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筒水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86079发布日期:2021-04-13 22:48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筒水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照明功能的家用小电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筒水杯。


背景技术:

2.led灯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半导体器件,具有高亮度、低耗能、环保、寿命长、耐冲击性和性能稳定的优点。由于led光源具有以上的种种优点,使得其在照明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市面上的水杯大部分只有盛水和保温的功能,为了户外的使用需求,一些水杯增设了照明功能。比如,公开号为cn201145256y的中国专利,提供了一种水杯手电筒,主要由杯体、杯盖、光电池、大电容、高亮度led组、反光罩构成。所述杯盖上方镶嵌有一块光电池,杯盖和杯体通过螺纹连接,拧紧杯盖后,杯盖最下方与杯体接触,接触部分装有通过导线连接光电池正极的光电池正极金属片和通过导线连接光电池负极的光电池负极金属片。杯体可以正常用来盛水,不喝水时只要将杯盖拧紧,使光电池正极金属片和光电池负极金属片分别与电容正极金属片和电容负极金属片接触导通,即可通过光电池3给大电容充电,需要使用手电筒功能时打开开关即可。这种水杯水电筒将电池设置在杯盖下方,并通过接触导线,为光源供电,但是如果电池的电解液出现泄漏的情况,容易进入杯体,出现污染杯中水的情况。
4.因此,如何优化现有的水杯和电筒的集成结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筒水杯,将led光源件、电池、充电组件和控制模块统一设置在水杯下方的容纳腔中,并与水杯分离设置,确保杯体的饮用水不受影响;而且在照明功能的实现上,该电筒水杯通过设置两个光源件,实现侧反光和垂直发光,满足不同的照明需求,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充电后可重复使用。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电筒水杯,包括水杯本体和电筒组件,所述电筒组件设置在水杯本体的下方,所述电筒组件包括外壳和设置在所述外壳下方的底盖,所述外壳和所述底盖均为透光面,且二者内部形成容纳腔;在所述容纳腔设置有第一光源件、第二光源件、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第一光源件设置在靠近外壳的内侧处,所述第二光源件设置在所述外壳的中间,且在所述第二光源件的下方还设置有聚光透镜;所述第一光源件、第二光源件和无线充电接收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8.在该电筒水杯中,电筒组件设置在水杯本体的下方,其在电筒组件的容纳腔中设置了第一光源件、第二光源件、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和控制模块,从而与水杯本体实现分离,不影响水杯的盛水和保温功能;另外,容纳腔设置的第一光源件和第二光源件分别是侧反
光和垂直发光的光源模块,可以提供不同的照明方案,满足室内和户外的照明需求。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安装在所述底盖的上方。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无线充电接收模块与无线充电发射器配套使用。
11.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第一光源件、第二光源件和无线充电接收模块,且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可与通用的无线充电发射器配套使用,使其可以在车载系统和家居环境中通过无线充电进行充电,可多次复用。
12.控制模块控制第一光源件和第二光源件单独照明或共同照明,满足不同的照明需求,其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水杯本体和电筒组件之间设置有隔热垫。
14.隔热垫对水杯本体和电筒组件进行物理分离,使水杯本体和电筒组件的热传导减少,在可以实现水杯盛水保温功能和电筒照明的同时,原有的功能不受到影响。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在所述容纳腔中还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为可充电电池,所述电池与第一光源件、第二光源件和无线充电接收模块电连接。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在所述外壳的侧面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为触摸式开关或按键式开关。
17.开关安装在外壳的侧面,便于使用者选择和调节照明功能。
1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在所述水杯本体的上方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水杯本体活动连接。
19.顶盖即为杯盖,其与水杯本体活动连接,当需要喝水时旋松顶盖,当需要携带或照明时,旋紧顶盖即可。
20.基于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为:
2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筒水杯,电筒组件设置在水杯本体的下方,该电筒水杯在电筒组件的容纳腔中设置了第一光源件、第二光源件、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和控制模块,从而与水杯本体实现分离,不影响水杯的盛水和保温功能;另外,容纳腔设置的第一光源件和第二光源件分别是侧反光和垂直发光的光源模块,可以提供不同的照明方案,满足室内和户外的照明需求。
22.(2)本实用新型的电筒水杯,无线充电接收模块可与通用的无线充电发射器配套使用,使其可以在车载系统和家居环境中通过无线充电进行充电,可多次复用。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筒水杯的爆炸分解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筒水杯的剖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筒水杯的组装成品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
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27.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2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29.实施例1
30.图1给出了本实施例的电筒水杯的爆炸分解图,图2给出了本实施例的电筒水杯的剖视图,图3给出了本实施例的电筒水杯的组装成品图,结合参考图1~图3,一种电筒水杯,包括水杯本体1和电筒组件2,其中水杯本体1用于盛水,可以为普通的饮用水杯,也可以为保温水杯,保温水杯则在外壳中进行真空的夹层处理;电筒组件2的作用是实现照明功能,其固定在水杯本体1的下方,当然,电筒组件2作为一个模组,其可以与水杯本体1形成一体式结构,也可以与水杯本体1可拆式连接,即电筒组件2与水杯本体1在结构上可以一体成型,也可以分隔式设置。但无论如何,电筒组件内的部件不会影响水杯本体1的盛水功能。
31.进一步地,在水杯本体1和电筒组件2之间设置有隔热垫3,该隔热垫3对水杯本体1和电筒组件2进行物理分离,使水杯本体和电筒组件的热传导减少,在可以实现水杯盛水保温功能和电筒照明的同时,原有的功能不受到影响。
32.电筒组件2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为只有水杯本体1尺寸的1/5

1/4。该电筒组件2包括外壳21和底盖22,二者组成了电筒组件2的外部框架,内部形成了容纳腔23。而且,外壳21和底盖22的材质选择为透光材质,外壳21形成了透光侧面,底盖22形成了透光底面,便于光线的出射。
33.在容纳腔23中,安装有第一光源件24、第二光源件25、无线充电接收模块26和控制模块27,其中,第一光源件24和第二光源件25均为led光源件,第一光源件24安装在靠近外壳21的内侧,其可以是阵列的led灯珠,也可以是环形的led灯带,主要进行侧面发光,第一光源件24的光线大部分从外壳21出射;第二光源件25安装在外壳21的中间,优选安装位置为外壳21的中心,其发出的光线从底面垂直出射;为了提升第二光源件25的照明效果,在第二光源件25的下方还设置了聚光透镜。当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扩散板、反射板和导光板等光学组件,以进一步提升第一光源件24和第二光源件25的出光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34.第一光源件24、第二光源件25和无线充电接收模块26和控制模块27,均与控制模块27电连接,控制模块27对第一光源件24、第二光源件25和无线充电接收模块26进行控制。其中,无线充电接收模块26与电池29电连接,而电池29为第一光源件24和第二光源件25供电的可充电电池,当电池29电量不足时,可启用无线充电接收模块26对电池29进行充电。无线充电接收模块26可与通用的无线充电发射器配套使用,使其可以在车载系统和家居环境中通过无线充电进行充电,可多次复用。
35.如图2所示,外壳21的侧面设置有开关211,开关211为触摸式开关或按键式开关,便于使用者选择和调节照明功能。
36.在水杯本体1的上方设置有顶盖12,其与水杯本体1活动连接,当需要喝水时旋松顶盖,当需要携带或照明时,旋紧顶盖即可。
37.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电筒水杯中,电筒组件设置在水杯本体的下方,中间还设置了隔热垫,从而与水杯本体实现分离,不影响水杯的盛水和保温功能;另外,第一光源件和第二光源件分别是受控制模块控制和调整的侧反光和垂直发光的光源模块,可以提供不同的照明方案,满足室内和户外的照明需求。
38.以上内容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