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高中学生用专用学习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248413发布日期:2021-12-29 17:00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多功能高中学生用专用学习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一般涉及学习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多功能高中学生用专用学习支架。


背景技术:

2.目前,高中学生课业压力较大,午休时或者下晚自习后回宿舍还要继续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时,经常需要一边对照课本,一边进行书写,而有的课本较厚,学生需要一边用手压住课本一边进行书写,十分费劲,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用于将课本固定于当前页的夹持装置,但是占用空间,而且使用起来极为不便,学生课桌上已经放置有较多的学生书本及文具,没有多余的空间容纳夹持装置。若是在宿舍床铺上学习的话,由于没有支撑装置,学生需要用手拿着书本进行学习,或者将书本放置于床上进行学习,十分不方便,而且书本容易合上,使用起来十分麻烦。因此,现有的学习支架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无需学生用手抵住课本,适用不同学习地点,使用方便且易于实现的多功能高中学生用专用学习支架。
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高中学生用专用学习支架,包括:用于储存课本的支撑组件和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的课本夹持组件;
5.所述课本夹持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表面的导向杆和铰接在所述导向杆顶端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自由端铰接有课本固定板;所述导向杆套设有滑动调节部,且其与所述课本固定板同侧的表面铰接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课本固定板铰接;所述课本固定板的底端设置有限位沿,且其远离所述第二支撑杆设置;所述课本固定板顶端设置有第一夹持板,且其与所述限位沿同侧设置;所述课本固定板上贯穿有第一调节杆,且其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板连接。
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储存腔体和设置在所述储存腔体内的纸张夹持部;所述储存腔体一侧壁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储存腔体的两对称侧壁设有对应设置的支撑滑槽,用于支撑所述纸张夹持部由所述储存腔体的矩形开口处推入或拉出;
7.所述纸张夹持部包括:承载板和与所述承载板铰接的第二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的自由端可抵在放置于所述承载板上的纸张表面。
8.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夹持板的自由端以及所述储存腔体的底部均设置有橡胶垫。
9.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储存腔体的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放置凹槽,用于放置文具。
10.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滑动调节部包括: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的滑套和贯穿所述滑套远离所述课本固定板一侧的第二调节杆;所述滑套与所述第二支撑杆铰接;所述第二调节杆靠近所述导向杆的一端设有竖直设置的压紧板。
11.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沿具有与所述课本固定板连接的支撑段和与所述支撑段连接的限位段;所述限位段具有弹性。
12.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具体地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高中学生用专用学习支架的具体结构。本技术具体设计了支撑组件和设置在支撑组件上的课本夹持组件,利用支撑组件稳定支撑课本夹持组件,且其可储存课本;通过在支撑组件的表面设置导向杆,其顶端铰接有第一支撑杆,其上套设有滑动调节部,滑动调节部铰接的第二支撑杆与第一支撑杆均与课本固定板铰接,通过改变滑动调节部的位置,改变课本固定板的倾斜角度,使得学生可保持规范的看书距离;通过在课本固定板底端设置限位沿,在课本固定板的顶端设置第一夹持板,利用贯穿课本固定板的第一调节杆改变第一夹持部与课本夹持板之间的距离,并配合限位沿支撑,限制课本页面,以便将当前课本的页面固定住。本技术既能够将课本固定住,解放学生的双手,又可储存课本,合理利用使用空间,适合在学生课桌或者学生宿舍使用。
附图说明
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14.图1为多功能高中学生用专用学习支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多功能高中学生用专用学习支架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支撑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纸张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橡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放置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号:1、导向杆;2、第一支撑杆;3、课本固定板;4、第二支撑杆;5、限位沿;6、第一夹持板;7、第一调节杆;8、储存腔体;9、支撑滑槽;10、承载板;11、第二夹持板;12、橡胶垫;13、放置凹槽;14、滑套;15、第二调节杆;16、压紧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22.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3.实施例一
24.请参考图1和图2所示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功能高中学生用专用学习支架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用于储存课本的支撑组件和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上的课本夹持组件;
25.所述课本夹持组件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支撑组件表面的导向杆 1和铰接在所述导向杆1顶端的第一支撑杆2;所述第一支撑杆2的自由端铰接有课本固定板3;所述导向杆1套设有滑动调节部,且其与所述课本固定板3同侧的表面铰接有第二支撑杆4;所述第二支撑杆4 与所述课本固定板3铰接;所述课本固定板3的底端设置有限位沿5,且其远离所述第
二支撑杆4设置;所述课本固定板3顶端设置有第一夹持板6,且其与所述限位沿5同侧设置;所述课本固定板3上贯穿有第一调节杆7,且其自由端与所述第一夹持板6连接。
26.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支撑组件以及安装在其上的课本夹持组件构成具有多功能且适用不同学习地点的专用学习支架;支撑组件一方面可稳定支撑课本夹持组件,另一方面可储存课本,合理利用此学习支架的使用空间,以适用在学生课桌或者学生宿舍使用;
27.导向杆1,竖直设置在支撑组件的表面,用于安装课本固定板3 的角度调节部件,并且对课本固定板3也起到支撑作用;
28.第一支撑杆2,设置在导向杆1的顶端,其一端与导向杆1的顶端铰接,其另一端与课本固定板3铰接,用于支撑课本固定板3;
29.课本固定板3,可承载学生所需的课本,无须用手抵住课本;
30.滑动调节部,套设在导向杆1上,其与第二支撑杆4铰接,且第二支撑杆4与课本固定板3铰接,用于调节课本固定板3的角度;
31.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滑动调节部包括:滑套14、第二调节杆 15和压紧板16;
32.其中,滑套14,套设在导向杆1上,其与第二支撑杆4铰接,其可在导向杆1上自由移动,带动第二支撑杆4移动,从而改变第二支撑杆4与课本固定板3形成的夹角角度,相应地第一支撑杆2与课本固定板3形成的夹角角度也随之改变,以改变课本固定板3上课本的倾斜角度,适应学生规范的看书距离;
33.第二调节杆15,设置在滑套14远离课本固定板3一侧,且其贯穿滑套14侧壁,用于带动压紧板16移动;
34.压紧板16,竖直设置在第二调节杆15靠近导向杆1的一端,用于与滑套14内壁配合将滑套14移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将其所处的位置固定住,以限制住此时课本固定板3的倾斜角度;
35.限位沿5,设置在课本固定板3的底端,且其远离第二支撑杆4 设置,用于支撑课本同时对课本当前打开的页面具有一定的固定作用;进一步地,限位沿5具有与课本固定板3连接的支撑段和与支撑段连接的限位段;支撑段用于支撑、承载课本;限位段用于将课本当前打开的页面固定住,并且其具有弹性,可适应不同厚度的课本;
36.第一夹持板6,设置在课本固定板3顶端,且其与限位沿5同侧设置,用于与限位沿5配合将课本的位置固定住;
37.第一调节杆7,贯穿课本固定板3,且其自由端与第一夹持板6 连接,用于调节第一夹持板6与课本固定板3之间的距离;并且,第一调节杆7的自由端设有轴承,其与轴承的内圈连接,而轴承的外圈与第一夹持板6连接,通过转动第一调节杆7,带动第一夹持板6相对课本固定板3移动,便于将课本当前的页面固定住。
38.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储存腔体8和设置在所述储存腔体8内的纸张夹持部;所述储存腔体8一侧壁开设有矩形开口;所述储存腔体8的两对称侧壁设有对应设置的支撑滑槽9,用于支撑所述纸张夹持部由所述储存腔体8的矩形开口处推入或拉出;
39.所述纸张夹持部包括:承载板10和与所述承载板10铰接的第二夹持板11;所述第二夹持板11的自由端可抵在放置于所述承载板10 上的纸张表面。
40.在本实施例中,储存腔体8,水平设置,其内部中空,既对课本夹持组件起到支撑作
用,又可储存课本,合理使用空间;并且,储存腔体8一侧壁开设了矩形开口,用于安装纸张夹持部;
41.如图3所示,支撑滑槽9,设置在储存腔体8的两对称侧壁上,用于支撑纸张夹持部由储存腔体8的矩形开口处推入或拉出;
42.纸张夹持部,安装在储存腔体8内,用于储存、夹持单页纸张类学习材料;通过纸张夹持部在支撑滑槽9上移动,实现其推入或拉出储存腔体8;
43.并且,纸张夹持部的承载板10底部设置凸块,其可置于支撑滑槽 9的凹槽内,当纸张夹持部被推入储存腔体8内,凸块进入凹槽,即完成纸张夹持部的安装,且其可稳定置于储存腔体8内;当需要拉出纸张夹持部时,先将纸张夹持部向上移动一段距离使凸块与凹槽分离,再将其拉出。
44.如图4所示,承载板10,用于承载、放置单页纸张类学习材料;
45.第二夹持板11,与承载板10铰接,用于将学习材料固定住;当单页纸张类学习材料置于承载板10上时,转动第二夹持板11,使其自由端抵在纸张表面,进而可将纸张固定住,起到很好的分类储存作用。
46.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板11的自由端以及所述储存腔体8的底部均设置有橡胶垫12。
47.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橡胶垫12,设置在第二夹持板11的自由端,增加第二夹持板11与纸张间的摩擦力,更好地将纸张固定住;
48.如图5所示,橡胶垫,设置在储存腔体8的底部,且其均匀分布,使得此学习支架可稳定置于所需的学习地点。
49.在任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储存腔体8的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放置凹槽13,用于放置文具。
50.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放置凹槽13,设置在储存腔体8的表面,其数量为至少一个,用于放置文具;此处,放置凹槽13的形状也不加以限制,可选地,例如为矩形放置凹槽或者圆形放置凹槽。
51.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 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