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睡椅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999586阅读:来源:国知局
,所述第二转盘52与第三转盘53的转动方向相反。
[0030]所述第一通槽521和第二通槽531基本呈弧形且该弧形的圆心位于转轴的轴心线上,所述第二锁槽522、第三锁槽532分别开设于第一通槽521的和第二通槽531的一端处。椅架在展开或折叠过程中,所述第一转盘51与第四转盘54的转动方向相反。当所述椅架在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二锁槽522和第三锁槽532相重合,所述第一上支架I与第二上支架2相靠拢。第二转盘52和第三转盘53除上述的分开设置的方式外,也可为一体设置,一体设置虽然结构简单,但是折叠时,两个上支架不能够相互靠拢,折叠后的车架体积不够小巧。
[0031]所述第一滑槽511为通槽,所述锁定机构5还包括一个可沿转轴的轴心线方向滑动地设置于第一通槽521和第一滑槽511内的第二滑块57,所述第二滑块57具有一第二斜面571。所述第二斜面571沿自第一转盘51向第四转盘54的方向逐渐朝向转轴倾斜,具体对应于附图5中,所述第二斜面571沿自第一转盘51向第四转盘54的方向逐渐向上倾斜。所述第一滑块58具有一与第二斜面571相配合的第二斜面571,所述第一斜面581与第二斜面571相抵紧接触。
[0032]当椅架在摇床状态时,所述锁定部582插入第一锁槽512、第二锁槽522、第三锁槽532及第四锁槽542内,所述第一上支架1、第二上支架2相对展开,所述第一下支架3、第二下支架4相对展开且两个下支架的底部与地面相接触对儿童睡椅形成可摇摆式支撑。当椅架在折叠状态时,所述锁定部582插入第一滑槽512、第一通槽521、第二通槽531及第二滑槽541内,所述第一上支架1、第二上支架2、第一下支架3、第二下支架4相靠拢。当椅架在睡椅状态时,所述锁定部582插入第五锁槽513、第二锁槽522、第三锁槽532及第六锁槽543内,所述第一上支架1、第二上支架2相对展开,所述第一下支架3、第二下支架4相对展开且两个下支架的侧部与地面相接触对儿童睡椅形成稳定支撑。
[0033]所述锁定机构5还包括一可沿转轴的轴心线方向移动地连接于第一转盘51上的按键55,所述按键55与第二滑块57相抵紧接触。所述按键55与第一转盘51之间还设置有一用于将按键55复位的第一复位件56。所述锁定机构5还包括一设置于第一滑块58与第一通槽521、第二通槽531的槽壁之间的用于将第一滑块58复位的第二复位件59。第一复位件56和第二复位件59均为压簧。
[0034]结合图5所示,当椅架由摇床状态转换为睡椅状态时:按下按键55,第二滑块57向左(图5纸面的左侧)滑动,第一滑块58受到挤压随之向上滑动,当第一滑块58的锁定部582脱离第一锁槽512和第四锁槽542时,分别向上转动第一下支架3和第二下支架4,锁定部582随之在第一滑槽511和第二滑槽541内滑动,至第一下支架3和第二下支架4的侧部着地时,松开按键55,第一滑块58在第二复位件59的弹性复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至插入第五锁槽513和第六锁槽543内将各支架锁定,由于两个下支架的侧部构成一平面,椅架可稳定地立于地面上构成睡椅状态。
[0035]当椅架由睡椅状态转换为折叠状态时:按下按键55,第二滑块57向左滑动,第一滑块58向上滑动,当第一滑块58的锁定部582脱离第五锁槽513、第二锁槽522、第三锁槽532及第六锁槽543,各转盘可自由转动,此时可将各个支架相向靠拢实现折叠,折叠后的体积小巧。
[0036]当椅架由摇床状态转换为折叠状态时:按下按键55,第二滑块57向左滑动,第一滑块58向上滑动,当第一滑块58的锁定部582脱离第一锁槽512、第二锁槽522、第三锁槽532和第四锁槽542时,各转盘可自由转动,此时可将各个支架相向靠拢实现折叠,折叠后的体积小巧。
[0037]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是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其目的在于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儿童睡椅,包括可展开和折叠的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椅架包括第一上支架、第二上支架、第一下支架、第二下支架及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包括依次且可转动地设置于一转轴上的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第三转盘及第四转盘,所述第一上支架、第二上支架、第一下支架、第二下支架分别连接于第二转盘、第三转盘、第一转盘、第四转盘; 所述第一转盘上开设有弧形的第一滑槽、自第一滑槽沿第一转盘的径向延伸且与第一滑槽相连通的第一锁槽,所述第二转盘开设有第一通槽、自第一通槽沿第二转盘的径向延伸且与第一通槽相连通的第二锁槽,所述第三转盘上开设有第二通槽、自第二通槽沿第三转盘的径向延伸且与第二通槽相连通的第三锁槽,所述第四转盘上开设有弧形的第二滑槽、自第二滑槽沿第四转盘的径向延伸且与第二滑槽相连通的第四锁槽,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一可沿第二转盘和/或第三转盘的径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通槽和/或第二通槽内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具有沿所述转轴的轴心线方向延伸的锁定部; 当椅架展开时,所述锁定部插入第一锁槽、第二锁槽、第三锁槽及第四锁槽内,所述第一上支架、第二上支架、第一下支架、第二下支架相对展开;当椅架折叠时,所述锁定部插入第一滑槽、第一通槽、第二通槽及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一上支架、第二上支架与第一下支架、第二下支架相靠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睡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支架、第二下支架的底部均呈朝向下方凸出的弧形,所述第一转盘上还开设有自第一滑槽沿第一转盘的径向延伸且与第一滑槽相连通的第五锁槽,所述第四转盘上还开设有自第二滑槽沿第四转盘的径向延伸且与第二滑槽相连通的第六锁槽,所述椅架展开时,所述椅架具有摇床状态和睡椅状态,当椅架在摇床状态时,所述锁定部插入第一锁槽、第二锁槽、第三锁槽及第四锁槽内,所述第一下支架和第二下支架的底部接触地面对儿童睡椅形成可摇摆式支撑;当椅架在睡椅状态时,所述锁定部插入第五锁槽、第二锁槽、第三锁槽及第六锁槽内,所述第一上支架、第二上支架相对展开,所述第一下支架、第二下支架相对展开且其侧部接触地面对儿童睡椅形成稳定支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睡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为通槽,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一个可沿转轴的轴心线方向滑动地设置于第一通槽和第一滑槽内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具有一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滑块具有一与第二斜面相配合的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抵紧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睡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面沿自第一转盘向第四转盘的方向逐渐朝向转轴倾斜,所述第一锁槽、第五锁槽均自第一滑槽沿第一转盘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二锁槽自第一通槽沿第二转盘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三锁槽自第二通槽沿第三转盘的径向向外延伸,所述第四锁槽、第六锁槽均自第二滑槽沿第四转盘的径向向外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儿童睡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一可沿转轴的轴心线方向移动地连接于第一转盘上的按键,所述按键与第二滑块相抵紧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儿童睡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一设置于所述按键与第一转盘之间的用于将按键复位的第一复位件。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儿童睡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槽开设于第一滑槽的一端处,所述第五锁槽开设于所述第一滑槽的两端之间处,所述第四锁槽开设于第二滑槽的一端处,所述第六锁槽开设于所述第二滑槽的两端之间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睡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一设置于第一滑块与第一通槽和/或第二通槽的槽壁之间的用于将第一滑块复位的第二复位件。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睡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形成的弧形的圆心均位于转轴的轴心线上。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睡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基本呈弧形且该弧形的圆心位于转轴的轴心线上,所述第二锁槽、第三锁槽分别开设于第一通槽的和第二通槽的一端处,当所述椅架折叠时,所述第二锁槽和第三锁槽相重合,所述第一上支架与第二上支架相靠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的儿童睡椅。它包括椅架,椅架包括锁定机构,锁定机构包括依次且可转动地设置于转轴上的第一转盘、第二转盘、第三转盘及第四转盘,第一转盘上开设有弧形的第一滑槽、自第一滑槽沿径向延伸第一锁槽,第二转盘开设有第一通槽、自第一通槽沿径向延伸的第二锁槽,第三转盘上开设有第二通槽、自第二通槽沿径向延伸并与第二通槽相连通的第三锁槽,第四转盘上开设有弧形的第二滑槽、自第二滑槽沿径向延伸的第四锁槽,第一通槽和/或第二通槽内设置有一可沿第二转盘和/或第三转盘的径向滑动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具有沿转轴的轴心线方向延伸的锁定部;当椅架展开时,锁定部插入第一锁槽、第二锁槽、第三锁槽及第四锁槽内。
【IPC分类】A47D13/00
【公开号】CN204654375
【申请号】CN201420489081
【发明人】张兴荣, 刘赛
【申请人】好孩子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4年8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