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水拖把的水箱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21309发布日期:2023-01-13 23:21阅读:44来源:国知局
喷水拖把的水箱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水拖把的水箱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具有喷水功能的拖把结构大致相似,包括拖把杆、与拖把杆活动连接的拖把盘,还包括设于可脱卸设于拖把杆上的水箱、设于拖把杆上的可与水箱连通的水泵,水泵还连接一用于向外喷水的喷嘴,水泵与用于操作其从水箱中吸水并最终将水从喷嘴中喷出的操作机构连接;操作机构可以扳手机构,即在拖把杆的头部设有扳手,扳手抵接一辅助压杆,辅助压杆抵接以穿入拖把杆的连杆,连杆的尾部设有挤压机构,挤压机构与泵塞可产生相互作用。通过操作扳手,从而操作挤压机构,带动泵塞运动,泵塞具有自动回位装置,通常为弹簧。初始状态下出水泵内无水,泵塞被下压后回升,水箱内的水即可通过进水泵被吸入出水泵内,泵塞再次下压,出水泵内的水即可通过喷嘴喷出。
3.本技术人申请了专利号为cn201921896915.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喷水拖把的水箱结构》,该水箱的出水端位于下部并插入拖把杆的上端口中,水箱的上部具有注水口,方便用户向水箱内进行加水操作。水箱具体包括上壳、下壳及内壳,上壳和下壳上下对合,内壳位于上壳和下壳形成的空间内,内壳的上端形成注水口,并在注水口处设有堵塞,其中,内壳的下端敝口,具体地,装配时,内壳插入到下壳中并内壳的下端口边沿与下壳的底面焊接在一起,然后再将上壳卡扣连接在内壳上。但,由于水箱设置在拖把杆的上端,注满水后,拖把杆上端较重,易倾倒,而水箱的内壳下端口边沿与下壳的底面之间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一起,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拖把倾倒碰撞情况,就容易导致内壳与下壳之间的焊接位置出现裂缝,进而使水箱中的水通过内壳的外壁与下壳的内壁之间的间隙泄漏出来,严重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4.为此,申请号为202021610430.2(授权公告号为:cn 213850531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喷水拖把用水箱结构,包括上水箱、下水箱、及其内具有喷水流道的拖把杆,上水箱的下部具有第一开口,下水箱的上部具有第二开口,上水箱伸入到下水箱的第二开口中并与下水箱进行连接,上水箱的第一开口的周沿与下水箱的内底壁之间设有通过焊接方式形成第一密封结构,下水箱的下端设有与水容腔连通的出水端,出水端插接在拖把杆的顶端并与喷水流道连通;上水箱的外壁与下水箱的内壁之间还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密封结构,第二密封结构位于第一密封结构上方。在上水箱与下水箱之间至少采用两个密封保护,即使在拖把因倾倒在焊接位置出现裂缝,水箱中的水流也难以泄漏到水箱之外,提高了喷水拖把产品整体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该专利通过设置两重密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水箱的两个箱体之间的漏水问题,但,随着长时间使用,作为第二密封结构的密封圈会老化密封失效,作为第一密封结构的焊接结构也容易因碰撞或倾倒而出现裂缝。
5.故,现有的喷水拖把的水箱装配结构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密封性好、不容易出现漏水问题的喷水拖把的水箱装配结构。
7.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喷水拖把的水箱装配结构,包括:
8.拖把杆,其内部限定出供水通过的喷水流道;
9.水箱,与所述拖把杆的喷水流道相连通;
10.驱动把手以及设于拖把杆内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把手与所述驱动杆相连;
11.还包括水箱固定座,该水箱固定座连接在拖把杆的顶部,并限定出用于安置所述水箱的容纳凹部,所述水箱为一体设计,安置在所述水箱固定座的容纳凹部中,所述驱动把手铰接在所述水箱固定座上,并位于所述水箱之外,所述驱动杆的上端露出所述水箱之外,与所述驱动把手相连。
12.为了保证水箱在水箱固定座中的安装的牢靠性,所述水箱固定座的底部具有向下延伸的安装管,所述水箱包括水箱本体以及连接在水箱本体上且向下延伸的连接管,所述水箱的连接管插设在所述的安装管中,所述拖把杆的上端套设连接在所述水箱的连接管之外,并伸入到所述的安装管中,所述驱动杆的上端穿过所述连接管并外露,所述驱动把手与所述驱动杆的上端相抵。由于水箱本体上的连接管装入到水箱固定座的安装管中形成限位,因而设置使得水箱能牢靠地安装在水箱固定座的容纳凹部中,而不会轻易的脱落出来。
13.为了避免水从连接管的上端口处泄漏,所述连接管设于所述水箱本体的后侧壁上,所述连接管的上端具有供所述驱动杆的上端伸出的上端口,所述连接管与所述水箱本体之间开设有连通水箱本体与连接管的内腔的过流口,所述驱动杆位于所述过流口之上的部分上通过密封圈与所述连接管的内壁密封配合。
14.为了方便水箱本体的加工,所述水箱本体的上端具有敞口,该敞口处盖合有盖体,在所述水箱安置到所述容纳凹部状态下,所述盖体与所述容纳凹部的侧壁贴合并相抵。
15.为了方便向水箱本体内加水,所述水箱本体的前侧壁上还开设有加水口,该加水口设有可拆卸的堵塞。
16.为了方便水箱固定座的加工以及装配考虑,所述水箱固定座包括能相互扣合在一起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
17.为了对水箱及水箱安装座进行保护,以及保证拖把在水箱位置处的整体美观性,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水箱以及水箱固定座之外的套壳,所述套壳上具有供所述驱动把手穿出的第一开口,所述套壳在与所述容纳凹部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供水箱的前侧壁外露的第二开口。
18.为了能将套壳套设在水箱及水箱安装座之外以及避免水箱以及水箱安装座发生变形问题,所述套壳包括上下扣合在一起的第一套壳和第二套壳,所述第一套壳的下部敞口,所述第二套壳的上部敞口,所述第二套壳的上部敞口边沿的内侧壁上具有向第一套壳延伸的限位板,所述第一套壳的下部敞口边沿的内侧壁具有供所述限位板插入其中的限位插槽。上述第一套壳及第二套壳之间的限位板及限位插槽之间的配合结构,可以将套壳在连接到位口进行胀紧,避免发生脱落问题。
19.为了方便安装,以及实现与水箱本体之间的固定装配,所述水箱的前侧壁上具有
两个平行布置、且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滑槽,所述第一套壳及第二套壳的第二开口处具有能卡入所述滑槽中的凸沿。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由于驱动把手等喷水部件是设置在水箱之外,而不是装配到水箱内部,因而,水箱可以设计为一体件,采用一体设计的水箱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焊接的分体水箱结构相比,不容易因碰撞出现裂痕,密封性好,减少了漏水问题,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拖把的上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2的分解图;
24.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分解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水箱的分解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拖把的上部的轴向剖视图;
27.图7为图6中a-a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9.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了表示方向的术语,诸如“前”、“后”、“上”、“下”、“左”、“右”、“侧”、“顶”、“底”等,用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结构部分和元件,但是在此使用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的目的,是基于附图中显示的示例方位而确定的。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
30.参见图1-图7,一种喷水拖把的水箱装配结构包括水箱固定座4、水箱3、拖把杆1、拖把头2、捋水部件21以及喷水结构。
31.参见图1,拖把杆1包括能拆卸地连接在一起的上管101和下管102,其中,上管101和下管102之间相互插配并形成密封,上管和下管的内部相通形成供水通过的喷水流道11。
32.拖把头2活动连接在拖把头2的下端。捋水部件21上下滑动地连接在拖把杆1的下管上,从而能够与拖把头2滑动配合实现捋水。拖把头2及捋水部件21配合结构以及捋水过程均为现有技术,不赘述。
33.喷水结构包括水泵6(未示出)以及驱动水泵6喷水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把手7以及设于拖把杆1内的驱动杆71,驱动把手7与驱动杆71相连,驱动杆71的下端与水泵6相连。
34.参见图3,拖把的上部为水箱固定座4,该水箱固定座4连接在拖把杆1的顶部,并限定出用于安置水箱3的容纳凹部40。该容纳凹部40为水箱固定座4的前部向后凹陷的凹口结构。水箱3安置座的底部具有向下延伸的安装管43。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水箱固定座4包括能相互扣合在一起的第一壳体41和第二壳体42,第一壳体41及第二壳体42为左右两个半壳结构。驱动把手7铰接在水箱固定座4上,其中,驱动把手7的操作端部外露出水箱固定座4的后
侧上部,驱动把手7的内端伸入到水箱固定座4的内部,并驱动杆71的上端相抵。用户操作驱动把手7,可驱动杆71上下移动,并将力传递至下方的水泵6,使水泵6进行泵水操作。
35.结合图4及图5,本实施例的水箱3为一体设计,安置在水箱固定座4的容纳凹部40中。水箱3包括水箱本体31以及连接在水箱本体31上且向下延伸的连接管32。具体地,连接管32是设于水箱本体31的后侧壁上,并与水箱本体31一体成型。连接管32的上端具有供驱动杆71的上端伸出的上端口33,驱动杆71位于过流口312之上的部分上通过密封圈320与连接管32的内壁密封配合。连接管32与水箱本体31的下部之间开设有连通水箱本体31与连接管32的内腔的过流口312,这样水箱3中的水可以在重力作用下经过流口312流入拖把杆1的内腔中。
36.水箱本体31的上端具有敞口,该敞口处盖合有盖体34。水箱本体31的前侧壁上还开设有加水口311,该加水口311设有可拆卸的堵塞35。在水箱3装配到水箱固定座4的容纳凹部40的状态下,水箱本体31的上下两侧(上侧为盖体34)分别与容纳凹部40的上下两侧壁相抵,并且,水箱3的连接管32插设在安装管43中。
37.拖把杆1的上端套设连接在水箱3的连接管32之外,并伸入到安装管43中实现固定。设于拖把杆1的管体内的驱动杆71的上端穿过连接管32并外露,这样,驱动把手7的内端可以与驱动杆71的上端相抵。由于水箱本体31上的连接管32装入到水箱固定座4的安装管43中形成限位,因而设置使得水箱3能牢靠地安装在水箱固定座4的容纳凹部40中,而不会轻易的脱落出来。
38.在本实施例中,驱动把手7铰接在水箱固定座4上,驱动杆71是穿设在水箱3的连接管32中,也即,驱动把手7、驱动杆71均是设于水箱本体31之外,由于无需将驱动把手7、驱动杆71在水箱本体31内部装配,由此,水箱本体31可以设计为一体件,采用一体设计的水箱3与现有技术中采用焊接的分体水箱3结构相比,不容易因碰撞出现裂痕,密封性好,减少了漏水问题,延长了使用寿命。
39.参见图6,拖把的上部还设有套壳5,套壳5套设在水箱3以及水箱固定座4之外。套壳5的后侧上部具有供驱动把手7穿出的第一开口531。套壳5在与容纳凹部40相对应的位置设有供水箱3的前侧壁外露的第二开口532。水箱本体31上的封堵及加水口311能够通过罩壳的第二开口532显露,方便了用户通过加水口311向水箱本体31内进行加水。
40.结合图6及图7,本实施例的套壳5包括上下扣合在一起的第一套壳51和第二套壳52,第一套壳51的下部敞口,第二套壳52的上部敞口。第一罩壳与第二罩壳扣合后,两者对应敞口边沿对齐,并且,第二套壳52的上部敞口边沿的内侧壁上具有向第一套壳51延伸的限位板511,第一套壳51的下部敞口边沿的内侧壁具有供限位板511插入其中的限位插槽521。上述第一套壳51及第二套壳52之间的限位板511及限位插槽521之间的配合结构,可以将套壳5在连接到位口进行胀紧,避免发生脱落问题。另一方面,水箱3的前侧壁上具有两个平行布置、且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滑槽310,第一套壳51及第二套壳52的第二开口532处具有能卡入滑槽310中的凸沿50。在进行装配时,第一罩壳可以从上往下沿滑槽310移动,并套设在水箱固定座4及水箱本体31的上部之外,第二罩壳可以从下往上沿滑槽310移动,并套设在水箱固定座4及水箱本体31的上部之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