高的距离,以防止非检修人员如儿童攀登爬梯。

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若一些非检修人员借助短梯登上爬梯,依旧有可能登上建筑物顶部,因此现有技术的爬梯仍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爬梯安全扣结构,实现了使非检修人员不易攀爬至屋面顶部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爬梯安全扣结构,所述安全扣设置在爬梯上,安全扣结构包括遮挡面板、安全锁和连接件,爬梯包括第一竖架、第二竖架和横杆,若干横杆平行设置并且均连接在第一竖架和第二竖架之间,遮挡面板位于在第一竖架和第二竖架远离墙体的一侧,遮挡面板的一侧通过竖直铰接轴与第一竖架铰接设置,遮挡面板将若干横杆沿竖直方向遮挡,连接件包括连接板、固定扣和安全锁,连接板通过第一竖直铰接轴与遮挡面板远离第一竖架的一侧铰接设置,连接板上开设有插接孔,固定扣固定设置在第二竖架上,固定扣穿过插接孔与连接板插接配合,安全锁的锁环穿过固定扣后锁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对屋面进行检修时,转动遮挡面板,使连接板与固定扣插接配合连接,由于遮挡面板将若干横杆沿竖直方向遮挡,安全锁使得连接板无法远离固定扣,因此使得遮挡面板被限位,进而使得非检修人员无法沿横杆继续攀爬,由于非检修人员没有安全锁钥匙,无法将安全锁打开,因此遮挡面板对非检修人员起到阻挡作用;当检修人员需要检修时,工作人员通过钥匙将安全锁打开,然后将遮挡面板转动至远离第二竖架的一侧,此时工作人员可以沿爬梯继续攀爬至顶,因此实现了提高爬梯安全性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爬梯上固定设置有安全收纳件,安全收纳件固定设置在第二竖架上,固定扣固定设置在安全收纳件内,安全锁位于安全收纳件内,安全收纳件对安全锁起到遮挡作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全锁将连接板与固定扣连接时,安全锁位于安全收纳件内,安全收纳件对安全锁起到遮挡作用,因此使得非检修人员不易对安全锁进行毁损,使得非检修人员不易攀爬至屋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全收纳件包括收纳杆,收纳杆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第二竖架上,收纳杆远离第二竖架的竖直侧壁上开设有收纳槽,收纳槽贯穿收纳杆垂直于第二竖架的两个竖直侧壁,固定扣固定连接在收纳槽靠近第二竖架的内侧壁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遮挡面板进行固定时,转动连接板,使固定扣与插接孔插接配合,然后将安全锁的锁环穿过固定扣并将安全锁锁死,因此使得连接板无法与固定扣分离,实现了将遮挡面板固定的功能,同时,由于安全锁位于收纳槽内,因此非检修人员不易将敲击锤等物件插入到收纳槽内对安全锁进行毁损,即增强了遮挡面板的连接可靠性,提升了爬梯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全收纳件还包括第一保护罩,收纳槽包括上端板和下端板,上端板上开设有第一孔,第一孔贯穿上端板,第一保护罩包括第一板和第一挡板,第一挡板固定连接在第一板的一端,第一板沿竖直方向与第一孔插接配合,第一挡板与上端板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挡板与上端板抵接,第一板沿竖直方向与第一孔插接配合,因此第一板对收纳槽远离第一竖架的一侧起到遮挡作用,因此使得雨水不易进入到收纳槽内,进而对安全锁造成腐蚀,当需要将安全锁打开时,将第一板沿竖直方向取出,此时可以对通过钥匙将安全锁打开,进而将遮挡面板打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在遮挡面板上设置有第二保护罩,第二保护罩包括两个半圆板,两个半圆板均固定连接在遮挡面板上,两个半圆板分别位于第一竖直铰接轴的上、下两端,两个半圆板开口状相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两个半圆板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竖直铰接轴的上、下两端,因此使得非检修人员不易对第一铰接轴进行毁损,进而使得遮挡面板不易从第二竖直架上拆卸下来,因此增强了遮挡面板的防护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全扣还包括固定件,固定件连接在遮挡面板和第一竖架之间,固定件能够使得遮挡面板相对于第一竖架保持相对不动的状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将安全锁打开,然后将遮挡面板转动至远离第二竖架一侧时,固定件能够使得遮挡面板能够保持打开状态,防止风力等因素导致遮挡面板与第一竖架和第二竖架抵接,进而避免遮挡面板闭合后对给工作人员从爬梯上端下落时造成不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插接杆、第一固定环和第二固定环,在第一竖架远离遮挡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杆,第一固定环固定连接在辅助杆上,第二固定环固定连接在遮挡面板远离横杆的一侧,插接杆包括一体连接的插接环、直杆和挂钩,插接环和挂钩分别固定连接在直杆的两端,插接环套设在第一固定环上,挂钩与第二固定环插接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遮挡面板转动至远离第二竖架的一侧时,转动插接杆,使得挂钩与第二固定环插接配合,插接杆对遮挡面板起到限位作用,因此使得遮挡面板被限位,提高了遮挡面板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挡面板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倒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非检修人员想要攀登或者越过遮挡面板时,可能会手扶遮挡面板的上端,倒刺能够防止非检修人员进一步越过遮挡面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通过采用安全扣的结构,实现了使非检修人员不易攀爬至爬梯顶端的功能;

2、通过采用安全收纳件的结构,实现了使安全锁不易被损坏的功能;

3、通过采用固定件的结构,实现了使遮挡面板能够相对于第一竖架保持相对不动状态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安全扣处于闭合状态的三维立体示意图;

图2是突出安全锁和连接件结构的局部三维立体示意图;

图3是遮挡面板打开的三维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局部a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遮挡面板打开的另一视角的三维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局部b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爬梯;11、第一竖架;12、第二竖架;13、横杆;14、安全收纳件;141、收纳杆;142、收纳槽;1421、上端板;14211、第一孔;1422、下端板;143、第一保护罩;1431、第一板;1432、第一挡板;15、辅助杆;2、安全扣;21、遮挡面板;211、第一竖直铰接轴;212、半圆板;213、倒刺;22、安全锁;23、连接件;231、连接板;2311、插接孔;232、固定扣;24、固定件;241、插接杆;2411、插接环;2412、直杆;2413、挂钩;242、第一固定环;243、第二固定环;3、墙体。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介绍了一种爬梯安全扣结构,所述安全扣2结构连接在爬梯1上端,爬梯1包括第一竖架11、第二竖架12和若干横杆13,若干横杆13平行设置并且均连接在第一竖架11和第二竖架12之间,安全扣2结构位于第一竖架11和第二竖架12远离墙体3的一侧,安全扣2结构能够将若干横杆13遮挡。由于安全扣2结构将若干横杆13遮挡,因此使得非检修人员无法继续沿爬梯1攀爬至爬梯1顶端进而爬至屋顶。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安全扣2结构包括遮挡面板21、安全锁22和连接件23,爬梯1包括第一竖架11、第二竖架12和横杆13,若干横杆13平行设置并且均连接在第一竖架11和第二竖架12之间,遮挡面板21位于在第一竖架11和第二竖架12远离墙体3的一侧,遮挡面板21的一侧通过竖直铰接轴与第一竖架11铰接设置,遮挡面板21将若干横杆13沿竖直方向遮挡,连接件23包括连接板231和固定扣232,连接板231通过第一竖直铰接轴211与遮挡面板21远离第一竖架11的一侧铰接设置,连接板231上开设有插接孔2311,固定扣232固定设置在第二竖架12上,固定扣232穿过插接孔2311与连接板231插接配合,安全锁22的锁环穿过固定扣232后锁死。当不需要对屋面进行检修时,转动遮挡面板21,使连接板231与固定扣232插接配合连接,由于遮挡面板21将若干横杆13沿竖直方向遮挡,安全锁22使得连接板231无法远离固定扣232,因此使得遮挡面板21被限位,进而使得非检修人员无法沿横杆13继续攀爬,由于非检修人员没有安全锁22钥匙,无法将安全锁22打开,因此遮挡面板21对非检修人员起到阻挡作用;当检修人员需要检修时,工作人员通过钥匙将安全锁22打开,然后将遮挡面板21转动至远离第二竖架12的一侧,此时工作人员可以沿爬梯1继续攀爬至顶,因此实现了提高爬梯1安全性的功能。为了减小雨水对第一铰接轴造成腐蚀,本实用新型在遮挡面板21上设置有第二保护罩。如图2所示,第二保护罩包括两个半圆板212,两个半圆板212均固定连接在遮挡面板21上,两个半圆板212分别位于第一竖直铰接轴211的上、下两端,两个半圆板212开口状相对,由于两个半圆板212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竖直铰接轴211的上、下两端,因此使得非检修人员不易对第一铰接轴进行毁损,进而使得遮挡面板21不易从第二竖直架上拆卸下来,因此增强了遮挡面板21的防护性。

为了防止非检修人员对安全锁22进行毁损,本实用新型增设了安全收纳件14,所述安全收纳件14可采用在安全锁22外侧设置保护大大或者是将安全锁22设置于收纳槽142内,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第二种方式。如图2和3所示,所述安全收纳件14包括收纳杆141,收纳杆141沿水平方向固定连接第二竖架12上,收纳杆141远离第二竖架12的竖直侧壁上开设有收纳槽142,收纳槽142贯穿收纳杆141垂直于第二竖架12的两个竖直侧壁,固定扣232固定连接在收纳槽142靠近第二竖架12的内侧壁上。对遮挡面板21进行固定时,转动连接板231,使固定扣232与插接孔2311插接配合,然后将安全锁22的锁环穿过固定扣232并将安全锁22锁死,因此使得连接板231无法与固定扣232分离,实现了将遮挡面板21固定的功能,同时,由于安全锁22位于收纳槽142内,因此非检修人员不易将敲击锤等物件插入到收纳槽142内对安全锁22进行毁损,即增强了遮挡面板21的连接可靠性,提升了爬梯1的安全性。

为了防止雨水进入到收纳槽142内对安全锁22锁芯造成腐蚀,本实用新型在收纳槽142外侧设置锁第一保护罩143。如图2和图4所示,收纳槽142包括上端板1421和下端板1422,上端板1421上开设有第一孔14211,第一孔14211贯穿上端板1421,第一保护罩143包括第一板1431和第一挡板1432,第一挡板1432固定连接在第一板1431的一端,第一板1431沿竖直方向与第一孔14211插接配合,第一挡板1432与上端板1421抵接。第一挡板1432与上端板1421抵接,第一板1431沿竖直方向与第一孔14211插接配合,因此第一板1431对收纳槽142远离第一竖架11的一侧起到遮挡作用,因此使得雨水不易进入到收纳槽142内,进而对安全锁22造成腐蚀,当需要将安全锁22打开时,将第一板1431沿竖直方向取出,此时可以对通过钥匙将安全锁22打开,进而将遮挡面板21打开。

当工作人员将安全锁22打开,然后将遮挡面板21转动至远离第二竖架12一侧时,为了防止风力等因素导致遮挡面板21与第一竖架11和第二竖架12抵接,进而给工作人员从爬梯1上端下落时造成不便,因此本实用新型增设了固定件24。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固定件24包括插接杆241、第一固定环242和第二固定环243,在第一竖架11远离遮挡面板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辅助杆15,第一固定环242固定连接在辅助杆15上,第二固定环243固定连接在遮挡面板21远离横杆13的一侧,插接杆241包括一体连接的插接环2411、直杆2412和挂钩2413,插接环2411和挂钩2413分别固定连接在直杆2412的两端,插接环2411套设在第一固定环242上,挂钩2413与第二固定环243插接配合。当遮挡面板21转动至远离第二竖架12的一侧时,转动插接杆241,使得挂钩2413与第二固定环243插接配合,插接杆241对遮挡面板21起到限位作用,因此使得遮挡面板21被限位,提高了遮挡面板21的适应性。在遮挡面板21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倒刺213,当非检修人员想要攀登或者越过遮挡面板21时,可能会手扶遮挡面板21的上端,倒刺213能够防止非检修人员进一步越过遮挡面板2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不需要对屋面进行检修时,转动遮挡面板21,使连接板231与固定扣232插接配合连接,由于遮挡面板21将若干横杆13沿竖直方向遮挡,安全锁22使得连接板231无法远离固定扣232,因此使得遮挡面板21被限位,进而使得非检修人员无法沿横杆13继续攀爬,由于非检修人员没有安全锁22钥匙,无法将安全锁22打开,因此遮挡面板21对非检修人员起到阻挡作用;当检修人员需要检修时,工作人员通过钥匙将安全锁22打开,然后将遮挡面板21转动至远离第二竖架12的一侧,使得挂钩2413与第二固定环243插接配合,插接杆241对遮挡面板21起到限位作用,因此使得遮挡面板21被限位,此时工作人员可以沿爬梯1继续攀爬至顶,因此实现了提高爬梯1安全性的功能。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