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清理床底的折叠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54387发布日期:2021-04-06 12:05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清理床底的折叠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清理床底的折叠床。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度越来越快,人们都往城市移居,还有国家二胎政策的放开,很多家庭人口变多,但一部分人因经济能力有限,只能选择小户型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此时就需要充分利用空间,现有的家具床不具备折叠功能,使其占用房间的很大空间,不利于真正节省空间,而买较小的家具床,在家中来客时,不便于客人的休息,同时,这种家具床长时间使用后床底会落满灰尘,由于床底与地面的距离较低,不便于使用者打扫,长时间的堆积,会使房间内产生大量细菌,给家人的健康带来危害。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方便清理床底的折叠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清理床底的折叠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方便清理床底的折叠床,包括第一床体,所述第一床体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床体,所述第一床体的左侧焊接有床头板,所述第一床体的右侧焊接有床尾板,所述第一床体的下表面焊接有支撑脚,所述第一床体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第二床体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第二床体的左侧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l形块。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竖板,所述竖板的上表面与第一床体内部的顶壁焊接固定,所述竖板的右侧焊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组,所述电机组的输出端焊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左端焊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表面通过链条与第二齿轮的表面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的后部与竖板的前部转动连接,所述链条的表面设置有清扫装置。

优选的,所述清扫装置包括移动块b,所述移动块b的后部与链条的表面焊接固定,所述移动块b的前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贯穿第一床体的底部并与毛刷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所述毛刷的上表面焊接有两个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穿过第一床体的底部并与滑块的下表面焊接固定,所述滑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均与第一床体的内壁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滑块内部的顶壁转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表面与横梁的上表面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两端与第二床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左端焊接有手柄,所述双向螺纹杆的表面滑动有移动块a,所述移动块a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伸缩架,所述伸缩架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撑座。

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的底部与第二床体的顶部相互接触,所述双向螺纹杆的表面开设有插销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方便清理床底的折叠床,通过移动机构中的电机组可将第一齿轮带动,第一齿轮通过链条将第二齿轮带动,进而使清扫装置能够通过链条的转动进而实现左右移动,便于清扫装置对床底的清扫,同时,链条运转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上方时,清扫装置会脱离地面,链条运转到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下方时,清扫装置会与地面进行接触,使地面的灰尘或杂物从床头移动至床尾,这种清扫方式能够将的灰尘或杂物更好的从床底清理出来,防止来回清扫床底将灰尘或杂物不能完全从床底清理出来,便于使用者打扫床底。

2.该方便清理床底的折叠床,通过第二床体可将整张床的宽度变大,便于客人的休息,不需要使用第二床体时,将第二床体翻转至第一床体的表面,能够节省空间,达到不占用空间的目的,支撑机构能够给翻转过来的第二床体提供支撑力,加大整张床的稳定性,防止第二床体在使用时发生倾塌,给使用者带来危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结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机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块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滑块内部结构示意图支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床体;2、第二床体;3、床头板;4、床尾板;5、支撑脚;6、移动机构;61、竖板;62、横板;63、电机组;64、转杆;65、第一齿轮;66、链条;67、第二齿轮;7、支撑机构;71、双向螺纹杆;72、手柄;73、移动块a;74、伸缩架;75、支撑座;8、l形块;9、凹槽;10、清扫装置;101、移动块b;102、连接杆;103、毛刷;104、伸缩杆;105、滑块;106、横梁;107、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方便清理床底的折叠床,如图1-图5所示,包括第一床体1,第一床体1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二床体2,第一床体1的左侧焊接有床头板3,第一床体1的右侧焊接有床尾板4,第一床体1的下表面焊接有支撑脚5,第一床体1的内部设置有移动机构6,第二床体2的内部设置有支撑机构7,第二床体2的左侧开设有凹槽9,凹槽9的内壁滑动连接有l形块8。

本实施例中,移动机构6包括竖板61,竖板61的上表面与第一床体1内部的顶壁焊接固定,竖板61的右侧焊接有横板62,横板62的上表面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组63,电机组63的输出端焊接有转杆64,转杆64的左端焊接有第一齿轮65,第一齿轮65的表面通过链条66与第二齿轮67的表面传动连接,第二齿轮67的后部与竖板61的前部转动连接,链条66的表面设置有清扫装置10,移动机构6能够使清扫装置10实现清扫的目的,从而能够使使用者省时省力。

此外,清扫装置10包括移动块b101,移动块b101的后部与链条66的表面焊接固定,移动块b101的前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102,连接杆102的底端贯穿第一床体1的底部并与毛刷103的上表面焊接固定,毛刷103的上表面焊接有两个伸缩杆104,伸缩杆104的顶端穿过第一床体1的底部并与滑块105的下表面焊接固定,滑块105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横梁106,横梁106的两端均与第一床体1的内壁焊接固定,伸缩杆104能够便于毛刷103的向上移动,清扫装置10能够对床底进行清理,减少床底杂物或灰尘的堆积。

除此之外,滑块105内部的顶壁转动连接有滚轮107,滚轮107的表面与横梁106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滚轮107能够减小横梁106与滑块105之间的摩擦力,便于滑块105在横梁106表面的移动。

实施例2

如图6所示,支撑机构7包括双向螺纹杆71,双向螺纹杆71的两端与第二床体2的内壁转动连接,双向螺纹杆71的左端焊接有手柄72,双向螺纹杆71的表面滑动有移动块a73,移动块a73的表面转动连接有伸缩架74,伸缩架74的顶部转动连接有支撑座75,支撑机构7能够给翻转过来的第二床体2提供一个支撑面,以加大整张床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支撑座75的底部与第二床体2的顶部相互接触,双向螺纹杆71的表面开设有插销孔,插销孔能够便于l形块8对双向螺纹杆71进行插接固定,防止在使用时双向螺纹杆71发生松动反向转动,使第二床体2在使用时发生倾塌,给使用者带来危害。

本实用新型的方便清理床底的折叠床在使用时,手动将第二床体2翻转至与第一床体1齐平,而后手动顺时针转动手柄72,使双向螺纹杆71转动,将支撑座75向下推动,当支撑座75与地面接触后,将l形块8从双向螺纹杆71表面的插销孔中穿过,达到将双向螺纹杆71固定的目的,使用完第二床体2后,将l形块8向下滑动,逆时针转动双向螺纹杆71,使支撑座75向上移动,移动至与第二床体2的顶部平齐后,将l形块8从插销孔中穿过,将第二床体2翻转至第一床体1的表面,启动电机组63,电机组63转动带动第一齿轮65转动,第一齿轮65转动带动链条66转动,进而使第二齿轮67转动,链条66表面的清扫装置10会跟随链条66的移动而移动,当清扫装置10转动至第一齿轮65下方时,毛刷103会对地面进行清扫,当清扫装置10转动至第一齿轮65上方时,毛刷103会与地面脱离,当清扫装置10再次转动至第一齿轮65下方时,毛刷103会对地面进行第二次清扫,这种清扫方式能够将床底清理的更加干净。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