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控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7006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控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床(A)——人类生活必需品之一(医)。
就申请人目前所知存在着一种本人所发明的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其原理是利用龟蛇平衡论及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中的重力学说理论加以阐述,以增加人类寿命为目的,制造出一种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
本发明的全称为“旋转式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其目的在于在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的基础上,增加旋转,使人类的各类器官组织由于获得向心力而达到更加充分,更加完全的休息,以确实使人类的寿命更加延长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是指利用龟蛇平衡论及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中的重力学说理论,依据各人的身体素质将现有床的水平摆放为不水平(具有不同斜度的床),制造出一种可控制不同斜度的实质上的平衡床,以达到人类增寿目的。但其缺点是依据目前一天中8小时睡眠,16小时活动制度,还远远达不到休息完全充分,因而增加寿命能力较为有限。
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增加寿命能力较为有限原因采用白天活动16个小时,晚上睡眠8个小时。所谓休息充分是利用单对单原则即白天活动1小时与晚上倒立睡眠1小时为平衡。这样,人类即使完全倒立睡眠8个小时,也只能弥补白天活动16个小时中的一半(即8个小时),而白天活动的另一半(即8个小时)将无法得到弥补,而这无法得到弥补的8个小时将是导致人类衰老的最主要直接原因之一(理由是休息不够充分)。
旋控床是在可控高低平衡床的的基础上,增加床的旋转。正是由于床的不同程度(指不同的速度和角度)的旋转所产生的向心力,将不同程度(指不同层次性)弥补了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中无法弥补白天活动的其中一半的时间(8个小时),并且能够积极加以超过这8个小时,使人类的休息与工作达到真正的双向平衡。旋控床以其独具魅力的可调式旋转运动所产生的积极效果将远远超过了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使人类所增加的寿命较使用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相比,可获得突破性进展,乃至将会达到人类寿命的极限值。
现行《高中物理读本》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中指出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如果合外力的方向跟速度的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成一角度,那么一般说来,合外力就不但是改变速度的大小,而且改变速度的方向。轨迹是圆周的运动叫圆周运动,它是常见的一种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是指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长度都相等,这种运动即是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加速度是指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它在任一点的加速度都是沿着半径指向圆心的,其表达方式为an=v2/r或an=w2r,亦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向心力是指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具有向心加速度,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的力叫做向心力,其表达式为F=man=mv2/r=mw2r。必须注意使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不是什么特殊的力,任何一种力或几种力的合力,只要它能使物体产生向心加速度,它就是物体所受的向心力。
必须指出向心力亦适用于变速圆周运动。
由F=mv2/r推得向心力F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与旋转的线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与物体旋转的半径r成反比。由F=mw2r推得向心力F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成正比;与角速度w的平方成正比;与物体旋转的半径r也成正比。
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是一种不水平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床,与水平线相比,床中线为界限,存在两部(低部与高部),部是指带有床长度一半的床。低部是指与水平地面较近部,高部是指与同一水平地面较高部。旋控床是任取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的任一点或部(高部或低部)或水平床的任一点为旋转点;利用不同的旋转速度(用线速度或角速度表示)来获得向心力的。利用向心力及具有一定坡度的重力的分力来进行对人体器官组织不同程度的重新调整休息,以便休息达到更加充分,更加完全。
我们现对旋控床中旋转点为高部进行详细加以介绍(下文若无特别说明,均指此以高部为旋转点),又可分为两种情况即头低脚高或头高脚低睡。现着重以第一种情况头低脚高睡法为详讲(下文若无特别说明,均指此情况)。
当我们以头低脚高方式睡在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时,本身就由于重力的分力使我们的内脏器官组织有了往回缩(指向头部)的力,从而使我们的内脏器官组织得到充分的休息,且坡度越大,休息会更加充分(条件是坡度的增加一定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但当坡度越来越大,完全达到人倒立状态时休患睡觉8个小时,可抵消白天活动的一半时间(8个小时),但白天活动的另8个小时由于工作活动的疲倦却无法弥补。而旋控床由于床的旋转产生的向心力将可解决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白天活动的另外8个小时的工作活动而产生的疲倦。且具有很大的灵活控制性,使人类的内脏器官组织休息较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相比更加充分,更加完全。这正是本发明的用意之所在。
那么,旋控床较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相比为什么休息更加充分,更加完全呢?在本人所写的《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一文中指出心脏是如何悬挂在人的机体上呢?我们撇开其复杂的外围结构,其总的台力犹如一根“粗绳”将心脏悬挂起来。白天,这根“粗绳”在紧张工作,而在睡眠时间心脏的近端与远端若不在同一条水平线上,必然心脏的重心会高于远端(人直立时,离地面较近的一端为远端),则悬挂心脏的这根“粗绳”将受到小程度向下的拉力。由此我们得到“粗绳”悬挂着心脏。现进一步理想化“粗绳”是一根带有弹性的弹簧并且在弹性范围之内弹簧所处的外力与弹簧被压缩或伸长的长度成正比。那么白天人直立活动时,由于心脏的重量,弹簧“粗绳”将随着时间增加而逐渐被拉长。当利用旋控床时,由于旋控床的高低性,心脏重力的分力使弹簧受压缩部分缩回而不同程度满足补偿白天活动所带来的弹簧被拉长现象,但由于心脏重力的分力小于重力,因而弹簧受压回缩长度较缓慢,根本抵不上白天所被拉长的,故休息不充分。现采用旋控床,由于床旋转而使心脏先产生离心,必然压缩弹簧绳子,即心脏利用弹簧的水平压缩而获得由于弹簧受压缩而向心脏提供的弹簧压缩力作为向心力(并非全部),并且弹簧压缩力是随着床的旋转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旋转半径相同情况下),意味着弹簧越来越往回缩,而使弹簧的长度越来越短,使绳子(即弹簧)有了松(被压缩变短过程)紧(被拉长),符合运动的规律,使弹簧绳子得到更加充分的休息。(也许有人认为弹簧绳子被压缩回来变短过程能否算休息呢?首先得说明弹簧绳子并非普通绳子,由它的往回压缩过程是相对它的被拉长而言。在弹簧的弹性限度范围之内,弹簧的弹性保持得更加长久,基于此理,只要弹簧的粗绳仍有弹性,心脏仍将得到保护,从而人的生命仍将得以继续。)大家知道当某个物体绕着某个转点进行旋转时,就必然产生向心力。同理,当我们以头低脚高睡在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进行以高部为旋转点进行全方位多方向(现只讨论一种特殊情况,即水平旋转,下文同)旋转时,人体内脏器官就必然得到指向旋转点的水平向心力,它是一种矢量,具有方向性,它的方向性是时刻改变着。由于床的水平旋转,使人体的内脏器官组织获得了时刻指向高部的水平向心力。它的大小与内脏器官质量成正比,与角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与旋转的半径成正比。
根据入的适应性需循序渐近的原则,床的倾斜度和旋转速度要由各人的健康状态、耐受力情况而循序渐进,亦需倾斜角度由小到大,旋转速度由慢到快的过程。
本发明与现有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相比睡眠效率将取得突破性提高,睡眠时间将会更加相对减少,延缓机体衰老;床较低的倾斜角配合床的旋转可小于或等效于或超过床较高的倾斜角;减少疾病发生;增加人类寿命。
本申请人认为实现本发明的最好方式在科学的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的基础上,实践,实践,再实践。
权利要求
1.本发明要求保护的主题名称为旋控床,与现有床(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相比,均具有倾斜性,旋控床是在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特征在于床的旋转性、床的旋转运动倾斜性或水平性、床的旋转点的选择性及床的可控调节性。
2.如权利要求1中所指的床的旋转性是指可任意带有旋转过程中不确定性旋转方向的全方位的选择,包括床的水平方向及坚直方向旋转及由水平方向和坚直方向之间所夹的范围之内任何角度的任一方向旋转,床的旋转方式自由的选择及旋转速度的不同性或相同性。
3.如权利要求1中所指的床旋转运动的倾斜性是指在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的基础上增加其旋转运动而获得床的旋转运动所具有一定坡度(0~90度间)的倾斜性或水平性,与现有床(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相比,均具有倾斜性,其区别在于现有床(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是带有相对静止状态的不旋转运动的角度的倾斜性,而旋转式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是带有旋转运动性质的倾斜性或水平性。
4.如权利要求1中床的旋转点选择是指床在旋转过程中旋转性可任意选择,可固定也可不固定,不固定即在由一定的点或线或面所组成的图形中有控制或随意运动。
5.如权利要求1中床的可控调节性,是指床的倾斜度和旋转运动的速度和方向可任意调节,与现有床(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相比,均具有可任意调节床的倾斜度,其区别在于现有床(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是不带有旋转性的,处于相对静止的可任意控制床的倾斜度,而旋控床是带有旋转性处于运动状态下的可控调节性。
6.如权利要求2中所指的床的旋转方式自由的选择是指床的旋转可以是变速圆周运动,可以是圆周运动也可以是匀速圆周运动或非圆周运动或直线运动。
7.如权利要求2中旋转速度的不同性或相同性是指在床的旋转过程中,旋转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可任意的选择,速度的大小不变而方向可改变或不改变,速度的大小改变而方向也可改变或不改变。
全文摘要
本发明名称为旋控床,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为床——人类生活必需品之一。本发明是对本人原先所发明的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加以改进,利用物体在旋转运动中所产生的向心力配合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的原有龟蛇平衡论及牛顿万有引力定律中的重力学说论加以综合。从理论上论证,本发明较可控高低平衡增寿床更具优越性及先进性,从而为人类增加寿命取得突破性飞跃,更上一层楼。
文档编号A47C17/00GK1175389SQ97102729
公开日1998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1997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1997年3月22日
发明者邓南贵 申请人:邓南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