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结构改良的置物架支撑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652阅读:2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结构改良的置物架支撑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置物架支撑杆,在此尤指一种具有高同轴度组合结构的支撑杆。
请参阅图一、二所示,常见的置物架主要由四支支撑杆91、数个置物盘92及锥状夹套93所组成;其支撑杆91为一体成型的直杆,杆身取固定间距设若干嵌槽911,夹套93是以两个为一单元,于夹套93间设有嵌块931,该嵌块931可嵌入槽911中,使两夹套93可对合于支撑杆91上,而置物盘92在相对夹套93的位置则设有锥管921,锥管921、夹套93是呈相对推拔组合状态。
所以,只要将夹套93组设于各支撑杆91同一高度时,再将置物盘92的锥管921由上向下套制于各夹套93间,因锥管921、夹套93是设计成推拔状态,故置物盘92可稳固的组设于支撑杆91上,以形成一置物架结构;如欲调整置物盘92的高度时,只须由下向上推动置物盘92,即可使锥管921、夹套93分离,然后再调整夹套93位置,反复前述的组设动作,即可完成调整置物盘92的高度或间隔;此一结构虽然符合实用要求,但仍有若干缺点。
首先,其支撑杆皆具相当的长度,以致在搬运时甚感不便;另一方面,对制造者而言,往往因为该等支撑杆结构过于占空间,除增加制造的困难度,且使得经销到国外的成品,在运销的过程中,必须增加货柜的空间,造成成本增加;再则,支撑杆的空间形态为固定而无法改变,所以无法配合空间而加以弹性运用,因此,欲任意变化布置空间时,必须牵就于该支撑杆的固定形态,如此便无法更进一步地提高其与使用者间的配合度。
于是便有图三、四、五的改良结构产生,其各支撑杆91均采用多截式设计,且使支撑杆91的长度不大于置物盘92,以利于一体运销及方便制造;各支撑杆91主要在其两端设有内螺孔912,以使各支撑杆91间可以相对螺合一接头94,该接头94在相对支撑杆91的端部突设出一肩部941,肩部941两端分别和支撑杆91端部抵接,使两支撑杆91以肩部941间隔而形成一道相仿嵌槽911的结构,以供夹套93夹合。
该改良结构虽大幅改善第一种常见结构的缺点,但该置物架在承受应力时,须凭借中空接头的肩部承受,而接头截面积相当有限,故所能相互承受的扭矩便大为缩减,而承受扭矩的稳定程度,也同样因接触面少而减少,造成使用上承受应力较小,仅能适用于轻负载的实施状况,若置物架载重稍重,则接头便有可能因应力集中而弯曲变形,致接头、支撑杆无法顺利拆解,如此便失去改良原意;再则,肩部的厚度相当薄,且两端均设有斜导面,是以该肩部容易割伤组设人员,此乃当初设计人所未能虑及之处。
请参阅图六,此为另一改良结构,其主要将肩部941设计成具相当厚度、且直径和支撑杆91相当的柱体,该肩部941两端可分别供支撑杆91端部抵接,使肩部941裸露在两支撑杆91间,而肩部941环设有嵌槽911,以供夹套夹合;此结构改善图四结构易割伤的缺点,但其在承受应力时,仍须凭借接头94中介承受,致使用上承受应力较小的缺点仍无法改善,且其肩部941和两支撑杆91邻接的部分会形成一圈状槽体,而使整体结构的外观大打折扣。
请再配合图七的结构,其是87205763专利申请的结构示意图,该结构主要使相邻支撑杆91以接头94相对组合时,令相邻支撑杆91的端面可直接相互抵接,以大幅分散接头94的中介受力,而各支撑杆91于外端缘设有倒角913,使相互抵接的支撑杆91于倒角913间可以直接构成嵌槽,以供置物盘的夹套方便组设。
该结构虽然精简,但其确可大幅分散接头的中介应力,但该结构仍有二重大缺点;
一、各支撑杆是单纯以螺合的方式相对结合,而于螺配的过程中必定会有图八的余隙95产生,所以,其支撑杆、接头在相对螺合时便会稍左、右偏移,如此一来必定使整支组合后支撑杆有弯曲的情形发生,在累积公差下极易使组合结构有偏斜变形的情形发生,除同轴度极易差外,且令该等结构容易于偏斜处形成应力集中点,使整体结构无法承载重力,若置物架载物稍重,便会于应力集中点破坏整体结构。
二、其接头于组设两支撑杆并无困难,只须将接头螺入一支撑杆中,再螺入另一支撑杆,然后同时旋转两支撑杆,即可将两支撑杆、接头相对固定,但在拆解时却有相当问题,因为在相对旋开两支撑杆时,其较松的支撑杆可以先行拆解,而另一结合稍紧的支撑杆及接头便无法拆解,尤其是接头上全是锐利螺纹,其并不容易夹固旋出,就此而言,该等结构在拆解更换时确有其不便处;倘硬要夹固螺纹则容易损坏该螺纹,使接头无法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结构改良的置物架支撑杆,其主要以相对螺合、及套合的技术手段,令接头、支撑杆相对组设结构的同轴度大幅提升,进而大幅提升垂直受力程度,令整体结构不会偏斜变形损坏。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特色是在于接头于中段部位同轴设有导柱,该导柱的外径和支撑杆内孔相当,使接头、支杆可同时以相对螺合、及套合的技术手段来提升两两支撑杆的组设同轴度,令整体结构不易偏斜变形损坏,进而达到垂直受力的优点,使整体结构更为强化,接头有容易拆装的方便性,借以消除常见结构在使用上的各种麻烦与不便,具推广价值。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一是觉见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二是常见结构的支撑杆、置物盘剖面示意图。
图三、四、五是另一常见结构示意图。
图六是再一常见结构示意图。
图七是87205763专利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图八是相对螺合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九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十是本实用新型接头的立体示意图。
图十一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图号部分10支撑杆11内孔12内螺孔13倒角14嵌槽 20接头21螺合部22导柱221导引面 222削平面23插槽 91支撑杆911嵌槽912内螺孔913倒角92置物盘921锥管93夹套931嵌块94接头941肩部95余隙请参阅图九、十及十一所示,本实用新型支撑杆10采用多截式设计,各支撑杆10主要在其两端内孔11中设有内螺孔12,接头20两端同轴设有螺合部21,使各支撑杆10间可以相对螺合接头20,该接头20可收纳于两支撑杆10内,令两相邻支撑杆10端面直接抵接,以有效分散接头20的中介受力,而支撑杆10的杆身等距设有若干嵌槽,各支撑杆10两端则设有倒角13,使相抵接的支撑杆10于倒角13间可以直接构成嵌槽14,以供置物盘的夹套方便组设;特征在于接头20于中段部位则同轴设有导柱22,该导柱22的外径和支撑杆10内孔11相当,以使导柱22可以同轴精密套合在两支撑杆10的内孔11中,进而校准两相邻支撑杆10同轴度,该接头20在相对导柱22的位置设有插槽23,使螺合部21易于制造,其导柱22并在两外端缘设有斜锥状导引面221,以便导柱22可以顺利进入内孔11中;另外在导柱22相对两侧设有削平面222,构成可供扳手套制转动的扳动部;是以,当接头20以两端螺合部21而螺入两支撑杆10中时,其导柱22恰位于两支撑杆10间,借由导柱22外径、两支撑杆10内孔11的相对精密套合而校正接头20、两支撑杆10的螺合偏移量,以大幅提升组合结构的同轴度,避免偏斜变形致结构损坏的情形发生,进而提升其所能承受的扭矩,维持最佳的承重能力;再则,本实用新型接头20在拆、装上并无任何困难;在组装时,其只须将接头20稍螺入一支撑杆10中,再以扳手套制削平面222,便可旋转接头20至定位,此时再旋转螺入另一支撑杆10,即可将两支撑杆10、接头20相对固定;在拆解时,其只须相对旋开两支撑杆10,使较松的支撑杆10可以先行拆解,然后再以扳手套制接头20削平面222,便可旋转接头20脱出另一结合稍紧的支撑杆10;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在拆装接头20时,并不会为伤及组装者,且可以顺利拆解更换,更不会损坏接头20,其确有使用便利上的增进。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结构改良的置物架支撑杆,其支撑杆采用多截式组合结构,各支撑杆两端内孔中设有内螺孔,可螺入邻接的两支撑杆中的接头两端同轴设有螺合部,而支撑杆的杆身等距设有若干嵌槽,支撑杆两端并设有倒角,其特征在于接头同轴设有可以同轴精密套合在支撑杆内孔中,并恰位于两支撑杆间的导柱,该导柱的外径和支撑杆内孔相当。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结构改良的置物架支撑杆,其特征在于其导柱是设在接头中段部位。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结构改良的置物架支撑杆,其特征在于其接头在相对导柱的位置设有插槽。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结构改良的置物架支撑杆,其特征在于其导柱在两外端缘设有斜锥状导引面。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结构改良的置物架支撑杆,其特征在于其导柱设有扳动部。
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结构改良的置物架支撑杆,其特征在于其扳动部是在导柱相对侧面设有削平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结构改良的置物架支撑杆,其支撑杆采用多截式设计,接头两端同轴设有螺合部,使接头可以螺合部而螺入两支撑杆内,并令两相邻支撑杆相抵接而直接构成嵌槽,供置物盘方便组设;特征在于:接头中段部位同轴设有导柱,导柱的外径和支撑杆内孔相当,该导柱恰位于两支撑杆间,借由导柱外径、两支撑杆内孔的相对套合而直接校正接头、两支撑杆的螺合偏移量,以大幅提升各支撑杆间的同轴度,有效避免偏斜变形致结构损坏的缺点。
文档编号A47B57/00GK2358756SQ9922534
公开日2000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8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8日
发明者张西得 申请人:张西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