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排水台面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97473发布日期:2021-11-15 23:05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排水台面收纳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橱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排水台面收纳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橱柜是在厨房中,存放厨具以及做饭操作的平台,根据用户厨房格局、大小,通过整体配置、设计,实现厨房空间的合理利用。目前市场上大部分橱柜具有如下不足:
3.(1)构造简单,功能单一,多数仅能具有储物功能,且储物格的位置相对固定,不能根据用户喜好进行位置调整。
4.(2)现有橱柜对于清洗后的厨具用品其沥水位置仅仅只有水槽位置,沥水空间有限,一次性清洗较多厨具用品时难以满足厨具沥水的需要。而且水槽下方通过下水器进行排水,而安装下水器后,水槽下方的位置基本不能用于设置储物格,极大降低置物空间。
5.(3)现有橱柜多数采用木质橱柜,设置水槽以及下排水系统,一旦出现漏水,木质橱柜会发霉发泡,严重影响木质橱柜的使用寿命。
6.因此市场上急需一种储物功能较强、能沥水后排水、使用寿命长的收纳橱柜或配套柜。除此之外,对于中岛式橱柜,多数仅有侧边抽屉的置物功能,基本不能实现沥水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7.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后排水台面收纳装置。本技术通过改进承载式置物基座的结构,使其表面形成用于适配多种置物单元形状的台阶位,使得置物单元可以实现根据用户使用习惯所需自由调整置物单元的位置,使得收纳装置内取物更加便捷方便,餐具收纳装置的空间利用率更高。此外,本技术后排水台面收纳装置与现有的中岛式橱柜一起使用,用于厨房道具、杯子等物品收纳,还解决中岛式橱柜沥水不便的问题。另外,本技术的下水台面收纳装置是可拆装结构,可以极大减少运输体积和运输成本,且组装结构简单,组装方式比较便利。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后排水台面收纳装置,包括承载式置物基座、安装在承载式置物基座顶部的多功能置物单元;所述承载式置物基座包括前、后平行设置的前侧板和后侧板以及位于前侧板、后侧板左右两侧的左侧板和右侧板;所述前侧板、后侧板的顶部均向外弯折形成一用于承载多功能置物单元的承载面,前侧板、后侧板的外侧面上设有多条截面呈“ω”形的安装沿边;所述左侧板、右侧板的顶部均向外弯折形成一用于承载多功能置物单元的承载面,左侧板、右侧板的外侧面上设有多条截面呈“ω”形的安装沿边;前侧板、后侧板上的安装沿边两端设有紧固通孔,左侧板、右侧板上的安装沿边两端设有内螺纹;所述前侧板、后侧板通过紧固件穿设于紧固通孔后与内螺纹配合以使前侧板、后侧板固定安装在左侧板、右侧板的两侧;所述多功能置物单元的周缘均设有外沿边,各个多功能置物单元通过外沿边抵接在承载式置物基座的承载面上,以实现多功能置物单元自由组合使用。
9.进一步地,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上的各个承载面均设有用于安装
多功能置物单元后隐藏多功能置物单元外沿边的围边。
10.进一步地,该后排水台面收纳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承载式置物基座底部的集水盘,集水盘的周缘凸设有外沿边;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底部内侧均设有限位槽,集水盘通过外沿边与限位槽的配合安装在承载式置物基座的底部。
11.进一步地,所述集水盘底部设有泄水口,泄水口通过管道与外部排水管连接。
12.进一步地,所述多功能置物单元选自沥水架、餐具收纳盒、水槽面板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上的组合。
13.进一步地,所述沥水架与承载式置物基座接触面之间还设有柔性防撞件。
14.进一步地,所述沥水架为一体式沥水架或分体沥水架。
15.进一步地,所述分体沥水架包括安装框和下陷沥水兜,所述下陷沥水兜可拆卸安装在安装框内。
16.进一步地,所述餐具收纳盒包括顶部带外沿边的盒体和铰接在盒体顶部一侧的盖板。
17.进一步地,所述水槽面板上设有安装有直饮水水龙头。
18.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9.(1)本技术通过改进承载式置物基座的结构,使其表面形成用于适配多种置物单元形状的台阶位,使得置物单元可以实现根据用户使用习惯所需自由调整置物单元的位置,使得收纳装置内取物更加便捷方便,餐具收纳装置的空间利用率更高。此外,本技术后排水台面收纳装置能够与现有的橱柜配套使用,将现有木质橱柜的下水位位置从木质橱柜上分离出来,转移到后排水台面收纳装置上,干湿分离,实现橱柜设计空间优化,同时提高橱柜使用寿命。与现有的中岛式橱柜一起使用,用于厨房道具、杯子等物品收纳,还解决中岛式橱柜沥水不便的问题。
20.(2)另外,本技术的下水台面收纳装置是可拆装结构,可以极大减少运输体积和运输成本,且组装结构简单,组装方式比较便利。
21.(3)在本技术中,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整体外形几乎一样,如安装沿边设置位置大小、承载面高度宽度、围边高度、安装槽的位置、深度等基本结构是一致的,差异在于紧固件安装的位置,即后期通过转孔、攻丝等二次加工的工序得到紧固通孔和内螺纹结构,因此,完全可以在同一个模具制得,最后根据收纳装置的长度和宽度大小所需,直接截取即可,降低了生产成本。
22.(4)通过集水盘对各个如沥水架等置物单元底部网孔落下的沥水进行收集,优选集水盘底部倾斜设置,使得沥水通过泄水口顺利地通过管道流入地下排水管内,避免水残留在柜体内部,导致收纳装置内部因潮湿而滋生细菌,从而延长了收纳装置的使用年限。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后排水台面收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后排水台面收纳装置缺少前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后排水台面收纳装置左侧局部拆解示意图;
27.图5为图4中左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图5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29.图7为图5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30.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后排水台面收纳装置右侧局部拆解示意图;
31.图9为图8中d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32.图10为图8中e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33.图11为图8中右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34.图12为图11中f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35.图13为图11中g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36.图1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后排水台面收纳装置局部拆解示意图;
37.图15为图14中h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38.图1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分体沥水架的结构示意图。
39.图中:1、承载式置物基座;11、前侧板;111、前侧板的承载面;112、前侧板的安装沿边;113、前侧板的紧固通孔;114、前侧板的围边;115、前侧板的限位槽;12、后侧板;121、后侧板的承载面;122、后侧板的安装沿边;123、后侧板的紧固通孔;124、后侧板的围边;125、后侧板的限位槽;13、左侧板; 131、左侧板的承载面;132、左侧板的安装沿边;133、左侧板的内螺纹;134、左侧板的围边;135、左侧板的限位槽;14、右侧板;141、右侧板的承载面; 142、右侧板的安装沿边;143、右侧板的内螺纹;144、右侧板的围边;145、右侧板的限位槽;15、紧固件;16、集水盘;161、集水盘的外沿边;162、泄水口;163、管道;2、多功能置物单元;21、沥水架;211、一体式沥水架;212、分体沥水架;2121、安装框;2122、下陷沥水兜;22、餐具收纳盒;221、盒体; 222、盖板;23、水槽面板;24、多功能置物单元的外沿边;3、柔性防撞件。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41.如图1

16所示,一种后排水台面收纳装置,包括承载式置物基座1、安装在承载式置物基座顶部的多功能置物单元2;所述承载式置物基座包括前、后平行设置的前侧板11和后侧板12以及位于前侧板、后侧板左右两侧的左侧板13 和右侧板14;所述前侧板、后侧板的顶部均向外弯折形成一用于承载多功能置物单元的承载面111/121,前侧板、后侧板的外侧面上设有多条截面呈“ω”形的安装沿边112/122;所述左侧板、右侧板的顶部均向外弯折形成一用于承载多功能置物单元的承载面131/141,左侧板、右侧板的外侧面上设有多条截面呈“ω”形的安装沿边132/142;前侧板、后侧板上的安装沿边两端设有紧固通孔 113/123,该紧固通孔位于安装沿边“ω”形截面的圆弧位置,并垂直于安装沿边长度方向设置,左侧板、右侧板上的安装沿边两端设有内螺纹133/143,该内螺纹位于安装沿边“ω”形截面的圆弧位置,并沿着安装沿边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前侧板、后侧板通过紧固件15穿设于紧固通孔后与内螺纹配合以使前侧板、后侧板固定安装在左侧板、右侧板的两侧;所述多功能置物单元的周缘均设有外沿边,各个多功能置物单元通过外沿边抵接在承载式置物基座的承载面上,以实现多功能置物单元自由组合使用。
42.本技术通过改进承载式置物基座的结构,使其表面形成用于适配多种置物单元形
状的台阶位,使得置物单元可以实现根据用户使用习惯所需自由调整置物单元的位置,使得收纳装置内取物更加便捷方便,餐具收纳装置的空间利用率更高。此外,本技术后排水台面收纳装置能够与现有的橱柜配套使用,将现有木质橱柜的下水位位置从木质橱柜上分离出来,转移到后排水台面收纳装置上,干湿分离,实现橱柜设计空间优化,同时提高橱柜使用寿命。后排水台面收纳装置与现有的中岛式橱柜一起使用,用于厨房道具、杯子等物品收纳,还解决中岛式橱柜沥水不便的问题。另外,本技术的下水台面收纳装置是可拆装结构,可以极大减少运输体积和运输成本,且组装结构简单,组装方式比较便利。
43.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中,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上的各个承载面均设有用于安装多功能置物单元后隐藏多功能置物单元外沿边的围边 114/124/134/144。该围边直立于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右侧板上的承载面,使得整个承载式置物基座形成内陷的容置空间,用于安装各个多功能置物单元,隐藏其外沿边,使完成安装后的置物单元与承载式置物基座在同一水平位置上,装置的台面更为平整、清洗更加方便,不容易藏污垢。
44.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后排水台面收纳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承载式置物基座底部的集水盘16,集水盘的周缘凸设有外沿边161;所述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底部内侧均设有限位槽115/125/135/145,集水盘通过外沿边与限位槽的配合安装在承载式置物基座的底部。在本技术中,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的整体外形几乎一样,如安装沿边设置位置大小、承载面高度宽度、围边高度、安装槽的位置、深度等基本结构是一致的,差异在于紧固件安装的位置,即后期通过转孔、攻丝等二次加工的工序得到紧固通孔和内螺纹结构,因此,完全可以在同一个模具制得,最后根据收纳装置的长度和宽度大小所需,直接截取即可,降低了生产成本。
45.优选地,所述集水盘底部设有泄水口162,泄水口通过管道163与外部排水管连接。通过集水盘对各个如沥水架等置物单元底部网孔落下的沥水进行收集,优选集水盘底部倾斜设置,使得沥水通过泄水口顺利地通过管道流入地下排水管内,避免水残留在柜体内部,导致收纳装置内部因潮湿而滋生细菌,从而延长了收纳装置的使用年限。
46.在本技术中,多功能置物单元的周缘均设有外沿边,将多个置物单元拼接成组合置物、沥水空间,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随意拼接,灵活多变,能充分地利用空间。所述多功能置物单元选自沥水架21、餐具收纳盒22、水槽面板23中的一种或多种以上的组合。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沥水架与承载式置物基座接触面之间还设有柔性防撞件3。由于沥水架与置物基座均为金属材质制成,两者安装时,接触碰撞会产生异响,柔性防撞件的设置可以减低沥水架在置物基座内移位产生的噪音。
47.在本优选的置物单元中,所述沥水架为一体式沥水架211或分体沥水架212。其中,所述分体沥水架212包括安装框2121和下陷沥水兜2122,所述下陷沥水兜可拆卸安装在安装框内。如图所示,一体式沥水架单纯用于沥水,分体沥水架中的下陷沥水兜分体设计,便于沥水的同时能够方便拆卸清洗。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餐具收纳盒包括顶部带外沿边的盒体221和铰接在盒体顶部一侧的盖板222。带盖板的餐具收纳盒除了能够将餐具收纳在受内装置内部,合理利用空间,还能起到一定的防尘作用。
48.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水槽面板上设有安装有直饮水水龙头(图中未示)。水槽面板的设计,让中岛式橱柜具有直接饮用直饮水的功能,满足整体收纳装置多功能的使用要求。
49.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