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理刀及料理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62969发布日期:2021-09-15 08:57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料理刀及料理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料理杯的料理刀结构改进及具有该料理刀的料理杯。


背景技术:

2.科技发展,让各种有趣、实用的厨房小家电充满了我们的厨房,除了烤箱、微波炉,还出现了切菜料理机、和面机、破壁杯、面条机等。
3.切菜料理机通常包括主机和料理杯,料理杯包括杯盖和杯体,杯体内设置有刀盘,刀盘上设有刀片,主机内设有驱动装置,料理杯安装在主机上,驱动装置驱动刀盘转动进而带动其上的刀片转动,杯盖上设有位于杯盖一侧的投料筒,使用者将食材从投料筒投至杯体内并按压食材,每当刀盘带动刀片转动至投料筒出料口处时即对由投料筒投至杯体内的食材进行旋转切削,切削时食材在用户按压作用下加工面贴近刀盘,以便刀片进行旋转切削。不同的刀片可切出不同形状的食材,比如切片或切丝。
4.现有技术中,对于切片的料理机,为了使料理机能够切片厚度可调,通常将刀片在刀盘上设置为开拆卸结构,通过更换不同的刀片,从而实现不同厚度切片。然而,由于刀片较为锋利,在刀片拆卸和安装的过程中,较为危险,同时刀盘处于杯体内,拆装时需要将刀盘取出再进行拆装,操作不便且影响切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料理刀及料理杯,无需拆卸即可调整切片厚度,使用安全、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切菜效率。
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料理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料理刀,包括:
7.转轴;
8.螺旋刀盘,其螺旋环绕所述转轴一周,所述螺旋刀盘的第一端上具有沿径向延伸的切削刃,且所述螺旋刀盘的第一端悬设于所述螺旋刀盘的第二端上方,二者之间形成有落料缝隙,所述螺旋刀盘的第二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9.调节组件,其用于带动所述螺旋刀盘的第一端上下运动,以使所述落料缝隙在平行于所述转轴轴向方向上的高度可调。
10.所述调节组件为丝杠螺母副,包括丝杠和螺母,所述螺旋刀盘的第一端与所述螺母固定连接,所述丝杠配置为仅能转动,以带动所述螺母可在平行于所述转轴轴向方向上移动。
11.所述转轴上形成有沿其轴向设置的安装孔,所述丝杠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转轴上还形成有位于所述切削刃内端处的避让孔,所述避让孔与所述安装孔及所述转轴的外部空间均连通,所述螺母经所述避让孔伸入所述安装孔内。
12.所述丝杠的顶端形成有便于转动所述丝杠的操作部,所述料理刀还包括辅助限位
件,用于所述丝杠转动时限制所述转轴转动。
13.所述螺旋刀盘的第一端下表面上固设有第一支撑条,所述第一支撑条沿所述螺旋刀盘的径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支撑条的内端与所述螺母固定连接为一体。
14.所述第一支撑条的上表面与所述螺旋刀盘的第一端下表面相贴合,且所述第一支撑条的下表面为向所述螺旋刀盘的第二端所在侧倾斜的斜面。
15.所述螺旋刀盘的第二端下表面上固设有第二支撑条,所述第二支撑条沿所述螺旋刀盘的径向延伸,且所述第二支撑条的内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为一体。
16.所述第二支撑条的内端上形成有环形部,所述环形部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且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
17.所述切削刃呈直线形或波浪形。
18.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料理杯,包括杯体、杯盖和位于所述杯体内的料理刀,所述料理刀为上述的料理刀。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20.1、通过设置螺旋刀盘,螺旋刀盘呈螺旋形,其第一端位于第二端的上方,切削刃设在第一端上,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形成落料缝隙,通过操作调节组件可以调整落料缝隙在平行于转轴轴向方向上的高度,进而实现料理刀切片厚度可调,无需如现有技术从杯体内取出刀盘进行刀片更换,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风险,提高了使用安全性,且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切菜效率;
21.2、无需配置多个不同刀片,便于收纳;
22.3、由于螺旋刀盘为螺旋形,当其第一端上的切削刃转动一圈切削食材后,在其下一次转动至切削位置之前,待切削的食材相对螺旋刀盘的上表面滑动,食材高度缓慢降低,避免了在切削过程中,食材抖动的现象,降低了食材对刀盘的冲击,提高了机器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料理杯的立体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料理杯的剖视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料理刀上部视角立体图;
26.图4为图3的a向视图;
27.图5为图3的b部放大图;
28.图6为图3的俯视图;
29.图7为图6的c

c向剖视图;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料理刀下部视角立体图;
31.图9为图8的d部放大图;
32.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辅助定位件的立体图;
33.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辅助定位件使用状态图。
34.附图说明:100、杯体;200、杯盖;300、料理刀;310、转轴;311、安装孔;312、避让孔;313、键槽;320、螺旋刀盘;321、第一端;322、第二端;323、切削刃;324、中心孔;330、调节组件;331、丝杠;332、螺母;333、操作部;340、落料缝隙;350、辅助限位件;351、筒体;352、键;
353、把手;360、第一支撑条;361、下表面;370、第二支撑条;371、环形部;400、投料筒;410、进料口;420、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6.参照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中一种料理杯,包括杯体100、杯盖200、料理刀300和投料筒400,料理刀300可转动地设在杯体100内,杯盖200上设有安装孔(视角原因,图中未示出),投料筒400安装在杯盖200上且通过安装孔伸至杯体100内,投料筒400位于料理刀300的上方且具有位于杯盖200上方的进料口410和位于料理刀300上方的出料口420;食材通过投料筒400投放至杯体100内的料理刀300上方的空间中,食材在自重以及用户对其施加的向下压力下贴近料理刀300的上表面,料理机主机的驱动装置驱动料理刀300转动实现,实现旋转切削。
37.本实施例中,料理刀300包括转轴310、螺旋刀盘320和调节组件330,料理刀300通过其转轴310与驱动装置连接,由驱动装置带动转轴310进而使得料理刀300整体转动。螺旋刀盘320螺旋环绕转轴310一周,沿其螺旋延伸方向,螺旋刀盘320的两端分别定义为其第一端321和第二端322,螺旋刀盘320的第一端321上具有沿螺旋刀盘320的径向延伸的切削刃323,且螺旋刀盘320的第一端321悬设于其第二端322上方,第一端321和第二端322之间形成有落料缝隙340,第二端322与转轴310固定连接,从而使螺旋刀盘320与转轴310固连为一体;调节组件330用于带动螺旋刀盘320的第一端321上下运动,以使落料缝隙340在平行于转轴310轴向方向上的高度h可调。为便于描述,以下将平行于转轴310的轴向的方向用z方向表示,即图1和图2中竖直箭头所指方向,将落料缝隙340在平行于转轴310轴向方向上的高度h简称为落料缝隙340的高度h。
38.具体地,如图1所示视角,螺旋刀盘320以其中心孔324与转轴310间隙配合,螺旋刀盘320由其第一端321至其第二端322逐渐螺旋向下延伸,即沿转轴310的轴向,第一端321的位置高于第二端322的位置,切削刃323设在第一端321上,则使得切削刃323所在位置高于螺旋刀盘320上的其他各处位置,以便于螺旋刀盘320旋转带动切削刃323转动至切削位置(此时食材的待切削面贴合在螺旋刀盘320的第二端322的上表面上)时逐渐实现切削,由切削刃323切削下来的食材由落料缝隙340落入杯体100内以脱离料理刀300。以对食材切片为例,落料缝隙340的高度h大小直接影响着切片厚度大小,若h较大,则切片厚度越大,h较小,则切片厚度较小,通过操作调节组件330来调整h的大小(通常1mm≤h≤8mm),进而实现料理刀300切片厚度可调,无需如现有技术从杯体内取出刀盘进行刀片更换,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风险,提高了使用安全性,且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切菜料理效率,且无需配置多个不同刀片,便于收纳;同时,由于螺旋刀盘320为螺旋形,当切削刃323转动一圈切削食材后,螺旋刀盘320仍在转动,则食材相对螺旋刀盘320滑动至第一端321的上方,进而在螺旋刀盘320的上表面上相对螺旋刀盘320由其第一端321向第二端322滑动,即在切削刃323下一次转动至切削位置之前,待切削的食材相对螺旋刀盘320在螺旋刀盘320的上表面滑动,且由第一端321滑动至第二端322,食材高度缓慢降低,避免了在切削过程中,食材抖动的现象,降低了食材对刀盘的冲击,提高了机器运行的稳定性。
39.切削刃323为平面刀刃或波浪形刀刃。平面刀刃使得料理刀320能够切出平片;波
浪形刀刃,一方面使得料理刀320能够切出波浪形片,另一方面,当螺旋刀盘320的第一端321与第二端322极为贴近时,波浪形刀刃可以进行切丝,一刀多用。
40.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参照图6和图7,调节组件330为丝杠螺母副,包括丝杠331和螺母332,螺旋刀盘320的第一端321与螺母332固定连接,丝杠331配置为仅能转动,而不能沿平行于转轴310的轴向方向(即z方向)移动,以带动螺母332可在平行于转轴310轴向方向上移动。通过丝杠螺母副调节落料缝隙340的高度h大小,一方面,使得h的调节精度较高,另一方面,丝杠螺母副结构简单,调节方便。
41.进一步地,为使结构紧凑,且不干涉食材相对螺旋刀盘320的滑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5和图7,在转轴310上形成有沿其轴向设置的安装孔311,丝杠331可转动地安装在安装孔311内;转轴310上同时还形成有位于切削刃323内端处的避让孔312,避让孔312与安装孔311及转轴310的外部空间均连通,螺母332经避让孔312伸入安装孔311内与丝杠331螺纹配合。则使得丝杠331和螺母332均内置于转轴310内,从而使料理刀300外部轮廓结构简洁、紧凑,且调节组件330不占据螺旋刀盘320上方空间,可避免干涉食材相对螺旋刀盘320的滑动。
42.至于丝杠331的设置结构,本实施例中应满足丝杠331仅能转动而不能沿z方向移动,具体地,可以通过在安装孔311的上端和下端处均设置限位结构以约束丝杠331沿z方向的自由度,或者通过其他形式来限制丝杠331的移动,本实施例对此可不做具体限制。
43.为便于操作使丝杠331转动,可在丝杠331的顶端形成有便于转动丝杠331的操作部333,参照图1和图7,本实施例中操作部333为多边形凹槽,具体为六边形凹槽,则可采用内六角扳手或者其他工具手动操作使丝杠331转动,当然,操作部333也可为其他非圆形凹槽或者非圆形凸起,操作部333也可与电机连接,实现电动驱动丝杠331转动。
44.为有效避免丝杠331转动时转轴310随之转动,本实施例中料理刀300还包括辅助限位件350,用于丝杠310转动时限制转轴310转动。具体地,参照图10,本实施例中辅助限位件350包括筒体351,筒体351的内壁一端设有键352,筒体351的外周设有把手353,在转轴310的顶部对应设置有与键352配合的键槽313。使用时,参照图11,将筒体351套设在转轴310的顶部处,筒体351内壁上的键352与转轴310顶部处的键槽313配合,当转动丝杠331时,握住辅助限位件350的把手353对转轴310施加与丝杠331转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则可限制转轴310随丝杠331转动。
45.由于为便于加工成型,螺旋状的螺旋刀盘320通常较薄,且螺旋刀盘320并非一完整环体,则其强度较弱,尤其是其外周边缘处在外力作用下易下垂变形,为尽可能地避免此问题出现,本实施例中参照图8和图9,螺旋刀盘320的第一端321下表面上固设有第一支撑条360,第一支撑条360沿螺旋刀盘320的径向延伸,且第一支撑条360的内端与螺母332固定连接为一体。从而可以对螺旋刀盘320的第一端321提供支撑,减小第一端321外周处下垂变形的风险。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内”、“外”是以转轴310为基准,向靠近转轴310的方向为向内,远离转轴310的方向为向外。
46.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第一支撑条360的上表面与螺旋刀盘320的第一端321下表面相贴合,且第一支撑条360的下表面361为向螺旋刀盘320的第二端322所在侧倾斜的斜面。从而使得当被切削下来的食材进入落料缝隙340时,第一支撑杆360的斜面能够下压食材使其顺利切片脱离刀盘、及时掉落。
47.同理,参照图8和图9,在螺旋刀盘320的第二端322下表面上固设有第二支撑条370,第二支撑条370沿螺旋刀盘320的径向延伸,且第二支撑条370的内端与转轴310固定连接为一体。从而对螺旋刀盘320的第二端322进行支撑,减小第二端322的外周处受力下垂变形的风险。
48.进一步地,参照图8,第二支撑条370的内端上形成有环形部371,环形部371套设在转轴310上且与转轴310固定连接,从而提高了第二支撑条370的支撑强度。
49.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