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椅子托盘扭簧扭力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598751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椅子托盘扭簧扭力调节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扭力调节机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椅子托盘的扭簧扭力调节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具有椅座升降功能、椅座倾仰功能和椅背倾斜功能的椅子,现在在市面上非常的常见了。通常这种椅子包括用于与气压棒连接的中盘组、用于与椅背连接的翻盖以及用于椅座连接的大盘组,在连接大盘组和中盘组的枢轴、连接翻盖和大盘组的枢轴上通常设置有用于复位的复位扭簧。复位扭簧在实际生活中,长期的使用后,会导致其扭力弹簧的扭力发生一定程度上的变化。通常这种变化很细小,但在日积月累的时间作用下,会导致扭簧扭力的大小变化越来越明显,又由于现有技术中,大多数椅子托盘并没有用于对复位扭簧扭力进行调节的机构,这样就会导致椅子在长期使用后,性能下降,导致了许多使用上的麻烦和不变。
[0003]专利号为200920112491.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椅子托盘复位扭簧扭力调节的机构,所述扭力调节机构本体包括壳体和套设于椅子托盘枢轴上的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旁设有拉杆,所述拉杆的一端与复位扭簧的一端相连,所述拉杆对应复位扭簧的另一端为外螺纹端,所述扭力调节机构还包括了可与拉杆外螺纹端螺纹啮合传动的涡轮和可与涡轮啮合配合的蜗杆,所述蜗杆一端连接有延伸手柄。通过旋转延伸手柄,带动蜗杆旋转,从而带动涡轮旋转,涡轮的旋转使得拉杆能够进行上下的运动,通过拉杆的上下运动,拉动扭簧,从而达到调节复位扭簧拉紧或是放松,从而达到调节扭簧扭力大小的效果。
[0004]但是很明显的,这种结构存在着两个缺陷:一、延伸手柄的长度太长,不美观,容易碰到人;二、同时这种长的延伸手柄,影响了扭簧扭力调节机构整体的紧凑性;三、这种调节方式由于是通过蜗轮蜗杆的配合,而拉杆所拉动的为扭簧,扭簧会对拉杆产生一个拉力,这个拉力就有可能会导致拉杆的位置发生移动,而拉杆的位置如果一移动,那么连带着涡轮蜗杆和延伸手柄发生回转的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就会使得扭簧的扭力得不到很好的调节。解决问题的性能降低,甚至当扭簧的扭力过大,涡轮蜗杆之间充分润滑的情况下使得整个装置达不到调节扭簧扭力的作用。因为当人工旋转延伸手柄时,扭簧的扭力会被调节,当使用者松手时,扭簧又会复原。
【实用新型内容】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自锁性,不会使得调节手柄发生回转同时结构又紧凑的椅子托盘扭力调节机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椅子托盘扭簧扭力调节机构,包括调节手柄、壳体、涡轮、扭簧和一端与涡轮联动的拉杆,所述拉杆的另一端与扭簧联动,所述调节手柄包括蜗杆和手柄本体,所述调节手柄外部套设有防回转壳,所述防回转壳固定于壳体;所述蜗杆的一端连接有可沿蜗杆轴向伸缩的手柄本体,所述防回转壳上设置有于手于柄本体收缩时与手柄本体相互配合的防回转结构。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本体与蜗杆连接,可以使得旋转手柄本体的同时带动蜗杆一起转动,蜗杆的转动又带动了与其配合的涡轮的旋转,通过涡轮的旋转使得与其联动的拉杆运动,从而使得扭簧的扭力发生变化。手柄本体能够沿着蜗杆轴向伸缩,使得整体的体积能够减小,结构紧凑,提高了空间的利用率,不会碰到人。手柄本体和防回转壳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防回转结构,因为防回转壳固定设置在壳体上,所以在回转现象产生时,防回转壳相对于手柄本体和蜗杆又是固定的,所以在一个在调节扭力的动作完成后,拥有一定的自锁性能,达到了防回转的效果。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回转结构包括防回转壳上设置的防回转槽和手柄本体圆周面上设置的防回转凸条,所述防回转凸条于手柄本体收缩时可周向嵌在防回转槽内。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体的防回转功能是通过防回转槽和防回转凸条相互之间的配合来达到的。这种简单的结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容易上手,当其坏的时候能够清楚的看出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也便于了后续的维护。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蜗杆连接手柄本体的一端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手柄本体空心设置且套设于蜗杆外表面,所述手柄本体的圆周面上轴向设置有与限位凸起配合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轴向两端封闭。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手柄本体套在蜗杆上时,通过蜗杆上设置的限位凸起和手柄本体上的滑动槽的配合,使得手柄本体在套设于蜗杆外部时的轴向移动得到了限位,使得手柄本体不会由于拉伸或者收缩过度而脱离蜗杆,从而失去原本的调节的作用。
[00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蜗杆连接手柄本体的一端切有轴向的固定平面,所述限位凸起安装于固定平面上,所述固定平面包括至少两个平行平面,所述蜗杆露出壳体部分的轴向长度大于防回转壳的轴向长度;所述手柄本体连接蜗杆一端设置有旋转开口,所述蜗杆连接手柄本体的一端于手柄本体旋转时可穿过旋转开口。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手柄本体拉伸后,可以达到弯折的效果。将手柄本体弯折,使得蜗杆能够更加容易的被转动,并且在转动的时候由于固定平面的设置空出了一定的空间,使得旋转更加顺畅,更加的省力。而且操作起来更加的方便,不需要像以前那样小幅的沿轴向旋转手柄本体。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调节这个功能变得更加的方便,省力,快捷,易于操作。
[00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平面设有两个,所述固定平面对称设置。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蜗杆在轴向看去更加的美观,结构设计的更加合理。
[00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柄本体远离蜗杆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套。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人工调节旋转调节手柄时,能够有更加好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椅子托盘扭簧扭力调节机构实施例的结构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椅子托盘扭簧扭力调节机构防回转壳和蜗杆一端实施例的结构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椅子托盘扭簧扭力调节机构手柄本体的结构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椅子托盘扭簧扭力调节机构涡轮蜗杆的结构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椅子托盘扭簧扭力调节机构安装处的结构图。
[0023]图中:1、扭力调节机构本体;11、外壳;12、调节手柄;121、防回转壳;1211、防回转槽;122、蜗杆;1221、限位凸起;1222、固定平面;123、手柄本体;1231、滑动槽;1232、防回转凸条;1233、旋转开口 ;124、橡胶套;13、涡轮;2、拉杆;3、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参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