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锅的冷凝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14281发布日期:2021-11-16 01:03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炒锅的冷凝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月饼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炒锅的冷凝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月饼是中国的传统美食之一,随着糕点制作技术的成熟,月饼也实现工业化的生产。在月饼的生产制造过程中,需经历配料、糖浆熬制、饼皮制作、馅料加工、计量分摘、包馅成型、烘烤、冷却包装等工艺步骤。其中,月饼馅料在制作过程中,需利用炒锅进行翻炒,以便食用。
3.为使馅料在翻炒过程中各部分受热均匀,目前用于月饼馅料的炒锅一般设置有夹层,夹层内设置有蒸气盘管,使用水蒸气加热炒锅,从而使得炒锅各部分温度均匀。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水蒸气加热炒锅后变成高温的蒸气冷凝水,相关技术中蒸气冷凝水直接回流至锅炉中,浪费了大量热资源。因此,需对此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炒锅蒸气冷凝水的热利用率,本技术提供一种炒锅的冷凝水回收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炒锅的冷凝水回收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炒锅的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锅炉和设置在炒锅本体内的蒸气盘管,所述炒锅本体设置有外层与内层,所述蒸气盘管夹设在所述外层与内层之间,所述蒸气盘管的进气端与所述锅炉的出气端之间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蒸气盘管的出气端连通有出水管,还包括保温箱,所述保温箱包裹在所述进气管的外周,所述保温箱沿所述进气管的长度延伸设置,所述保温箱内设置有保温环管,所述出水管远离所述蒸气盘管的一端穿透保温箱的侧壁并与保温环管连通,所述保温环管远离所述出水管的一侧与所述锅炉的进水端之间连通有输水管。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锅炉内发出的水蒸气经进气管流经保温箱流入蒸气盘管内,从而对炒锅进行加热以便翻炒月饼馅料,因水蒸气与炒锅本体发生热交换,水蒸气冷凝成高温的蒸气冷凝水,蒸气冷凝水从出水管回流至保温环管内,蒸气水凝水对保温箱进行加热,以使得保温箱内的温度升高,从而对后续流入进气管中的水蒸气起保温作用,以减小水蒸气在传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实现对蒸气冷凝水的二次利用,提高了蒸气冷凝水中的热利用率。流经保温环管的冷凝水经输水管回流至锅炉进行加热,从而对炒锅本体进行循环加热,以便翻炒月饼馅料。
9.优选的,所述蒸气盘管沿所述炒锅本体的高度方向盘旋延伸设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蒸气盘管沿炒锅本体的高度方向盘旋延伸设置,使得蒸气盘管的加热区域覆盖炒锅本体的各个部分,从而使得月饼馅料在翻炒过程中受热均匀,减少月饼馅料烧焦或未煮熟的情况发生。
11.优选的,所述蒸气盘管沿自身的盘旋方向间隔套接有若干固定扣,若干所述固定
扣与所述内层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扣对蒸气盘管起固定作用,以使得蒸气盘管与炒锅本体的相对位置固定,以使得炒锅在翻转过程中蒸气盘管能够保持稳定。
13.优选的,所述保温环管沿自身的周向间隔套接有若干卡扣,若干所述卡扣均与所述保温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扣对保温环管起支撑作用,以使得保温环管能够稳定安装在保温箱内,从而使得保温环管与出水管的连接处不易断裂。
15.优选的,所述保温箱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若干吊环,若干所述吊环沿所述保温箱的长度方向并排间隔分布,所述进气管依次穿过若干所述吊环的环孔。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吊环对进气管起支撑作用,使得进气管稳定地穿过保温箱,从而使得进气管稳定地运输水蒸气。
17.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蒸气盘管的进气端之间、所述出水管与所述蒸气盘管的出气端之间均连接有蒸气软管。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在倾倒月饼馅料的过程中需翻转炒锅本体,因此,通过在进气管与所述蒸气盘管的进气端之间、出水管与所述蒸气盘管的出气端之间均连接有蒸气软管,从而方便翻转炒锅本体。
19.优选的,所述出水管的外周包裹有隔热棉和用于紧固隔热棉的紧固组件。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隔热棉对出水管起保温作用,以减少蒸气冷凝水在回流过程中的热量损失。紧固组件对隔热棉起紧固作用,使得隔热棉紧紧的包裹出水管,以提高隔热棉对蒸气冷凝水的保温效果。
21.优选的,所述紧固组件包括锁头,所述锁头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条,所述锁头上开有供所述拉条穿过的通槽,所述锁头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拉条远离所述锁头的一端沿自身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若干供固定螺栓穿过的通孔。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隔热棉包裹出水管后,将拉条远离锁头的一端绕过隔热棉并穿过通槽,拉紧拉条直至隔热棉紧贴出水管,旋转固定螺栓直至固定螺栓穿过拉条上的通孔,从而将隔热棉与出水管锁紧。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通过设置保温箱,水蒸气冷凝形成的蒸气冷凝水回流至保温箱内对的进水管进行保温,以减小水蒸气在传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实现对蒸气冷凝水的二次利用,提高了蒸气冷凝水的热利用率;
25.2.通过将蒸气盘管沿炒锅本体的高度方向盘旋延伸设置,使得蒸气盘管的加热区域覆盖整个炒锅本体的各个部分,从而使得月饼馅料在翻炒过程中受热均匀,减少月饼馅料烧焦或未煮熟的情况发生;
26.3.通过在出水管的外周包裹有隔热棉,隔热棉对出水管起保温作用,以减少蒸气冷凝水在回流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从而提高蒸气冷凝水的热利用率。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技术中炒锅本体和保温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本技术中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中图2中b的放大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锅炉;2、蒸气泵;3、保温箱;4、炒锅本体;41、外层;42、内层;5、蒸气盘管;6、输气管;7、进气管;8、支撑柱;9、支撑架;10、出水管;11、保温环管;12、输水管;13、固定扣;14、卡扣;15、吊环;16、隔热棉;17、紧固组件;171、锁头;172、拉条;173、固定螺栓;18、通槽;19、通孔;20、蒸气软管。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炒锅的冷凝水回收装置。参照图1和图2,一种炒锅的冷凝水回收装置包括锅炉1、蒸气泵2、保温箱3以及设置在炒锅本体4内的蒸气盘管5。锅炉1的出气端与蒸气泵2的进气端之间连通有输气管6,蒸气泵2的输气端与蒸气盘管5的进气端之间连通有进气管7,进气管7自保温箱3的一侧穿透保温箱3另一相对的侧壁,保温箱3沿进气管7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保温箱3的外底壁固定连接有若干竖直设置的支撑柱8,若干支撑柱8沿保温箱3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34.参照图2,地面上设置有用于支撑炒锅本体4的支撑架9,炒锅本体4架设在支撑架9上,炒锅本体4悬空设置。炒锅本体4包括外层41与内层42,外层41的内侧壁与内层42的外侧壁之间留有放置蒸气盘管5的间隙,蒸气盘管5夹设在外层41与内层42之间,蒸气盘管5沿炒锅本体4的高度方向盘旋延伸设置。蒸气盘管5的出气端穿透外层41的底部并连通有出水管10,蒸气盘管5内的水蒸气自上而下流动。保温箱3内设置有保温环管11,出水管10远离蒸气盘管5的一端穿透保温箱3的侧壁并与保温环管11连通,保温环管11远离出水管10的一侧连通有输水管12,输水管12穿透保温箱3相对的另一侧壁并与锅炉1的进水端连通。
35.参照图2和图3,蒸气盘管5沿自身的盘旋方向间隔套接若干固定扣13,固定扣13呈u型设置,固定扣13的开口两端均与内层42的外侧壁焊接固定。固定扣13对蒸气盘管5起固定作用,使得炒锅本体4在反转过程中,蒸气盘管5与炒锅本体4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从而便于翻转炒锅本体4。
36.参照图2,保温环管11沿保温箱3的内侧壁周向设置,保温环管11沿自身的周向间隔套接有若干卡扣14,卡扣14呈u型设置,卡扣14的开口两端均与保温箱3的内侧壁焊接固定。卡扣14对保温环管11起支撑作用,使得保温环管11与出水管10的连接处,保温环管11与输水管12的连接处不易断裂。
37.参照图2,保温箱3内还设置有用于固定进气管7的若干吊环15,吊环15的吊杆竖直设置,吊环15的吊杆焊接固定在保温箱3的内顶壁,若干吊环15沿保温箱3的长度方向并排间隔分布,进气管7依次穿过若干吊环15的环孔。吊环15对进气管7起支撑作用,以使得进气管7稳定地输送水蒸气。
38.参照图2和图4,出水管10的外周设置有隔热棉16和用于紧固隔热棉16的紧固组件17,隔热棉16包裹在出水管10的外周。紧固组件17包括锁头171,锁头17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条172,拉条172由柔性材料制成,如橡胶、皮革等。锁头171上开设有供拉条172穿过的通槽18,通槽18贯通锁头171相对的一对侧壁,拉条172与通槽18滑动插接。锁头171上螺纹连接有用于固定拉条172的固定螺栓173,固定螺栓173自锁头171的一侧贯通通槽18的槽侧
壁,通槽18正对固定螺栓173的槽侧壁开有与固定螺栓173配合的螺纹孔,拉条172远离锁头171的一端沿自身的长度方向间隔开设有供所述固定螺栓173穿过的通孔19,固定螺栓173穿过通孔19并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39.参照图2,进气管7远离蒸气泵2的一端与蒸气盘管5的进气端之间、出水管10靠近蒸气盘管5的一端与蒸气盘管5的出气端之间均连通有蒸气软管20,以便翻转炒锅本体4。
4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炒锅的冷凝水回收装置的实施原理为:
41.从锅炉1发出的水蒸气经蒸气泵2加速后流入进气管7内,然后从进气管7流入蒸气盘管5对炒锅本体4进行加热,水蒸气与炒锅本体4发生热交换后变成高温的蒸气冷凝水,蒸气冷凝水经出水管10流入保温环管11中,使得保温箱3内的温度升高,从而对后续流入进气管7中的水蒸气起保温作用,减少水蒸气在传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实现对蒸气冷凝水的二次利用,提高了蒸气冷凝水的热利用率。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