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泡饮料的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8526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流体进行选取,以满足实际冲泡工作的要求。
[0034]温度传感器在储液腔体11内的流体低于第二预定温度时发送第三温度信号。控制器在接收到第三温度信号后发送加热指令,加热元件13接收到加热指令后加热储液腔体11内的流体,温度传感器在储液腔体11内的流体升至第二预定温度时发送第四温度信号,控制器在接收到第四温度信号后发送停止加热指令,加热元件13接收到停止加热指令后停止加热储液腔体11内的流体。这样,在加热元件13的作用下会使得储液腔体11的流体大致保持在冲泡温度适合的第二预定温度,用户可以随时取用被保温在第二预定温度的流体进行冲泡工作,以获得口感较好,营养损失较少的饮料。
[0035]储液腔体盖12与储液腔体11通过凹凸结构相配合,储液腔体盖12上设置的凹槽可以容纳储液腔体11的一部分,这样可以保证储液腔体盖12与储液腔体11之间顺利地进行扣合。另外,储液腔体盖12上设置有卡扣件,卡扣件与储液腔体11上的卡扣位相卡扣连接,保证储液腔体盖12与储液腔体11之间配合后的稳定,使得储液腔体盖12不会因意外而被打开。储液腔体盖12与储液腔体11之间也可以是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起来,同样可以保证储液腔体盖12不容易从储液腔体11上脱落下来。
[0036]上述列举的储液腔体11和储液腔体盖12的连接方式,有利于保证储液腔体盖12盖到储液腔体11上后,保证储液腔体11内部的气密性和保温性能。当然,本实用新型的冲泡饮料的装置10的其它实施例中(比如不需要储液腔体具有气密性要求的实施例),采用敞口的储液腔体11且不设置储液腔体盖12,同样也可以对储液腔体内的流体进行加热、冷却并用该流体来冲泡饮料。
[0037]储液腔体11用于存储冲泡饮料时使用的流体,这里,流体可以是水。冲泡饮料的装置10包括的加热元件13用于对储液腔体11内储存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元件13可以设置在储液腔体11的外部空间,例如储液腔体11的底部或者侧部,这样,加热元件13可以被隐藏在冲泡饮料的装置10的内部,使得使用者的操作更加安全。加热元件13也可以设置在储液腔体11的内部,使用时可以浸没在流体中与需要被加热的流体直接接触,这样,加热元件13可以直接对流体进行加热,降低了热损失,提高了加热效率。加热元件13可以选用加热电阻丝。
[0038]冷却元件14,用于对储液腔体11内储存的被加热元件13加热到第一预定温度(比如沸点)的水(或者其他流体)进行冷却。在储液腔体11内储存的水被加热元件13加热到沸点后并持续加热3至5分钟后,加热元件13停止加热。此时,冷却元件14开始运行工作,整个冲泡饮料的装置10切换到冷却状态。当冷却元件14将处于沸点的水冷却到第二预定温度,比如45摄氏度左右(比如44摄氏度或者46摄氏度)时,冷却元件14停止运行,加热元件13再次开始运行工作,整个冲泡饮料的装置10由冷却状态切换到保温状态。在加热元件13的加热作用下,储液腔体11中的水在预定范围内,比如40至47摄氏度的温度范围内,进行保温。这样,在冷却元件14和加热元件13的共同作用下,冲泡饮料的装置10可以对储液腔体11中储存的水的温度进行自动控制,满足对水消毒杀菌的同时也保证了储液腔体11中的水处于适合冲泡饮料原料的最佳温度。
[0039]冷却元件14可以设置在储液腔体11的外部,例如储液腔体11的底部或者侧部,与设置在储液腔体11外部的加热元件13间隔设置。这样,冷却元件14与加热元件13 —起被封装在整个冲泡饮料的装置10内部,使得整个冲泡饮料的装置10更加美观整洁。冷却元件14也可以设置在储液腔体11的内部,直接与水接触,这样可以降低热损耗,提高冷却效率。
[0040]冲泡腔体15,用于对保温在预定温度范围内的流体(比如水)与饮料的原料(例如奶粉、茶叶、咖啡、奶茶或者豆奶等,或者这些原料的混合物)进行冲泡。本实用新型的冲泡饮料的装置10,可以先将盛装一定量的饮料原料的胶囊22放入冲泡腔体15内部,然后向冲泡腔体15内部注入冷却到45摄氏度并在40至47摄氏度之间保温的水,这样,水就会与饮料原料自动进行充分的混合并最终完成冲泡过程。
[0041]优选地,可以对水或者其他流体进行加压处理,使其能够以高速注入冲泡饮料的装置10内部,并持续冲击饮料原料,这样可以使得水与饮料原料更快速地得到充分混合,节约冲泡时间,提高了冲泡效果。
[0042]流体管路16,用于从储液腔体11向冲泡腔体15输送冷却到45摄氏度并在40至47摄氏度之间保温的水。流体管路16上设置有控制水流的开关。流体管路16可以更好地优化水的传输路径,引导储液腔体11中的水更快的进入冲泡腔体15内部。流体管路16 —端固定连接在储液腔体11的底部,另一端连接在冲泡腔体15上,这样,可以最大化利用储液腔体11中储存的水,不会在储液腔体11中出现残留的水,提高了储液腔体11中的水的利用率,同时流体管路16自身具有的封闭性也可以实现对水量的控制和节约。
[0043]控制器,用于控制饮料冲泡饮料的装置10的内部电路。控制器可以实现对储液腔体11内部的水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加热元件13以及冷却元件14之间的工作状态的切换,最终实现加热、冷却以及保温的电路自动控制。另外,控制器也可以对整个冲泡饮料的装置10的内部电路实现控制,例如对下面所述的各个电动器件的电路进行控制。
[0044]如图1所示,冲泡饮料的装置10还包括第一气泵17,第一气泵17设置在流体管路16上,第一气泵17用于向流体管路16内泵入气体。在完成冲泡过程后,第一气泵17开始运行工作,其向流体管路16内部泵入气体,将第一气泵17与冲泡腔体15之间的流体管路16的内部滞留的水吹送出流体管路16,这样,就保证了流体管路16的干净卫生。
[0045]如图1所示,冲泡饮料的装置10还包括流量计18,流量计18设置在第一气泵17与储液腔体11之间的流体管路16上,或者流量计18设置在第一气泵17与冲泡腔体15之间的流体管路16上,用于监测从流量计18通过的流体的流量。冲泡饮料的原料或者冲泡好的饮品的稀稠程度不同时,使用的水量不同,因此,设置在流体管路16上的流量计18可以实现对水量的智能控制,使得使用者更准确地掌握冲泡过程中使用的水量,以方便容易地冲泡出自己想要的饮品,提升冲泡的使用体验。
[0046]流量计18与第一气泵17之间的流体管路16上设置有单向阀19。当第一气泵17往流体管路16内部泵送气体时,单向阀19处于关闭状态,这样就可以防止泵入的气体将流体管路16内的水向储液腔体11内推送,泵入的气体只能作用于第一气泵17与冲泡腔体15之间的流体管路16,将该段流体管路16的水推送到冲泡腔体15内部。这样,流体管路16可以对流经的水进行更好地控制。
[0047]在一个实施例中,冷却元件14为位于储液腔体11的外部的冷却风扇。冷却风扇设置在储液腔体11的底部,冷却风扇产生的冷却气流可以在储液腔体11底部与侧部之间充分流动,这样可以提高冷却的效率。当然,冷却风扇可以设置在储液腔体11的其它位置,例如侧部设置多个冷却风扇,以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
[0048]在一个实施例中,冷却元件14为与储液腔体11的侧部的外周向表面相贴合或者位于储液腔体11内部的蛇形管或者螺旋管,蛇形管或者螺旋管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矩形。蛇形管或者螺旋管内部通入冷却用的液体或者气体。蛇形管或者螺旋管与储液腔体11的侧部的外周向表面相贴合时,蛇形管或者螺旋管将储液腔体11包围起来,通过热传递效应,实现蛇形管或者螺旋管、储液腔体11以及储液腔体11内存储的水之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以将储液腔体11内储存的水快速地冷却到第二预定温度,即45摄氏度。
[0049]蛇形管或者螺旋管位于储液腔体11的内部时,蛇形管或者螺旋管浸没在水中,直接与水发生接触,螺旋管与储液腔体11同轴设置,蛇形管可以沿储液腔体11内壁设置也可以直线型设置。在加热完成后向蛇形管或者螺旋管内部通入冷却用的液体或者气体,实现蛇形管或者螺旋管以及储液腔体11内存储的水之间直接地进行充分的热交换,以将储液腔体11内储存的水快速地冷却到第二预定温度,即45摄氏度,这样,蛇形管或者螺旋管提高了冷却效率,缩短了冷却时间。
[0050] 在一个实施例中,储液腔体11的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的储液腔体壁上设置有通孔。储液腔体11为一圆柱体结构时,通孔从储液腔体11的一个端面沿储液腔体11的轴向方向延伸到另一个端面,即通孔的两个开口分别在容11器的两个端面上。相邻两个通孔之间设置有连通彼此的导管,导管与设置有通孔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