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75289发布日期:2020-05-19 20:42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人防工程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



背景技术:

城市综合管廊即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吊装口是综合管廊上开设的将各种管线和设备吊入或吊出综合管廊的洞口。防护设备,按照功能划分通常可分为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封堵板、活门消波系统等;按照材质划分通常可分为钢筋混凝土防护设备、钢结构防护设备、复合材料防护设备等。

根据人防设计要求,综合管廊吊装口防护设备的抗力级别应按照防核武器6级、防常规武器6级考虑,同时防护设备应便于生产、安装,易于维护,能够实现平战状态快速转换。

我国综合管廊兼顾人防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尚无专门应用于综合管廊的系列化孔口防护设备,无法满足综合管廊设防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防护设备无法满足综合管廊设防要求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包括:门框、铰页、门扇、闭锁和电动驱动装置;所述门框安装在吊装口的基体上,用于安装所述门扇并传递载荷;所述门扇为钢结构门扇,包括大门扇和小门扇,所述大门扇在所述吊装口的长度方向上通过所述铰页与所述门框铰接,所述小门扇在所述吊装口的宽度方向上通过所述铰页与所述门框铰接;所述闭锁包括大门闭锁和小门闭锁,所述大门闭锁安装在所述大门扇上,用于与所述门框配合锁闭或解锁所述大门扇;所述小门闭锁安装在所述小门扇上,用于与所述门框和所述大门扇配合锁闭或解锁所述小门扇;所述电动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大门闭锁、所述小门闭锁、所述大门扇、所述小门扇相连,用于实现所述大门闭锁和所述小门闭锁的启闭以及所述大门扇和所述小门扇的翻转。

如上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门框包括基架、第一锚固钩和支撑板;所述基架为矩形框架,安装在所述吊装口上并与所述第一锚固钩相连,所述基架的顶面上设有导水槽,所述导水槽呈倾斜设置,朝所述吊装口的外侧向下倾斜,所述导水槽的底面低于所述基架的顶面;所述第一锚固钩预埋在所述吊装口的基体内并与所述基架相连;所述支撑板安装在所述基架的顶部,用于支撑所述门扇。

如上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导水槽为四个,位于所述基架的四条边的中点处,所述导水槽的倾角为1°至5°,宽度为10cm至50cm。

如上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基架包括第一角钢、第二角钢、第三角钢和第四角钢,所述第一角钢、所述第二角钢、所述第三角钢、所述第四角钢拼焊形成所述矩形框架,所述第一角钢、所述第二角钢、所述第三角钢、所述第四角钢上设有闭锁盒,所述第一角钢、所述第二角钢上设有铰页座。

如上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高度相等,沿所述基架的周向平行设置。

如上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门框还包括定位板和密封胶条;所述定位板呈倾斜设置,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定位板的一端与所述基架的上表面连接,另一端向所述门扇延伸并向所述第一支撑板的方向倾斜,所述定位板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高度;所述密封胶条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定位板之间。

如上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密封胶条采用三元乙丙橡胶制成。

如上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铰页包括底座、第二锚固钩、铰座、连接架和连接轴;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门框上,并通过所述第二锚固钩与所述吊装口的基体相连;所述铰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铰座上设有第一支耳和第二支耳,所述第一支耳上设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二支耳上设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一圆孔和所述第二圆孔共轴线设置;所述连接架包括固定端和旋接端,所述固定端安装在所述门扇上,所述旋接端位于所述第一支耳和所述第二支耳之间,所述旋接端上设有长圆孔;所述连接轴穿插在所述第一圆孔、所述长圆孔、所述第二圆孔内,用于连接所述连接架和所述铰座。

如上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铰座与所述底座、所述连接架与所述门扇均通过螺栓紧固。

如上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大门扇包括大门边框、大门骨架、大门内面板和大门外面板;所述大门边框与所述铰页相连,用于支撑所述大门骨架;所述大门骨架包括第一横向骨架和第一纵向骨架,所述第一横向骨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大门边框相连,所述第一横向骨架为多个;所述第一纵向骨架与所述第一横向骨架和/或所述大门边框相连,所述第一纵向骨架为多个;所述大门内面板位于所述大门扇的内侧,分别与所述大门骨架和所述大门边框相连;所述大门外面板位于所述大门扇的外侧,分别与所述大门骨架和所述大门边框相连。

如上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小门扇包括小门边框、小门骨架、小门内面板和小门外面板;所述小门边框与所述铰页相连,用于支撑所述小门骨架;所述小门骨架包括第二横向骨架和第二纵向骨架,所述第二横向骨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小门边框相连,所述第二横向骨架为多个;所述第二纵向骨架与所述第二横向骨架和/或所述小门边框相连,所述第二纵向骨架为多个;所述小门内面板位于所述小门扇的内侧,分别与所述小门骨架和所述小门边框相连;所述小门外面板位于所述小门扇的外侧,分别与所述小门骨架和所述小门边框相连。

如上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大门边框包括第一槽钢、第二槽钢、第三槽钢和第四槽钢,所述第一槽钢、所述第二槽钢、所述第三槽钢、所述第四槽钢依次连接并在相邻处焊接连接,所述第一槽钢上设有吊钩;所述小门边框包括第五槽钢、第六槽钢、第七槽钢和第八槽钢,所述第五槽钢、所述第六槽钢、所述第七槽钢、所述第八槽钢依次连接并在相邻处焊接连接,所述第五槽钢上设有所述吊钩;所述第一横向骨架、所述第二横向骨架、所述第一纵向骨架、所述第二纵向骨架均为工字钢;所述大门内面板上设有第一嵌压板、中缝锁盒、第一链钩;所述小门内面板上设有第二嵌压板、把手、第二链钩。

如上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大门内面板上安装有胶条承载件,所述胶条承载件包括承载角板、第一门扇嵌压板、斜挡板和门扇密封条;所述承载角板安装在所述大门内面板上;所述斜挡板安装在所述承载角板上,所述斜挡板呈倾斜设置;所述门扇密封条安装在所述承载角板和所述斜挡板之间,与所述密封胶条搭接接触,搭接夹角范围为15°至45°;所述第一门扇嵌压板安装在所述大门内面板上,并嵌压在所述门扇密封条上;所述第八槽钢上安装有第二门扇嵌压板,所述第二门扇嵌压板与所述门扇密封条配合。

如上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中缝锁盒与所述胶条承载件通过连接件相连;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中缝锁盒之间、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大门内面板之间均设有加强肋;所述胶条承载件和所述大门内面板之间设有小肋板。

如上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大门闭锁包括第一电机、齿轮减速器、第一蜗轮蜗杆减速器、丝杠、拉杆、大门锁头、转臂和联动杆;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大门扇上,并与所述齿轮减速器相连,用于提供所述大门闭锁的启闭动力;所述齿轮减速器与所述第一蜗轮蜗杆减速器相连,所述第一蜗轮蜗杆减速器与所述丝杠相连;所述丝杠与所述拉杆相连,用于带动所述拉杆往复运动;所述拉杆与所述大门锁头、所述转臂铰接,所述转臂与所述联动杆铰接,所述联动杆与所述大门锁头铰接,用于实现所述拉杆带动所述大门锁头、所述联动杆带动所述大门锁头同步启闭。

如上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拉杆包括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所述转臂包括第一转臂、第二转臂、第三转臂和第四转臂;所述联动杆包括第一联动杆和第二联动杆;所述大门锁头为七个,三个与所述第一联动杆铰接,三个与所述第二联动杆铰接,一个与所述第一拉杆铰接;所述第一拉杆一端与所述丝杠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大门锁头相连,并通过所述第一转臂驱动所述第一联动杆平移、通过所述第二转臂驱动所述第二联动杆平移;所述第二拉杆一端与所述丝杠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转臂和所述第四转臂铰接,所述第三转臂并与所述第一联动杆铰接,所述第四转臂并与所述第二联动杆铰接。

如上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大门闭锁还包括第一支座和第二支座;所述第一支座上设有导向键,所述第一支座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第二拉杆相连,用于为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第二拉杆提供滑动导向;所述第二支座数量为两个,分别与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第二拉杆相连,用于为所述第一拉杆和所述第二拉杆提供支撑。

如上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拉杆上设有螺纹连接部,用于微调所述第一拉杆的长度。

如上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小门闭锁包括第二电机、第二蜗轮蜗杆减速器、转盘、连接杆和小门锁头;所述第二电机安装在所述小门扇上,并与所述第二蜗轮蜗杆减速器相连,用于提供所述小门闭锁的启闭动力;所述第二蜗轮蜗杆减速器与所述转盘相连,所述转盘与所述连接杆铰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小门锁头铰接,所述转盘带动所述小门锁头启闭。

如上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小门锁头为四个,分别位于所述小门扇的四条边上,同步启闭;所述连接杆为四个,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小门锁头一一对应。

如上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弹簧限位装置,用于阻止所述转盘自动复位,保证锁闭的可靠性。

如上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进一步优选为:还包括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包括充电预留口,所述充电预留口位于所述吊装口的外侧,用于防止非专业人员开启。

如上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安全装置还包括传感器、指示灯、摄像头、警报器,并通过光纤网络外联监控中心。

如上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电动驱动装置包括plc控制器、变压器、驱动器、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二电动推杆;所述plc控制器与所述变压器相连,所述变压器与所述驱动器相连,所述驱动器与所述第一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所述大门闭锁、所述小门闭锁相连;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一端与所述大门扇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吊装口的基体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大门扇翻转;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一端与所述小门扇相连,另一端与所述吊装口的基体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小门扇翻转。

如上述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与所述大门扇相连处位于所述大门扇与所述门框铰接的一侧,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为直流电动推杆,数量为三个;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与所述小门扇相连处位于所述小门扇与所述门框铰接的一侧,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为直流电动推杆,数量为一个;所述变压器为直流电源变压器,数量为两个,一个用于为所述第一电动推杆和所述第二电动推杆变压,另一个用于为所述大门闭锁和所述小门闭锁变压;所述驱动器为直流无刷电机驱动器,数量为六个,分别与三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一个所述第二电动推杆、一个所述大门闭锁、一个所述小门闭锁一一对应;所述电动驱动装置还包括蓄电池和遥控器,用于在断电时控制所述大门扇和所述小门扇的启闭运行。

分析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是专门应用于城市综合管廊吊装口的人防防护设备。在门扇的设计上,采用大门扇和小门扇的双扇门方案,能够节约土建成本、提高使用效率、降低综合管廊设防造价。在制造时,本发明主要采用钢材制成,结构强度可靠,在战时能够起到阻挡冲击波和隔绝毒气的作用,在平时能够用于综合管廊内部管线安装、更换以及管廊维修人员的故障检修和应急逃生,并具备防淹、防盗、防侵入等功能。并且,本发明采用电驱动的方式控制大门扇和小门扇的启闭、翻转,结构布局紧凑,占用空间少,动作执行效率高,能够满足抗力性能和密闭性能要求、结构合理、便于生产、易于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中大范围推广应用,可为综合管廊工程吊装口提供高效可靠的孔口防护措施,保障工程内部人员及设备安全,从而有效保障“生命线”工程的防灾抗毁能力,对于保存战时城市实力,提高重要城市输送管线的生存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在我国综合管廊建设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和应用前景,具有重大的战备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同时,本发明在保证人防防护设计要求的基础上实现了管廊吊装口与检修口的合并设置,降低了工程成本,提高了施工效率。首次在门框上设计了导水槽结构、首次设计了电机驱动的闭锁结构、首次设计了可调节门扇位移的铰页结构、首次设计了双扇门中缝加强的结构,均能够显著提高本发明的安全性能和使用性能。大门闭锁、小门闭锁采用电机驱动控制,能够实现自动启闭;大门扇、小门扇采用电动推杆驱动控制,能够实现自动翻转;并且电动驱动装置能够手动或自动控制运行,还具备环境监测、侵入报警、指引逃生等功能,能够满足监控需求,从而使得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外形美观、易于生产、便于安装、操纵省力等优点,能够很好地解决工程急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b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c-c处的剖视图。

图5为门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d-d处的剖视图。

图7为图5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7中f-f处的剖视图。

图9为大门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g-g处的剖视图。

图11为图10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小门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h-h处的剖视图。

图14为密封胶条与门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门扇密封条与门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小门闭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大门闭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铰页的主视图。

图19为铰页的俯视图。

图20为电动驱动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门框;11-第一角钢;12-第二角钢;13-第三角钢;14-第四角钢;15-第一锚固钩;16-第一支撑板;17-第二支撑板;18-定位板;19-密封胶条;110-铰页座;111-闭锁盒;112-导水槽;

2-大门闭锁;21-第一电机;22-齿轮减速器;23-第一蜗轮蜗杆减速器;24-丝杠;25-大门锁头;26-第一拉杆;27-第二拉杆;28-第一联动杆;29-第二联动杆;210-第一转臂;211-第二转臂;212-第三转臂;213-第四转臂;214-第一支座;215-第二支座;

3-大门扇;31-第一槽钢;32-第二槽钢;33-第三槽钢;34-第四槽钢;35-第一横向骨架;36-第一纵向骨架;37-大门内面板;38-大门外面板;39-吊钩;310-第一嵌压板;311-中缝锁盒;312-第一链钩;313-承载角板;314-第一门扇嵌压板;315-斜挡板;316-门扇密封条;317-连接件;

4-小门扇;41-第五槽钢;42-第六槽钢;43-第七槽钢;44-第八槽钢;45-第二横向骨架;46-第二纵向骨架;47-小门内面板;48-小门外面板;49-第二嵌压板;410-把手;411-第二链钩;412-第二门扇嵌压板;

5-小门闭锁;51-第二电机;52-第二蜗轮蜗杆减速器;53-转盘;54-连接杆;55-小门锁头;

6-铰页;61-底座;62-铰座;63-连接架;64-连接轴;65-第一支耳;66-第二支耳;67-第二锚固钩;

7-电动驱动装置;71-第一电动推杆;72-第二电动推杆;

8-弹簧限位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要求本发明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请参考图1至图20,其中,图1为本发明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b-b处的剖视图;图4为图1中c-c处的剖视图;图5为门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d-d处的剖视图;图7为图5中e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图7中f-f处的剖视图;图9为大门扇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g-g处的剖视图;图11为图10中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2为小门扇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2中h-h处的剖视图;图14为密封胶条与门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门扇密封条与门扇配合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小门闭锁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大门闭锁的结构示意图;图18为铰页的主视图;图19为铰页的俯视图;图20为电动驱动装置的连接示意图。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主要包括门框1、铰页6、门扇、闭锁和电动驱动装置7。门框1安装在吊装口的基体上,用于安装门扇,并能够将门扇承受的冲击波载荷转移到吊装口的基体上。门扇为钢结构门扇,包括大门扇3和小门扇4。大门扇3在吊装口的长度方向上通过铰页6与门框1铰接,能够在吊装管线时开启;小门扇4在吊装口的宽度方向上通过铰页6与门框1铰接,可以兼作检修口防护密闭门,根据维修和检修需要由专业人员操作开启。闭锁包括大门闭锁2和小门闭锁5,大门闭锁2安装在大门扇3上,能够与门框1配合锁闭或解锁大门扇3;小门闭锁5安装在小门扇4上,能够与门框1和大门扇3配合锁闭或解锁小门扇4。电动驱动装置7分别与大门闭锁2、小门闭锁5、大门扇3、小门扇4相连,能够实现大门闭锁2和小门闭锁5的启闭以及大门扇3和小门扇4的翻转。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吊装口钢结构人防防护设备是专门应用于城市综合管廊吊装口的人防防护设备,水平设置于吊装口口部的外侧(通常位于城市道路绿化带内),向外开启,在关闭时,门扇的顶面与路面齐平。在门扇的设计上,采用大门扇3和小门扇4的双扇门方案,能够节约土建成本、提高使用效率、降低综合管廊设防造价。在制造时,本发明主要采用钢材制成,结构强度可靠,在战时能够起到阻挡冲击波和隔绝毒气的作用,在平时能够用于综合管廊内部管线安装、更换以及管廊维修人员的故障检修和应急逃生,并具备防淹、防盗、防侵入等功能。本发明采用电驱动的方式通过电动驱动装置7控制大门扇3和小门扇4的启闭、翻转,结构布局紧凑,占用空间少,动作执行效率高。本发明能够满足抗力性能和密闭性能要求、结构合理、便于生产、易于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中大范围推广应用,可为综合管廊工程吊装口提供高效可靠的孔口防护措施,保障工程内部人员及设备安全。在工程应用中能够有效增强综合管廊吊装口的防护能力,使吊装口能够满足综合管廊兼顾人防设防要求,从而有效保障“生命线”工程的防灾抗毁能力,对于保存战时城市实力,提高重要城市输送管线的生存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在我国综合管廊建设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和应用前景,具有重大的战备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

进一步的,如图1、图5至图8所示,在本发明中,门框1包括基架、第一锚固钩15和支撑板;基架为矩形框架,安装在吊装口上并与第一锚固钩15相连。在安装时,多个第一锚固钩15预埋在吊装口的基体内,基架与第一锚固钩15焊接连接,并且与吊装口的基体一体浇筑成型。支撑板安装在基架的顶部,能够支撑门扇,使得门扇内表面在关闭时周向受力均衡。基架的顶面上设有导水槽112,导水槽112呈倾斜设置,朝吊装口的外侧向下倾斜,即导水槽112的底面低于基架的顶面,将雨水等由导水槽112处引流到基架的外侧,能够避免门框1积水造成密封结构(主要为密封胶条19和门扇密封条316)的浸泡腐蚀,解决密封结构的易腐蚀老化的难题。在不影响结构强度的基础上,导水槽112数量优选为四个,位于基架的四条边的中点处,倾角r为1°至5°,宽度l为10cm至50cm,能够向门框1外侧导水,避免门框1积水现象的发生。

进一步的,如图1、图5至图8所示,在本发明中,基架包括第一角钢11、第二角钢12、第三角钢13和第四角钢14,第一角钢11、第二角钢12、第三角钢13、第四角钢14拼焊形成矩形框架。第一角钢11、第二角钢12、第三角钢13、第四角钢14截面均呈l型,在焊接形成矩形框架时扣在吊装口基体的内侧和上表面,能够形成基架与吊装口基体的一体式结构。第一角钢11、第二角钢12、第三角钢13、第四角钢14上设有闭锁盒111,能够配合大门闭锁2和小门闭锁5,提供大门闭锁2和小门闭锁5的插入位置。第一角钢11、第二角钢12上设有铰页座110,能够为铰页6预留安装位置。支撑板包括第一支撑板16和第二支撑板17,第一支撑板16和第二支撑板17的高度相等,沿基架的周向平行设置,能够形成双支撑的结构,保证门扇在关闭时内表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平衡门扇的受力。

进一步的,如图1、图5至图8、图14所示,在本发明中,门框1还包括定位板18和密封胶条19。定位板18呈倾斜设置,安装在第一支撑板16和第二支撑板17之间,定位板18的一端与基架的上表面(第一角钢11的上表面、第二角钢12的上表面、第三角钢13的上表面和第四角钢14的上表面)连接,定位板18的另一端向门扇延伸并向第一支撑板16的方向倾斜,定位板18能够与第一支撑板16、基架共同形成容纳密封胶条19的胶条槽,便于密封胶条19的安装和定位。定位板18的高度小于第一支撑板16的高度,能够避免定位板18与门扇接触而造成过定位。第二支撑板17和定位板18位于导水槽112之上的部分均被切除断开。密封胶条19安装在第一支撑板16和定位板18之间,材质优选三元乙丙橡胶(epdm),具有良好的耐老化、耐油性能,能够配合门扇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进一步的,如图1、图5、图18和图19所示,在本发明中,铰页6包括底座61、第二锚固钩67、铰座62、连接架63和连接轴64。底座61安装在门框1的铰页座110上,并通过第二锚固钩67与吊装口的基体固定连接。铰座62安装在底座61上,铰座62上设有第一支耳65和第二支耳66,第一支耳65上设有第一圆孔,第二支耳66上设有第二圆孔,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共轴线设置。连接架63包括固定端和旋接端,固定端安装在门扇上,旋接端位于第一支耳65和第二支耳66之间,旋接端上设有长圆孔。连接轴64穿插在第一圆孔、长圆孔、第二圆孔内,能够活动连接连接架63和铰座62,形成铰接结构。本发明的铰页6结构简单、便于加工、经济高效、安装方便、运转灵活,能够保证门扇的自由、平稳启闭,连接架63上设有长圆孔,而铰座62上分别为第一圆孔和第二圆孔,在门扇转动时,门扇不仅能够沿第一圆孔或第二圆孔的轴线转动,还能够沿长圆孔的长度方向平动,能够便于门扇在翻转过程中的自由调整。具体的,在门扇接近关闭时,能够先翻转到位,再沿长圆孔的长度方向降落,即在门扇关闭时内表面能够同时挤压密封胶条19,使得密封胶条19均匀压缩,保证密封效果。在安装时,本发明的铰座62与底座61、连接架63与门扇之间的固连方式可以为多样,例如焊接连接、铆接连接等,优选地,本发明的铰座62与底座61通过外六角螺栓紧固连接,并且在外六角螺栓和底座61之间安装有弹簧垫片,能够防止外六角螺栓松动;连接架63与门扇通过外六角螺栓紧固连接,并且安装有防止外六角螺栓松动的弹簧垫片。

进一步的,如图1、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发明中,大门扇3包括大门边框、大门骨架、大门内面板37和大门外面板38。大门边框与铰页6相连,在结构上能够支撑大门骨架的安装。大门骨架包括第一横向骨架35和第一纵向骨架36,第一横向骨架35的两端分别与大门边框相连,第一横向骨架35为多个;第一纵向骨架36与第一横向骨架35和/或大门边框相连,第一纵向骨架36为多个。第一横向骨架35与吊装口的长度方向平行,为主受力型钢,采用整段与大门边框连接的连接方式,能够承受大门外面板38传递的冲击波载荷。第一纵向骨架36垂直于第一横向骨架35,为辅助受力型钢,采用分段设计的方案,焊接在两个相邻的第一横向骨架35之间、第一横向骨架35与大门边框之间,能够对第一横向骨架35起到支撑作用,使得载荷分布均匀、合理。第一横向骨架35和第一纵向骨架36相互配合,能够提高大门扇3的结构强度,降低钢材用量,达到轻量化设计的同时结构强度不降。大门内面板37位于大门扇3的内侧,分别与大门骨架和大门边框相连;大门外面板38位于大门扇3的外侧,作为迎波面,承担大部分冲击波荷载,分别与大门骨架和大门边框相连。大门内面板37和大门外面板38分别位于大门骨架的两侧,能够封闭大门骨架,形成大门扇3平整的内外表面,降低大门扇3的锈蚀速度。

进一步的,如图1、图12和图13所示,在本发明中,小门扇4包括小门边框、小门骨架、小门内面板47和小门外面板48。小门边框与铰页6相连,在结构上能够支撑小门骨架的安装。小门骨架包括第二横向骨架45和第二纵向骨架46,第二横向骨架45的两端分别与小门边框相连,第二横向骨架45为多个;第二纵向骨架46与第二横向骨架45和/或小门边框相连,第二纵向骨架46为多个。第二横向骨架45与吊装口的长度方向平行,为主受力型钢,采用整段与小门边框连接的连接方式,能够承受小门外面板48传递的冲击波载荷。第二纵向骨架46垂直于第二横向骨架45,为辅助受力型钢,采用分段设计的方案,焊接在两个相邻的第二横向骨架45之间、第二横向骨架45与小门边框之间,能够对第二横向骨架45起到支撑作用,使得载荷分布均匀、合理。第二横向骨架45和第二纵向骨架46相互配合,能够提高小门扇4的结构强度,降低钢材用量,达到轻量化设计的同时结构强度不降。小门内面板47位于小门扇4的内侧,分别与小门骨架和小门边框相连;小门外面板48位于小门扇4的外侧,作为迎波面,承担大部分冲击波荷载,分别与小门骨架和小门边框相连。小门内面板47和小门外面板48分别位于小门骨架的两侧,能够封闭小门骨架,形成小门扇4平整的内外表面,降低小门扇4的锈蚀速度。

进一步的,如图9、图10、图12和图13所示,在本发明中,大门边框包括第一槽钢31、第二槽钢32、第三槽钢33和第四槽钢34。第一槽钢31、第二槽钢32、第三槽钢33、第四槽钢34截面均呈一侧开口的“凵”型,安装时开口均朝向大门骨架。第一槽钢31、第二槽钢32、第三槽钢33、第四槽钢34依次连接并在相邻处焊接连接,优选满焊焊接。第一槽钢31上设有吊钩39,在安装及吊运时方便大门扇3的吊装,在安装后吊钩39拆除。小门边框包括第五槽钢41、第六槽钢42、第七槽钢43和第八槽钢44。第五槽钢41、第六槽钢42、第七槽钢43、第八槽钢44截面均呈一侧开口的“凵”型,安装时开口均朝向小门骨架。第五槽钢41、第六槽钢42、第七槽钢43、第八槽钢44依次连接并在相邻处焊接连接,优选满焊焊接。第五槽钢41上设有吊钩39,在安装及吊运时方便小门扇4的吊装,在安装后吊钩39拆除。第一横向骨架35、第二横向骨架45、第一纵向骨架36、第二纵向骨架46均为工字钢,设置在大门扇3上的工字型的两个翼缘分别与大门内面板37和大门外面板38相抵、设置在小门扇3上的工字型的两个翼缘分别与小门内面板47、小门外面板48相抵。大门内面板37上设有第一嵌压板310,第一嵌压板310在大门扇3关闭时能够压在密封胶条19上,为大门扇3与门框1之间提供可靠密封,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大门内面板37上设有中缝锁盒311,能够配合小门闭锁5,为小门闭锁5提供插入位置。大门内面板37上设有第一链钩312,检修口的基体上设有与第一链钩312对应的链钩,且两者之间设有铁链,在大门扇3翻转角度超过90°时铁链受拉力作用而能够拉拽大门扇3,在大门扇3开启到最大角度后能够承受大门扇3的重量,从而避免电动驱动装置7承重。小门内面板47上设有第二嵌压板49,第二嵌压板49在小门扇4关闭时能够压在密封胶条19上,为小门扇4与门框1之间提供可靠密封,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小门内面板47上设有把手410,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把持位置。小门内面板47上设有第二链钩411,检修口的基体上设有与第二链钩411对应的链钩,且两者之间设有铁链,在小门扇4翻转角度超过90°时铁链受拉力作用而能够拉拽小门扇4,在小门扇4开启到最大角度后能够承受小门扇4的重量,从而避免电动驱动装置7承重。

进一步的,如图9、图10、图12和图13所示,本发明的第一槽钢31、第二槽钢32、第三槽钢33、第四槽钢34、第五槽钢41、第六槽钢42、第七槽钢43、第八槽钢44每个均可采用多段钢材拼接使用或整段使用,优选地,第一槽钢31、第二槽钢32、第三槽钢33、第四槽钢34、第五槽钢41、第六槽钢42、第七槽钢43、第八槽钢44每个均为整段型材,能够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如图9至图15所示,在本发明中,大门内面板37上安装有胶条承载件,胶条承载件包括承载角板313、第一门扇嵌压板314、斜挡板315和门扇密封条316。承载角板313安装在大门内面板37上,位于第二槽钢32处,用于承载门扇密封条316。斜挡板315安装在承载角板313上,呈倾斜设置,能够与承载角板313形成容纳门扇密封条316的凹槽,便于门扇密封条316的安装与定位。门扇密封条316安装在承载角板313和斜挡板315之间,能够密封大门扇3与小门扇4之间的缝隙,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密闭性,门扇密封条316优选三元乙丙橡胶材质。门扇密封条316与密封胶条19搭接接触,搭接夹角范围为15°至45°,优选30°,能够与密封胶条19在同一高度上形成闭合回路,保证密封的可靠性。在本发明进行密封时,第一门扇嵌压板314安装在大门内面板37上,并嵌压在门扇密封条316上;第八槽钢44上安装的第二门扇嵌压板412也嵌压在门扇密封条316上,从而能够保证大门扇3与小门扇4相接处缝隙的密封效果。本发明通过设计第一嵌压板310、第二嵌压板49嵌压密封胶条19的密封结构,能够保证门扇与门框1之间的密封性;通过设计第一门扇嵌压板314、第二门扇嵌压板412嵌压门扇密封条316的密封结构,能够保证大门扇3与小门扇4之间的密封性,不仅在战时具有防毒作用,还在平时能够起到防水(防雨、防洪、防倒灌等)作用。

进一步的,如图9至图11所示,在本发明中,中缝锁盒311与胶条承载件(承载角板313)通过连接件317相连,中缝锁盒311、承载角板313、连接件317优选一体加工,或者彼此焊接连接,能够强化中缝锁盒311的连接强度。连接件317与中缝锁盒311之间、连接件317与大门内面板37之间均设有加强肋,优选的,连接件317与大门内面板37之间设有两个加强肋,连接件317与承载角板313之间设有一个加强肋,能够显著提高大门扇3与小门扇4在中缝处的抗弯剪耦合载荷的能力。胶条承载件和大门内面板37之间设有小肋板,多个小肋板沿承载角板313长度方向均匀分布,能够减轻门扇密封条316的反力对结构强度的影响。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17所示,在本发明中,大门闭锁2包括第一电机21、齿轮减速器22、第一蜗轮蜗杆减速器23、丝杠24、拉杆、大门锁头25、转臂和联动杆。第一电机21安装在大门扇3上,并与齿轮减速器22相连,能够为大门闭锁2的启闭提供动力。齿轮减速器22包括小齿轮和大齿轮,小齿轮安装在第一电机21的主轴上,大齿轮安装在第一蜗轮蜗杆减速器23的蜗杆上,从而能够实现减速增矩,操纵省力,提高第一电机21的带载能力。第一蜗轮蜗杆减速器23包括蜗杆和蜗轮,蜗杆与蜗轮配合传动,蜗轮内加工有螺牙,安装在丝杠24上,螺牙与与丝杠24配合,从而能够将电机的转矩转化为丝杠24平动的力矩。丝杠24与拉杆相连,能够带动拉杆往复运动。拉杆与大门锁头25铰接,能够带动大门锁头25伸入或伸出闭锁盒111。拉杆与转臂铰接,每个转臂包括转臂座、蝶形板和衔接板,转臂座安装在大门内面板37上,蝶形板与转臂座铰接,每个蝶形板分别与两个衔接板铰接,衔接板外接拉杆或联动杆。转臂与联动杆铰接,联动杆与大门锁头25铰接。第一电机21正转或反转,通过齿轮减速器22、第一蜗轮蜗杆减速器23能够使得拉杆、联动杆同步平动,从而能够实现拉杆上的大门锁头25、联动杆上的大门锁头25同步启闭。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17所示,在本发明中,优选在大门扇3与门框1相接处的三个侧边处安装大门锁头25,能够提高大门扇3与门框1之间在锁闭时的连接强度。具体的,拉杆包括第一拉杆26和第二拉杆27;转臂包括第一转臂210、第二转臂211、第三转臂212和第四转臂213;联动杆包括第一联动杆28和第二联动杆29;大门锁头25为七个,三个与第一联动杆28铰接,三个与第二联动杆29铰接,一个与第一拉杆26铰接,即在吊装口的长度方向上,大门扇3的每个边设置三个大门锁头25,在吊装口的宽度方向上,大门扇3的一个边上设置一个大门锁头25,能够保证锁闭时大门扇3的密闭性能,提高大门扇3在冲击波载荷作用下的抗反弹能力。第一拉杆26的一端与丝杠24的一端相连、第一拉杆26的另一端与大门锁头25相连,并能够通过第一转臂210驱动第一联动杆28平移、通过第二转臂211驱动第二联动杆29平移;第二拉杆27的一端与丝杠24的另一端相连、第二拉杆27的另一端与第三转臂212和第四转臂213铰接,能够通过第三转臂212驱动第一联动杆28平移,通过第四转臂213驱动第二联动杆29平移,从而能够实现七个大门锁头25的同步启闭。优选地,大门锁头25与闭锁盒111配合处为直径55mm,能够保证大门扇3与门框1锁闭时的连接强度。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17所示,在本发明中,大门闭锁2还包括第一支座214和第二支座215。第一支座21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与第一拉杆26和第二拉杆27相连。第一支座214上设有导向键,能够与第一拉杆26、第二拉杆27上的键槽配合,对第一拉杆26和第二拉杆27的平动起到导向作用。第二支座215数量为两个,分别与第一拉杆26和第二拉杆27相连,能够支撑第一拉杆26和第二拉杆27,防止第一拉杆26和第二拉杆27弯曲变形,第一支座214和第二支座215共同配合,能够保证大门闭锁2平动的平稳性,提高传动精度。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17所示,在本发明中,第一拉杆26上设有螺纹连接部,通过调节螺纹连接部的螺纹配合长度,能够微调第一拉杆26的长度,从而能够弥补大门闭锁2安装时的安装误差,降低安装精度要求。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中,还包括安全装置,安全装置包括充电预留口,充电预留口位于吊装口的外侧。大门扇3和小门扇4的外表面光滑平整,不设开启的结构,在由外侧开启大门扇3和/或小门扇4时只能通过插接充电预留口电连接控制大门扇3和/或小门扇4开启,从而能够防止非专业人员开启。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16所示,在本发明中,小门闭锁5包括第二电机51、第二蜗轮蜗杆减速器52、转盘53、连接杆54和小门锁头55。第二电机51安装在小门扇4上,第二蜗轮蜗杆减速器52的蜗轮安装在第二电机51上,转盘53安装在第二蜗轮蜗杆减速器52的蜗杆上,第二蜗轮蜗杆减速器52能够增大第二电机51的带载能力。连接杆54的一端与小门锁头55铰接,另一端与转盘53铰接。第二电机51正转或反转,将动力转递给蜗杆轴,经过减速增矩后,蜗杆轴能够带动转盘53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转盘53通过连接杆54能够带动小门锁头55伸入或伸出闭锁盒111和/或中缝锁盒311,操纵方便,结构简单。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16所示,为了保证连接强度和密闭的可靠性,在本发明中,小门锁头55为四个,分别位于小门扇4的四条边上,三个与闭锁盒111配合,一个与中缝锁盒311配合,同步启闭。同时,连接杆54为四个,与小门锁头55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如图1和图16所示,在本发明中,还包括弹簧限位装置8,弹簧限位装置8包括限位座、限位轴、弹簧和滚轮;限位座安装在小门扇4的内侧,能够为限位轴和弹簧提供安装位置;限位轴与限位座滑动配合,沿限位座平动;弹簧安装在限位座内,一端与限位座相连,另一端与限位轴的一端相连;滚轮安装在限位轴的另一端,与限位轴可转动地连接。在小门闭锁5由开启状态转向锁止状态时,旋转过程中转盘53上的凸出端(与连接杆54铰接处)挤压滚轮导致限位轴向远离转盘53的方向滑动,在锁止时限位轴由弹簧施力弹出,能够在转盘53上的凸出端的下方卡住凸出端,从而能够阻止转盘53自动复位,保证小门闭锁5在震动荷载作用下锁闭的可靠性。

进一步的,如图2至图4、图16、图17和图20所示,在本发明中,电动驱动装置7包括plc控制器、变压器、驱动器、第一电动推杆71和第二电动推杆72。plc控制器能够接受命令提供运行控制,精确、稳定地控制第一电机21、第二电机51、第一电动推杆71、第二电动推杆72按照不同工况执行指令动作。变压器能够将供电电压、电流转换成第一电动推杆71、第二电动推杆72、第一电机21、第二电机51所需的电压和电流,实现供电转换。驱动器能够在plc控制器的控制下驱动第一电动推杆71、第二电动推杆72、第一电机21、第二电机51运行。plc控制器与变压器相连,变压器与驱动器相连,驱动器与第一电动推杆71、第二电动推杆72、大门闭锁2、小门闭锁5相连。第一电动推杆71一端与大门扇3相连,另一端与吊装口的基体相连,能够在plc控制器的控制下驱动大门扇3翻转;第二电动推杆72一端与小门扇4相连,另一端与吊装口的基体相连,能够在plc控制器的控制下驱动小门扇4翻转,从而能够实现大门扇3和小门扇4的自动翻转,大幅提高了操纵的便捷性和使用的安全性,能够满足紧急时刻逃生的自动化需求。

进一步的,如图3、图4、图16、图17和图20所示,在本发明中,第一电动推杆71与大门扇3相连处位于大门扇3与门框1铰接的一侧,第一电动推杆71为直流电动推杆,优选48v直流电动推杆,数量为三个,在大门扇3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第二电动推杆72与小门扇4相连处位于小门扇4与门框1铰接的一侧,第二电动推杆72为直流电动推杆,优选48v直流电动推杆,数量为一个。变压器为直流电源变压器,数量为两个,一个用于为第一电动推杆71和第二电动推杆72变压,另一个用于为大门闭锁2和小门闭锁5变压,第一电机21和第二电机51优选24v直流电动马达。驱动器为直流无刷电机驱动器,数量为六个,分别与三个第一电动推杆71、一个第二电动推杆72、一个大门闭锁2、一个小门闭锁5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电动驱动装置7还包括蓄电池和遥控器,能够在断电时控制大门扇3和小门扇4的启闭运行。具体的,在断电条件下,蓄电池连接管廊工程预留的外部接口,能够为电动驱动装置7供电,此时,手动将plc控制器切换为断电操作模式,使用遥控器直接控制第一电机21、第二电机51、第一电动推杆71、第二电动推杆72的运行。

进一步的,在本发明中,安全装置还包括各类起辅助作用的传感器以及摄像头、指示灯和警报器,能够起到防侵入、实时监控、逃生指引的目的。例如: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和角位移传感器可甄别异常进入情况(爆炸、撬动、未识别侵入等),通过摄像头能够将现场图像及时通过光纤网络回传至监控中心;通过警报器能够发起警报信号(闪烁光亮和/或发出声音),对异常进入起到威慑作用;通过指示灯能够清楚的看到大门扇3、小门扇4的运行状况,并能够在灾时指引逃生;通过温度传感器、针对危险气体的传感器、感应烟感的传感器,能够对天然气泄漏和火灾情况进行快速识别报警,及时消除可能的灾情隐患,保障工程内部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本发明通过设置各类起辅助作用的传感器以及摄像头和警报器,能够达到吊装口处的防灾、防侵入监控要求,实现吊装口处的智能环境监测、自动安防报警、逃生指引等功能。

如图1至图20所示,下面对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做详细说明:

在人机交互平台上操纵plc控制器,当开启门扇时,声光报警器打开,提示周围人员注意。plc控制器发出信号,先控制第一电机21经减速后驱动大门闭锁2完成开启动作释放大门锁头25;再控制第二电机51经减速后驱动小门闭锁5完成旋转动作释放小门锁头55,闭锁由关闭状态转换为开启状态;锁头位移传感器返回锁头到位信号,开锁指示灯点亮。plc控制器先控制第一电动推杆71的塞杆升出,顶升大门扇3绕铰页6的连接轴64翻转实现大门扇3开启;再控制第二电动推杆72的塞杆升出,顶升小门扇4绕铰页6的连接轴64翻转实现小门扇4开启;门扇位移传感器返回门扇到位信号,开门指示灯点亮,声光报警器关闭。关闭门扇的控制流程与开启门扇的控制流程相反。

简要的,本发明的运动控制顺序如下:

开启时:大门闭锁2→小门闭锁5→大门扇3处的第一电动推杆71→小门扇4处的第二电动推杆72;

关闭时:小门扇4处的第二电动推杆72→大门扇3处的第一电动推杆71→小门闭锁5→大门闭锁2。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发明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发明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发明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发明包含。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