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式数码防盗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020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附加式数码防盗门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结构的附加式数码防盗门锁,它包括底座、外壳、锁舌结构和数码盘。
为防止门被撬开、屋内遭盗,现已出现各种电子数码报警门锁、防盗门等产品,但在实际应用中都有一定问题电子锁具有易受干扰、耗能等不足;防盗门则价格昂贵,难以普及。
排除上述方案,目前广泛使用的屋门暗锁具有着锁孔裸露、易被毁撬的缺点。对此,中国专利公报公告的“盖锁”(CN87211705U)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可与普通门暗锁配用的锁结构,它可将原门暗锁锁孔盖住,本身又是一把号码锁,它既具有对原门暗锁防护功能又对屋门增加了一道保险。但是它的结构仍有不足其用于调数码的把手太长、离门面距太远,容易被强力砸毁;另外其数码盘结构决定了在调数码过程中无手感,这就给用户使用带来不便、操作浪费时间。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自身结构合理、操作过程中具有手感的,可与各种门暗锁配合使用的附加式数码防盗门锁。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方案如下与现有技术一样,它也包括底座、外壳、锁舌结构和数码盘,所不同的是底座面上开有一个可容纳各类暗锁锁头的园孔16,在其一端是包括轴孔、扭转弹簧安装槽的连接外壳组合体20,另一端开有容纳锁舌自由滑动的T字槽17及通道18;外壳内部呈三层阶梯状,内壁7与平台面8组成的空间可容纳整个底座,平台面8上开有安装内隔板的螺丝孔12,内壁10与平台面11组成的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叙述参照图2,本例中的外壳制成椭园形体,其内壁7与平台面8组成的空间可容纳底座,所以内壁7与底座外壁作间隙配合;平台面8上有四个螺丝孔12,外壳内壁10与11组成的空间供安装数码盘装置;在外壳右端开一滑槽14、可容纳锁舌内舌板27和锁舌弹簧;外壳右端是用以联接底座的组合体,它的两部分之间可容纳底座的联接组合体20,其每侧各有轴孔和钮转弹簧臂槽6;外壳内齿轮9供与旋钮配合以产生调码时的手感,在外壳下表面内齿轮9处还有一防护圈15,其作用是避免尘土从旋钮与内齿轮配合的缝隙中进入外壳内。图4所示的内隔板轮廓与外壳平台面8的外沿相符,且向滑槽内壁13处延伸,延伸段上开有滑道21,板的上表面上有一开有缺口的置码环22,该缺口与滑道21开口方向相同;在置码环22中心还有一个组合园柱体23;上表面边缘处布有四个与外壳平台面8上螺丝孔12相对应的沉头光孔24以供固定内隔板用。参照图3,底座中间有一个可容纳各类暗锁锁头的园孔16,在底座左端与园孔16相邻有一“T”字槽组合体,可容纳锁舌外舌板25并使之可自由滑动,该组合体位于底座外沿的为“T”字槽17、挨着的为普通槽即通道18,当外舌板滑至通道时可脱离底座,而滑至“T”字时,外舌板便于底座连为一体了;底座右端是联接外壳的组合体20,它包括轴孔和容纳钮转弹簧连杆的槽19。图5所示锁舌结构由外舌板25、内舌板27、连接部分26组成,内外舌板均呈“T”字形,内舌板顶端28呈半园形。锁舌连接部分26放到内隔板滑道21内,使内舌板顶端28指向置码环缺口,用螺丝把内隔板固定到外壳上。图6所示的旋钮结构由执手35、园台29、凸轮30构成,园台29上有弹子通孔33供组装弹子31和弹子弹簧32用;执手有一端切割成斜面34,规定以此端为基准;凸轮30的下表面上有两个拨码臂,位于斜面34端相反端。组装时,旋钮园台29内装上弹子31、弹子簧32,再将该组合体放到外壳内齿轮9中,使凸轮30位空间可容纳数码盘装置,内壁9为内齿轮结构、其所包含园孔可容纳旋转结构,外壳的一端是分为两部分的连接组合体,两部分之间可容纳底座组合体20,在其每一侧面对应位置上开有轴孔及弹簧槽6,另一端开有容纳锁舌结构的滑槽,在外壳平台面8上装着内隔板,该板向滑槽内壁13方向伸延,延伸段开有滑槽21,在板下表面上有一个带有与滑道同方向缺口的置码环22,在环中心设有一个组合园柱体23,数码盘包括开有中心孔36、面上具有调码臂37和缺口的A码盘、环上具有调码臂38和缺口B码环、环上具有调码臂39、40和缺口的C码环,A码盘及一个弹簧片依次置于内隔板组合园柱体23上、B码环置于置码环22内侧、C码环置于置码环22外侧;调数码的旋钮结构由执手35、园台29及与园台底面连为一体且其上具有两个拨码臂的凸轮30组成,该结构置于外壳的内齿轮9里,使凸轮30装在外壳内面对着数码盘结构、园台29与内齿轮9相配合、执手35在外壳外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合理、便于操作,在锁闭时确保自身安全、难以被砸、撬。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隔板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锁舌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旋转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A码盘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B码环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C码环结构示意图。
于外壳内壁10、11组成的空间。图7中的A码盘与一个弹簧片依次套到内隔板的组合园柱体23上;图8中的B码环放到内隔板置码环22内侧;图9中C码环放到置码环22外侧。两个数码盘靠弹性作用,均不致脱离置码环。
本实用新型在与各类暗锁的配合使用中,如
图1所示,取代暗锁头圈,将其锁头2置于底座1内,则外壳3可完全遮盖底座1,保护锁头2免受暴力损坏。由于弹簧片的作用,执手35可压下一定深度,压力消失后即可复位。规定压下时为调码位置,复位时为拨码位置。执手35于拨码位置时,凸轮30的两个拨码臂不能与三个数码盘或环上的调码臂37、38、39、40相接触;于调码位置时,拨码臂可推动上述调码臂旋转调码。调码原理是通过推动调码臂以使三个码盘或环的缺口依次都对准内隔板置码环22的缺口,在锁舌弹簧作用下,内舌板顶端28进入缺口,外舌板25由底座“T”字槽17滑至通道18,在扭转弹簧作用下,外壳向上旋转120°,即本实用新型开锁。将外壳下旋120°,并旋转执手即可闭锁。当旋钮在内齿轮9内转动从一个齿间跳至另一个齿间时可产生手感,调码时拨动执手35产生感觉的次数即为所调数码。
权利要求1.附加式数码防盗门锁,包括底座、外壳、锁舌结构和数码盘,其特征是a.底座面上开有一个可容纳各类暗锁锁头的园孔16,在其一端是包括轴孔、扭转弹簧安装槽的连接外壳组合体20,另一端开有容纳锁舌自由滑动的T字槽及通道18,b.外壳内部呈三层阶梯状,内壁7与平台面8组成的空间可容纳整个底座,平台面8上开有安装内隔板的螺丝孔12,内壁10与平台面11组成的空间可容纳数码盘装置,内壁9为内齿轮结构、其所包含园孔可容纳旋钮结构,外壳的一端是分为两部分的连接组合体,两部分之间可容纳底座组合体20,在其每一侧面对应位置上开有轴孔及弹簧槽6,另一端开有容纳锁舌结构的滑槽,在外壳平台面8上装着内隔板,该板向滑槽内壁13方向伸延,延伸段开有滑道21,在板下表面上有一个带有与滑道同方向缺口的置码环22,在环中心设有一个组合园柱体23,c.数码盘包括开有中心孔36、面上具有调码臂37和缺口的A码盘,环上带有调码臂38和缺口的B码环,环上带有调码臂39、40和缺口的C码环,A码盘及一个弹簧片依次置于内隔板组合园柱体23上、B码环置于置码环22内侧、C码环置于置码环22外侧,d.调数码的旋钮结构由执手35、园台29及与园台底面连为一体且其上具有两个拨码臂的凸轮30组成,该结构置于外壳的内齿轮9里,使凸轮30装在外壳内面对着数码盘结构、园台29与内齿轮9相配合、执手35在外壳外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系一种附加式数码防盗门锁,它由底座和外壳两部分构成,底座内包含着原门暗锁锁头、且开有锁舌槽;外壳里装有数码盘,通过旋钮结构可转动各数码盘使之缺口对准锁舌槽或封闭之。闭锁时,外壳将底座完全遮盖在其内、以防止破坏原门暗锁;开锁时,外壳上转120°开启,露出暗锁头、可用钥匙开门。
文档编号E05B17/18GK2061951SQ9020150
公开日1990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1990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1990年2月10日
发明者赵晓东 申请人:赵晓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