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拉门密封隔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18819发布日期:2022-12-02 22:39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推拉门密封隔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隔热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推拉门密封隔热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门窗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对门窗产品的性能及美观性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国内外物联网的发展,门窗作为家居系统重要的一部分,人们对门窗的密封隔热性能要求越来越严格。
3.现有的隔热结构大多采用使两个型材的交叉设置并通过两个隔热片对型材之间的空腔进行封闭的方式,当隔热片受到外力时,隔热片易产生形变,从而与空腔之间产生缝隙,从而不利于对空腔的密封。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降低隔热片受到外力时与空腔之间产生缝隙的概率,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推拉门密封隔热结构。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推拉门密封隔热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推拉门密封隔热结构,包括第一型材以及设置在第一型材上方的第二型材,所述第一型材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面开设有与第一型材内部连通的第一连通槽,所述第二型材的底面开设有与第一安装槽相互连通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二型材内部相互连通的第二连通槽,所述第一连通槽内设置有第一隔热片,所述第二连通槽内设置有第二隔热片,所述第一隔热片靠近第二隔热片的侧壁与其底面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二隔热片靠近第一隔热片的侧壁与其上表面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紧贴。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室内与室外的温差较大且室内的温度大于室外的温度时,热量从室内流向室外,在此过程中,第一隔热片与第二隔热片对热量进行阻挡,从而降低了热量流失的概率。进一步的,当第一隔热片受到外力时,第一隔热片向靠近第二隔热片的方向运动,此时第一倾斜面抵紧第二倾斜面,进而降低了第一隔热片与第二隔热片相互分离的概率,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面固定有第一t形杆,所述第一t形杆与第一隔热片滑移连接,所述第一t形杆水平部的端部设置有朝向第一隔热片倾斜的第一限位片,所述第二安装槽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二t形杆,所述第二t形杆与第二隔热片滑移连接,所述第二t形杆水平部的端部设置有朝向第二隔热片倾斜的第二限位片,所述第一限位片的上表面抵紧第二隔热片靠近第一隔热片的侧壁,所述第二限位片的底面抵紧第一隔热片靠近第二隔热片的侧壁。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隔热片由于天气寒冷而收缩时,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相互分离,此时,与第一隔热片紧贴的第二限位片跟随第一隔热片运动并始终抵紧第一隔热片,从而降低了第一隔热片与第二限位片之间产生缝隙的概率,进而降低了热
量流失的概率。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片底面与第一t形杆相交的棱边上设置有圆角,所述第二限位片上表面与第二t形杆相交的棱边上设置有圆角。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大了第一限位片与第二限位片的角度调节范围,从而降低了第一限位片与第二限位片受到外力时产生不可逆形变的概率。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隔热片与第二隔热片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用于安装铰链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用于封闭安装座的装饰板。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安装座直接暴露在视线中的概率,提高了装置的美观度。
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隔热片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第一t形槽,所述第一t形槽内设置有第一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表面抵紧第二安装槽的内顶壁,所述第二隔热片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第二t形槽,所述第二t形槽内设置有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二固定杆的底面抵紧第一安装槽的内底壁。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工作人员将第一隔热片与第二隔热片安装至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时,工作人员只需滑动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即可使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移动至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内,并使第一固定杆抵紧第二安装槽的内顶壁,使第二固定杆的抵紧第一安装槽的内底壁,从而提高了第一隔热片与第二隔热片的稳定性。
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安置槽。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的重量,从而降低了生产厂商的成本。
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相互远离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等间距分布的分割槽。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了第一固定杆以及第二固定杆与两个型材内壁相互接触的面积,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安装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的难度。
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隔热片的上表面与第二隔热片的底面均开设有用于定位的定位槽。
2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2.1、本实用新型中,当室内与室外的温差较大且室内的温度大于室外的温度时,热量从室内流向室外,在此过程中,第一隔热片与第二隔热片对热量进行阻挡,从而降低了热量流失的概率。进一步的,当第一隔热片受到外力时,第一隔热片向靠近第二隔热片的方向运动,此时第一倾斜面抵紧第二倾斜面,进而降低了第一隔热片与第二隔热片相互分离的概率,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23.2、本实用新型中,当第一隔热片由于天气寒冷而收缩时,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相互分离,此时,与第一隔热片紧贴的第二限位片跟随第一隔热片运动并始终抵紧第一隔热片,从而降低了第一隔热片与第二限位片之间产生缝隙的概率,进而降低了热量流失的概率;
24.3、本实用新型中,当工作人员将第一隔热片与第二隔热片安装至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时,工作人员只需滑动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即可使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
移动至第一安装槽与第二安装槽内,并使第一固定杆抵紧第二安装槽的内顶壁,使第二固定杆的抵紧第一安装槽的内底壁,从而提高了第一隔热片与第二隔热片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第一固定杆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用于凸显第二限位片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型材;11、第一安装槽;12、第一连通槽;2、第二型材;21、第二安装槽;22、第二连通槽;3、第一隔热片;31、第一倾斜面;4、第二隔热片;41、第二倾斜面;5、第一t形杆;51、第一限位片;6、第二t形杆;61、第二限位片;7、安装座;71、装饰板;8、第一t形槽;81、第一固定杆;82、第二t形槽;83、第二固定杆;9、安置槽;91、分割槽;92、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如图1-3所示,一种推拉门密封隔热结构,包括第一型材1、第二型材2、第一隔热片3、第二隔热片4、第一t形杆5、第一限位片51、第二t形杆6、第二限位片61、安装座7、装饰板71、第一固定杆81以及第二固定杆83。第一型材1为内部中空的杆状结构,第一型材1设置在地面上。第二型材2为内部中空的杆状结构,第二型材2设置在第一型材1上方。第一型材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安装槽11,第一安装槽11的底面开设有与第一型材1内部连通的第一连通槽12,第二型材2的底面开设有与第一安装槽11相互连通的第二安装槽21,且第二安装槽21的上表面开设有与第二型材2内部相互连通的第二连通槽22。
31.第一隔热片3为片状结构,第一隔热片3的一端设置在第一连通槽12内。第二隔热片4为片状结构,第二隔热片4的一端设置在第二连通槽22内。第一隔热片3靠近第二隔热片4的侧壁与其底面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第一倾斜面31,第二隔热片4靠近第一隔热片3的侧壁与其上表面相交的棱边上开设有第二倾斜面41,且第一倾斜面31与第二倾斜面41紧贴。
32.第一t形杆5为横截面呈t形的杆状结构,第一t形杆5固定在第一安装槽11的底面,且第一t形杆5与第一隔热片3滑移连接。第一限位片51为横截面呈平行四边形的片状结构,第一限位片51设置在第一t形杆5水平部的端部,第一限位片51朝向第一隔热片3倾斜是,且第一限位片51的上表面抵紧第二隔热片4靠近第一隔热片3的侧壁。
33.第二t形杆6为横截面呈t形的杆状结构,第二t形杆6固定在第二安装槽21的上表面,且第二t形杆6与第二隔热片4滑移连接。第二限位片61为横截面呈平行四边形的片状结构,第二限位片61设置在第二t形杆6水平部的端部,第二限位片61朝向第二隔热片4倾斜,且第二限位片61的底面抵紧第一隔热片3靠近第二隔热片4的侧壁。
34.当第一隔热片3由于天气寒冷而收缩时,第一倾斜面31与第二倾斜面41相互分离,此时,与第一隔热片3紧贴的第二限位片61跟随第一隔热片3运动并始终抵紧第一隔热片3,从而降低了第一隔热片3与第二限位片61之间产生缝隙的概率,进而降低了热量流失的概
率。
35.为了降低第一限位片51与第二限位片61受到外力时产生不可逆形变的概率,第一限位片51底面与第一t形杆5相交的棱边上设置有圆角,且第二限位片61上表面与第二t形杆6相交的棱边上设置有圆角。圆角增大了第一限位片51与第二限位片61的角度调节范围,从而降低了第一限位片51与第二限位片61受到外力时形变的范围大于其角度调节范围的概率,进而减小了第一限位片51与第二限位片61产生不可逆形变的概率。
36.安装座7的横截面呈c形,安装座7设置在第一隔热片3与第二隔热片4的侧壁上,用于安装铰链。装饰板71为横截面呈c形的板状结构,装饰板71设置在安装座7内,用于封闭安装座7。装饰板71降低了安装座7直接暴露在视线中的概率,提高了装置的美观度。
37.第一隔热片3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第一t形槽8,第一固定杆81为横截面呈t形的杆状结构,第一固定杆81设置在第一t形槽8内,且第一固定杆81的上表面抵紧第二安装槽21的内顶壁。第二隔热片4的侧壁上贯穿开设有第二t形槽82,第二固定杆83为横截面呈t形的杆状结构,第二固定杆83设置在第二t形槽82内,且第二固定杆83的底面抵紧第一安装槽11的内底壁。
38.当工作人员将第一隔热片3与第二隔热片4安装至第一安装槽11与第二安装槽21时,工作人员只需滑动第一固定杆81与第二固定杆83即可使第一固定杆81与第二固定杆83移动至第一安装槽11与第二安装槽21内,并使第一固定杆81抵紧第二安装槽21的内顶壁,使第二固定杆83的抵紧第一安装槽11的内底壁,从而提高了第一隔热片3与第二隔热片4的稳定性。
39.为了降低第一固定杆81与第二固定杆83的重量、减小生产厂商的成本,第一固定杆81与第二固定杆83的侧壁上均开设有安置槽9。
40.为了降低工作人员安装第一固定杆81与第二固定杆83的难度,第一固定杆81与第二固定杆83相互远离的侧壁上均开设有等间距分布的分割槽91。分割槽91降低了第一固定杆81以及第二固定杆83与两个型材内壁相互接触的面积,从而降低了工作人员安装第一固定杆81与第二固定杆83的难度。
41.为了降低工作人员安装第一隔热片3与第二隔热片4的难度,第一隔热片3的上表面与第二隔热片4的底面均开设有用于定位的定位槽92。
42.本实施例的使用原理为:
43.当室内与室外的温差较大且室内的温度大于室外的温度时,热量从室内流向室外,在此过程中,第一隔热片3与第二隔热片4对热量进行阻挡,从而降低了热量流失的概率。进一步的,当第一隔热片3受到外力时,第一隔热片3向靠近第二隔热片4的方向运动,此时第一倾斜面31抵紧第二倾斜面41,进而降低了第一隔热片3与第二隔热片4相互分离的概率,从而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
4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