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铁架及坐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82784发布日期:2023-12-06 23:47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铁架及坐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家居,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铁架及坐具。


背景技术:

1、随着家居行业的发展,人们对坐具的功能要求越来越多。目前多功能沙发的运动机构通常采用大功率电机驱动多连杆联动机构以实现坐具的多运动调节。

2、大功率电机和多连杆联动机构结构复杂,导致占用的空间较大,坐具的体积大、不灵活,影响坐具的舒适性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铁架及坐具,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可靠性高,功能配置和操控更灵活,提升了乘坐者的舒适性体验。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铁架,包括座架和底架,还包括:

3、升降机构,包括升降驱动件、与所述座架及所述升降驱动件分别连接的升降连杆组件;

4、前调节组件,包括与所述底架连接的前驱动件、转动连接于所述底架和所述升降连杆组件之间的前连杆;

5、其中,在所述升降驱动件驱动下,所述升降连杆组件带动所述座架相对所述底架升降;在所述前驱动件的驱动下,所述前连杆通过所述升降连杆组件带动所述座架相对所述底架旋转。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机构和前调节组件分别通过升降驱动件和前驱动件驱动,机构更简单。升降驱动件和前驱动件可以组合控制座架的升降和旋转运动,结构简单操控灵活。升降驱动件和前驱动件可以采用12v小型集成电机代替传统的29v电机,多功能铁架整体体积更小,可以实现电机小型化、机构模块化、部件集成化。

7、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连杆组件包括前升降杆和后升降杆,所述后升降杆与所述底架和所述座架分别转动连接,所述升降驱动件与所述后升降杆连接以驱动所述后升降杆相对所述座架转动实现座架的升降运动;所述前升降杆分别与所述座架和所述前连杆枢转连接,所述前驱动件驱动所述前连杆相对所述底架转动;所述前升降杆、所述座架和所述后升降杆相对转动形成四连杆机构。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驱动件驱动后升降杆相对底架转动,后升降杆转动过程中带动座架相对底架升降运动,座架升降过程中带动前升降杆转动。前升降杆、座架和后升降杆转动连接形成四连杆机构,可以实现升降驱动件驱动下前升降杆、座架和后升降杆的同步运动,实现座架的升降,以满足使用者使用坐具时的不同乘坐体验。

9、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升降杆与所述底架和所述座架分别枢转连接,所述座架固定连接有升降齿板,所述升降驱动件设置于所述后升降杆上,所述升降驱动件输出端设有与所述升降齿板啮合的齿轮。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驱动件设置于后升降杆上,升降齿板与座架固定连接,在升降驱动件驱动升降齿板运动时,升降齿板带动座架整体运动,座架和后升降杆之间的夹角会发生变化,以实现后升降杆相对底架的转动。后升降杆相对底架转动过程中,后升降杆和前升降杆带动座架相对底架靠近或者远离运动,以实现座架的升降。

11、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后调节组件,所述后调节组件包括设置于底架上的后驱动件、与所述后升降杆和所述底架分别枢转连接的后连杆,所述后驱动件与所述后连杆连接以驱动所述后连杆相对所述底架转动,所述前升降杆、所述座架和所述后升降杆转动连接形成四连杆机构。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升降杆受升降驱动件的驱动,当升降驱动件不工作时,后升降杆不转动与座架形成一体,在后驱动件的驱动下,前升降杆、座架和后连杆转动连接形成的四连杆机构驱动座架相对底架的夹角变大或者变小,以实现座架的不同倾斜姿态。

13、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连杆设有齿形部,所述后驱动件的输出端设有与所述齿形部啮合的后齿轮,所述后连杆与所述底架枢转连接轴位于所述齿形部和所述后连杆与所述后升降杆枢转连接轴之间。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驱动件驱动后连杆相对底架转动,以实现座架相对底架的旋转。后连杆与底架枢转连接轴位于齿形部和后连杆与后升降杆枢转连接轴之间,便于调节后连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比例,使后驱动件驱动力和后连杆的驱动幅度更合理。当后驱动件驱动座架前倾时,可以便于乘坐者更顺畅的坐入座架上。当后驱动件驱动座架后倾时,可以调节乘坐者的乘坐姿态,使乘坐者有更舒适的乘坐体验。

15、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底架和所述前升降杆枢转连接,所述前连杆的两枢转轴之间设有内齿,所述前驱动件的输出端设有与所述内齿啮合的前齿轮,所述前连杆、所述前升降杆和所述座架转动连接形成四连杆机构。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前连杆与前升降杆枢转连接,前连杆的转动可以通过前升降杆连接放大,因此在前连杆的两枢转轴之间设有内齿,前驱动件的输出端设有的前齿轮与内齿啮合驱动前连杆转动,使整个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小。前连杆、前升降杆和座架转动连接形成四连杆机构,可以更方便快捷调整座架相对底架的倾斜角度。

17、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滑移机构,所述滑移机构包括与所述底架滑动连接的滑移架、连接于所述底架和所述滑移架之间的滑移驱动件,所述滑移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底架相对所述滑移架滑动。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驱动件可以驱动底架滑动,底架滑动过程中带动座架一同滑动,可以调节座架前后位置的变化,以满足不同体型和乘坐习惯的人群需求。

19、结合第一方面,进一步的方案,还包括靠背调节机构,所述靠背调节机构包括靠背驱动件和调角器组件,所述调角器组件的内板用于与所述靠背固定连接,所述调角器组件的外板与所述座架固定连接,所述靠背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内板相对所述外板转动。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于座驾上的调角器可以调节座椅靠背和座架之间的夹角,从而调节座椅靠背的倾斜角度,以实现座椅不同坐姿的调节转换。

21、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坐具,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多功能铁架。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多功能铁架的座椅可以实现多功能的组合调节,可以满足乘坐者更多的使用需求,且结构紧凑外观尺寸相对较小。采用12v小型集成电机进行单功能驱动,单功能及双功能调节时相比传统的29v电机更节能,调节精度更高更灵活。

23、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坐具,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多功能铁架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升降驱动件、所述前驱动件和所述后驱动件分别连接,在所述控制器的调节下,所述坐具具有迎宾姿态、休闲姿态和摇摆姿态;

24、所述迎宾姿态时,所述后驱动件驱动所述后连杆转动以使所述座架与所述后连杆连接端相对所述底架距离增大,所述座架与所述底架形成一锐角;

25、所述休闲姿态时,所述前驱动件驱动所述前连杆转动、所述后驱动件驱动所述后连杆转动,以使所述座架与所述前连杆的连接端与所述底架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座架与所述后连杆的连接端与所述底架之间的距离;

26、所述摇摆姿态时,在所述休闲姿态下,所述前驱动件和所述后驱动件同时工作,以驱动所述座架相对所述底架往复移动和转动。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坐具具有多种乘坐姿态,可以满足使用者更多的舒适性需求,真正以用户为中心,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28、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9、1、本技术多功能铁架,产品结构简单,体积更小,可以实现电机小型化、机构模块化、部件集成化。

30、2、本技术多功能铁架,可以不同功能单独操控,不同的驱动组合可以实现不同的使用功能,产品功能配置灵活,应用范围更广。

31、3、本技术坐具,可以实现多功能的组合调节,具有多种乘坐姿态,可以满足使用者更多的舒适性需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