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主动防水功能的食物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29226发布日期:2024-03-05 15:37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主动防水功能的食物料理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烹饪设备,具体为一种具有主动防水功能的食物料理机。


背景技术:

1、食物料理机作为一种常见的用于处理食材的厨房电器,由于其便利性深受用户喜爱,例如破壁机、豆浆机,其包括主机和杯体,主机顶部设有发热盘和切碎机构,其内部设有用于驱动切碎机构旋转的动力装置,为了避免热量积聚在主机内部,通常需要在主机上设置用于散热的进风孔和出风孔,并且在主机内设有用于驱使气流从进风孔进入主机并从出风孔排出用于带走热量的风机,由于设置有进风孔和出风孔,导致现有的主机不能直接进行冲洗,因此发热盘和切碎机构的食物残渣经常清洗不彻底或者难以清洗,为此研发一种能够直接进行冲洗的食物料理机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食物料理机的主机不能直接冲洗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主动防水功能的食物料理机。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具有主动防水功能的食物料理机,包括主机和装设在所述主机上侧的杯体,所述主机上侧设有与杯体围合形成料理腔的发热盘、以及设于所述发热盘上并伸入所述杯体内的切碎机构,所述发热盘与所述主机之间、所述切碎机构与所述发热盘之间均密封配合,所述主机内部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切碎机构旋转的动力装置,所述主机的外表面设有与其密封配合的接电端口以及密封所述接电端口的密封盖,所述主机侧部设有通风结构,所述通风结构可打开以连通外界供气流进出所述主机,或者,所述通风结构可关闭以隔绝所述主机与外界实现密封,其中,上述外表面包括主机的侧面和底面。

4、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发明的电气元件包括发热盘、切碎机构、动力装置等都设置在主机上,杯体没有设置电气元件并且可拆卸,因此杯体可直接拆卸进行冲洗,而主机的其余位置包括发热盘与主机之间,切碎机构与发热盘之间,接电端口具有密封盖等都做好了防水,即,主机内腔位于对应所述通风结构以外的部位均与外界密封隔绝,因此当食物料理机需要处理食材时,通过打开通风结构,确保气流能进出主机保证散热效果,当需要对主机进行清洗时,通过关闭通风结构,禁止外部水体进入主机内部,达到密封作用,从而可直接对主机进行清洗,尤其是可以将杯体和主机都放入洗碗机等设备进行冲洗,所以清洗更彻底更干净。

5、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结构通过电控组件实现开闭,或者通过机械控制组件实现开闭,具体的,所述电控组件包括可活动的密封结构、驱动密封结构移动的电驱动装置、以及发送电信号控制所述电驱动装置驱动所述密封结构打开或关闭所述通风机构的开关;

6、所述机械控制组件包括触发机构,所述触发机构配置有可活动的触发件、与所述触发件联动的密封结构,通过驱动触发件带动所述密封结构打开或关闭所述通风结构。

7、上述设置方式可通过电控制或手动控制实现通风结构的开闭,电控制例如通过设置驱动电机,利用开关来触发驱动电机来带动密封结果开闭通风机构,而手动控制方式则例如以下设置方式:

8、进一步的,还包括防水机构,所述防水机构包括设于所述主机内腔的密封挡件,所述密封挡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并且可在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当所述密封挡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封闭所述通风结构,当所述密封挡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打开所述通风结构供气流进出所述主机。

9、通过设置密封挡件,当食物料理机需要处理食材时,通过将密封挡件转移至第二位置,确保气流能进出进风孔和出风孔,保证主机的散热,当需要对主机进行清洗时,通过将密封挡件转移至第一位置,从而关闭进风孔和出风孔,禁止外部水体进入主机内部,达到密封作用,从而可直接对主机进行清洗,因此有效地提高主机清洗的便捷性以及使清洗更加彻底干净。

10、进一步的,所述通风结构包括设于所述主机的底部的进风孔和出风孔,所述密封挡件可沿所述主机内腔底部移动,实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还包括第一触发机构,所述第一触发机构包括可上下活动的拨片、连接于所述拨片和所述密封挡件相对两侧的连杆、连接于主机侧壁与所述密封挡件之间用于驱使所述密封挡件向远离所述拨片一侧移动复位的弹性复位件,所述连杆可在所述拨片向上活动时拉动所述密封挡件移动至第二位置,以及在所述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拉动所述密封挡件移动复位至第一位置,并拉动所述拨片向下活动。上述触发机构与密封挡件的设置方式,结构简单,密封挡件通过移动实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切换方式,操作简便,并且与主机之间的配合紧密,密封性好,能有效地在第一位置时封闭进风孔和出风孔,防止水体进入主机。

11、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挡件对应所述进风孔设有第一密封圈,对应所述出风孔设有第二密封圈,当所述密封挡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密封圈抵接在所述主机底部与所述密封挡件之间包围所述进风孔的位置上,所述第二密封圈抵接在所述主机底部与所述密封挡件之间包围所述出风孔的位置上,上述密封圈的设置方式可进一步提高密封挡件的密封性能。

12、进一步的,所述进风孔设置在所述主机底部的边缘处,所述出风孔设置在所述主机底部的中部,所述密封挡件对应所述出风孔设置有镂空结构,对应所述进风孔设置有遮挡部,当所述密封挡件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镂空结构与所述出风孔错开,所述遮挡部封盖所述进风孔,当所述密封挡件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镂空结构对准所述出风孔,所述遮挡部与所述进风孔错开,上述进风孔、出风孔与密封挡件的配合方式可使密封挡件结构更紧凑,出风孔设于主机中部以及通过开设镂空结构来实现出风孔的导通,可使密封挡件的整体性更强,强度更高,并且移动的行程更短,能够快速打开或关闭进风孔和出风孔。

13、进一步的,所述主机内部装设有电机安装架,所述动力装置安装在所述电机安装架的中部,所述进风孔设置在所述主机底部的边缘处,所述出风孔设置在所述主机底部的中部,所述电机安装架位于所述动力装置的上侧设有若干个导风孔,所述动力装置与所述出风孔之间设有用于驱动外部气流从所述进风孔进入所述主机,并向上流动经由所述导风孔向下流经所述动力装置后排出至所述出风孔的风机,风机可带动气流从主机的边缘进入内腔,并向上流动至导风孔,从而带走发热盘产生的热量,再通过导风孔向下穿过动力装置并继续向下流向出风孔,此过程可带走动力装置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因此上述设置方式可有效地降低主机内部温度,保证电气元件不会因为高温而损坏。

14、进一步的,所述电机安装架的底端环设有周向设置在所述出风孔外围上侧的挡风条,通过设置挡风条,从而在出风孔的上侧形成包围其的阻挡结构来缩小出风孔与电机安装架底部之间的距离,避免距离过大导致气流在流向出风孔的过程中向侧部流动返回进风孔而影响散热效果。

15、进一步的,所述主机的侧部开设有窗口,所述接电端口设置在所述窗口内,所述拨片可上下活动地设置在所述窗口上,所述拨片与所述窗口之间设有密封结构,当所述拨片向上活动时可打开所述窗口显露所述接电端口,当所述拨片向下活动时可关闭所述窗口遮蔽所述接电端口并构成所述密封盖,当拨片向上活动时,密封挡件移动至第二位置从而打开进风孔和出风孔,此时将接电线贯穿窗口连接至接电端口上一来可以实现通电,二来可以卡住拨片防止其下滑关闭,从而保持拨片当前的高度不让密封挡件复位至第一位置,确保进风孔和出风孔在主机工作时畅通实现散热,当拆掉接电线后,由于拨片没有了阻挡因此会向下复位关闭窗口,同时带动密封挡件移动至第一位置关闭进风孔和出风孔,因此,上述设置方式可确保在接通电源时,进风孔和出风孔保持打开状态,在拆卸接电线后,进风孔和出风孔保持关闭,十分安全可靠。

16、进一步的,所述主机设有限位结构,所述拨片向上活动后可被所述限位结构保持在当前高度,例如在主机对应拨片的位置设置用于限制拨片下移动的卡扣,通过卡扣与拨片连接从而固定拨片当前的高度,或者在窗口对应的高度位置设置位于拨片上移到位后的下侧设置凸起,从而抵顶在拨片的下侧禁止拨片下移,当需要解锁时,手动用力向下推动拨片撑开凸起便可驱使拨片下移。

17、进一步的,所述主机固定设有抵挡在所述密封挡件上侧两端的限位挡片,所述密封挡件与所述限位挡片滑动接触,设置限位挡片可限制密封挡件的纵向自由度,保证密封挡件只能水平移动。

18、进一步的,所述主机上部设有包围所述切碎机构的连接壁,所述连接壁的顶端高于所述切碎机构上端0至15mm,上述设置方式可防止切碎机构破损时不会直接飞出主机造成人体损伤,通过设置连接壁并且设置连接壁的高度可有效地阻挡破损的切碎机构飞出,提高食物料理机的安全性能。

19、进一步的,所述杯体为底部敞口的中空结构,其包括外杯和内杯,装配时,所述内杯底部套设在所述切碎机构的外围形成所述料理腔,所述外杯底部套设在所述连接壁外周并通过卡接结构可拆卸旋转卡接,上述结构实现了杯体与主机的可拆卸连接,因此清洗更方便,通过设置外杯可有效地进行隔音。

20、进一步的,还包括套设在所述杯体外侧的罩体,杯体可以是设置为直接为单层的金属杯、玻璃杯等,通过在外侧套设罩体可降低因处理食物时的音量,罩体可以是套设在杯体的顶端,或者直接以外杯的形式包裹住整个杯体。

21、进一步的,所述发热盘配置有向外侧延伸的支撑沿,所述支撑沿的上侧抵接有密封环,所述主机内部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动力装置的电机安装架,所述连接壁的内侧设有第一凸沿,所述电机安装架的上端环设有位于所述支撑沿下侧的第二凸沿,所述密封环和所述支撑沿夹设在所述第一凸沿和所述第二凸沿之间,所述杯体底部向下抵接在所述密封环的上侧,其底部设有圆角,圆角直径范围在0.7mm-2mm之间,所述杯体抵压所述密封环使所述密封环在高度上产生向下凹陷的变形量覆盖所述圆角,从而防止残渣进入杯体与密封环之间的间隙。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环的内部环设有加强机构,所述密封环上侧面到所述加强机构之间的高度为2mm以上,从而确保密封环的形变量能够覆盖上述圆角,加强机构与密封环之间的成型方式可以通过二次注塑、包胶工艺、胶水粘接等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