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框下滑型材及用于窗框下滑型材的智能电动开窗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17549阅读:来源:国知局
材在第一窗扇导轨102和第二窗扇导轨103沿窗扇滑动方向设置有多个通孔202,设置多个通孔202,既能有效减少生成用料,减轻窗框下滑型材的重量,减低生成成本,又能兼顾第一窗扇导轨102和第二窗扇导轨103的稳定性,保证第一窗扇导轨102和第二窗扇导轨103不易发生形变。
[0043]在通过驱动电机实现对平开窗的开启/关闭进行控制时,只需要其中一扇窗扇底部端面设置齿条,因此,为了保持两扇窗扇安装后能保持平齐,本实施例提供的窗框下滑型材采用这样的设置:框体101的位于第一窗扇导轨102与第一隔板104之间的部分的水平高度低于框体101的位于第一隔板104与第二窗扇导轨103之间的部分的水平高度。采用这样的设置便于给齿轮穿过开口 105的部分和窗扇底部端面已设置的齿条预留一定的空间,从而使安装后的两扇窗扇能够保持平齐。
[0044]在安装驱动电机时,由于驱动电机下方横向设置有第二隔板201且为了保证电动开窗时能缓慢安全的开启窗户,驱动电机带动窗扇底部端面已设置的齿条运动时,需设置两个齿轮,即在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上设置一个小齿轮,同时设置一个与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上的小齿轮齿合的大齿轮,通过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上的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再通过大齿轮再带动窗扇底部端面已设置的齿条。因此,在固定时,至少需要在第一隔板104上打3个孔,其中2个孔用于固定驱动电机,另一个孔用于固定大齿轮的轮轴,鉴于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窗框下滑型材还在第一隔板104背离第一窗扇导轨102的一侧水平设有3个刻度槽203,3个刻度槽203的水平位置与3个孔的位置一一对应且均垂直于第二隔板201。采用这样的设置有效保证了打孔时能打孔准确。
[0045]本实施例中,刻度槽20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只要刻度槽203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即可。
[0046]当然,为了更进一步的保证打孔准确,还可以在窗框下滑型材的两侧外表面设置刻度槽203。
[0047]实施例三
[0048]参考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电动开窗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所述实施例所述的窗框下滑型材、驱动电机301和控制装置302,控制装置302用于控制驱动电机301的开启/关闭,驱动电机301安装于窗框下滑型材的第一隔板上,驱动电机301的齿轮位于窗框下滑型材的开口内,驱动电机301与控制装置302电连接。
[0049]采用这样的设置,当驱动电机301通电开启,驱动电机301上的齿轮即可带动窗扇底部端面已设置的齿条运动,从而实现对平开窗的开启/关闭进行电动控制。
[0050]为了实现对平开窗的智能控制,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动开窗系统还设置有光传感器303,光传感器303与控制装置302电连接。光传感器303探测外界的光照强度,将探测到的光照强度转化成光强信号并反馈给控制装置302,控制装置302接收光传感器303发送来的光强信号,当接收到的光强信号超过设定的阈值时,控制装置302控制驱动电机301转动,从而实现对平开窗的开启/关闭的智能控制。
[0051]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动开窗系统还设置有风速传感器304,风速传感器304与控制装置302电连接。风速传感器304检测外界的风速大小,将检测到的风速大小转换成风速信号并反馈给控制装置302,控制装置302接收风速传感器304发来的风速信号,当接收到的风速信号超过设定的阈值时,控制装置302控制驱动电机301转动,从而实现对平开窗的开启/关闭的智能控制。
[0052]更进一步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电动开窗系统还设置有雨水传感器305,雨水传感器305与控制装置302电连接。雨水传感器305检测外界的晴雨状况,当雨水感应器检测到外界下雨或下雪时,雨水感应器向控制装置302发出高电平信号,当控制装置302接收到雨水感应器发出的高电平信号时,控制装置302控制驱动电机301转动,从而实现对平开窗的开启/关闭的智能控制。
[0053]在本实施例中,光传感器303、风速传感器304和雨水传感器305均为现有技术,因此,不再一一赘述。
[0054]当然,智能电动开窗系统的实现方式不仅限于上述的方式,例如,还可以设置红外线遥控器。具体的,红外线遥控器包括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线接收器,红外线接收器与控制装置302电连接。
[0055]需要开启/关闭平开窗时,手动控制红外线发射器,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特定波长的红外线,红外线接收器接收到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红外线信号,并将接收到的信号反馈给控制装置302,控制装置302根据接收到的红外线信号控制驱动电机301转动,从而实现对平开窗的开启/关闭的智能控制。
[0056]作为另一种可行的方式,还可以采用红外线感应器,红外线感应器与控制装置302电连接。具体的,红外线感应器可以为反射式红外线感应器或热释式红外线感应器,以热释式红外线感应器为例,当有人体进入到热释式红外线感应器的检测范围内时,热释式红外线感应器检测到人体特定波长的红外线,并反馈给控制装置302,控制装置302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号控制驱动电机301转动,从而实现对平开窗的开启/关闭的智能控制。
[0057]同时,还可以设置射频识别器,射频识别器包括阅读器和射频标签,阅读器与控制装置302电连接。具体的,阅读器中设置有用于发射射频信号的发射器,当射频标签靠近阅读器时,射频标签接收到发射器发出的射频信号,经整流后形成直流电压,射频标签内的调整电路此时通电运行并向阅读器发送数据信号,阅读器接收数据信号并发反馈给控制装置302,控制装置302根据接收到的反馈信号控制驱动电机301转动,从而实现对平开窗的开启/关闭的智能控制。
[0058]另外,还可在控制装置302内设置WIFI通信模块,WIFI通信模块用于接收远端的网络控制信号,并将接收到的远端网络控制信号反馈给控制装置302,控制装置302根据WIFI通信模块反馈的远端网络控制信号控制驱动电机301转动,从而实现对平开窗的开启/关闭的智能控制。
[0059]在本实施例中,红外线遥控器、红外线感应器、射频识别器和WIFI通信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作细述。
[0060]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302可以是由比较器、继电器等电子元器件组成的控制电路,也可以是由单片机、继电器等电子元器件组成的控制电路,对于控制装置302的实现属于现有技术,此处不作细述。
[006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窗框下滑型材,用于安装平开窗的窗扇,所述窗框下滑型材包括框体、第一窗扇导轨和第二窗扇导轨,所述第一窗扇导轨和所述第二窗扇导轨分别贯穿所述框体的顶部与所述框体的底部连接,所述框体的底部设有卡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内纵向设置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第一窗扇导轨和所述第二窗扇导轨之间,所述框体的顶部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第一窗扇导轨和所述第一隔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窗框下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内横向设置的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跨接于所述第一窗扇导轨和所述第一隔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窗框下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扇导轨和所述第二窗扇导轨均沿所述窗扇的滑动方向设置有多个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窗框下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的位于所述第一窗扇导轨与所述第一隔板之间的部分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框体的位于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窗扇导轨之间的部分的水平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窗框下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窗扇导轨靠所述框体的边侧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2-4之一所述窗框下滑型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背离所述第一窗扇导轨的一侧水平设有至少3个刻度槽,且所述至少3个刻度槽均垂直于所述第二隔板。7.一种智能电动开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窗框下滑型材,还包括驱动电机和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启闭的控制装置,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窗框下滑型材的所述第一隔板,所述驱动电机的齿轮位于所述窗框下滑型材的所述开口内,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智能电动开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动开窗系统还包括光传感器,所述光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智能电动开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动开窗系统还包括风速传感器,所述风速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7-9之一所述智能电动开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电动开窗系统还包括雨水传感器,所述雨水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窗框下滑型材及用于窗框下滑型材的智能电动开窗系统,涉及门窗型材领域。该窗框下滑型材用于安装平开的窗扇,平开窗窗扇边框底部与窗框下滑型材的凹槽配合的一端的端面设有齿条,窗框下滑型材包括框体、第一窗扇导轨和第二窗扇导轨,第一窗扇导轨和第二窗扇导轨分别贯穿框体的顶部与框体的底部连接,框体的底部设有卡槽,框体内纵向设置的第一隔板,第一隔板位于第一窗扇导轨和第二窗扇导轨之间,框体的顶部设有开口,开口位于第一窗扇导轨和第一隔板之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窗框下滑型材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廉,可通过在框体内设置驱动电机实现对平开窗的电动控制。
【IPC分类】E05F15/71, E05F15/619, E06B3/36
【公开号】CN204782549
【申请号】CN201520346224
【发明人】王峰
【申请人】王峰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5月2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