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帘开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878791发布日期:2022-04-30 20:3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窗帘开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窗帘开合装置。


背景技术:

2.为了实现对窗帘的自动开闭控制,同时避免对窗帘本身进行改造,当前市面上存在一种窗帘开合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本体、设置在本体上的挂接机构和滚轮机构,安装时,通过挂接机构将装置挂接在窗帘轨道上,并使滚轮机构中的滚轮紧贴窗帘轨道的下侧,利用滚轮运动时与窗帘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带动装置整体沿窗帘轨道行走,行走过程中,带动窗帘吊环移动实现窗帘的开闭。这种装置凭借结构小巧、易安装、无需改造窗帘等优点,深受用户的喜爱。
3.通常,窗帘开合装置都通过内置电源如可充电锂电池供电,以避免有线电源带来的诸多不便。锂电池通常都集成在主体内部,当锂电池电量不足时,需要用户将装置整体拆下,并通过设置在主体上的充电接口为电池充电。不可避免地是,每次拆卸装置进行充电都会影响到挂接机构、滚轮机构与窗帘导轨三者之间的配合,频繁拆装后,会影响机构配合的稳定性,缩短装置的使用寿命。
4.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窗帘开合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至少一个问题,即为了解决窗帘开合装置存在充电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窗帘开合装置,包括:
6.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形成有通孔;
7.挂接机构,所述挂接机构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挂接机构设置成能够挂接于窗帘轨道;
8.驱动滚轮组件,包括驱动机构和驱动轮,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轮转动,所述驱动轮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内且部分通过所述通孔伸出;
9.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
10.电源组件,所述电源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并且所述电源组件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以便为所述驱动机构供电。
11.在上述窗帘开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连接构件,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连接构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的配合连接,实现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底部。
12.在上述窗帘开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壳体的底部形成凹槽/凸台,所述第一连接构件设置于所述凹槽/凸台,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形成凸台/凹槽,所述第二连接构件设置于所述凸台/凹槽,通过所述凸台与所述凹槽插接,实现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构件的配合连接。
13.在上述窗帘开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为卡扣/卡槽,所述第
二连接构件为卡槽/卡扣。
14.在上述窗帘开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面还设置有弹性按钮,所述卡扣设置于所述弹性按钮上。
15.在上述窗帘开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连接构件为第一磁性件,所述第二连接构件为第二磁性件。
16.在上述窗帘开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的连接器公端/母端,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的连接器母端/公端,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时,所述连接器公端与所述连接器母端配合连接。
17.在上述窗帘开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源组件包括电源控制板和充电电池,所述电源控制板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内还设置有主控板,所述电源控制板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主控板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或者
18.所述电源组件包括主控板和充电电池,所述充电电池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所述主控板与所述驱动机构电连接。
19.在上述窗帘开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面还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与所述电源组件连接,用于为所述充电电池充电。
20.在上述窗帘开合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充电口,所述充电口与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并且/或者
21.所述第二壳体内设置有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无线充电线圈与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
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窗帘开合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壳体的顶部形成有通孔;挂接机构,挂接机构与第一壳体连接,挂接机构设置成能够挂接于窗帘轨道;驱动滚轮组件,包括驱动机构和驱动轮,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驱动轮转动,驱动轮安装于第一壳体内且部分通过通孔伸出;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电源组件,电源组件设置于第二壳体内,并且电源组件与驱动机构连接,以便为驱动机构供电。
23.通过在第二壳体内设置电源组件,并且将第二壳体设置成与第一壳体可拆卸连接,使得本技术的窗帘开合装置具有充换电方便、运行稳定等优点。具体地,用户需要对窗帘开合装置进行电能补充时,只需将第二壳体从第一壳体上拆下,即可实现对电源组件中电池的充电或更换,操作方便;并且由于无需拆卸第一壳体,因此挂接机构和驱动滚轮组件始终保持与窗帘轨道的配合,避免由于频繁拆装而影响装置的运行稳定性。
附图说明
24.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窗帘开合装置。附图中:
25.图1为本技术的窗帘开合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装配图;
26.图2为本技术的窗帘开合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拆分图;
27.图3为本技术的窗帘开合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装配图;
28.图4为本技术的窗帘开合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拆分图;
29.图5为本技术的窗帘开合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装配图。
30.附图标记列表
31.1、第一壳体;11、通孔;12、第一连接构件;13、凹槽;2、第二壳体;21、第二连接构件;22、凸台;23、弹性按钮;3、挂接机构;4、驱动滚轮组件;41、驱动机构;42、驱动轮;5、电源组件;51、电源控制板;52、充电电池;53、主控板;61、连接器公端;62、连接器母端;7、太阳能板;8、充电口。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例如,虽然附图中是结合适用于u型杆的挂接机构进行描述的,但是这种设置方式非一成不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挂接机构还可以替换成适用于工字杆或者罗马杆的结构。
3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4.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5.首先参照图1和图2,对本技术的窗帘开合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窗帘开合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装配图;图2为本技术的窗帘开合装置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拆分图。
36.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解决窗帘开合装置存在充电不便的问题,本技术的窗帘开合装置包括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挂接机构3、驱动滚轮组件4和电源组件5。第一壳体1的顶部形成有通孔11,第二壳体2与第一壳体1可拆卸连接。挂接机构3与第一壳体1连接,并且挂接机构3设置成能够挂接于窗帘轨道。驱动滚轮组件4包括驱动机构41和驱动轮42,驱动机构41用于驱动驱动轮42转动,驱动轮42安装于第一壳体1内且部分通过通孔11伸出;电源组件5设置于第二壳体2内,并且电源组件5与驱动机构41连接,以便为驱动机构41供电。
37.窗帘开合装置在安装时,首先将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连接,然后通过挂接机构3将装置整体挂接在窗帘轨道上。挂接好后,驱动轮42与窗帘轨道的下侧面抵接。需要开闭窗帘时,电源组件5为驱动机构41供电,驱动轮42在驱动机构41的驱动下转动,并借助驱动轮42与窗帘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带动装置沿窗帘轨道行走。行走过程中,窗帘开合装置带动窗帘轨道上的窗帘环移动,从而实现窗帘的自动开启和闭合。
38.当窗帘驱动装置电量不足时,用户只需将第二壳体2从第一壳体1上拆下,即可对电源组件5进行充换电操作,如更换干电池或者对蓄电池充电。在电量达到使用要求后,只需将第二壳体2重新安装至第一壳体1上,便可继续使用窗帘开合装置。
39.由上述描述可以看出,通过在第二壳体2内设置电源组件5,并且将第二壳体2设置
成与第一壳体1可拆卸连接,使得本技术的窗帘开合装置具有充换电方便、运行稳定等优点。具体地,用户需要对窗帘开合装置进行电能补充时,只需将第二壳体2从第一壳体1上拆下,即可实现对电源组件5中电池的充电或更换,操作方便;并且由于无需拆卸第一壳体1,因此挂接机构3和驱动滚轮组件4始终保持与窗帘轨道的配合,避免由于频繁拆装而影响装置的运行稳定性。
40.下面进一步参照图1和图2,对本技术的窗帘开合装置进行详细介绍。
41.如图1和2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1内部形成有安装腔,挂接机构3和驱动滚轮组件4均安装在该安装腔内。其中,驱动滚轮组件4包括驱动机构41和驱动轮42,驱动机构41为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轮42传动连接,如与驱动轮42直接连接或通过传动组件与驱动轮42连接等。驱动滚轮组件4安装在第一壳体1的安装腔中,安装好后,驱动轮42部分通过通孔11伸出并可相对于第一壳体1转动。挂接机构3包括两个t型杆,两个t型杆沿装置的行走方向设置在驱动滚轮组件4的两侧,每个t型杆的下部设置在第一壳体1的安装腔中,上部穿出第一壳体1且上部的横杆段的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滚轮。本技术的挂接机构3可挂接于u型杆的轨道内,挂置好后,挂接机构3的滚轮沿u型杆的轨道的下侧面内壁滚动,驱动轮42与u型杆的下侧面外壁抵接。
42.参照图2,第一壳体1的底部向内凹陷形成凹槽13,凹槽13上设置有第一连接构件12,第二壳体2的顶部形成凸台22,凸台22上设置有第二连接构件21,凸台22与凹槽13插接时,第一连接构件12与第二连接构件21的配合连接,从而实现第二壳体2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壳体1的底部。具体地,第一连接构件12为永磁铁,第二连接构件21为磁性金属,永磁铁设置在凹槽13朝向第一壳体1内部的一侧,磁性金属设置在凸台22内部。其中,永磁铁设置有两个,沿窗帘开合装置的行走方向布置于凹槽13的两端。相应地,磁性金属设置有两个,沿窗帘开合装置的行走方向布置于凸台22的两端。凸台22的顶部外缘设置有倒角,在该倒角的导向下,凸台22能够更加容易地插接在凹槽13内。在凸台22插接在凹槽13后,磁性金属与永磁铁磁吸合,从而实现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连接。
43.继续参照图2,电源组件5包括电源控制板51和充电电池52,充电电池52为锂电池,其固定于第二壳体2内,电源控制板51与充电电池52电连接。第一壳体1内还设置有主控板53,电源控制板51与主控板53电连接,主控板53与驱动机构41连接。
44.仍参照图2,第一壳体1上设置有与驱动机构41电连接的连接器公端61,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与电源组件5电连接的连接器母端62,在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连接时,连接器公端61与连接器母端62配合连接。本技术中,连接器采用pogo pin连接器,其公端为针端,母端为孔端。针端设置于凹槽13朝向第一壳体1内部一侧并位于两个永磁铁之间,其一端与主控板53电连接,另一端穿出至凹槽13另一侧。孔端设置于凸台22的内部并位于两个磁性金属之间,其一端与电源控制板51电连接,另一端外露于凸台22的上侧面。当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连接后,针端插入孔端,从而实现电源控制板51与主控板53之间的电连接。
45.第二壳体2的顶部还设置有充电口8。本技术中,充电口8为type-c接口,其一端与电源控制板51电连接,另一端外露于凸台22的上侧面。当需要为电池充电时,只需将连接有电源的充电线插入至该type-c接口,即可实现对充电电池52的充电。
4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驱动机构41、主控板53、连接器、电源控制板51、充电电池52、充电口8等各电气元件之间的电连接方式和供电原理在本领域中较为常见,因此不再赘述。
47.接下来结合图1和图2,对本技术的窗帘开合装置的拆装过程进行介绍。
48.首先参照图2,窗帘开合装置电量不足时,用户只需用两只手分别捏住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然后对第二壳体2施加向下的拉力,以克服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磁吸附力,即可将第二壳体2拆下。拆下后,用户可以将充电线插入type-c接口,对电池充电。
49.接下来参照图1,在电量充满后,将充电线拔出,用户手持第二壳体2,从第一壳体1的下部将第二壳体2向上推,在凸台22的导向作用和磁吸附力的作用下,第二壳体2的凸台22吸合在第一壳体1的底部凹槽13内,pogo pin的针端插入孔端,实现第二壳体2与第一壳体1的安装,以及电源组件5与驱动机构41之间的电连接。
50.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通过将第二壳体2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壳体1的底部,并且二者采用磁吸合的方式连接,方便第二壳体2的快速拆卸。通过设置凸台22和凹槽13,使得第二壳体2与第一壳体1配合连接时,能够利用凸台22进行导向,提升安装便捷程度。并且通过将连接器公端61、母端分别设置在凸台22和凹槽13上,还有利于装配时对准,提高装配准确性。通过将充电口8设置在凸台22的上侧面,可以在第二壳体2与第一壳体1装配好后将充电口8隐藏,防止充电口8外露而进入灰尘。通过使用pogo pin连接器,能够实现第二壳体2与第一壳体1之间的精密连接,提高连接器的防腐蚀性、稳定性、耐久性。
5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优选的实施方式仅仅用于阐述本技术的原理,并非旨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设置方式进行调整,以便本技术能够适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52.例如,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尽管上述实施方式仅针对挂接机构3和驱动滚轮组件4仅提供了一种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本技术对现有技术的贡献体现在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可拆卸设置方式,因此,在采用本技术的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可拆卸设置的情况下,使用其他形式的挂接机构3和驱动滚轮组件4也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挂接机构3还可以采用适用于罗马杆或工字杆的形式,其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1内,也可以与第一壳体1彼此独立设置。驱动滚轮组件4可以采用单电机驱动单滚轮形式,也可以采用单电机驱动多滚轮或多电机驱动多滚轮形式。此外,驱动滚轮组件4与挂接机构3的位置关系也可以进行调整,只要能够实现挂接机构3挂接在窗帘轨道上、驱动滚轮组件4中的驱动轮42抵接在窗帘轨道的下侧面即可。
53.例如,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上述实施方式是结合第一壳体1底部形成凹槽13,第二壳体2顶部形成凸台22进行说明的,但这种设置方式并未唯一,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调整,以便适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例如,第一壳体1的底部可以形成凸台22,第二壳体2的顶部形成凹槽13,第一连接构件12设置在凸台22上,第二连接构件21设置在凹槽13内。当然,凸台22和凹槽13也可以不设置,而是直接将第一连接构件12设置在第一壳体1的底部,第二连接构件21设置在第二壳体2的顶部。
54.再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是结合永磁铁设置在凹槽13朝向第一壳体1内部的一侧,磁性金属设置在凸台22内部,且二者均设置两个进行说明的,但这种设置方式并非一成不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调整。例如,永磁铁也可以设置在凹槽13朝向第二壳体2的一侧,并且/或者磁性金属也可以设置在凸台22的外部等。再如,二者的数量、设置位置也可以进行调整,只要调整后的技术方案满足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连接要求即可。
55.再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上述实施方式中是结合第一连接构件12是永磁铁,第二连接构件21是磁性金属进行阐述的,但显然,在满足第一连接构件12和第二连接构件21中的一个是永磁铁,另一个是永磁铁或磁性金属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随意调整第一连接构件12和第二连接构件21的具体形式。
56.再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上述连接器是结合pogo pin连接器进行说明的,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更改,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使用弹簧针连接器、磁吸连接器等来替代pogo pin连接器。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中是以连接器公端61设置在第一壳体1上,连接器母端62设置在第二壳体2上,但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公端与母端的设置位置可以对调,对调后并不影响二者的电连接。
57.再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上述实施方式是结合充电口8为type-c接口进行说明的,但这并非旨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采用type-a、type-b等其他可能的充电接口进行替换。此外,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不设置充电口8,而是改用无线充电的方式为电池充电。也即在第二壳体2内设置无线充电线圈,将无线充电线圈与电源组件5电连接。其中无线充电的原理为常规手段,不再赘述。当然,在可能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在第二壳体2同时设置充电口8和无线充电线圈,以满足用户的不同充电需求。
58.再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虽然上述实施方式是结合电源组件5包括电源控制板51和充电电池52、第一壳体1内设置主控板53进行描述的,但这种设置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进行调整,只要调整后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利用电源组件5为驱动机构41供电即可。例如,可以将电源控制板51集成在主控板53后统一设置在第二壳体2内,即电源组件5包括主控板53和充电电池52,充电电池52与主控板53电连接,主控板53通过连接器与驱动机构41电连接。再如,也可以不设置充电电池52,而是在第二壳体2内设置电池仓,用于放置干电池,采用干电池与电池控制板或主控板53连接为驱动机构41供电。
59.当然,上述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之间、以及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和优选的实施方式之间还可以交叉配合使用,从而组合出新的实施方式以适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60.下面参照图3和图4,对本技术的第二种实施方式进行介绍。其中,图3为本技术的窗帘开合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装配图;图4为本技术的窗帘开合装置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拆分图。
61.如图3和图4所示,与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构件12为卡槽,第二连接构件21为卡扣。具体地,卡槽设置有两个,分别开设在凹槽13的两相向设置的内侧面上,卡扣对应地分别设置在凸台22的两外侧面上。进一步地,第二壳体2的外侧面上还设置有两个弹性按钮23,该弹性按钮23通过在第二壳体2的侧面进行u型切割的方式形成,并且u型槽的上部延伸至凸台22的外侧面,以使卡扣位于弹性按钮23上。当按下弹性按钮23时,弹性按钮23产生弹性形变使得卡扣向第二壳体2内部移动,此时可将第二壳体2从第一壳体1上拆下。当松开弹性按钮23时,按钮弹性23形变恢复,带动卡扣回到卡接位置。
62.卡槽与卡扣的设置方式,在保证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拆装方便的同时,提高了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使得第二壳体2不易掉落。
63.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卡槽与卡扣的设置位置
可以对调,即凹槽13的内部设置卡扣,而凸台22的侧面设置卡槽。此外,无论卡槽与卡扣如何设置,第二壳体2上都可以不设置弹性按钮23,而是在用户按下第二壳体2时依靠第二壳体2自身材料的弹性形变使得卡扣与卡槽分离。
64.再者,在设置弹性按钮23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对弹性按钮23进行调整,如采用与第二壳体2独立的按钮+弹簧的形式替换图中的切割成型方式。具体地,可以在第二壳体2的侧面开设沉头孔,在沉头孔内壁上设置滑槽,另外设置带有卡扣的按钮,按钮上设置滑块,并将滑块卡入滑槽内,使得按钮在滑槽内滑动且不脱离滑槽。然后在按钮与沉头孔之间设置压缩弹簧,当按下按钮时,卡扣向第二壳体的内部移动,压缩弹簧被压缩储存弹性势能;松开按钮时,压缩弹簧释放弹性势能带动按钮回弹至卡接位置。
65.下面参照图5,对本技术的第三种实施方式进行介绍。其中,图5为本技术的窗帘开合装置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装配图。
66.如图5所示,与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2的外侧面还设置有太阳能板7,太阳能板7与电源组件5连接,用于为充电电池52充电。具体地,第二壳体2的两个相向设置的侧面各设置有一块太阳能板7,该太阳能板7与电源控制板51电连接,从而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为充电电池52提供电力补充。
67.当采用此种技术方案时,只需将窗帘开合装置挂设在窗帘朝向室外的一侧,即可利用太阳能为充电电池52充电。
68.通过设置太阳能板7,使得本技术的窗帘开合装置具备自充电的效果,可以减少用户拆卸第二壳体2的次数,提高用户体验。
69.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技术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70.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技术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