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防盗车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2289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防盗车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锁定装置,特别是防止自行车在上锁后被人悄悄窃走的防盗车锁。
现有的自行车普通车锁上锁后只能防止自行车被他人骑走,而对自行车被人挪动毫无反应。因此它不能防止自行车在上锁状态下被人悄悄地窃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在上锁状态下一旦自行车被人挪动而受到震动、晃动或放置角度有大于30度的改变时即能发声报警以引起旁人注意、对窃贼在心理上产生威慑作用的方式来防止自行车在上锁后仍然被人悄悄窃走的自行车防盗车锁,而且这种车锁又能在上述震动、晃动消失或放置角度复原后自行停止发声报警,以避免因自行车被他人偶尔触动而长时间发声报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现有的自行车普通车锁上附装一个由两晶体管电容反馈式音频振荡电路和作为其触发器的震动开关组成的音响报警器。当车锁上锁时,锁舌压下音响报警器的电源开关压片,音响报警器电源即被接通,进入警戒状态。一旦自行车被人挪动而受到震动、晃动或放置角度有大于30度的改变,震动开关中依靠弹簧丝支承的球形动触点随即颤动或位移并碰撞或接触管状定触点。由于作为音响电路触发器的震动开关改变了其原始通断状态,音响电路即被触发而发声报警。只要这种震动、晃动或放置角度大于30度的改变始终存在,震动开关就不断地触发或维持音响电路连续不断地发声报警。当上述震动、晃动消失或放置角度复原时,震动开关的球形动触点即停止颤动或回复原位,音响电路因得不到震动开关的触发而随之停止发声报警。
由于采用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目前自行车普通车锁所没有的、可以防止自行车在上锁状态下被人无声无息地窃走的作用,并且也不会因为自行车被人偶尔触动而长时间发声报警。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图。
图2是附装的音响报警器的电路图。
图3是附装的音响报警器的电路板接线图。
图4是附装的音响报警器的内部结构图。
图5是震动开关(S)的剖面结构图。
图6是附装的音响报警器的外壳制作图。
图7是附装的音响报警器的电源开关压片图。
图8是附装的音响报警器的电池盖板图。
图中1.普通车锁2.附装的音响报警器3.电池盖板4.自锁孔5.电源开关压片6.固定铆钉7.固定铆钉8.电路板9.隔离板10.底部连接板11.连接杆12.电池弹簧13.电池弹簧14.连接焊点15.连接焊点16.管状定触点17.球形动触点18.弹簧丝19.动触点引线20.定触点引线21.尼龙绝缘管22.塑套管23.密集针孔型释音孔24.电池盖板插孔图2中,S是震动开关;K是电源开关,采用体积为6×6×3/mm的轻触式开关;DC3V是电源,采用五号电池二节;W4.7k采用体积为φ7×9/mm的合成膜微调电阻器;其它元件的数值图2中均已给出。电阻均采用1/16瓦的。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合上电源开关K后,因晶体三极管BG1基极电位仍处于0V,由BG1、BG2和W+C2环节组成的反馈式音频振荡器无法起振,扬声器无声;一旦震动开关S接通,电源即经R1向C1充电,C1两端电位开始上升,BG1基极电位亦随之上升。当该电位超过BG1导通压降时,BG1即进入导通状态,电路起振,扬声器发声。随着BG1基极电位的不断增高,BG1导通程度加深,经W向C2充放电的周期不断缩短,电路的振荡频率不断上升,扬声器发出的音响频率亦不断升高。此时若震动开关S断开,C1两端电位则开始下降,其结果是扬声器里发出的音响频率亦开始下降。随着震动开关S的时通时断,电路的振荡频率亦时升时降,扬声器也就发出时高时低的变调报警声。W用于调整音频振荡频率范围;R1可调整音频变调快慢。
图3中标明了图2中所有电子元件及电源开关压片(5)的焊接位置。图3中电路板(8)用1.2mm厚的单面铜箔环氧树脂板制作,其轮廓尺寸为56×20/mm。对焊点的铜箔面积尺寸要求不严,只要按图将铜箔割开绝缘即可。
图4中隔离板(9)与底部连接板(10)均用1.2mm厚单面铜箔环氧树脂板制作。隔离板(9)的轮廓尺寸与电路板(8)的相同,其插入连接杆(11)的圆孔(孔径3.3mm)位置亦与电路板(8)上的对应相同;底部连接板(10)的轮廓尺寸为54×20/mm,铜箔中间割开绝缘。将两只五号电池弹簧(12)(13)分别焊在底部连接板割开绝缘的两侧铜箔上,并按(+)(-)极性分别与电路板(8)上(+)(-)点用导线相连接。用连接杆(11)(采用φ3×24mm螺丝杆)将隔离板(9)铜箔面向电路板(8)连接,两板间距为20mm。然后在底部连接板(10)纵向18mm和37mm处的连接焊点(14)(15)用焊锡将电路板(8)和隔离板(9)与底部连接板(10)成直角焊牢。
图5的震动开关S的制作如下将定触点引线(20)(用长约20mm的φ0.5mm铜线制成)焊在内壁镀银、长20mm、外径8mm、壁厚2mm的铜质管状定触点(16)的管壁外侧上;将动触点引线(19)(用长约30mm的φ1mm的铜线制成)插入内孔0.8mm、外径4mm的尼龙绝缘管(21);将弹簧丝(18)(用长8mm的φ0.1mm磷铜丝制成)分别与φ3mm铜质镀银球形动触点(17)及动触点引线(19)焊接;焊好后插入管状定触点内适当位置;最后将内径8mm的塑套管(22)套上并热烫封口。
音响报警器外壳用1mm厚的铁片制作,按图6所示的形状及大小落料。图6中的圆圈(23)内钻密集针孔(φ0.6mm孔,49孔/cm2),作为扬声器的防水型释音孔。条形孔(24)为电池盖板插孔。落料后的外壳铁片除沿纵向两侧最外面的虚线向外弯曲90度外,其余均沿虚线向内弯曲90度。
电源开关压片(5)采用0.3mm厚的磷铜片制作,按图7所示的形状及大小落料后沿虚线向上弯曲90度。
电池盖板(3)采用1.2mm厚的铁板制作,外层镀铜,按图8所示形状及大小落料制成。
将自行车普通车锁接纳锁舌一侧的孔眼沿固定铆钉(7)的边缘截去一截(约一厘米),并拆去固定铆钉(6)(7);将焊接装配好的音响报警器电路板组件装入外壳,再用新的铆钉按原孔将音响报警器与车锁固定在一起。最后将外壳边缝各处用点焊焊牢。
装入电池并插上电池盖板(3);将车锁锁上,锁舌即穿过电池盖板(3)上的自锁孔(4)并压下音响报警器的电源开关压片(5)。此时摇晃或斜放车锁,音响报警器即发声报警,而且音调会逐步升高;停止摇晃或垂直放置车锁,报警声音调即降低并很快停止发声。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防盗车锁,该防盗车锁中有一把自行车普通车锁(1),其特征是普通车锁(1)上附装有由两晶体管电容反馈式音频振荡电路和作为其触发器的震动开关(S)组成的音响报警器(2),其电源开关(K)上装有电源开关压片(5),该压片处于车锁上锁时锁舌伸达处;其震动开关(S)的管状定触点(16)中装有由弹簧丝(18)支承的球形动触点(17)。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防止自行车上锁后被人悄悄窃走、又不会因其偶尔被人触动而长时间发声报警的自行车锁定装置。它是在自行车普通车锁(1)上附装了一个由两晶体管电容反馈式音频振荡电路和作为其触发器的震动开关组成的音响报警器(2)。车锁上锁后,锁舌压下音响报警器(2)电源开关使其通电警戒,一旦自行车受到震动,震动开关(5)中由弹簧丝(18)支承的球形动触点(17)随即颤动并碰撞管状定触点(16),从而触发音响电路发声;当震动消失,球形动触点(17)停颤,音响电路因得不到触发而停止发声。
文档编号E05B71/00GK2113313SQ9122483
公开日1992年8月19日 申请日期1991年9月9日 优先权日1991年9月9日
发明者高曙纲 申请人:高曙纲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