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残渣处理功能的水槽洗碗机及其智能联动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87409发布日期:2021-01-23 09:35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具有残渣处理功能的水槽洗碗机及其智能联动控制系统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槽洗碗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残渣处理功能的水槽洗碗机及其智能联动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洗碗机是用于自动清洁餐具的厨房电器,根据安装形态不同可分为柜式洗碗机和水槽洗碗机,通常柜式洗碗机采用前开门结构,而水槽洗碗机则与厨房水槽设置成一体并采用上开门结构。由于水槽式洗碗机是嵌入安装于橱柜台面上的,因而水槽洗碗机的底部相较于柜式洗碗机具有更大的可利用空间。
[0003]
现有的水槽式洗碗机可参见申请号为201320889945.4的中国专利,其包括形成洗涤空间的箱体,箱体包括水槽本体和转动连接在水槽本体上的盖板,水槽本体的底部至少在中央部位具有下凹的沥水区域,沥水区域内设置有将沥水区域内的水泵出到沥水区域上方洗涤空间的水泵,沥水区域覆盖有带沥水孔的沥水板,沥水板上方设有用于水泵出水的旋转喷臂,沥水区域内还设有渣篮和加热器,渣篮用于盛装清洗后的残渣,以避免堵塞与渣篮连通的出水管道。也就是说现有的水槽洗碗机的排水系统仅用于排出过滤后的清洁水,而不能排渣,清洗完成后仍需手动清理渣篮里面收集的诸如菜叶和饭粒之类的残渣,避免发臭和滋生细菌,这种手动清理方式给用户造成诸多不便,但是现有的水槽洗碗机构造又不能将食物残渣直接排出,否则容易堵塞洗碗机的排水系统,甚至堵塞下水管道。
[0004]
为解决水槽洗碗机的排水系统不能排渣的问题,可参见申请号为201520742985.5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用于水槽式清洗机的清渣结构,其包括残渣处理器、排水泵、以及用于打开或关闭残渣处理器和排水泵之间通路的牵引阀,残渣处理器内设置残渣打碎刀,用于对残渣进行粉碎。由于该清渣结构设置与清洗机的排水口连接的清渣结构,残渣处理器快速地将残渣绞碎成浆状,排水泵将混杂着残渣的水流快速排出,而牵引阀用于控制清洗机的排水,从而实现了清洗机残渣的自动清理。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食物残渣会随残渣打碎刀一起转动,从而达不到切割残渣的目的,参见申请号为201610886093.1的中国专利背景技术的内容记载,也就是说,该清渣结构的残渣处理器并不能起到打碎残渣而形成浆状的作用,最终残渣仍会堵塞水槽洗碗机的排水系统和下水管。为解决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610886093.1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用于水槽的排水、排渣结构中,其在排水泵中集成绞渣功能,可以使得食物残渣更顺利地分解排出,避免堵塞排水管而造成异味。
[0005]
对于厨房电器产品而言,将各功能部件的构造模块化有利于降低制造和维护成本。然而上述具有绞渣功能的排水泵包括用于排水的叶轮和用于绞渣的刀片,其将排水功能和绞渣功能集成于排水泵,必定导致构造相对复杂,故障率较高,使得洗碗机的制造成本和维护成本大幅提升。并且这种排水泵不同于常规的食物垃圾处理机,其主要作用仍是排水而并非处理食物垃圾,因而直接将未精细化处理的食物残渣排入下水管道,也不利于下水管道末端的分解处理。
[0006]
针对上述问题,申请号为201821620142.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残渣处理与排水
一体结构,其主要是在申请号为201520742985.5的清渣结构的残渣处理器上设置残渣收集容器,能够收集较大量的水槽排出的残渣,最终能够达到更好的绞渣效果,以避免管道堵塞。尽管如此,该残渣处理与排水一体结构的绞渣效果仍无法与专业的食物垃圾处理机相媲美。
[0007]
现有的水槽洗碗机的排渣排水一体结构都是采用“先绞碎残渣,再排水排渣”的技术方案,水槽洗碗机的研发似乎也存在这种思维定势,即要解决水槽洗碗机的自动排渣问题,必定要在水槽洗碗机上设置食物残渣处理器或具有绞渣功能的排水泵,但是这种技术方案如上所述,不利于成本节约化控制。事实上,如果水槽洗碗机可以直接排出食物残渣,再利用普通的食物垃圾处理机对食物残渣进行处理后排放,能大幅降低成本,且使用更加稳定可靠。例如申请号为201320581457.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结构改进的食物残渣处理机,该食物残渣处理机在壳体上增设有一个洗碗机相连的进料口,从而可对洗碗机上流出的残渣进行处理,使用更为方便。尽管该专利在2014年公开了可与洗碗机配套使用的食物残渣处理机,但是目前仍未见市场上应用有该食物残渣处理机的水槽洗碗机,究其原因,是因为利用现有的水槽洗碗机的排水系统直接排渣存在技术瓶颈,即现有的水槽洗碗机的排水系统不能在未事先绞碎食物残渣的情况下,将食物残渣顺畅地输送至前述食物残渣处理机,而且食物残渣处理机与水槽洗碗机是两个独立电器,两者之间的关联控制问题也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0008]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具有残渣处理功能的水槽洗碗机,主要改进其排水系统,使得洗碗机槽体内的食物残渣能通过该排水系统直接输送至食物残渣处理机,进行残渣处理,解决水槽洗碗机自动排渣问题的同时,还大幅降低水槽洗碗机的制造和维护成本,且使用更加可靠。
[0009]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具有残渣处理功能的水槽洗碗机的智能联动控制系统,将食物残渣处理机的控制模块连接至水槽洗碗机的控制模块,使食物残渣处理机能够随水槽洗碗机的排水系统的启停控制进行相应的联动启停控制,控制更加方便。
[0010]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11]
一种具有残渣处理功能的水槽洗碗机,包括洗碗机槽体,洗碗机槽体内设置有沥水板,该沥水板与洗碗机槽体的底板之间形成沥水区域,洗碗机槽体的底板对应于该沥水区域的位置设有出水口,沥水板对应于该出水口的位置设有渣篮,渣篮上端高出于沥水板的位置设有残渣入口,渣篮下端与所述出水口对接,渣篮位于沥水板与洗碗机槽体的底板之间的外壁设有滤网,洗碗机槽体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接头,该连接接头包括依序连通的进渣管、阀腔、泵室和排渣管,进渣管的入口端与所述出水口连通,阀腔设置有用于导通或阻断进渣管与泵室连通的控制阀,泵室设置有用于将泵室内的食物残渣泵送至排渣管的排水泵,排渣管的出口端通过连接管与食物残渣处理机的进料端连通,该食物残渣处理机的出料端与下水管道连接。
[0012]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的内径、所述连接接头的内径、所述连接管的内径和所述食物残渣处理机的进料端的内径均在28-45mm之间。
[0013]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一电机和与阀腔密封配合的密封套,第一电机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带动密封套沿阀腔往复移动,以导通或阻断进渣管与泵室连通。
[0014]
进一步的,所述泵室包括相互连通的残渣收集腔和叶轮腔,阀腔与残渣收集腔连通,排渣管设于叶轮腔的侧壁,叶轮腔靠近排渣管的侧壁设有导向斜面,所述排水泵包括第二电机和与叶轮腔侧壁配合的叶轮,第二电机驱动叶轮转动,以使残渣收集腔内的食物残渣吸入叶轮腔泵送至排渣管。
[0015]
进一步的,洗碗机槽体的底板对应于所述出水口的位置向下延伸有凸缘,该凸缘外侧套设有密封垫,洗碗机槽体的底板位于该凸缘的外围焊接有连接块,所述进渣管的颈部设有与该连接块固定连接的法兰,当进渣管与连接块固定连接于一体时,所述密封垫被紧密夹置于进渣管与洗碗机槽体之间。
[0016]
进一步的,洗碗机槽体的旁侧还设有普通水槽,食物残渣处理机还设有与该普通水槽连接的连接端。
[0017]
一种具有残渣处理功能的水槽洗碗机的智能联动控制系统,包括洗碗机槽体,洗碗机槽体设置有出水口,洗碗机槽体的下方设置有一端与该出水口连接的连接接头,该连接接头的另一端与食物残渣处理机的进料端连通,该食物残渣处理机的出料端与下水管道连接,该连接接头还设置有用于将洗碗机槽体的食物残渣泵送至食物残渣处理机的排水泵;还包括用于控制水槽洗碗机的第一控制模块以及用于控制食物残渣处理机的第二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与排水泵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排水泵启停,第二控制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当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排水泵启停时联动控制所述食物残渣处理机启停。
[0018]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可以单独控制所述食物残渣处理机启停。
[0019]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导通或阻断所述连接接头的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与控制阀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控制阀的启闭动作。
[0020]
进一步的,第二控制模块设于水槽洗碗机,且水槽洗碗机设有供食物残渣处理机与第二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控制接口。
[002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现有的水槽洗碗机需要在其本体上设置绞渣处理器,先将食物残渣绞碎后再排渣,这种绞渣处理器与专用的食物垃圾处理机不同,其不能对食物残渣进行精细化粉碎处理,并且在洗碗机本体上增设绞渣处理器,使得水槽洗碗机的构造复杂,不利于制造和维护成本节约化控制。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可使水槽洗碗机直接排渣的排水系统,将水槽洗碗机的食物残渣利用改进后的排水系统直接输送至专用食物垃圾处理机进行粉碎处理,将垃圾处理功能从水槽洗碗机的排水系统中剥离开,使水槽洗碗机和食物垃圾处理机可分别由各自领域内专业的厂商制造和维护,也不存在因食物垃圾处理故障而影响水槽洗碗机正常使用的问题,例如当食物垃圾处理机故障时,仅需更换水槽洗碗机的渣篮,将其替换为不可直接排渣的备用渣篮即可,此时水槽洗碗机的排水系统仅用于排水,采用常规手动除渣即可。对于水槽洗碗机来说,将食物垃圾处理机作为可从水槽洗碗机分离的独立模块,可以大幅减少制造和维护成本,使水槽洗碗机的使用更加稳定可靠;从环保角度而言,采用专用的食物垃圾处理机来处理食物残渣比现有水槽洗碗机所集成的绞渣处理器的粉碎处理更精细,有利于下水管道末端分解处理。本实用新型突出的实质性特点体现在水槽洗碗机的排水系统的改进,主要在于“阀泵一体”的连接接头,其结构包括依序连通的进渣管、阀腔、泵室和排渣管,该“阀泵一体”连接接头突
破了水槽洗碗机长期以来无法直接将食物残渣顺畅排出洗碗机槽体的技术瓶颈;水槽洗碗机工作时,食物残渣从位于沥水板上方的残渣入口进入渣篮,并从渣篮底部的出水口沉降至进渣管,进渣管起到集中收集食物残渣的作用,进渣管的高度可根据水槽洗碗机下方的安装空间进行适应设置;当水槽洗碗机每次清洗程序完成需要排水时,阀腔的控制阀开启,使得进渣管内的食物残渣随清洗水经阀腔流入泵室内,同时排水泵开启,将泵室内的清洗水和食物残渣一并泵送至排渣管,最后经由连接管输送至食物残渣处理机,由此,连接接头的进渣管、阀腔、泵室和排渣管构成连续的泵送通道,并借助排水系统中清洗水的冲洗力来实现顺畅排渣。
[0022]
本实用新型基于上述具有残渣处理功能的水槽洗碗机还提供了一种针对水槽洗碗机和食物残渣处理机的智能联动控制的控制系统,主要包括用于控制水槽洗碗机的第一控制模块和用于控制食物残渣处理机的第二控制模块,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可以分别单独设置在水槽洗碗机和食物残渣处理机上,也可以将两者共同设置在水槽洗碗机上,本智能联动控制系统是通过两个控制模块的电性连接,实现食物残渣处理机和排水泵的联动控制,这里所述的联动控制可以是同步启停控制或延时启停控制,包括排水泵或食物残渣处理机的延时启停控制,通常水槽洗碗机的一个完整的清洗过程包括有多次的排水程序设置,通过本智能联动控制系统可使食物残渣处理机在排水泵每次启停时实现联动启停,以实现食物残渣处理机的智能控制。这种联动控制不仅方便用户操作,还可对食物残渣处理机起到保护作用,避免食物残渣处理机长时间高功率空载而损坏电机,同时由于食物残渣处理机在每次排水时均及时地处理食物残渣,也有利于排水系统的管道畅通,避免积留食物残渣造成管道堵塞,进而确保水槽洗碗机的排水系统长期可靠运行。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安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是本实用新型隐藏水槽洗碗机上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接头和食物残渣处理机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6]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系统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接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8]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接头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接头的叶轮腔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联动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0031]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智能联动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0032]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智能联动控制系统的原理框图。
[0033]
图中,1.水槽洗碗机,2.普通水槽,3.食物残渣处理机,10.洗碗机槽体,11.沥水板,12.渣篮,13.连接接头,14.控制阀,15.排水泵,16.连接块,17.密封垫,31.进料端,32.出料端,33.连接端,101.沥水区域,102.出水口,121.残渣入口,122.滤网,131.进渣管,132.阀腔,133.泵室,134.排渣管,141.密封套,142.曲柄连杆机构,151.叶轮,1310.第一开口,1311.法兰,1312.锥形开口,1313.压力传感器,1320.第二开口,1331.残渣收集腔,1332.叶轮腔,1333.导向斜面,1334.分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35]
参见图1至图7所示,一种具有残渣处理功能的水槽洗碗机,包括洗碗机槽体10,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水槽洗碗机1的排水系统部分,关于水槽洗碗机1的水泵系统、喷淋系统、呼吸器、软化器以及电控装置部分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通用构造,故本具体实施方式主要阐述水槽洗碗机1的排水系统部分,而不再赘述其余通用部件的构造,附图图示中也主要示意出水槽洗碗机1的排水系统部分。
[0036]
洗碗机槽体10内设置有沥水板11,该沥水板11与洗碗机槽体10的底板之间形成沥水区域101,对于开放式水泵的水槽洗碗机1而言,其水泵的入水口位于沥水板11与底板之间的沥水区域101内,喷臂旋转设置于沥水板11上方,位于洗碗机槽体10下方的电机驱动位于喷臂内的叶轮转动,以使沥水区域101内的清洗水压入喷臂内并从喷臂的喷嘴射出,射出的清洗水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又带动喷臂旋转,以使喷臂射出的清洗水能尽可能覆盖洗碗机槽体10的各区域,实现餐具清洗功能。其中沥水区域101一般下凹设置于洗碗机槽体10的底部,这样有利于清洗水集中回流,沥水板11对食物残渣起到过滤效果,干净水从沥水板的沥水孔过滤后回流至沥水区域101,而食物残渣则积留于沥水板11上。
[0037]
洗碗机槽体10的底板对应于该沥水区域101的位置设有出水口102,该出水口102即为洗碗机槽体10的排水出口102,通常设置在洗碗机槽体10的最低位置,以使洗碗机槽体10内的清洗水能全部排出。沥水板11对应于该出水口102的位置设有渣篮12,渣篮12上端高出于沥水板11的位置设有残渣入口121,渣篮12下端与所述出水口102对接,沥水板11上积留的食物残渣随喷臂扫渣喷孔喷出的清洗水流入残渣入口121,并进入渣篮12。现有的无排渣功能的水槽洗碗机的渣篮12与沥水板11可拆卸连接,并且渣篮12里面还装有防止食物残渣溢出渣篮的渣网,每次使用完后需将整个渣篮12或渣网取出,通过手动方式倒掉其内收集的食物残渣。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本水槽洗碗机的渣篮12也可以设置成与洗碗机槽体10底部或沥水板11可拆卸连接结构,并且增设一个不能直接排渣的渣篮12或渣网备用,以待食物残渣处理机3出现故障时,将本水槽洗碗机1快速转变成仅具有排水功能的水槽洗碗机。渣篮12位于沥水板11与洗碗机槽体10的底板之间的外壁设有滤网122,该滤网122的作用是防止渣篮12内的食物残渣溢出渣篮12而进入到沥水区域101,从而污染沥水区域101内循环使用的清洗水,该滤网122所对应的位置也是在排水时沥水区域101内的清洗水进入渣篮12的清洗水入口。
[0038]
洗碗机槽体10的下方设置有连接接头13,该连接接头13包括依序连通的进渣管131、阀腔132、泵室133和排渣管134,进渣管131的入口端与所述出水口102连通,阀腔132设置有用于导通或阻断进渣管131与泵室133连通的控制阀14,泵室133设置有用于将泵室133内的食物残渣泵送至排渣管134的排水泵15,即“阀泵一体”的构造,需要说明的是,“阀泵一体”并非特指连接接头13本身或者连接接头13与控制阀14及排水泵15一体成型的制造方式,而是指该连接接头13上集成安装控制阀14及排水泵15的一体构造方式,优选的,连接接头13的进渣管131、阀腔132、泵室133和排渣管134也可以采用一体成型制成。该连接接头13与洗碗机槽体10的出水口102直接连接,并在该连接接头13内设置排水泵15,使得排水时沥水区域101内的清洗水能在排水泵15的抽吸作用下吸入连接接头13的管路中,从而在该连接接头13的管路中形成较强的冲洗力,使得渣篮12和进渣管131内的食物残渣能借助该较
强的冲洗力随清洗水一并从连接接头13的排渣管134排出。
[0039]
排渣管134的出口端通过连接管与食物残渣处理机3的进料端31连通,该食物残渣处理机3的出料端32与下水管道连接。该连接管两端分别与排渣管134和食物残渣处理机3连接,通过连接管可以将食物残渣处理机3安装在水槽洗碗机10的旁侧,便于食物残渣处理机3的灵活安装。连接管还可设置成与排渣管134和食物残渣处理机3的可拆卸连接结构,从而便于拆卸连接管后对排渣管134和食物残渣处理机3进行清理,也可以在食物残渣处理机3出现故障拆除时,更换备用渣篮12或安装备用滤网,再通过连接管直接与下水管道连通,即可实现常规水槽洗碗机的排水功能。
[0040]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洗碗机槽体10的旁侧还设有普通水槽2,食物残渣处理机3还设有与该普通水槽2连接的连接端33。现有的水槽洗碗机通常为双槽或三槽式构造,即包括一个洗碗机槽体10以及普通槽体或清洗果蔬的槽体,常规的食物残渣处理机3通过一个连接端直接安装于普通水槽2的下方,对普通水槽2内直接下水的食物残渣进行处理,本实施方式的食物残渣处理机3设置有两个进料端口,其中一个进料端口为与连接管连接的进料端31,该进料端31设置在食物残渣处理机3的旁侧,另一个进料端口为与普通水槽2连接的连接端33,食物残渣处理机3通过其连接端33固定安装于所述普通水槽2的下方,并且实现一机两用的功能。进一步的,食物残渣处理机3的出料端32还可以设置若干下水接口,用于连接其他槽体或厨房电器的排水口,如直饮水净化机的排水口等。
[0041]
其中,洗碗机槽体10的出水口102的内径、连接接头13的内径、连接管的内径和食物残渣处理机3的进料端31的内径均在28-45mm之间。由于本水槽洗碗机1的排水系统需要直接排渣,因此管道内径相较于现有水槽洗碗机有所扩大,大口径的排水管道有利于食物残渣的流通,但同时需要考虑排水泵15的功率、食物残渣处理机3的残渣处理能力以及下水管道的下水速度,将排水系统的管道口径设置在28-45mm之间是较为理想的方案,其中,阀腔132和泵室133的口径可设置得相对较大。进一步的,食物残渣处理机3的口径优选为32mm,该口径可作为食物残渣处理机3的与直排式水槽洗碗机连接的所述进料端31的参考标准,有利于适配各类型水槽洗碗机1。总体上,本水槽洗碗机1的排水速度比传统水槽洗碗机的排水速度更快,可以压缩水槽洗碗机1的清洗时间。
[0042]
进一步的,控制阀14包括第一电机和与阀腔132密封配合的密封套141,第一电机通过曲柄连杆机构142带动密封套141沿阀腔132往复移动,以导通或阻断进渣管131与泵室133连通。进渣管131成竖直设置,阀腔132成横向设置的管状,进渣管131的底部侧壁开设与该阀腔132一端连通的第一开口1310,阀腔132的底侧开设与泵室133连通的第二开口1320,阀腔132另一端安装第一电机和曲柄连杆机构142,该控制阀14优选为活塞式的牵引阀,密封套141为可收缩的柱状软套体,软套体内设置与阀腔132管壁配合的活塞,曲柄连杆机构142的连杆伸入阀腔132内与活塞连接,第一电机通过驱动曲柄连杆机构142的曲柄进而带动连杆在阀腔132内伸缩运动;密封套141的外端可与第一电机的壳体固定连接,随第一电机的拆装进行拆装。常态下,密封套141通过弹性部件偏压伸入阀腔132内,该弹性部件优选为两端分别与活塞和阀腔132外端相抵的弹簧,该弹簧支撑套设于密封套141内,此时活塞在弹性部件的弹性力作用下将密封套141与阀腔132的进渣管131端紧密相抵,以将进渣管131的所述第一开口1310完全密封。当排水泵15启动时,第一电机通过曲柄连杆机构142将密封套141向外拉出,使密封套141内的活塞移动至超过所述第二开口1320的位置,此时,进
渣管131的第一开口1310、阀腔132和泵室133的第二开口1320处于导通状态。
[0043]
控制阀14选用活塞式的牵引阀可以有效地将进渣管131内的食物残渣抽吸至阀腔132内,控制阀14起到密封洗碗机槽体10的作用,常态下控制阀14关闭能隔绝下水管道端臭水臭味等。由于水槽洗碗机1清洗时食物残渣会沉降至进渣管131的底部的第一开口1310位置,如果较多食物残渣堆积在进渣管131的底部,清洗水则难以在自身重力(大气压力)作用下进入阀腔132和泵室133,因此采用活塞式的牵引阀可在其开启时提供一个主动牵引力,将进渣管131底部的食物残渣抽吸至阀腔132内,一旦打通进渣管131与阀腔132的第一开口1310,清洗水即可迅速地利用其自身重力(大气压力)形成较大冲洗力,将食物残渣送至泵室133,再由排水泵15提供进一步的泵送压力将清洗水和食物残渣泵送至排渣管134。
[0044]
进一步的,泵室133包括相互连通的残渣收集腔1331和叶轮腔1332,阀腔132与残渣收集腔1331连通,残渣收集腔1331成正交横向地设置在阀腔132的下端,残渣收集腔1331与阀腔132之间共用一段腔壁,所述第二开口1320即设置在该共用的腔壁上,叶轮腔1332位于残渣收集腔1331的旁侧,排水泵15包括第二电机和与叶轮腔1332侧壁配合的叶轮151,第二电机驱动叶轮151转动,以使残渣收集腔1331内的食物残渣吸入叶轮腔1332并泵送至排渣管134,排渣管134正对叶轮151连接于叶轮腔1332的侧壁,叶轮腔1332靠近排渣管134的侧壁设有导向斜面1333,食物残渣在叶轮151的驱动下沿导向斜面1333泵送至排渣管131,优选的,叶轮腔1332靠近排渣管134的上下两侧侧壁均设置有所述导向斜面1333,这样无论电机正反转都可以将食物残渣泵送至排渣管134。将泵室133分为残渣收集腔1331和叶轮腔1332两部分,可使阀腔132进入到残渣收集腔1331的食物残渣不影响排水泵15的运作。泵室133的叶轮腔1332一端用于安装第二电机和叶轮151,泵室133的残渣收集腔1331一端可拆卸地安装有密封端盖,维护时可以拆除该密封端盖对泵室133进行清理。排水时,一些硬质的食物残渣不可避免地会进入到泵室133内,为避免其与高速转动的叶轮151刚性接触后损坏叶轮151,优选的,可将叶轮151设置成柔性叶片;或者将叶轮151邻近电机转轴的内侧段设置成刚性叶片,在该刚性叶片的外侧段连接柔性叶片;或者将叶轮151的叶片设置成长短相间的构造,其中较短的叶片选用刚性材质制成,较长的叶片选用柔性材质制成;其目的是通过对叶轮151构造的改进,避免硬质的食物残渣与高速转动的叶轮151刚性接触。
[0045]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连接接头13与洗碗机槽体10的密封连接结构。具体地,洗碗机槽体10的底板对应于所述出水口102的位置向下延伸有凸缘,优选的该凸缘为圆环形凸缘,该凸缘外侧套设有环形密封垫17,洗碗机槽体10的底板位于该凸缘的外围焊接有环形连接块16,所述进渣管131的颈部设有与该连接块16固定连接的法兰1311,当进渣管131与连接块16固定连接于一体时,所述密封垫17被紧密夹置于进渣管131与洗碗机槽体10之间。其中环形连接块16的圆周方向设置成上下凹凸相间的构造,连接块16的上凸的部分与洗碗机槽体10固定焊接,该上凸部分还开设有若干点焊孔,方便焊接,连接块16下凹的部分设置有安装孔,该安装孔与进渣管131颈部法兰1311上的螺孔相对应,进渣管131通过螺丝与连接块16固定螺接于一体。其中,环形密封垫17具有与洗碗机槽体10底部贴合的平垫部以及与出水口102竖直向下延伸的凸缘贴合的竖垫部,平垫部夹置于进渣管131上端面与洗碗机槽体10底板的下端面之间,竖垫部夹置于进渣管131内壁与出水口102竖直向下延伸的凸缘的外壁之间,优选的,进渣管131的上端开口设置成与所述密封垫17压紧配合的锥形开口1312,以增强密封效果。进一步的,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出水口102不同于无排渣功
能的传统水槽洗碗机的出水口,传统水槽洗碗机的出水口本质是排水泵的进水口,主要凭借排水泵的抽吸力将洗碗机槽体内位于出水口附近的清洗水吸入排水系统中,而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扩大所述出水口102及其排水系统管路的口径,使得该出水口102的作用不仅在排水泵的抽吸作用下吸入清洗水,还在于当打开控制阀14时,洗碗机槽体10内的清洗水可以利用自身重力(大气压力)进入该出水口102并在排水系统的管路内形成较大的冲洗力。
[0046]
参见图8-图10,本实施方式基于上述具有残渣处理功能的水槽洗碗机提供一种智能联动控制系统,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具有残渣处理功能的水槽洗碗机1的具体构造并非对本智能联动控制系统的限定。本智能联动控制系统所述的水槽洗碗机1包括洗碗机槽体10,洗碗机槽体10设置有出水口102,洗碗机槽体10的下方设置有一端与该出水口102连接的连接接头13,该连接接头13的另一端与食物残渣处理机3的进料端31连通,该食物残渣处理机3的出料端32与下水管道连接。其中连接接头13可参照前述实施方式中的所述连接接头13的构造,其包括依序连通的进渣管131、阀腔132、泵室133和排渣管134,进渣管131的入口端与所述出水口102连通,阀腔132设置有用于导通或阻断进渣管131与泵室133连通的控制阀14,泵室133设置有用于将泵室133内的食物残渣泵送至排渣管134的排水泵15。
[0047]
本智能联动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水槽洗碗机1的第一控制模块以及用于控制食物残渣处理机3的第二控制模块,第一控制模块与排水泵15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排水泵15启停,第二控制模块与第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用于当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排水泵15启停时联动控制所述食物残渣处理机3启停;这里所述的联动控制优选为延时启停控制,可以在第一控制模块或第二控制模块设置延时控制模块以实现对食物残渣处理机3的延时启停控制,根据排渣管134与食物残渣处理机3之间的连接管的长度来设定延时启停时间,尽可能使排水泵15泵出的水渣混合液达到食物残渣处理机3的进料端31时开启食物残渣处理机3,在排水泵15停止后,食物残渣处理机3延时一定时间停止,以使食物残渣处理机3能处理完当前残渣,其延时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控制模块是指该电器的电控装置部分的主控芯片及相应的控制电路,本领域普通人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控制模块对相应电器的控制是基于程序来指令相关硬件实现的,并且能够根据功能需求设计控制模块的相应控制电路及相关程序,因此本实施方式从水槽洗碗机1及食物残渣处理机3联动控制的功能层面作出具体说明,而不再赘述实现该功能的具体控制电路及其相关程序。
[0048]
优选的实施方式,参见图8,第一控制模块是设置在水槽洗碗机1上的主控芯片及相应控制电路,第二控制模块是设置在食物残渣处理机3上的主控芯片及相应控制电路,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二控制模块之间的电性连接可以通过数据线直接控制连接或通过无线通信模块间接控制连接。当第一控制模块控制排水泵15启动或停止时,第一控制模块向第二控制模块发送控制信号,当然该控制信号也可以由设置在排水泵15上的检测装置反馈至第二控制模块,该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排水泵15的启停,此时该检测装置即等效相当于第一控制模块的组成部分,第二控制模块根据第一控制模块发送的控制信号来控制食物残渣处理机3进行联动启动或停止的控制。本实施方式的食物残渣处理机可与水槽洗碗机完全分离,仅需在食物残渣处理机或水槽洗碗机设置供第一控制模块与第二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控制接口即可,而用户也可以自行选择与水槽洗碗机配套使用的食物残渣处理机。
[0049]
另一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均是设置在水槽洗碗机1上
的主控芯片及相应控制电路,其中所述主控芯片可以为集成设置的控制芯片,参见图9此时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即为该集成设置的主控芯片控制的两不同控制电路部分;当然也可以为两分别对应设置的主控芯片,参见图10第一控制模块对应一主控芯片,而第二控制模块对应另一主控芯片,且该两主控芯片及其相关控制电路均设置于水槽洗碗机1的电控装置部分。本实施方式中,食物残渣处理机3作为水槽洗碗机1的组成部件,由水槽洗碗机1的制造厂商进行选购或制造组装,水槽洗碗机1设有供食物残渣处理机3与第二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控制接口。
[0050]
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可以单独控制所述食物残渣处理机3启停,适用于具有多个进料端口的食物残渣处理机3,如食物残渣处理机3包括一个与普通水槽2连接的连接端33和与水槽洗碗机1的连接接头13连接的进料端31,其中食物残渣处理机3的所述连接端33和进料端31都可以输送并处理食物残渣;当食物残渣处理机3处理普通水槽2的食物残渣时,可通过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对其单独控制。
[0051]
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导通或阻断所述连接接头13的控制阀14,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与控制阀14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控制阀14的启闭动作。所述连接接头13的进渣管131设置有用于检测水位的压力传感器1313,该压力传感器1313与第一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反馈进渣管131水位的压力检测信号,第一控制模块根据进渣管131的压力传感器1313反馈的检测信号以控制洗碗机槽体10的进水量,所述连接接头13的泵室133设置有排水分接头1334,该排水分接头1334与水槽洗碗机1的水泵系统连接或与其他槽体的排水口连接,用于排水,该排水分接头1334处也可以安装用于检测水位的压力传感器或其他外接部件。
[0052]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