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车用避震一踩双刹轮对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055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婴儿车用避震一踩双刹轮对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手推车部件,特别是一种婴儿车用避震一踩双刹轮对组。
习用的婴儿车通常设有如


图1所示的轮组,这种轮组由车轮、刹车块和支杆套组成,车轮内侧均布设有放射状凹槽;刹车块一端设有凸柱,另一端设有施力板;支杆套的一端设有插孔;车轮经轮轴枢装在支杆套中部,刹车块以其中部枢装在支杆套末端,并令其转动时,其上凸柱能卡在车轮内侧的放射状凹槽内。这种结构的轮组其刹车块只能刹住一个车轮,使用多有不便,特别是其车轮经轮轴直接安装在支杆套上,整体结构刚硬,致使推行时无避震缓冲、颠簸剧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避震效果、能一踩双刹的婴儿车用避震一踩双刹轮对组。
本实用新型由两组轮组、轮轴和刹车杆组成,轮组由车轮、座体、定位块、弹簧、卡块、支轴和套轴组成,车轮设有轮轴孔,其内便面均布设有放射状凹槽;座体为设有横开口并构成容置腔的开口壳体,其开口端下部横向设有支轴孔,其另一端下部设有轮轴孔,上部外侧面设有与放射状凹槽对应竖直长孔,端面设有延伸至内侧的横向长孔,并令竖直长孔和横向长孔与容置腔相通;定位块一端设有衔接的上斜面和下横向凹弧面;卡块一端设有竖向凹弧面;套轴一端设有插孔,另一端设有支轴孔,定位块、弹簧和卡块依次置入座体容置腔内,套轴置于座体开口端,其外周与卡块竖向凹弧面接触,并经穿过其上及座体上的支轴孔的支轴枢装在座体上;轮轴的两端分别从内向外设有定位块和定位环;刹车杆为两端分别构成直角端的杆体,轮轴的两端分别依次穿过两组轮组座体和车轮的轮轴孔与轮组连接,刹车杆以其两直角端纵边分别转动安装在两座体横向长孔,其直角端横边顶在定位块下横向凹弧面上,并穿过两座体竖直长孔向外延伸卡在车轮内侧放射状凹槽内。
由于本实用新型由两组轮组、轮轴和刹车杆组成,轮组由车轮、座体、定位块、弹簧、卡块、支轴和套轴组成,车轮设有轮轴孔,其内侧面均布设有放射状凹槽;座体为设有横开口并构成容置腔的开口壳体,其开口端下部横向设有支轴孔,其另一端下部设有轮轴孔,上部外侧面设有与放射状凹槽对应竖直长孔,端面设有延伸至内侧的横向长孔,并令竖直长孔和横向长孔与容置腔相通;定位块一端设有衔接的上斜面和下横向凹弧面;卡块一端设有竖向凹弧面;套轴一端设有插孔,另一端设有支轴孔,定位块、弹簧和卡块依次置入座体容置腔内,套轴置于座体开口端,其外周与卡块竖向凹弧面接触,并经穿过其上及座体上的支轴孔的支轴枢装在座体上;轮轴的两端分别从内向外设有定位块和定位环;刹车杆为两端分别构成直角端的杆体,轮轴的两端分别依次穿过两组轮组座体和车轮的轮轴孔与轮组连接,刹车杆以其两直角端纵边分别转动安装在两座体横向长孔,其直角端横边顶在定位块下横向凹弧面上,并穿过两座体竖直长孔向外延伸卡在车轮内侧放射状凹槽内。使用时,踩下刹车杆,其两直角端横边上升,压迫定位块,克服弹簧弹力,使定位块朝弹簧侧移动,直角端横边越过下横向凹弧面与上斜面的衔接处至竖直长孔顶端并由上斜面定位,使其从两车轮内侧放射状凹槽内退出,便可使两车轮自由转动;当婴儿车向前推行遇到障碍时,因撞击力经车轮、轮轴、座体、定位块、弹簧、卡块再传递到支架而减震,具有避震效果,当要刹车时,向上扳动刹车杆,使两直角端横边下降至竖直长孔底端并卡在两车轮内侧放射状凹槽内。使两车轮刹车,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习用的婴儿车用轮组结构示意剖面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俯视图图3为图2中A-A剖面图图4为图2中B部分解结构示意立体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阐述。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两组轮组1、轮轴2和刹车杆3组成,如图3、图4所示,轮组1由车轮11、座体12、定位块13、弹簧14、卡块15、支轴16和套轴17组成,车轮11设有轮轴孔111,其内侧面均布设有放射状凹槽112;座体12为设有开口121并构成容置腔122的开口壳体,其开口121下部横向设有支轴孔123,其另一端下部设有轮轴孔124,上部外侧面设有与放射状凹槽112对应的竖直长孔125,端面设有延伸至内侧面的横向长孔126,并令竖直长孔125和横向长孔126与容置腔122相通;定位块13一端设有衔接的上斜面131和下横向凹弧面132,其另一端设有弹簧座133;卡块15一端设有竖向凹弧面151,其另一端设有弹簧座152;套轴17一端设有插孔171,其另一端设有径向支轴孔172,其周壁构成一弹性条173,并在弹性条173内侧设有可卡在支架18卡孔181内的卡舌174,定位块13、弹簧14和卡块15依次置于座体12的容置腔122内,弹簧14两端卡在弹簧座133、152上,套轴17置于座体12开口121端,其外周与卡块15的竖向凹弧面151接触,并经穿过其上支轴孔172及座体12上支轴孔123的支轴16枢装在座体12上;轮轴2的两端分别从内向外设有定位块21和定位环22;刹车杆3为两端分别构成直角端的杆体,其中部设有踏板31;轮轴2的两端分别依次穿过座体12、车轮11的轮轴孔111、124与轮组1连接,刹车杆3以其两直角端纵边32转动安装在两座体12的横向长孔126内,其直角端横边32顶在定位块13下横向凹弧面132上,并穿过两座体12的竖直长孔125向外延伸卡在车轮11内侧放射状凹槽112内。
权利要求1.一种婴儿车用避震一踩双刹轮对组,其特征在于它由两组轮组、轮轴和刹车杆组成,轮组由车轮、座体、定位块、弹簧、卡块、支轴和套轴组成,车轮设有轮轴孔,其内侧面均布设有放射状凹槽;座体为设有横开口并构成容置腔的开口壳体,其开口端下部横向设有支轴孔,其另一端下部设有轮轴孔,上部外侧面设有与放射状凹槽对应竖直长孔,端面设有延伸至内侧的横向长孔,并令竖直长孔和横向长孔与容置腔相通;定位块一端设有衔接的上斜面和下横向凹弧面;卡块一端设有竖向凹弧面;套轴一端设有插孔,另一端设有支轴孔,定位块、弹簧和卡块依次置入座体容置腔内,套轴置于座体开口端,其外周与卡块竖向凹弧面接触,并经穿过其上及座体上的支轴孔的支轴枢装在座体上;轮轴的两端分别从内向外设有定位块和定位环;刹车杆为两端分别构成直角端的杆体,轮轴的两端分别依次穿过两组轮组座体和车轮的轮轴孔与轮组连接,刹车杆以其两直角端纵边分别转动安装在两座体横向长孔,其直角端横边顶在定位块下横向凹弧面上,并穿过两座体竖直长孔向外延伸卡在车轮内侧放射状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车用避震一踩双刹轮对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套轴周壁构成一弹性条,并在弹性条内侧设有卡在支架上卡孔的卡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儿车用避震一踩双刹轮对组,其特征在于定位块和卡块的另一端分别设有安装弹簧的弹簧座。
专利摘要一种婴儿车用避震一踩双刹轮对组。为提供一种具有避震效果、能一踩双刹的婴儿车用轮组,提出本实用新型,它由两组轮组、轮轴和刹车杆组成,轮组由车轮、座体、定位块、弹簧、卡块、支轴和套轴组成,车轮内侧面均布设有放射状凹槽;座体为开口壳体,其上设有支轴孔和轮轴孔,上部外侧面设有与放射状凹槽对应竖直长孔,端面设有延伸至内侧的横向长孔;定位块、弹簧和卡块依次置入座体容置腔内;刹车杆为两端分别构成直角端的杆体。
文档编号A47D13/00GK2229188SQ9521381
公开日1996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1995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16日
发明者杨忠雅 申请人:杨忠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