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51842发布日期:2021-09-08 00:24阅读: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食品加工机控制技术的升级,食品加工机自动化控制功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自动注水和自动排浆控制技术成为其主要控制技术。现有的自动排浆式食品加工机中,在粉碎杯的底部设置排浆口,排浆口处接有排浆阀,排浆阀连接有排浆管,排浆时,粉碎杯内的浆液通过排浆口、排浆阀及排浆管排出机体。粉碎杯与排浆阀之间采用相互配合的硬管与硅胶软管实现连接,硅胶软管套设于硬管的外部,硅胶软管外部安装有卡箍。粉碎杯与排浆阀之间的此种安装结构较为复杂,卡箍易松脱,连接处容易漏水。另外,为了提高粉碎杯与排浆阀之间连接处的密封性,硬管的外壁或硅胶软管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密封筋,该环形密封筋使得硬管的外壁与硅胶软管的内壁无法完全贴合,硬管与硅胶软管之间的连接处容易堆积残渣且不易清洗,会影响饮品的口感及食用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品加工机,有效简化粉碎杯与排液阀之间的组装配合结构。
4.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粉碎装置及排液阀,粉碎装置包括粉碎杯、设于粉碎杯内的粉碎刀及用于驱动粉碎刀的电机,粉碎杯的底部设有排液管,排液管上设有排液孔,所述排液阀设有弹性的管套及设于管套外部的阀套,管套上设有通孔,管套与阀套套设于排液管的外部,阀套与管套之间设有使管套抱紧排液管的紧固结构。
5.优选的,所述紧固结构包括设于管套外壁上或阀套内壁上的凸筋。
6.优选的,所述凸筋呈环形,凸筋沿管套的轴向间隔设有至少两条。
7.优选的,所述通孔包括连通设置的扩口段及连通段,扩口段设于朝向排液管的一端,扩口段的内径大于连通段的内径,排液管的末端插设于扩口段中且排液孔与通孔的连通段连通。
8.优选的,所述管套的内壁上设有介于扩口段与连通段之间的第一台阶面,排液管末端的端面抵于第一台阶面上。
9.优选的,所述排液管末端的外壁设有斜度,排液管末端的外径自靠近粉碎杯的一端向远离粉碎杯的另一端逐渐减小;或者,所述扩口段的内壁设有斜度,扩口段的内径自远离排液阀的一端向靠近排液阀的另一端逐渐减小;或者,所述排液管末端的外壁与扩口段的内壁均设有斜度,排液管末端外壁的斜度大于扩口段内壁的斜度。
10.优选的,所述管套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台阶面,阀套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二台阶面配合的定位面,定位面与第二台阶面抵触使管套被阀套抵向排液管。
11.优选的,所述管套两端的外壁上均设有定位凸圈,阀套的局部位于管套两端的定
位凸圈之间。
12.优选的,所述粉碎装置与排液阀均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机座上。
13.优选的,所述粉碎杯包括杯体、用于盖合杯体的杯盖及设于杯体底端的加热盘,粉碎装置还包括设于加热盘外部的支架,电机吊装于支架的底部,支架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机座上。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5.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食品加工机,对食品加工机的结构进行了改进,管套套设于粉碎杯底部排液管的外部,紧固结构设置在阀套与管套之间,利用紧固结构使管套抱紧排液管,提高管套与排液管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避免管套松脱导致漏水的情况。将管套和阀套一起套设于排液管的外部即可完成排液阀与粉碎杯之间的组装,粉碎杯与排液阀之间的组装配合结构简单,便于提高组装效率。由于紧固结构设于阀套与管套之间,管套与排液管之间的连接处可以完全贴合,管套与排液管之间的连接处不易堆积残渣,便于清洗,有利于提高饮品的口感及食用安全。
16.2、紧固结构优选设置为凸筋,凸筋可以设于管套的外壁上或阀套的内壁上,利用凸筋使阀套与管套之间保持过盈配合,从而使管套能稳定的抱紧排液管,有利于提高管套与排液管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17.3、环形的凸筋沿管套的轴向间隔设置至少两条,提高阀套与管套之间过盈配合的稳定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管套抱紧排液管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提高管套与排液管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18.4、排液管的末端插设于内径较大的扩口段中,排液管末端的端面抵于扩口段与连通段之间的第一台阶面上,合理设置管套上通孔的具体结构,使排液管的内壁与连通段的内壁能平滑过渡,有利于避免料渣堆积在排液管与管套两者之间的连接处。
19.5、排液管末端的外壁设置斜度,或者,扩口段的内壁设置斜度,或者,排液管末端的外壁设置大于扩口段内壁的斜度,合理设置排液管末端及扩口段的结构,有效降低管套套设于排液管外部的难度,有利于提高排液阀与粉碎杯之间的组装效率,也能提高排液管与管套之间密封连接的效果。
20.6、阀套内壁上的定位面与管套外壁上的第二台阶面抵触,阀套通过定位面与第二台阶面之间的抵触将管套抵向排液管,也能使管套受到限位,有利于提高管套抱紧排液管的稳定性。
21.7、阀套的局部位于管套两端的定位凸圈之间,通过定位凸圈使管套受到轴向上的双向限位,避免管套与阀套相互脱离的情况,提高管套与阀套之间的配合稳定性,进而有利于提高阀套使管套抱紧排液管的稳定性。
22.8、由于粉碎装置与排液阀均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机座上,粉碎装置与排液阀固定于机座上时即可使粉碎装置与排液阀保持相对固定,粉碎装置与排液阀之间无需再进行固定,便于提高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食品加工机的整机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食品加工机中部分结构的爆炸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食品加工机中粉碎装置的排液管处与排液阀的局部部位的放大示意图;
26.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视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食品加工中排液阀上管套的示意图。
28.图中,100

机座,110

机壳,111

容纳腔,112

第一固定柱,113

第二固定柱,114

安装孔,120

底座,130

盖板,200

粉碎装置,210

粉碎杯,211

杯体,212

杯盖,213

加热盘,220

粉碎刀,230

电机,240

排液管,241

排液孔,250

支架,251

第一紧固孔,300

排液阀,310

管套,311

通孔,311a

扩口段,311b

连通段,312

凸筋,313

第一台阶面,314

第二台阶面,315

定位凸圈,320

阀套,321

定位面,330

第二紧固孔,340

排液嘴,341

排液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下述的“上”、“下”、“左”、“右”、“纵向”、“横向”、“内”、“外”、“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实施例一
31.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食品加工机,包括机座100、粉碎装置200及排液阀300,粉碎装置200包括粉碎杯210、设于粉碎杯210内的粉碎刀220及用于驱动粉碎刀220的电机230,粉碎杯210的底部设有排液管240,排液管240上设有排液孔241。排液阀300设有弹性的管套310及设于管套310外部的阀套320,管套310上设有通孔311,管套310与阀套320套设于排液管240的外部,阀套320与管套310之间设有使管套310抱紧排液管240的紧固结构。
32.紧固结构设置在阀套与管套之间,利用紧固结构使管套抱紧排液管,提高管套与排液管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避免管套松脱导致漏水的情况。将管套和阀套一起套设于排液管的外部即可完成排液阀与粉碎杯之间的组装,粉碎杯与排液阀之间的组装配合结构简单,便于提高组装效率。由于紧固结构设于阀套与管套之间,管套与排液管之间的连接处可以完全贴合,管套与排液管之间的连接处不易堆积残渣,便于清洗,有利于提高饮品的口感及食用安全。
33.结合图5,紧固结构包括设于管套310外壁上的凸筋312,利用凸筋312使阀套320与管套310之间保持过盈配合,从而使管套310能稳定的抱紧排液管240。本实施例中,凸筋312呈环形,为了提高阀套320与管套310之间过盈配合的稳定性,环形的凸筋312沿管套310的轴向间隔设有两条。
34.为了使排液管240的内壁与管套310的内壁之间能平滑过渡,通孔311包括连通设置的扩口段311a及连通段311b,扩口段311a设于朝向排液管240的一端,扩口段311a的内径大于连通段311b的内径设置,管套310的内壁上设有一圈介于扩口段311a与连通段311b之间的第一台阶面313。排液管240远离粉碎杯的末端插设于扩口段311a中,排液管240末端的端面抵于第一台阶面313上,排液孔241与通孔311的连通段311b连通,排液孔末端的孔径与
连通段311b前端的孔径一致。合理设置通孔311的具体结构,使排液管240的内壁与连通段311b的内壁之间能平滑过渡,有利于避免料渣堆积在排液管240与管套310两者之间的连接处,也有利于清洗两者之间的过渡处。
35.为了便于将阀套320和管套310套设于排液管240的外部,排液管240末端的外壁设有斜度,且排液管240的外径自靠近粉碎杯210的一端向远离粉碎杯210的另一端逐渐减小。通过排液管240末端的斜度可以降低管套310套设于排液管240外部的难度,有利于提高排液阀300与粉碎杯210之间的组装效率,也有利于提高排液管240与管套310之间的密封连接效果。排液管240末端的斜度指排液管240末端的两头半径差与轴向长度之间的比值,本实施例中,排液管240末端的斜度优选设置为1:25。
36.为了进一步提高管套310抱紧排液管240的稳定性,管套310的外壁上设有一圈第二台阶面314,阀套320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二台阶面314配合的定位面321。排液阀300与粉碎杯210组装完成后,定位面321与第二台阶面314抵触,阀套320通过定位面321与第二台阶面314之间的抵触将管套310抵向排液管240,有利于防止管套310自排液管240上松脱。
37.为了避免管套310与阀套320相互脱离,管套310两端端部处的外壁上均设有定位凸圈315,阀套320的局部位于管套310两端的定位凸圈315之间,阀套320的另一部分与排液阀300的阀体连接。通过两圈定位凸圈315使管套310受到轴向上的双向限位,从而使管套310与阀套320之间能保持轴向上的稳定配合。
38.为了将浆液排出机体,排液阀300还设有排液嘴340,排液嘴340上设有排液通道341。排浆时,排液阀300工作使通孔311与排液通道341连通,粉碎杯210内的浆液可以通过排液孔241、通孔311及排液通道341排出机体。排浆结束后,排液阀300工作使通孔311与排液通道341隔断,粉碎杯210内的浆液不会向外排出,实现自动排浆的目的。
39.粉碎装置200与排液阀300均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机座100上,粉碎装置200与排液阀300固定于机座100上时即可使粉碎杯210与排液阀300保持相对固定,粉碎杯与排液阀之间无需再进行固定,便于提高组装效率。本实施例中,粉碎杯210包括杯体211、用于盖合杯体211的杯盖212及设于杯体211底端的加热盘213,排液管240设于加热盘213上。粉碎装置200还包括设于加热盘213外部的支架250,杯体211及加热盘213设于支架250上,电机230吊装于支架250的底部,支架250通过紧固件固定于机座100上,从而使粉碎装置200固定于机座100上。
40.具体来说,机座100包括机壳110、设于机壳110底端的底座120及设于机壳110顶部的盖板130等构件,机壳110上设有用于容纳电机230的容纳腔111。支架250的各角部处均设有上细下粗的第一紧固孔251,机壳110的顶部设有与各第一紧固孔251一一对应且中空设置的第一固定柱112。粉碎装置200组装于机壳110上时,第一固定柱112插入第一紧固孔251的下部,螺钉穿过第一紧固孔251并拧紧于第一固定柱112中。排液阀300的外部设有若干沿周向间隔分布的第二紧固孔330,第二紧固孔330上细下粗设置,机壳110上设有与各第二紧固孔330一一对应且中空设置的第二固定柱113,排液阀300组装于机壳110上时,第二固定柱113插入第二紧固孔330的下部,螺钉穿经第二紧固孔330并拧紧于第二固定柱113中。为了使浆液能通过排液嘴340排出机体,机壳110上设有供排液嘴340伸出机体的安装孔114。
41.组装时,先将排液阀300上的管套310和阀套320套设于排液管240的外部,阀套320通过紧固结构使管套310抱紧排液管240,然后将粉碎装置200和排液阀300通过螺钉固定于
机壳110上。由于粉碎装置200的支架250与排液阀300均固定于机壳110上,粉碎装置200的排液管240与排液阀300也保持相对固定设置,避免管套310与排液管240相互脱离。
42.可以理解的是,环形的凸筋312也可以沿管套310的轴向间隔设置三条、四条等其他合理的数量。
43.可以理解的是,凸筋312也可以设置成沿轴向延伸的条状或螺纹状等其他合理的形状。
44.可以理解的是,作为替代方案,也可以将凸筋312设置在阀套320的内壁上,此时,凸筋可以设置成环状、沿轴向延伸的条状或螺纹状等合理的形状。
45.可以理解的是,排液管240末端的斜度也可以设置为1:20、1:22、1:24、1:26、1:28:、1:30等其他合理的比例。
46.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降低管套310套设于排液管240外部的难度,也可以在扩口段311a的内壁设置斜度,且扩口段311a的内径自远离排液阀300的一端向靠近排液阀300的另一端逐渐减小。具体的,扩口段311a内壁的斜度可以设置为1:20、1:22、1:24、1:26、1:28:、1:30、1:35等合理的比例。
47.可以理解的是,为了降低管套310套设于排液管240外部的难度,也可以在排液管240末端的外壁与扩口段311a的内壁同时设置斜度,且排液管240末端外壁的斜度大于扩口段311a内壁的斜度设置。
48.可以理解的是,排液阀300使通孔311与排液通道341之间连通或隔断的结构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49.可以理解的是,排液管240可与加热盘213一体成型,或者,排液管210单独成型后再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于加热盘213上。
50.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