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包壳电热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43835发布日期:2020-09-25 18:15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半包壳电热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包壳电热锅。



背景技术:

在家电领域中,电热锅以其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的特点在厨房小家电领域占有着较大比例。现有市场上的电热锅的结构一般包括锅体和锅体底部的加热部位,锅体底部的加热部位往往通过塑料壳体进行保护,以免出现电线外漏,同时还保护使用者防止烫伤。但是现有的电热锅的塑料壳体一般是设置在锅底的底部,仅仅是包裹电热锅的发热结构,不能对锅体进行隔热保护,因此,使用者在使用过程由于不小心触碰或者不当操作发生烫伤事故。此外,现有的电热锅体底部的壳体横截面积较小,导致电热锅的受力面积较小,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倾倒危险。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技术:
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热锅的塑料壳体只能包裹电热锅的发热结构的问题,这种传统壳体设置的方式不能有效保护使用者的安全,存在烫伤的潜在风险较大的问题,故而,设计一种半包壳电热锅,其具体为:

一种半包壳电热锅,包括锅体和壳体;

壳体包裹于锅体的外部,且壳体上边缘高度不低于锅体高度的1/2;

壳体上设有至少两个把手,两个把手对称设置于壳体的上边缘处。

优选的,把手与壳体一体成型。

优选的,在壳体内设有加热承载台,加热承载台高于壳体的底面设置,且加热承载台的直径为壳体底面直径的90%。

优选的,在承载台的底端面上设有隔热棉,上端面上设有发热管。

优选的,发热管至少设置三根,各发热管由内向外呈同心圆设置,且三个发热管的触点呈三角排布设置。

优选的,上述隔热棉采用岩棉。

进一步优选的,还包括:

操作面板本体,操作面板本体与壳体一体成型;

操作盖板,操作盖板可拆卸设置于操作面板本体。

优选的,操作面板本体的底面与壳体的底面平齐,且操作面板本体向壳体的一侧凸出设置。

优选的,上述壳体采用ppt塑料。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安全性能高的优点,通过将壳体设置为半包于锅体的结构并配合将把手设置在壳体的上边缘位置,这样能够防止使用者出现被烫伤的危险;此外,本申请通过将壳体包于锅体的外部,还能够进一步增大壳体的底面面积,增大电热锅的稳定性,能够满足国际倾角25°不倾翻的要求(国际倾角25°指的是将电热锅放置于平台上,将平台倾斜25°电热锅不发生倾倒的现象),另外还能保证容积不变的前提下,使得电热锅整体重心下移,进一步提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图2中a-a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4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加热承载台及发热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体,2、壳体,201、把手,202、操作面板本体,203、操作盖板,204、加热承载台,205、隔热棉,206、螺钉,207、发热管,208、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5所示,一种半包壳电热锅,包括锅体1和壳体2,锅体1沿竖向方向的截面形状为u型,壳体2沿竖向的截面形状也为u形,壳体2包裹在锅体1的外部,壳体2在锅体1外部包裹的高度不低于锅体1的1/2,同时在壳体2的上边缘处设有两个把手201,两个把手201沿壳体2的中轴线对称设置,对称设置使得使用者对电热锅受力均匀,防止电热锅发生向一侧倒的现象,半包壳设置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壳体2设置为半包锅体1的形式及将把手201设置在壳体2的上边缘,能够大大降低使用者被烫伤的危险,安全性能高,此外,还能够增大壳体2的底面面积,提高电热锅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把手201还可设置四个或六个等偶数个数,偶数个数的把手201沿壳体2的中轴线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将上述把手201与壳体2一体成型设置,这样能够改变传统把手201与壳体1采用铆合、螺丝紧固的方式,便于清洁、杜绝食材残渣的霉变、细菌繁殖等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在壳体2内设有加热承载台204,该加热承载台204为圆盘形状,加热承载台204通过螺钉206与壳体2底部连接,且加热承载台204高于壳体2的底面,这样能够避免加热承载台204与壳体2之间接触,减少加热承载台204向壳体2的热量传递,此外,上述加热承载台204的直径为壳体2底面直径的90%,这样增大了电热锅的发热面积,加快了电热锅的加热速度,节省了加热时间。

进一步的,为了减少加热承载台204的热量散失,在加热承载台204的底端面上设有隔热棉205,加热承载台204的上端面上设有发热管207,锅体1通过螺钉固定在加热承载台204上,通过发热管207对锅体1进行加热。

进一步的,为了匹配上述加热承载台204的面积,将上述发热管207至少设置三根,将每个发热管207由内向外呈同心圆设置,且三个发热管207的触点208呈三角排布设置,这样设置的效果一方面是能够提高加热的均匀效果,另一方面将三个发热管207的触点208呈三角排布能够将该处不发热的部分沿圆盘形的加热承载台204周向间隔设置,避免锅体1局部受热不均匀。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发热管207也可设置多于三根,具体设置多少可以根据现实使用过程中发热管207的粗细来设置。

进一步的,上述隔热棉205采用岩棉,岩棉耐高温性能好,比玻璃纤维的耐高温性能好,并且该种材质无毒无害,不含在正常使用环境或者高温环境中产生有害排放的物质。

进一步的,壳体2还包括一个操作面板本体202,操作面板本体202也与壳体2一体成型,操作面板本体202的底面与壳体2的底面平齐,且操作面板本体202向壳体2的一侧凸出设置,在操作面板本体202上通过螺钉固定有操作盖板203,操作盖板203可从操作面板本体202上拆卸下来,这样能够通过更换操作盖板203来更换电热锅的操作形式,增大了操作盖板203的适用范围。

或者,上述操作盖板203与操作面板本体202也可通过现有的卡扣的方式进行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壳体2采用ppt塑料,ppt塑料的耐热性能好,热变形温度高,尤其适用在有耐温要求的零件上。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半包壳电热锅,其特征在于,包括锅体和壳体;

所述壳体包裹于所述锅体的外部,且壳体上边缘高度不低于所述锅体高度的1/2;

所述壳体上设有至少两个把手,两个所述把手对称设置于所述壳体的上边缘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包壳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包壳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设有加热承载台,所述加热承载台高于所述壳体的底面设置,且所述加热承载台的直径为所述壳体底面直径的9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半包壳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台的底端面上设有隔热棉,上端面上设有发热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半包壳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管至少设置三根,各所述发热管由内向外呈同心圆设置,且三个所述发热管的触点呈三角排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半包壳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棉为岩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包壳电热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操作面板本体,所述操作面板本体与所述壳体一体成型;

操作盖板,所述操作盖板可拆卸设置于所述操作面板本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半包壳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面板本体的底面与所述壳体的底面平齐,且所述操作面板本体向所述壳体的一侧凸出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包壳电热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采用ppt塑料。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半包壳电热锅,属于家用厨具技术领域,它包括锅体和壳体;壳体包裹于锅体的外部,且壳体上边缘高度不低于锅体高度的1/2;壳体上设有至少两个把手,两个把手对称设置于壳体的上边缘处;因此具有安全性能高的优点,通过将壳体设置为半包于锅体的结构并配合将把手设置在壳体的上边缘位置,这样能够防止使用者出现被烫伤的危险;此外,本申请通过将壳体包于锅体的外部,还能够进一步增大壳体的底面面积,增大电热锅的稳定性,能够满足国际倾角25°不倾翻的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常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佳佳恋厨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4
技术公布日:2020.09.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