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锅体结构和电炒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36519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锅体结构和电炒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产品领域,特别是一种加热锅体结构和电炒锅。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电加热的锅体结构通常包括以下几种:一是以电热丝为发热元件的电阻式加热,其效率低下,功率大、寿命短,成本高;一是电磁加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成热能,其要求锅体为含铁质的锅体。市场上出现了采用加热膜进行加热的产品,其采用面状发热,热交换面积大,再加上电热转换效率高,同等功率,温升更快。常见的做法是在锅体底面涂覆或喷涂电热膜,使得电热膜与锅体构成一体。其存在的技术问题在于涂覆的锅体只能使用不锈钢材质,不能使用导热更好的铝或者铜材,大功率小面积加热效果不好,另外在制备过程中大面积加热烧结过程中基材容易变形,因此比较适用较小功率小面积加热。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结构灵活、热交换面积大、热转换效率高、寿命长的加热锅体结构和电炒锅。
[0004]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加热锅体结构,包括锅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膜、压片和若干固定件;该加热膜位于锅体底面并设有电极以通电加热,其面积占锅体底面面积55 % -95 %;该压片覆于加热膜底面;该若干固定件穿过压片将加热膜压紧固定于锅体底面。
[0006]优选的,所述加热膜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该加热膜上设有供所述固定件穿过的通孔。
[0007]优选的,所述压片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该压片上设有供所述固定件穿过的通孔。
[0008]优选的,所述压片为环形,其覆于加热膜边缘位置。
[0009]优选的,所述加热膜厚度小于等于0.1mm。
[0010]优选的,所述压片厚度小于等于1mm。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为铆钉或螺母。
[0012]一种电炒锅,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任一一种加热锅体结构、过温保护器、控制板;该手柄与所述锅体相连,该过温保护器位于锅体底部,该加热膜和过温度保护器均与所述控制板相连。
[0013]优选的,所述锅体为铝制锅体。
[0014]优选的,所述压片为不锈钢压片。
[0015]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本实用新型通过压片和固定片将加热膜压紧固定与锅体底面,能保证锅体与加热膜的热交换面积大、又便于拆装,十分方便;
[0017]2、本实用新型的加热膜和压片的形状可根据锅体形状设计,灵活多样;
[0018]3、本实用新型的电炒锅采用铝制锅体配合不锈钢压片,选材多样、能保证较高的热转换效率;
[0019]4、本实用新型的电炒锅,其加热膜和压片的整体厚度小于等于1.1_,使得锅体整体更为轻巧,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实施例一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压片为圆形);
[0021]图2为实施例一的仰视图;
[0022]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0023]图4为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0024]图5为实施例二的分解示意图;
[0025]其中:10、锅体;20、加热膜;30、压片;40、固定件;50、手柄;60、控制板;70、电源插头;80、过温保护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7]实施例一
[0028]参照图1至图3,一种加热锅体结构,包括锅体10、加热膜20、压片30和若干固定件40。该加热膜20位于锅体10底面并设有电极以通电加热,其面积占锅体10底面面积55%-95%。加热膜20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该加热膜20上设有若干通孔。该压片30覆于加热膜20底面,其面积占锅体10底面面积55% -95%,压片30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图中为圆形),该压片30也设有若干通孔。该锅体10底面设有若干固定件40,该若干固定件40穿过压片30和加热膜20上通孔将加热膜20压紧固定于锅体10底面。
[0029]本实用新型的加热锅体结构的加热膜20厚度小于等于0.1mm,压片30厚度小于等于1_。固定件40可为铆钉或螺母等常用固定件,可应用于其他加热产品例如炖锅、咖啡壶、电饭煲等。
[0030]基于上述的加热锅体结构,还提出一种电炒锅,其包括锅体10、加热膜20、压片30、若干固定件40、过温保护器80、手柄50和控制板60。锅体10为铝制锅体,压片30为不锈钢压片,加热膜20的基体采用耐高压、绝缘、防水、高导热材质。该手柄50与锅体10固定相连,该加热膜20的电极通过连接线与控制板60相连,该控制板60连接电源插头70,通过控制板60控制加热膜20通电发热,再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加热锅体,达到需要温度后保持恒温,持续加热食物或其他被加热体。过温保护器80位于锅体底部,其温度传感器的温度检测点可设置在锅体10中部,该过温保护器80与控制板60相连,用于检测锅体10温度,并在温度过高时,反馈至控制板60以切断电源实现过温保护。
[003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锅体和电炒锅,热交换面积大、电热转换效率高、加热功率可达500-2000W,其加热膜20和压片30的整体厚度小于等于1.1mm,使得锅体和电炒锅整体更为轻巧,便于拆装,十分方便。
[0032]实施例二
[0033]参照图4至图5,一种加热锅体结构和电炒锅,其主要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区别在于:加热膜20上不设置通孔,压片30为环形,其覆于加热膜20边缘位置,通过固定件40穿过压片30和锅体10底部以将加热膜20固定贴紧于锅体10底面。该压片30面积占锅体10底面面积较小。
[0034]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主权项】
1.一种加热锅体结构,包括锅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膜、压片和若干固定件;该加热膜位于锅体底面并设有电极以通电加热,其面积占锅体底面面积55%-95%;该压片覆于加热膜底面;该若干固定件穿过压片将加热膜压紧固定于锅体底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锅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该加热膜上设有供所述固定件穿过的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锅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为圆形或椭圆形或多边形,该压片上设有供所述固定件穿过的通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锅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为环形,其覆于加热膜边缘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锅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膜厚度小于等于0.1mm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锅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厚度小于等于1_。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热锅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铆钉或螺母。
8.一种电炒锅,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所述的任一一种加热锅体结构、手柄、过温保护器、控制板;该手柄与所述锅体相连,该过温保护器位于锅体底部,该加热膜和过温度保护器均与所述控制板相连。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为铝制锅体。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炒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为不锈钢压片。
【专利摘要】一种加热锅体结构和电炒锅,包括锅体、加热膜、压片和若干固定件;该加热膜位于锅体底面并设有电极以通电加热,其面积占锅体底面面积55%-95%;该压片覆于加热膜底面;该若干固定件穿过压片将加热膜压紧固定于锅体底面。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加热锅体和电炒锅,热交换面积大、电热转换效率高、加热功率可达500-2000w,其加热膜和压片的整体厚度小于等于1.1mm,使得锅体和电炒锅整体更为轻巧,便于拆装,十分方便。
【IPC分类】A47J27-00, A47J36-24
【公开号】CN204445321
【申请号】CN201520085834
【发明人】郑亦焱
【申请人】厦门宝益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8日
【申请日】2015年2月6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