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式透明单面附吸功能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70169发布日期:2022-03-16 15:04阅读:73来源:国知局
支撑式透明单面附吸功能保温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支撑式透明单面附吸功能保温板。


背景技术:

2.面对全球能源环境问题,低能耗建筑、绿色建筑等建筑规划成为趋势所向。目前有许多的玻璃门窗都是单层的,其隔热、保温、隔噪音等功能都比较弱,若要将其都换成双层结构耗资较大,最好的改变就是能够在原有的单层基础上加一层。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支撑式透明单面附吸功能保温板,能够将单层结构变成双层真空结构,提高其隔热、保温、隔噪音等功能。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支撑式透明单面附吸功能保温板,包括窗框和安装在窗框其中一面上的透明板,窗框的另一面上设有粘胶密封条,粘胶密封条用于粘贴在现有的单层玻璃上,且单层玻璃与透明板之间留有空隙形成真空腔;所述窗框上设有用于连通外界空气与真空腔的抽气孔,抽气孔内插设有橡胶塞;所述真空腔内的窗框上设有一端开口的标准气压腔,标准气压腔的开口通过弹性橡胶膜密封。
6.进一步,所述抽气孔呈弯曲的弧形结构,抽气孔的一端位于真空腔内的窗框上,抽气孔的另一端位于安装有透明板的一面的窗框上;所述橡胶塞与抽气孔的形状相匹配,为微弯圆锥形。
7.进一步,所述窗框上设有用于安装透明板的安装槽。
8.进一步,所述透明板的内侧面固定设有若干用于支撑透明板和单层玻璃的支撑柱。
9.进一步,所述标准气压腔为一端开口的气瓶,气瓶开口处固定套有一个塑胶气球,且气瓶黏贴在真空腔内的窗框上。
10.进一步,所述标准气压腔为一端开口的气瓶,气瓶开口处固定套有一个塑胶气球,所述真空腔内的窗框上设有凹槽,所述气瓶固定插设在凹槽内。
11.进一步,所述标准气压腔为在真空腔内的窗框上开设的盲孔,盲孔的开口处固定覆盖有弹性橡胶膜。
12.进一步,所述支撑柱的材质为玻璃材料或亚克力材料或塑钢材料。
13.进一步,所述透明板为玻璃板或者亚克力板。
14.进一步,所述窗框的材质为玻璃材料或亚克力材料或塑钢材料。
15.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式透明单面附吸功能保温板具有以下优势:
1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式透明单面附吸功能保温板可以通过粘胶密封条贴到单
层玻璃上,透明板与单层玻璃之间形成真空腔,腔内设有标准气压腔和覆盖在标准气压腔开口处的弹性橡胶膜,当将真空腔空气抽出后,真空腔内空气压力减小,而标准气压腔内还是接近外界空气压力,使得弹性橡胶膜鼓起变大,从而检验真空腔内是否为空气抽走状态;而且通过弹性橡胶膜鼓起的程度可以随时监测保温板内部的真空度是否符合要求,以判断产品是否达标。抽真空后的保温板通过橡胶塞堵住抽气孔,橡胶塞一端接触真空腔,另一端接触外界空气,从而形成空气压力自紧密封状态。另外,待抽出空气后,由空气压力也可对透明板形成压力自紧密封,以使得该保温板能够牢固的吸附在单层玻璃上。
附图说明
17.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支撑式透明单面附吸功能保温板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支撑式透明单面附吸功能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支撑式透明单面附吸功能保温板的安装结构正视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的支撑式透明单面附吸功能保温板的b-b剖视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支撑式透明单面附吸功能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支撑式透明单面附吸功能保温板的a处局部放大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的支撑式透明单面附吸功能保温板的安装结构正视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的支撑式透明单面附吸功能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所述的支撑式透明单面附吸功能保温板的安装结构正视图。
27.附图标记说明:
28.1-窗框;2-安装槽;3-支撑柱;4-标准气压腔;5-弹性橡胶膜; 6-抽气孔;7-橡胶塞;8-凹槽;9-透明板;10-粘胶密封条;11-边框。
具体实施方式
2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
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2.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3.实施例1
34.如图2所示,一种支撑式透明单面附吸功能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框1和安装在窗框1其中一面上的透明板9,窗框1的另一面上设有粘胶密封条10,具体的,窗框1的另一面还可以有浅凹槽,用于放置粘胶密封条10,粘胶密封条10用于粘贴在现有的单层玻璃上,且单层玻璃与透明板9之间留有空隙形成真空腔;所述窗框1上设有用于连通外界空气与真空腔的抽气孔6,抽气孔6内插设有橡胶塞7;所述真空腔内的窗框1上设有一端开口的标准气压腔4,标准气压腔4的开口通过弹性橡胶膜5密封,具体的,所述标准气压腔4 为一端开口的气瓶,气瓶开口处固定套有一个塑胶气球,且气瓶黏贴在真空腔内的窗框1上。
35.示例性的,所述抽气孔6呈弯曲的弧形结构,抽气孔6的一端位于真空腔内的窗框1上,抽气孔6的另一端位于安装有透明板9的一面的窗框1上;所述橡胶塞7与抽气孔6的形状相匹配,为微弯圆锥形。
36.示例性的,所述窗框1上设有用于安装透明板9的安装槽2。
37.示例性的,所述透明板9的内侧面固定设有若干用于支撑透明板 9和单层玻璃的支撑柱3。
38.支撑柱3可以有各种颜色,也可以用于形成各种文字和图案,增加美感。支撑柱3还可以形成迷宫等游戏图案,真空腔内的窗框下面配以减震胶条,腔内里面有大小不等的钢珠,外面配几个吸铁石,可以变成简单或复杂的游戏设施。
39.所述支撑柱3的材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玻璃材料或亚克力材料或塑钢材料。所述透明板9可以选择玻璃板或者亚克力板,为了加强强度,可以选择镀膜处理。所述窗框1的材质可以选择玻璃材料或亚克力材料或塑钢材料。
40.为了防止抽气孔处气体外泄,也可以在抽气孔处设置单向阀。
41.为了便于观测真空度,可以在透明板9上标上刻度,以表明何种情况为符合真空调节,何种情况不能达到要求。
42.在未使用状态下,由于只有一面透明板9,并不存在真空腔,气球处于干瘪状态。使用时,如图1和图3-4所示,将粘胶密封条10 贴在单层玻璃上,之前可以根据需要作出与单面玻璃的边框11相匹配的保温板的尺寸,使其嵌在边框11内,不阻碍原有的结构,也不妨碍原有设备的使用,此时透明板9和单层玻璃之间形成真空腔。抽真空时,当将真空腔空气抽出后,真空腔内空气压力减小,而标准气压腔4,也就是气瓶内气压,还是接近外界空气压力,使得气球鼓起变大,从而检验真空腔内是否为空气抽走状态;而且通过气球鼓起的程度可以随时监测保温板内部的真空度是否符合要求,以判断产品是否达标。抽真空后的保温板通过橡胶塞7堵住抽气孔,橡胶塞7一端接触真空腔,另一端接触外界空气,从而形成空气
压力自紧密封状态。另外,待抽出空气后,由空气压力也可对透明板9形成压力自紧密封,以使得该保温板能够牢固的吸附在单层玻璃上。将夹层中的空气抽出,形成真空腔,用以隔离声音和温度的传递。
43.实施例2
44.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6所示,所述标准气压腔4为一端开口的气瓶,气瓶开口处固定套有一个塑胶气球,所述真空腔内的窗框1上设有凹槽8,所述气瓶固定插设在凹槽8内。
45.其使用状态如图7所示。
46.实施例3
47.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8所示,所述标准气压腔4为在真空腔内的窗框1上开设的盲孔,盲孔的开口处固定覆盖有弹性橡胶膜 5。
48.其使用状态如图9所示。
4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