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切换排液的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18731发布日期:2022-11-02 21:1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切换排液的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切换排液的食品加工机。


背景技术:

2.现有的食品加工机如免手洗豆浆机,其排浆嘴或出浆嘴包括如下两种设计:一种是排浆嘴不能活动,排浆和排废在同一位置进行,在该方案中,在接浆杯的下方设有余水盒,需要排废时,需要将接浆杯拿走,从而排浆嘴可向余水盒出水。另一种是排浆嘴可通过旋转切换排浆位置和排废位置,排浆嘴经由转阀驱动实现旋转。
3.然而,上述排浆嘴的设计仍存在诸多不足:排浆嘴不能活动限制了余水盒的设置方位,且余水盒设于接浆杯下方时,余水盒的设计空间有限造成其盛水容量受限;并且,排浆嘴不能活动限制了排浆或排废的自动进行,需要增加人工放置或移走接浆杯的操作,不利于提升用户使用体验;使用转阀驱动排浆嘴转动,转阀内部结构复杂,造成设计及制造成本增加;并且,转阀驱动排浆嘴转动效率低,可靠性差、易发生转动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切换排液的食品加工机,以至少解决现有的排浆嘴不能活动限制了余水盒的设置方位和盛水容量、造成无法自动排浆或排废,利用转阀驱动排浆嘴旋转成本高、可靠性差等问题。
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可切换排液的食品加工机,包括制浆腔体,所述制浆腔体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处安装有排浆阀,所述排浆阀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液口,所述排浆阀设有:排浆嘴,所述排浆嘴的出口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排液;形变件,所述形变件安装于所述排浆嘴且沿所述排浆嘴向其出口端延伸,排液切换时,所述形变件可发生形变以带动所述排浆嘴的出口从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
7.本技术的可切换排液的食品加工机,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8.所述形变件设有双金属片和用于加热所述双金属片的加热电阻,所述双金属片沿所述排浆嘴的侧壁布置,所述加热电阻设于所述双金属片上;所述加热电阻加热所述双金属片,使得所述双金属片发生形变以带动所述排浆嘴的出口从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
9.所述排浆阀还设有阀壳及设于阀壳内的阀芯,所述阀壳设有连通所述排液口的出液口,所述阀芯可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液口,使得所述排浆嘴与所述排液口连通或切断;所述双金属片的部分区域设于所述阀壳,所述加热电阻设于所述双金属片位于所述阀壳的区域。
10.所述双金属片包括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所述第一金属片设于所述第二金属片的外侧,所述第一金属片的热膨胀系数小于所述第二金属片的热膨胀系数,所述双金属片受热朝向所述第一金属片的方向发生形变。
11.所述形变件设有磁性片,所述磁性片沿所述排浆嘴的侧壁布置;所述食品加工机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通电产生电磁场以吸引所述磁性片,使得所述磁性片发生形变以带动所述排浆嘴的出口从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
12.所述形变件与所述排浆嘴注塑一体成型。
13.所述排浆嘴的外侧壁设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与所述排浆嘴之间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形变件的安装槽。
14.所述排浆嘴的外侧壁设有隔热保温套,所述隔热保温套与所述排浆嘴之间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形变件的插槽,所述插槽远离所述排浆嘴的出口的一端设有开口以用于插装所述双金属片。
15.所述食品加工机设有驱动电机,以驱动所述阀芯转动或平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液口。
16.所述食品加工机设有接浆杯和废水盒,所述接浆杯和所述废水盒均设于所述制浆腔体的下方且并排布置;所述排浆嘴在初始位置时其出口位于所述接浆杯的上方,所述形变件可发生形变带动所述排浆嘴的出口从所述接浆杯的上方切换至所述废水盒的上方。
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8.1.本技术的可切换排液的食品加工机,排浆嘴的出口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从而可实现在不同功能位置排液,进一步地,通过排浆嘴上的形变件发生形变可带动排浆嘴的出口进行位置切换,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转阀驱动排浆嘴旋转切换位置的方式,本技术可省略设置转阀,有利于降低成本,并且形变件发生形变带动排浆嘴的出口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当形变件恢复形变时,排浆嘴的出口可回到第一位置,控制方式新颖、切换效率高。
19.2.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形变件设有双金属片和用于加热双金属片的加热电阻,双金属片沿排浆嘴的侧壁布置,加热电阻设于双金属片上;加热电阻加热双金属片,使得双金属片发生形变以带动排浆嘴的出口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通过设置双金属片,结构简单,利用双金属片受热可发生形变的特性,带动排浆嘴的出口端一同发生形变进行扭转,可实现位置切换。
20.其中,加热电阻设于双金属片上可实现接触传热,可加快双金属片受热发生形变,有利于提高切换效率。
21.作为本实施方式下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排浆阀还设有阀壳及设于阀壳内的阀芯,阀壳设有连通排液口的出液口,阀芯可运动以打开或关闭出液口,使得排浆嘴与排液口连通或切断;双金属片的部分区域设于阀壳,加热电阻设于双金属片位于阀壳的区域;通过合理布局双金属片和加热电阻,使加热电阻位于阀壳处,可避免其位于排浆嘴时加热电阻的接线距离排浆嘴较近,容易干涉排浆嘴活动,且安全性能低;加热电阻位于阀壳时,加热电阻的接线可通过合理排布实现隐藏/半隐藏(至少部分接线设于阀壳内)设计,可提高安全性能以及美化外观。
22.作为本实施方式下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双金属片包括第一金属片和第二金属片,第一金属片设于第二金属片的外侧,第一金属片的热膨胀系数小于第二金属片的热膨胀系数,双金属片受热朝向第一金属片的方向发生形变;通过设计双金属片的组成及排布,使双金属片受热时朝向第一金属片的方向发生形变,而通过在第一金属片的邻侧设置接液容
器,双金属片受热后可带动排浆嘴的出口到达接液容器的上方,保证了切换排液的顺畅性。
23.3.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形变件设有磁性片,磁性片沿排浆嘴的侧壁布置;食品加工机设有电磁铁,电磁铁通电产生电磁场以吸引磁性片,使得磁性片发生形变以带动排浆嘴的出口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由此,本技术可通过磁吸带动排浆嘴实现位置切换,磁性片和电磁铁组合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24.4.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形变件与排浆嘴注塑一体成型;由此可省略两者的装配,且形变件与排浆嘴接触更紧密,当形变件发生形变时可加快排浆嘴的出口发生位置切换。
25.5.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排浆嘴的外侧壁设有安装套,安装套与排浆嘴之间设有用于安装形变件的安装槽;在该实施方式中,形变件作为独立件便于从排浆嘴拆卸,便于进行维护。
26.6.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设置双金属片的方案中,排浆嘴的外侧壁设有隔热保温套,隔热保温套与排浆嘴之间设有用于安装形变件的插槽,插槽远离排浆嘴的出口的一端设有开口以用于插装双金属片;通过设置隔热保温套,一方面为形变件安装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可起到隔热保温的效果,有利于减少热量损失,加快双金属片受热发生形变,从而可加快排浆嘴的出口切换位置。
27.并且,插槽可优选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在提升保温性能的同时,可使加热电阻的接线远离排浆嘴的出口以免影响排液。
28.7.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食品加工机设有驱动电机,以驱动阀芯转动或平动,以打开或关闭出液口;本技术不限制阀芯的运动方式,可灵活设置,满足排液需求即可。
29.8.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食品加工机设有接浆杯和废水盒,接浆杯和废水盒均设于制浆腔体的下方且并排布置;排浆嘴在初始位置时其出口位于接浆杯的上方,形变件可发生形变带动排浆嘴的出口从接浆杯的上方切换至废水盒的上方;基于本技术的排浆嘴可进行位置切换,可避免将废水盒设于接浆杯的下方而限制废水盒的体积,确保了废水的盛接量;并且,排浆嘴的出口在接浆杯和废水盒之间切换,可实现自动排浆和排废,愉悦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30.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31.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下的食品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排浆嘴的出口处于第一位置;
32.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下的食品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排浆嘴的出口处于第二位置;
33.图3是本技术另一种实施方式下的食品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
34.图4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形变件与排浆嘴的装配示意图;
35.图5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下的双金属片的结构示意图;
36.图6是图5中a处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37.图7是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下的排浆嘴与隔热保温套的组合示意图。
38.附图标记:
39.10-排浆阀,11-排浆嘴,121-双金属片,122-加热电阻,13-阀壳,14-阀芯,1211-第一金属片,1212-第二金属片,1213-正极接线端子,1214-负极接线端子,123-磁性片,124-电磁铁,111-隔热保温套,112-插槽,15-接浆杯,16-废水盒。
具体实施方式
40.为了更清楚的阐释本技术的整体构思,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示例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4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各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42.另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3.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5.如图1至图7所示,本技术的可切换排液的食品加工机,包括制浆腔体,所述制浆腔体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口处安装有排浆阀10,所述排浆阀10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排液口,所述排浆阀10设有:排浆嘴11,所述排浆嘴11的出口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排液;形变件,所述形变件安装于所述排浆嘴11且沿所述排浆嘴11向其出口端延伸,排液切换时,所述形变件可发生形变以带动所述排浆嘴11的出口从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
46.本技术的排浆嘴11切换位置的工作原理为:形变件发生形变后可带动排浆嘴11的出口端发生形变或扭转,以使得排浆嘴11的出口朝向改变,具体地,可使排浆嘴11的出口到达第二位置;当形变件的形变消失后,排浆嘴11的出口能够自发地回到第一位置。
47.由于形变件沿排浆嘴11向其出口端延伸,形变件可至少带动排浆嘴11的出口端发生形变或扭转,以使得在第一位置时,排浆嘴11的出口能够朝向第一接液容器,允许液体排出至第一接液容器,在第二位置时,排浆嘴11的出口能够朝向第二接液容器,允许液体排出至第二接液容器。
48.形变件沿排浆嘴11向其出口端延伸,形变件的最低位置可高于或低于排浆嘴11的最低位置,以灵活化形变件的布置范围。
49.进一步地,第一接液容器例如为食品加工机附带的接浆杯,或者为用户的杯子、盛具等,或者为废水箱、废水盒等,排浆嘴11可向第一接液容器排放豆浆、其他加工饮品,或者清洗后的废水。第二接液容器例如为食品加工机附带的废水箱、废水盒,或者为用户的杯子、盛具等,排浆嘴11可向第二接液容器排放清洗后的废水,或者豆浆、其他加工饮品。
50.为了便于描述排浆嘴11的工作状态,下文以排浆嘴11的出口在第一位置时排浆、在第二位置时排废水为示例展开描述。在制浆阶段,排液口关闭,制浆腔体内物料在粉碎装置的作用下进行制浆;制浆完成当需要排浆时,使排浆嘴11的出口处于第一位置,当排液口打开后,浆液可流出排液口并经由排浆嘴11排出。进一步地,在清洗阶段,排液口关闭,制浆腔体内清洗水在粉碎装置的作用下进行清洗;清洗结束后需要排废水时,使排浆嘴11的出口切换至第二位置,当排液口打开后,清洗废水可流出排液口并经由排浆嘴11排出。
5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所描述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其实际方位彼此可交换,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
52.本技术对形变件设计了两者不同结构,但不限于这两种方式,其他能够实现同样功能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所要保护的范围。
53.实施方式一:如图1、图2、图5和图6所示,所述形变件设有双金属片121和用于加热所述双金属片121的加热电阻122,所述双金属片121沿所述排浆嘴11的侧壁布置,所述加热电阻122设于所述双金属片121上;所述加热电阻122加热所述双金属片121,使得所述双金属片121发生形变以带动所述排浆嘴11的出口从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
54.在该实施方式中,排浆嘴11设有硅胶管,双金属片121可设于硅胶管的侧壁,双金属片121发生形变时可促使硅胶管的出口端一同发生形变,实现位置切换。进一步地,在双金属片121上设置加热结构,可实现高效加热,即加热电阻122与双金属片121可通过接触式传热,可减少热量损失、缩短双金属片121发生形变的时间,因此可提高切换效率。
55.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不必在双金属片121上设置加热电阻122,而是可通过外部热源对双金属片121加热,例如使用红外灯等辐照式热源通过照射双金属片121(非接触式传热)对其加热。
56.在设置加热电阻122的方案中,加热电阻122通过导线/接线与外部电源连接,通电后加热电阻122对双金属片121加热,经过预设时间之后,双金属片121可朝向预设方向发生形变从而带动排浆嘴11的出口切换位置。
57.作为本实施方式下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排浆阀10还设有阀壳13及设于阀壳13内的阀芯14,所述阀壳13设有连通所述排液口的出液口,所述阀芯14可运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液口,使得所述排浆嘴11与所述排液口连通或切断;所述双金属片121的部分区域设于所述阀壳13,所述加热电阻122设于所述双金属片121位于所述阀壳13的区域。
58.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阀芯14运动的目的在于实现排浆阀10的打开或关闭,可
不必对排浆嘴11动作。排浆嘴11可固定于阀壳13的一端,且两者内部连通。优选地,排浆嘴11可通过适配的接头与阀壳13螺纹连接。
59.优选地,双金属片121不限于布局在排浆嘴11,其部分区域可设于阀壳13处,该部分双金属片121便于布置加热电阻122,以使加热电阻122的导线/接线位于阀壳13处,可避免对排浆嘴11的使用造成干涉或造成安全隐患。
60.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1或图2所示,双金属片121也可仅设于排浆嘴11,以减小其体积、节约材料,以及简化装配。
61.进一步地,所述双金属片121包括第一金属片1211和第二金属片1212,所述第一金属片1211设于所述第二金属片1212的外侧,所述第一金属片1211的热膨胀系数小于所述第二金属片1212的热膨胀系数,所述双金属片121受热朝向所述第一金属片1211的方向发生形变。
62.如图1和图2所示,双金属片121设于排浆嘴11的一侧,且第一金属片1211设于第二金属片1212的外侧,第一金属片1211远离第二金属片1212的一侧设有接液容器如废水盒,当双金属片121受热时,其可朝向第一金属片1211的方向发生形变,此时双金属片121可带动排浆嘴11的出口端从第一位置到达第二位置的接液容器如废水盒处,实现位置切换。
63.更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示,加热电阻122可设于第一金属片1211,除此之外还设有供加热电阻122通电实现加热的正极接线端子1213和负极接线端子1214。在正极接线端子1213和负极接线端子1214通电的情况下,加热电阻122对双金属片121加热,经预设时间后双金属片121发生形变。
64.实施方式二:
65.所述形变件设有磁性片123,所述磁性片123沿所述排浆嘴11的侧壁布置;所述食品加工机设有电磁铁124,所述电磁铁124通电产生电磁场以吸引所述磁性片123,使得所述磁性片123发生形变以带动所述排浆嘴11的出口从所述第一位置切换至所述第二位置。
66.如图3所示,在该实施方式中,排浆嘴11设有硅胶管,磁性片123可设于硅胶管的侧壁,磁性片123受磁力吸引后能够拉扯硅胶管的出口端发生扭转,实现位置切换。进一步地,电磁铁124断电后,磁性片123受力消失,排浆嘴11可在自身弹性作用下回到原来位置。
67.本技术不限于设置片状结构的磁性片123,也可设置块状的磁性件,只要能够满足对排浆嘴11的驱动即可。
68.在上述实施方式一和实施方式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本技术对形变件与排浆嘴11的加工及装配方式不作限定,例如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6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形变件与所述排浆嘴11注塑一体成型。当形变件与排浆嘴11的材质不同时,两者可通过双料注塑一体成型,如此可省略两者的装配,且使得形变件与排浆嘴11接触更紧密,当形变件发生形变时可加快排浆嘴11的出口发生位置切换。
70.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浆嘴11的外侧壁设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与所述排浆嘴11之间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形变件的安装槽。通过将形变件设为独立件,可方便拆装,有利于后期维护,以延长形变件的使用寿命。
71.在上述实施方式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排浆嘴11的外侧壁设有隔热保温套111,所述隔热保温套111与所述排浆嘴11之间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形变件的插槽112,所述插槽112远离所述排浆嘴11的出口的一端设有开口以用于插装所述双金属片121。
72.如图4和图7所示,隔热保温套111沿排浆嘴11平行布置,插槽112的设置既可以是由隔热保温套111与排浆嘴11之间预留空间形成,也可以是在隔热保温套111的内壁上单独开槽形成。其中,隔热保温套111或插槽112可延伸至与排浆嘴11的出口平齐,也可以高于或低于排浆嘴11的出口,根据所要安装的双金属片121的体积、所要达到的形变效果等确定。优选地,插槽112靠近排浆嘴11的出口的一端封闭,如此可进一步提升保温性能。如图4所示,双金属片121装配后,其设有接线端子的一端可从插槽112的开口伸出,以便接线端子与外部线路、电源等连接。
73.在上述实施方式一和实施方式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食品加工机设有驱动电机,以驱动所述阀芯14转动或平动,以打开或关闭所述出液口。例如,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阀芯14可通过平动以实现排浆阀10的打开或关闭,相较于设置转阀,可简化排浆阀10的结构、降低成本。
74.在上述实施方式一和实施方式二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所述食品加工机设有接浆杯15和废水盒16,所述接浆杯15和所述废水盒16均设于所述制浆腔体的下方且并排布置;所述排浆嘴11在初始位置时其出口位于所述接浆杯15的上方,所述形变件可发生形变带动所述排浆嘴11的出口从所述接浆杯15的上方切换至所述废水盒16的上方。
75.由此本技术可实现切换排浆和排废水。如图1和图2所示,初始时排浆嘴11的出口位于接浆杯15的上方,双金属片121受热发生形变时可带动排浆嘴11的出口到达废水盒16的上方,且当双金属片121的形变消失后,排浆嘴11可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回到接浆杯15的上方。
76.如图3所示,初始时排浆嘴11的出口位于接浆杯15的上方,磁性片123受磁力吸引后可带动排浆嘴11的出口到达废水盒16的上方,且当磁性片123受力消失后,排浆嘴11可在自身弹性的作用下回到接浆杯15的上方。
77.上述方案中,受双金属片121或磁性片123作用的排浆嘴11的结构可以为硅胶管,其可发生形变,能够满足本技术的排浆嘴11切换排液的需求。
78.本技术中未述及的地方采用或借鉴已有技术即可实现。
79.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
8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