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洗衣物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9021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待洗衣物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收集欲清洗衣物的待洗衣物箱。



图1所示现有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其包括一底座1、一上框2、一盖体3、四支撑柱4及一罩体5;其中底座1顶面四个弧状角落端缘各设置一弧状凸墙6及一斜向凸块7,从而各形成一容置槽,且顶面内侧设置若干长条孔8,底面四个弧状角落端缘各往下延伸一脚9;上框2底面凹设一框槽10,该框槽10中间设置一较低的抵肋11;支撑柱4的断面呈半圆状;盖体3以铰链枢结于上框2的后侧缘。
如图2所示现有装置的组合剖视图,其组合时,将罩体5上端开口缘固结于上框2的外缘,罩体5下端开口缘固结于底座1的外缘,再将四支撑柱4的下端部分别插结于底座1的四个弧状角落处的弧状凸墙6与斜向凸块7所形成的容置槽内,四支撑柱4的上端部分别撑起并插结于上框2的框槽10的四个弧状角落,并抵于抵肋11的端缘,使罩体5呈撑开状,即完成组合。
如上所述现有装置具有下列缺点(1)其收置或使用时需将罩体5强力地上下拉撑方能进行拆卸或组装四支撑柱4,这是因为四支撑柱4皆欲置入底座1的弧状凸墙6及斜向凸块7之间及上框2的框槽10中,故收置拆卸及使用组装动作不易;(2)其组装后,罩体5与四支撑柱4之间留有一间距A(如图2所示),这是因为支撑柱4位于底座1的弧状凸墙6内侧及上框2的框槽10中,因而罩体5无法与四支撑柱4完全接触予以加强辅撑,故四支撑柱4支撑强度较为薄弱,易摇摇欲坠,相对稳定性及耐重压性较差;(3)四支撑柱4的上、下端部仅与底座1及上框2插结,而无罩体5与四支撑柱4贴触予以加强辅撑,故结合力量有限,一旦待洗衣物箱内的衣物增加而相对使重量增加,则于搬动时易造成底座1或上框2与四支撑体4间产生脱离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待洗衣物箱,使其收置拆卸及使用组装动作简易方便,组装后罩体可完全贴触支撑装置予以加强辅撑,提高整体的稳定性及耐重压性,且上框及底座与支撑装置之间的组合更为确实牢固,可避免搬动的摇晃造成上框或底座与支撑装置间脱落,并可稳固地置放于地上及利于空气在箱内顺畅流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待洗衣物箱,其包括一底座、一上框、一上盖、两截面呈[状的支撑板及一罩体,所述上盖藉由铰链枢结于所述上框的后侧缘,所述罩体的上端开口缘固结于所述上框的外缘,下端开口缘固结于所述底座的外缘;所述底座的水平顶面四角落处各设置一弧状小凸缘,四弧状小凸缘的凹弧皆朝向所述底座中心点;所述上框的底面环绕一较高的内缘墙及两较低且等高的中缘墙和外缘墙,所述内缘墙的四角落各往外延伸数个与所述内缘墙等高的转角肋至所述中缘墙及外缘墙之间,所述内缘墙的四侧各往外延伸数个与所述内缘墙等高的限制肋至所述中缘墙及外缘墙之间,所述上框左、右侧各形成一与所述支撑板的截面相似的无封闭[状容置槽;两支撑板的下端分别斜向插入所述底座的水平顶面两侧角落的弧状小凸缘与罩体之间,两支撑板的上端朝外抵推而通过所述上框的内缘墙、限制肋及转角肋后卡掣固定在所述上框左、右两侧的无封闭容置槽内,所述上框向上撑起并撑开绷紧所述罩体。
以下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为现有装置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现有装置的组合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组合立体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动作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图7A、7B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组合剖视图。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其包括一底座20、一上框30、一上盖40、两截面呈[状的支撑板50及一罩体60;其中底座20的水平顶面四角落处各设置一弧状小凸缘21,且四弧状小凸缘21的凹弧皆朝向底座20中心点,水平顶面内侧设置数个以矩阵形式排列的日字型通气孔22,而底面周缘向下延伸波浪状凸缘23以形成周缘数个支脚而得以稳固置放于地上;如图4所示,上框30的底面环绕一较高的内缘墙31及两较低且等高的中缘墙32和外缘墙33,该内缘墙31的四角落各往外延伸数个与内缘墙31等高的转角肋34至中缘墙32及外缘墙33之间,该内缘墙31的四侧各往外延伸数个与内缘墙31等高的限制肋35至中缘墙32及外缘墙33之间,使上框30左、右侧各形成一与支撑板50的截面相似的无封闭[状容置槽;上盖40以铰链枢结于上框30的后侧缘。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动作示意图,其组合时,将罩体60上、下开口缘固结在上框30及底座20的外缘,再将两支撑板50置于罩体60中,并将两支撑板50下端分别斜向插入底座20的水平顶面两侧角落的弧状小凸缘21与罩体60之间,使两支撑板50上端朝内倾斜,再以手将两支撑板50上端朝外抵推,迫使两支撑板50上端通过上框30的内缘墙31、限制肋35及转角肋34后卡掣固定在上框30左、右两侧的无封闭容置槽内,同时使两支撑板50下端的内侧抵靠于底座20的水平顶面两侧角落的弧状小凸缘21外侧,而两支撑板50下端的外侧贴触于罩体60内侧,使两支撑板50与罩体60之间无任何空隙,从而将上框30向上撑起并撑开绷紧罩体60,请同时参阅图6、7A、7B所示,即完成组合。
其不使用时,可施力迫使两支撑板50的上端往内通过上框30的内缘墙31、限制肋35及转角肋34而脱离上框30左、右两侧的无封闭容置槽后朝内倾斜,再将两支撑板50的下端抽离底座20的水平顶面两侧角落的弧状小凸缘21与罩体60之间,即可将上框30与底座20叠合在一起收置。
藉由上述具体实施例,可得到下述效益(1)收置拆卸及使用组装动作简易方便;(2)罩体60可完全贴触两支撑板50加强辅撑,以提高箱体稳定性及耐重压性;(3)两支撑板50在罩体60完全贴触加强辅撑下与上框30、底座20之间的结合力更佳,可避免搬动造成脱落;(4)底座20的通气孔22配合波浪状凸缘23,可供箱体稳固地置放于地上及空气顺畅流通于待洗衣物内部空间。
权利要求1.一种待洗衣物箱,其包括一底座、一上框、一上盖、两截面呈[状的支撑板及一罩体,所述上盖藉由铰链枢结于所述上框的后侧缘,所述罩体的上端开口缘固结于所述上框的外缘,下端开口缘固结于所述底座的外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水平顶面四角落处各设置一弧状小凸缘,四弧状小凸缘的凹弧皆朝向所述底座中心点;所述上框的底面环绕一较高的内缘墙及两较低且等高的中缘墙和外缘墙,所述内缘墙的四角落各往外延伸数个与所述内缘墙等高的转角肋至所述中缘墙及外缘墙之间,所述内缘墙的四侧各往外延伸数个与所述内缘墙等高的限制肋至所述中缘墙及外缘墙之间,所述上框左、右侧各形成一与所述支撑板的截面相似的无封闭[状容置槽;两支撑板的下端分别斜向插入所述底座的水平顶面两侧角落的弧状小凸缘与罩体之间,两支撑板的上端朝外抵推而通过所述上框的内缘墙、限制肋及转角肋后卡掣固定在所述上框左、右两侧的无封闭容置槽内,所述上框向上撑起并撑开绷紧所述罩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待洗衣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水平顶面内侧设置数个以矩阵形式排列的日字型通气孔,底面周缘向下延伸波浪状凸缘以形成周缘数个支脚。
专利摘要一种待洗衣物箱,其包括一底座、一上框、一上盖、两截面呈[状的支撑板及一罩体,底座的水平顶面四角落处各设置一弧状小凸缘,其凹弧皆朝向底座中心点,水平顶面内侧设置数个以矩阵形式排列的日学型通气孔,底面周缘向下延伸波浪状凸缘,上框的底面环绕一较高的内缘墙及两较低且等高的中缘墙和外缘墙,内缘墙的四角落及四侧各往外延伸数个与内缘墙等高的转角肋及限制肋至中缘墙、外缘墙之间,上框左、右侧各形成一与支撑板的截面相似的无封闭[状容置槽。
文档编号A47B61/00GK2303523SQ97224088
公开日1999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18日
发明者许培勋 申请人:庆丰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