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榨汁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18681发布日期:2023-01-13 22:35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的榨汁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的榨汁杯。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像喝饮料一样的方式来补充水果或蔬菜中含有的天然营养元素,这就需要对新鲜水果或新鲜蔬菜进行挤榨,使其渣汁分离。为了方便对食料挤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深入对榨汁杯的研究。
3.但是在榨汁杯使用的过程中,发现还存在以下缺陷:
4.1、榨汁杯的内壁对果蔬的阻力小,使水果相对移动,榨出来的蔬果汁所包含的果粒或者颗粒大小不均匀,细腻度不够,影响饮用口感。
5.2、榨汁杯的刀片一般采用的单刀片结构,其刀片两侧为直面形状,刀片对果蔬的切割不完全,导致蔬果汁中还含有大颗粒的蔬菜粒或者水果粒,影响饮用口感。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的榨汁杯,其杯壁设置有独特的阻力结构,配合双刀片组件能更充分,更快速地对蔬菜或者水果进行打碎榨汁,具有更强的粉碎力度,达到汁液细腻顺滑的目的,有效保证了用户的饮用口感。
7.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8.一种高效的榨汁杯,包括一驱动底座、设置于所述驱动底座上的双刀片组件、对应安装于所述驱动底座上的一杯体;所述杯体包括外层杯体和内层杯体,所述外层杯体和内层杯体之间形成有一中空隔离层;所述内层杯体内壁上螺旋式依次排列分布有数个螺旋棱柱,所述螺旋棱柱的宽度为0.7厘米至1.5厘米,凸出的长度为1厘米至1.5厘米;所述杯体下端面上形成有一下安装凸缘,所述下安装凸缘安装于所述驱动底座上;所述杯体上端面上形成有一上安装凸缘,所述上安装凸缘上可拆卸式安装有一第一杯盖。
9.进一步地,所述杯体从驱动底座上拆卸后,其下安装凸缘上可安装一第二杯盖。
10.进一步地,所述双刀片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底座上的一第一刀片结构、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刀片结构上且与所述第一刀片结构呈十字分布状的一第二刀片结构。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刀片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底座上的一第一连接部、分别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左端和右端且向杯体下方延伸的一第一刀片,所述第一刀片侧边上对应形成有第一锋利刀口。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刀片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上的一第二连接部、分别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左端和右端且杯体上方延伸的一第二刀片,所述第二刀片侧边上对应形成有呈波浪状的一第二锋利刀口。
13.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底座与所述双刀片组件之间还设置有一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底座上的一隔片安装座、一体式形成于所述隔片安装座上的一中
空套管、贯穿于所述中空套管上端的一安装轴;所述第一刀片结构和第二刀片结构依次被所述安装轴贯穿安装于所述中空套管上。
14.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底座包括一外壳、设置于外壳内的一pcb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外侧且电连接于所述pcb板上的一控制面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且电连接于所述pcb板的一马达,所述安装轴安装于所述马达的输出轴上端上。
15.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端形成有供所述下安装凸缘匹配旋入的一外安装凸缘。
16.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组件和所述双刀片组件均为不锈钢材质。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8.(1)通过将本榨汁杯设置为包括一驱动底座、设置于所述驱动底座上的双刀片组件、对应安装于所述驱动底座上的一杯体。所述驱动底座用于驱动所述双刀片组件对置入杯体内的果蔬进行打碎榨汁的操作。通过设置双刀片结构,使本榨汁杯具有更强的粉碎力度,提高了打碎榨汁的效果。通过将杯体设置为包括外层杯体和内层杯体,所述外层杯体和内层杯体之间形成有一中空隔离层,所述外层杯体可采用硬度高的材质制成,以保证杯体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破裂,所述内层杯体可采用易于清洗的材料制成,以保证杯体在完成榨汁操作后方便用户清洗,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所述中空隔离层用于将所述外层杯体和内层杯体间隔开,以减少外层杯体和内层杯体的热交换,从而减少用户在榨汁时放入冰块制作冷的蔬果汁但由于外层杯体和内层杯体过度热交换导致蔬果汁制冷效果不佳的情况。通过在内层杯体内壁上设置螺旋式依次排列分布的数个螺旋棱柱,所述螺旋棱柱的宽度为0.7厘米至1.5厘米,凸出的长度为1厘米至1.5厘米,所述螺旋棱柱在果蔬被双刀片组件带动转动时相对果蔬做相对运动,形成独特的阻力结构,配合所述双刀片组件,可以更快速地对蔬菜或者水果进行打碎榨汁,具有更强的粉碎力度,达到汁液细腻顺滑的目的,提高了榨汁的效率。通过在杯体的下端面上设置一下安装凸缘,用于将本杯体固定于所述驱动底座上。通过在杯体上端面上设置有一上安装凸缘,所述上安装凸缘上可拆卸式安装有一第一杯盖,所述杯体在安装在驱动底座后,可通过将第一杯盖从上安装凸缘上拆卸下,进而可在杯体内放入水果或者蔬菜,重新安装好第一杯盖后,开始榨汁操作。在完成本榨汁杯完成榨汁操作后,可通过拆卸下第一杯盖,进而倒出果蔬汁,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
19.(2)将本榨汁杯整体翻转,所述杯体从驱动底座上拆卸后,其下安装凸缘上可安装一第二杯盖,从而与杯体以及安装在杯体上安装凸缘上的第一杯盖可构成单独的密封杯子,该杯子方便携带,提高了本榨汁杯的实用性。
20.上述是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杯体的部分剖面图;
23.图3为所述杯体安装上第二杯盖和第一杯盖后的示意图;
24.图4为所述杯体的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驱动底座的剖面图;
26.图中:1、驱动底座;11、外壳;111、外安装凸缘;12、pcb板;13、控制面板;14、马达;
2、双刀片组件;21、第一刀片结构;211、第一连接部;212、第一刀片;213、第一锋利刀口;22、第二刀片结构;221、第二连接部;222、第二刀片;223、第二锋利刀口;3、杯体;31、外层杯体;32、内层杯体;33、中空隔离层;34、螺旋棱柱;35、下安装凸缘;36、上安装凸缘;37、第一杯盖;38、第二杯盖;4、安装组件;41、隔片安装座;42、中空套管;43、安装轴。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到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说明。
28.请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高效的榨汁杯,包括一驱动底座1、设置于所述驱动底座1上的双刀片组件2、对应安装于所述驱动底座1上的一杯体3;所述杯体3包括外层杯体31和内层杯体32,所述外层杯体31和内层杯体32之间形成有一中空隔离层33;所述内层杯体32内壁上螺旋式依次排列分布有数个螺旋棱柱34,所述螺旋棱柱34的宽度为0.7厘米至1.5厘米,凸出的长度为1厘米至1.5厘米;所述杯体3下端面上形成有一下安装凸缘35,所述下安装凸缘35安装于所述驱动底座1上;所述杯体3上端面上形成有一上安装凸缘36,所述上安装凸缘36上可拆卸式安装有一第一杯盖37。
29.所述驱动底座1用于驱动所述双刀片组件2对置入杯体内的果蔬进行打碎榨汁的操作。通过设置双刀片组件2,使本榨汁杯具有更强的粉碎力度,提高了打碎榨汁的效果。通过将杯体3设置为包括外层杯体31和内层杯体32,所述外层杯体31和内层杯体32之间形成有一中空隔离层33,所述外层杯体31可采用硬度高的材质制成,以保证杯体3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破裂,所述内层杯体32可采用易于清洗的材料制成,以保证杯体3在完成榨汁操作后方便用户清洗,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所述中空隔离层33用于将所述外层杯体31和内层杯体32间隔开,以减少外层杯体31和内层杯体32的热交换,从而减少用户在榨汁时放入冰块制作冷的蔬果汁但由于外层杯体31和内层杯体32过度热交换导致蔬果汁制冷效果不佳的情况。通过在内层杯体32内壁上设置螺旋式依次排列分布的数个螺旋棱柱34,所述螺旋棱柱34的宽度为0.7厘米至1.5厘米,凸出的长度为1厘米至1.5厘米,所述螺旋棱柱34在果蔬被双刀片组件2带动转动时相对果蔬做相对运动,形成独特的阻力结构,配合所述双刀片组件2,可以更快速地对蔬菜或者水果进行打碎榨汁,具有更强的粉碎力度,达到汁液细腻顺滑的目的,提高了榨汁的效率。通过在杯体3的下端面上设置一下安装凸缘35,用于将本杯体3固定于所述驱动底座1上。通过在杯体3上端面上设置有一上安装凸缘36,所述上安装凸缘36上可拆卸式安装有一第一杯盖37,所述杯体3在安装在驱动底座1后,可通过将第一杯盖37从上安装凸缘36上拆卸下,进而可在杯体3内放入水果或者蔬菜,重新安装好第一杯盖37后,开始榨汁操作。在完成本榨汁杯完成榨汁操作后,可通过拆卸下第一杯盖37,进而倒出果蔬汁,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
30.为了使本榨汁杯更为方便,如图3和图4所示,将本榨汁杯整体翻转,所述杯体3从驱动底座1上拆卸后,其下安装凸缘35上可安装一第二杯盖38,从而所述第二杯盖38与杯体3以及安装在杯体3上安装凸缘36上的第一杯盖37可构成单独的密封杯子,该杯子方便携带,提高了本榨汁杯的实用性。
31.对于所述双刀片组件2的具体结构设置,如图1所示,所述双刀片组件2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底座1上的一第一刀片结构2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刀片结构21上且与所述第一
刀片结构21呈十字分布状的一第二刀片结构22。所述第一刀片结构21和第二刀片结构22呈十字分布,从而使双刀片组件2在被驱动底座1带动转动时,可全面地对杯体3内的果蔬进行打碎榨汁,提高了本榨汁杯的效率。
32.对于所述第一刀片结构21的具体结构设置,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刀片结构21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底座1上的一第一连接部211、分别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的左端和右端且向杯体3下方延伸的一第一刀片212,所述第一刀片212侧边上对应形成有第一锋利刀口213。所述驱动底座1带动所述第一连接部211和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左端和右端上的第一刀片212,第一刀片212上的第一锋利刀口213对放置于杯内的水果或者蔬菜进行打碎榨汁。通过将所述第一刀片212设置为向杯体3下方延伸,增加了所述第一刀片212的活动范围,使第一刀片212可以对杯体3下端进行更全面的覆盖,提高了本榨汁杯的榨汁效率。
33.对于所述第二刀片结构22的具体结构设置,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刀片结构22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上的一第二连接部221、分别从所述第二连接部221的左端和右端且杯体3上方延伸的一第二刀片222,所述第二刀片222侧边上对应形成有呈波浪状的一第二锋利刀口223。所述驱动底座1带动所述第一连接部211和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左端和右端上的第一刀片212转动的同时,设置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11上的第二连接部221同步带动连接于其左端和右端上的第二刀片222转动。通过将所述第二刀片222设置为向杯体3上方延伸,增加了所述第二刀片222的活动范围,使第二刀片222可以对杯体3下端上方的位置进行打碎榨汁,经过第二刀片222打碎后的水果或者蔬菜整体高度减小,下降到第一刀片212的位置,被第一刀片212继续同步打碎榨汁,双刀片的配合,具有更强的粉碎力度,达到汁液细腻顺滑的目的,提高了榨汁的效率。通过将所述第二刀片222的刀口设置为波浪状,从而使所述第二刀片222更容易对果蔬进行切割打碎,进一步提高了榨汁的效率。
34.对于所述双刀片组件2安装于所述驱动底座1上的具体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底座1与所述双刀片组件2之间还设置有一安装组件4,所述安装组件4包括设置于所述驱动底座1上的一隔片安装座41、一体式形成于所述隔片安装座41上的一中空套管42、贯穿于所述中空套管42上端的一安装轴43;所述第一刀片结构21和第二刀片结构22依次被所述安装轴43贯穿安装于所述中空套管42上。所述隔片安装座41用于将所述中空套管42固定于驱动底座1上和用于防止汁液进入到驱动底座1内,进而损坏驱动底座1内部零件导致驱动底座1无法正常转动。所述中空套管42用于隔绝安装轴43和外部汁液,防止汁液进入驱动底座1内,导致驱动底座1内部零件腐蚀生锈,提高了本榨汁杯的可靠性。
35.对于所述驱动底座1的具体结构设置,如图1和图5所示,所述驱动底座1包括一外壳11、设置于外壳11内的一pcb板12、设置于所述外壳11外侧且电连接于所述pcb板12上的一控制面板13、设置于所述外壳11内且电连接于所述pcb板12的一马达14,所述安装轴43安装于所述马达14的输出轴上端上。所述外壳11用于保护内部的零件如马达14、pcb板12等,防止杯体3内的水分或者果蔬粒等进入,导致内部零件无法正常使用,提高了本装置的实用性。用户可通过控制面板13控制马达14的转数和时间,从而使连接于马达14上的双刀片组件2可对不同类型的果蔬进行打碎榨汁,增加了本榨汁杯的适用范围。
36.对于所述杯体3安装于所述外壳11上的具体方式,如图1所示,所述外壳11上端形成有供所述下安装凸缘35匹配旋入的一外安装凸缘111,所述杯体3上的下安装凸缘35对应螺旋式安装于所述外安装凸缘111上,完成杯体3固定于外壳11上的目的,配合在杯体3上安
装的第一杯盖37,使本榨汁杯整体呈密封状态。
37.为了使本装置更耐磨,所述安装组件4和所述双刀片组件2均为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材质加固使用更长久、耐磨、防裂、防漏,进一步提高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
38.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高效的榨汁杯置,是对具体结构进行改进,而对于具体的控制方式,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对于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的马达、pcb板及其他部件,可以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原理及控制方式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3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技术特征,而得到的其他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