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高强度支架的沙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15491发布日期:2022-05-18 19:34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带高强度支架的沙发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带高强度支架的沙发。


背景技术:

2.现代西式家具兼顾了传统的内涵与现代的形式,造型时尚典雅,符合大多数中国入的审美情趣,并且拥有高品质的材质搭配以及丰富的色彩组合,能够满足消费者高雅而有品位的追求。沙发由于舒适度高,已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目前的沙发大多为普通的皮质或木质沙发,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沙发在运输入户过程中极为不便,尤其是小型房屋。


技术实现要素:

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拆装方便的带高强度支架的沙发。
4.一种带高强度支架的沙发,包括支架组件、坐垫及背垫,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第一侧框、第二侧框、第一装饰板、第二装饰板、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及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一装饰板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框,所述第二装饰板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框,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框与所述第二侧框,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框与所述第二侧框,所述第三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拆卸于所述第一装饰板与所述第二装饰板,所述坐垫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三支撑杆上,所述背垫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杆上。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饰板与所述第二装饰板均带有图案。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侧垫与第二侧垫,所述第一侧垫的底部与所述第二侧垫的底部均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及第三支撑杆上;所述第一侧垫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坐垫与所述第一侧框,所述第二侧垫的两侧分别连接所述坐垫与所述第二侧框。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第一加强杆与第二加强杆,所述第一加强杆的两端分别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加强杆的两端分别拆卸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穿设所述第一加强杆与所述第二加强杆,所述第一加强杆对应所述第一侧垫设置,所述第二加强杆对应所述第二侧垫设置。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还包括第一折弯件与第二折弯件,所述第一折弯件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侧框上,所述第二折弯件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框上,所述第一折弯件与所述第二折弯件对称设置。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垫的一侧架设于所述第一折弯件上,所述第二侧垫的一侧架设于所述第二折弯件上。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弯件的横截面呈倒放的l型,所述第二折弯件的横截面呈7字型。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弯件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让位部,所述第二折弯件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让位部。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架组件为金属材质制成。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框、所述第二侧框、所述第一装饰板、所述第二装饰板、所述第一支撑杆及所述第二支撑杆均涂布有防指纹层。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5.本实用新型的带高强度支架的沙发通过将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拆卸连接于第一侧框与第二侧框,第三支撑杆拆卸连接于第一装饰板与第二装饰板,既拆装方便、节省运输空间,又确保强度高、结构稳固;通过第一装饰板与第二装饰板提升美感度。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的带高强度支架的沙发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所示带高强度支架的沙发的侧视图;
18.图3为图2中第一侧框、第一装饰板、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三支撑杆及第一折弯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3的俯视图。
20.附图标注说明:
21.带高强度支架的沙发100;
22.支架组件10、第一侧框11、第一连接部111、第一竖立部112、第二连接部113、第二竖立部114、第一装饰板12、图案部121、固定部122、第一支撑杆13、第二支撑杆14、第三支撑杆15、第一加强杆16、第二加强杆17、第一折弯件18、第一让位部181、坐垫20、背垫30、第一侧垫40、第二侧垫50。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的数目被称为有“多个”,它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任意数目。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6.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方式的带高强度支架的沙发100,包括支架组件10、坐垫20及背垫30,支架组件10包括第一侧框11、第二侧框(图未标)、第一装饰板12、第二装饰板(图未标)、第一支撑杆13、第二支撑杆14及第三支撑杆15;本实用新型的
带高强度支架的沙发100通过将第一支撑杆13与第二支撑杆14拆卸连接于第一侧框11与第二侧框,第三支撑杆 15拆卸连接于第一装饰板12与第二装饰板,既拆装方便、节省运输空间,又确保强度高、结构稳固;通过第一装饰板12与第二装饰板提升美感度。
27.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支架组件10包括第一侧框11、第二侧框、第一装饰板12、第二装饰板、第一支撑杆13、第二支撑杆14及第三支撑杆15,可选地,第一侧框11与第二侧框均为可拆卸结构,第一侧框11与第二侧框的结构相同,以下主要介绍第一侧框11,第一侧框11包括依次首尾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11、第一竖立部112、第二连接部113及第二竖立部114,第一竖立部112的两端分别插设于第一连接部111与第二连接部113,第二竖立部114 的两端分别插设于第一连接部111与第二连接部113。第一装饰板12拆卸连接于第一侧框11,第二装饰板拆卸连接于第二侧框,第一装饰板12与第二装饰板均带有图案,提高美观度,第一装饰板12与第二装饰板的结构相同,以下主要介绍第一装饰板;可选地,第一装饰板12带有镂空图案,一是提高美观度,二是减轻重量;进一步地,第一装饰板12包括图案部121与两个固定部122,两个固定部122分别连接图案部121的两侧,通过两个固定部122分别插设于第一竖立部112与第二竖立部114。
28.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13的两端分别拆卸连接于第一侧框11与第二侧框,第二支撑杆14的两端分别拆卸连接于第一侧框11与第二侧框,第三支撑杆15的两端分别拆卸于第一装饰板12与第二装饰板,确保足够的承载力;可选地,第一支撑杆13的两端分别插设于第一侧框11与第二侧框,第二支撑杆14的两端分别插设于第一侧框11与第二侧框,第三支撑杆15的两端分别插设于第一装饰板12与第二装饰板;进一步地,第一支撑杆13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连接于第一侧框11与第二侧框,第二支撑杆14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连接于第一侧框11与第二侧框,第三支撑杆15的两端分别通过螺钉连接于第一装饰板12与第二装饰板。
29.为了确保结构牢固,支架组件10还包括第一加强杆16与第二加强杆17,第一加强杆16的两端分别拆卸连接第一支撑杆13与第二支撑杆14,第二加强杆17的两端分别拆卸连接第一支撑杆13与第二支撑杆14,第三支撑杆15穿设第一加强杆16与第二加强杆17,可选地,第一加强杆16的两端分别插设于第一支撑杆13与第二支撑杆14,第二加强杆17的两端分别插设于第一支撑杆13 与第二支撑杆14。
30.如图1与图4所示,支架组件10还包括第一折弯件18与第二折弯件(图未标),第一折弯件18拆卸连接于第一侧框11上,第二折弯件拆卸连接于第二侧框上,第一折弯件18与第二折弯件对称设置;可选地,第一折弯件18通过螺钉连接第一侧框11,第二折弯件通过螺钉连接第二侧框。进一步地,第一折弯件18的横截面呈倒放的l型,第二折弯件的横截面呈7字型;第一折弯件18 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让位部181,第二折弯件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让位部,以防误伤用户。在一实施例中,支架组件10为金属材质制成,可选地,金属材质为高强度钢;进一步地,第一侧框11、第二侧框、第一装饰板12、第二装饰板、第一支撑杆13及第二支撑杆14均涂布有防指纹层。
31.如图1与图2所示,坐垫20安装于第一支撑杆13与第三支撑杆15上,背垫30安装于第二支撑杆14上,确保结构牢固。
32.如图1与图2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舒适度,本带高强度支架的沙发100 还包括第一侧垫40与第二侧垫50,第一侧垫40的底部与第二侧垫50的底部均安装于第一支撑杆13、
第二支撑杆14及第三支撑杆15上;第一侧垫40的两侧分别连接坐垫与第一侧框11,第二侧垫50的两侧分别连接坐垫与第二侧框;可选地,第一加强杆16对应第一侧垫40设置,第二加强杆17对应第二侧垫50 设置,确保足够的承载力;进一步地,第一侧垫40的一侧架设于第一折弯件18 上,第二侧垫50的一侧架设于第二折弯件上,确保结构牢固。
33.本实用新型的带高强度支架的沙发100通过将第一支撑杆13与第二支撑杆 14拆卸连接于第一侧框11与第二侧框,第三支撑杆15拆卸连接于第一装饰板12与第二装饰板,既拆装方便、节省运输空间,又确保强度高、结构稳固;通过第一装饰板12与第二装饰板提升美感度。
34.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