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综合玻璃结构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0788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综合玻璃结构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备多种功能的窗子。
本发明是以91年1月23日公告的2066911U号专利“无窗扇玻璃窗安装使用装置”为基础,结合改进90年1月19日申请的90200789·X“组合式推拉折叠窗”发展而来。
上述专利的不足之处是无扇窗因其无窗扇且整框并不移动因而与其它窗一样未注重窗面的抗扭强度。推拉折叠窗的板状材料局限性较大,尤其在使用玻璃板时,因其面向的扭曲力使其在使用时有冒险的性质,因而限制了玻璃使用的高度及面积。同时存在的还有折合板折合起来时,其上角轮朝上,这样无法保证折合板不倾倒。下角轮行走受双槽轮限制只能直行不能转弯。
本发明是为了改进并完善两专利不足之处,将其综合发展以达到一窗多用,多功能及效果,低造价、安全方便和实用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在保持无扇窗玻璃结构窗面的基础上,结合推拉折叠窗改进发展而来的多功能综合玻璃结构窗,它主要由A)用管形材料制做的中档(12)与角钢或扁钢型材料制做的其它框、档连结成形的框架(13)是为能抗窗面扭曲的框扇兼用结构。B)框扇连接于建筑物(10)或通过合页分别连接钩轮与脚轮(参见图4),置于上下轨道之间(参见图3),沿轨道任一位置移动、静置或固定。
可以将对称的(4)或不对称的(7)的框扇单个(1)、多个(5)的为一组,以合页组合。
可以将角钢做的上下轨道(8)连接固定于建筑物(10)或与其它窗子组合固定。在保持上下平行的条件下,轨道可按使用需要上下一致的成直线或弯曲(参见图1、2)。
钩轮可由水平放置的滚轮(18)与钩轮架(14)形成一钩口,钩口向下地连接在框扇上部,将轨道置于钩口中,再用与钩轮架连接的防脱块(19),将上轨道封闭在钩口内(参见图4)。
脚轮架(15)与脚轮夹板(20)之间,从上至下夹置着执手扣板(21)和单个的无槽承重滚轮(22)。滚轮落在一同被脚轮架和夹板夹持的下轨道上(参见图3、4)。
制造框扇的方法是根据窗面抗扭强度需要,选定框扇中档所用材料的材质与管型(方、园及其它形状),并以中档截面有效直径的抗扭强度为基础,连结其它可小于中档抗扭强度的材料(指其它的框、档)构成框架,从而将中档的抗扭强度转化延伸为窗面的抗扭强度。无中档或抗扭强度不足时,可增加或改用不受或少受外力扭曲一侧的立框(如平开扇带合页的一侧),即将此框改为管型材料。
钩轮与脚轮设置的锁动装置,是专为将窗子转用为以门把手开启的墙门一体活动隔墙的设置,可用于活动房屋或室内分隔。
框扇的四边以传统的压舌式或用橡胶条(23)作较高程度的密封(参见图4)。
执手扣板为一活动机构,可将其扣在轨道上直线导向及折合限位,或扣锁固定。从轨道上抬起可用手导向,使脚轮能转弯移动。
折合框扇折合一边的上下都装有搭扣(16),在轨道上扣锁关闭后的窗子。
“截面有效直径”是指一个任意形状截面内所能形成的,可见或不可见的,完整无缺的园的直径。另外,有抗扭效果的包括不宜成管型的木材类实心体,取其管型是为着省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采光量大,打开时视野不受任何限制。从一页玻璃以至全部框扇都可任意选择位置的开启与关闭,并可转向贴墙,可谓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折合式为擦窗之人提供了极大方便且保障了人身安全。关闭后平整的窗面形成整体玻璃反光的镜面效果,具有豪华的装饰作用。
以玻璃具有结构力的优势,可与任何材料相辅相成。再以各种玻璃和多种功能的相互结合,形成种类繁多的窗子由一窗独具的特点,为用户提供了很大的选用范围。
用钢做成的这种窗子,型材几乎全是一个规格。由于材料的简化,使生产与安装工艺也趋于简便,因而与同类型的传统钢窗相比,只有其70%的价格。
下面结合


实施例。
图1、多功能窗所封闭的阳台俯视示意图。
图2、打开后的阳台俯视示意图。
图3、窗里视示图。
图4、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用十二个框扇(图1、1-7)分为七组沿轨道(8)将所示阳台(9)四面封闭。其中(1)(6)是单个为组的,(7)为不对称的一组框扇,(3)组所示为左边框扇下半部(参见图3所示框扇)一页玻璃(11)已被打开。
图2所示为从(1)开始按图所示上下位置说明从图1到图2的动态。将连接于建筑物(10)上的平开框扇(1)打开并贴于墙上。将(2)左框先向上移,再将右框向左移至转弯处转向,然后再将左框伸展至近(1)处,将右框折于左框如图2所示(2)之位置。关闭(3)的窗页,将(3)向左平行推拉至转角处,停止左框移动,右框则继续左移,折合起(3)组框扇然后再移动左框转向,转向后左框继续下行一定距离再移动右框转向,至图2所示(3)处折放。(4)(5)分别如前所述之法向左移至图2所示位置。将(7)组小框移至转角处并转向,同时大框下移至所示位置。最后将(6)组向下移至近(7)处至此构成图2的图形。
权利要求
1.一种以无扇窗的窗面结构为基础,结合推拉折叠窗改进发展而来的多功能综合玻璃结构窗,其特征在于A)用管型材料制做的中档,与角钢或扁钢型材制做的其它框,档连结而成的框架,是为可抗窗面扭曲的框与扇兼用结构;B)框扇连接于建筑物或通过合页分别连接钩轮与脚轮,置于上、下轨道之间,沿轨道任一位置移动、静置或固定。
2.按权利要求1所述之窗,其特征是对称或不对称的框扇单个、多个的为一组,用合页组合。
3.按权利要求1、2所述之窗,其特征是上下轨道连接固定于建筑物或与其它窗子组合固定,在保持上下平衡条件下,轨道按使用需要上下一致的成直线或弯曲。
4.按权利要求1所述之窗,其特征是钩轮由水平放置的滚轮与钩轮架形成一钩口,钩口向下地连接于框扇上部,将上轨道置于钩口中,再用与钩轮架连接的防脱块,将上轨道封闭在钩口内。
5.按权利要求1所述之窗,其特征是脚轮架与脚轮夹板之间,从上至下夹置着执手扣板和单个的无槽承重滚轮;滚轮落在一同被夹持着的下轨道上。
6.按权利要求1、4、5所述之窗,其特征是钩轮与脚轮上均设置有锁动装置,这种装置由安装在框扇上的门把手联动开启或锁定。
7.一种制造权利要求1所述之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窗面抗扭强度的需要,选定框扇中档所用材料的材质与管型(方、园或其它形状),并以中档截面有效直径的抗扭强度为基础,连结其它可小于中档抗扭强度的材料(指其它的框、档),构成框架,从而将中档的抗扭强度转化,延伸为窗面的抗扭强度无中档或中档抗扭强度不足时可增加或改用不受或外力扭曲一侧的立框(如平开扇带合页的一侧)即将此框改为管型材料。
8.一种按权利要求1所述之窗的用途,其特征在于设有钩轮与脚轮锁动装置的窗子,可直接转用为以门把手开启的墙门一体的活动隔墙,用于活动房屋或室内分隔。
全文摘要
一种全玻璃覆盖,有上下轨道,抗扭框扇结构的窗子。使用它可在数分钟内将一个阳台全部封闭或打开。这种窗子同时具有平开,平行推拉、折叠、移行转向或固定的多种功能。其密封是以传统的压舌式或以橡胶条作较高程度的密封。这既是窗子又是一种豪华的装饰。从窗口上移置地面又成为一种门墙一体的活动隔墙,适用于活动房屋或室内分隔。窗用材料全为统一规格的型材,加工生产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由于其结构、功能及用途的多样,可使用户有很大的选用范围。且成本低,实用性强。
文档编号E06B3/48GK1063330SQ91101419
公开日1992年8月5日 申请日期1991年3月5日 优先权日1991年3月5日
发明者于钦城 申请人:于钦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