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沙发床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085563阅读:来源:国知局

[005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54]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沙发床在沙发状态时的各部件位置及连接关系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的沙发床在开启过程中的各部件位置及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的沙发床变形为上下床铺后的各部件位置及连接关系示意图。
[0055]该沙发床包括:下沙发靠背1、沙发座6以及变形支撑部几大部分。两个变形支撑部设置在沙发座6的两端,与下沙发靠背1固定连接。
[0056]变形支撑部包括:上曲臂支撑杆2、下曲臂支撑杆3、上曲臂9、下曲臂4以及上下曲臂连杆7。
[0057]上曲臂支撑杆2与下曲臂支撑杆3按上下位置固接在下沙发靠背1上;上曲臂支撑杆2、上曲臂9、上下曲臂连杆7、下曲臂4以及下曲臂支撑杆3的端部之间顺次通过销钉结构转动连接。
[0058]上曲臂9与下曲臂4的结构相同,均为由两个垂直臂组成的“L”形直角结构,且上曲臂9与下曲臂4的两个垂直臂之间分别设置倾斜设置的上曲臂支杆10和下曲臂支杆5。
[0059]上下曲臂连杆7为由两个垂直臂组成的“L”形直角结构。且上下曲臂连杆7两端的转动连接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与上曲臂支撑杆2的转动连接点到下曲臂支撑杆3的转动连接点间的水平距离相等;上下曲臂连杆7两端的转动连接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与上曲臂支撑杆2的转动连接点到下曲臂支撑杆3的转动连接点间的垂直距离相等。因此,可以保证上下曲臂连杆7在沙发床变形时始终保持水平移动,且由于变形支撑部的变形支点为上曲臂支撑杆2与下曲臂支撑杆3的转动连接点,因此变形时处于最远端的上下曲臂连杆7的垂直位置变化较小,不需要很大的展开空间即可实现变形。
[0060]在沙发座6上设置不需要移动的下沙发垫8,上沙发垫11的两端与两个所述变形支撑部的上下曲臂连杆7固定连接。且在两个变形支撑部的上下曲臂连杆7之间设置用于支撑上沙发垫11的连接板。
[0061]上沙发垫11的两端分别设置沙发扶手13,并在上沙发垫11的里侧设置上沙发靠背14。
[0062]下曲臂4与沙发座6之间还设置支撑件12。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2为气弹簧支撑杆。
[0063]图4是图1所示的沙发床的沙发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的沙发床的上下床铺状态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64]为了方便上下床,还配备了单独的带楼梯的支架15,并在上沙发垫11的底部外端及沙发座6的上表面外端分别设置与所述带楼梯的支架15配合的条形卡槽。带楼梯的支架15能够为上铺提供楼梯,并能与变形支撑部组合构成对上沙发垫11的两点支撑,增加上铺的稳定性。带楼梯的支架15的上部还设置向上沙发垫11外侧及上方延伸的保护架16,用来保护上铺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0065]如图1-图5所示,该沙发在平时使用时与普通沙发没有区别,但在需要变成床铺的时候,它的变形轨迹基本是沿竖直方向进行的。上沙发垫11垂直升至一定的高度即变成了上面床铺的床垫,而下沙发垫8还保持在原来的位置,既可以就坐也可以作为下铺睡人。当上下床铺变为沙发时,先收起带梯子的支架15,然后拉动上铺的床面水平下移,直至复位。床垫复位后该上下床铺又恢复了沙发的状态。
[0066]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开启变形时为水平移动,不需要大量的展开空间,轻盈方便;由沙发变形为上下床铺后,变形支撑部为方形结构,能够提供可靠的垂直支撑力,且辅以带楼梯的支架和支撑件,能够对上床铺形成稳定的支撑结构,牢固可靠;整个变形过程简单方便,不需要繁琐的操作,适合各类人群使用;具有可动性,可移动到任何需要的场所使用;外观美观大方,结构简单,经济耐用。
[006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沙发床,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沙发靠背、沙发座以及变形支撑部; 两个所述变形支撑部设置在沙发座的两端,与下沙发靠背固定连接; 所述变形支撑部包括:上曲臂支撑杆、下曲臂支撑杆、上曲臂、下曲臂以及上下曲臂连杆; 所述上曲臂支撑杆与下曲臂支撑杆按上下位置固接在下沙发靠背上;上曲臂支撑杆、上曲臂、上下曲臂连杆、下曲臂以及下曲臂支撑杆之间顺次转动连接; 所述上曲臂与下曲臂的结构相同; 上下曲臂连杆两端的转动连接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与上曲臂支撑杆的转动连接点到下曲臂支撑杆的转动连接点间的水平距离相等; 上下曲臂连杆两端的转动连接点之间的垂直距离与上曲臂支撑杆的转动连接点到下曲臂支撑杆的转动连接点间的垂直距离相等; 所述变形支撑部与下沙发靠背或沙发座之间还设置支撑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发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沙发垫和下沙发垫; 所述下沙发垫设置在沙发座上; 所述上沙发垫的两端与两个所述变形支撑部的上下曲臂连杆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沙发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所述变形支撑部的上下曲臂连杆之间设置用于支撑所述上沙发垫的连接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曲臂和下曲臂均为由两个垂直臂组成的“L”形结构,且两个垂直臂之间设置倾斜设置的曲臂支杆。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曲臂连杆为由两个垂直臂组成的“L”形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气弹簧支撑杆或液压支撑杆。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沙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曲臂支撑杆、上曲臂、上下曲臂连杆、下曲臂以及下曲臂支撑杆之间的转动连接方式为销轴连接或铰接。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沙发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上沙发垫的两端连接的沙发扶手,以及与上沙发垫的里侧连接的上沙发靠背。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沙发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带楼梯的支架;所述上沙发垫的底部外端及所述沙发座的上表面外端分别设置与所述带楼梯的支架配合的条形卡槽。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沙发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楼梯的支架的上部设置向上沙发垫外侧及上方延伸的保护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多用途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沙发床。所述沙发床包括下沙发靠背、沙发座以及变形支撑部;两个变形支撑部设置在沙发座的两端,与下沙发靠背固定连接;变形支撑部包括顺次转动连接的上曲臂支撑杆、上曲臂、上下曲臂连杆、下曲臂以及下曲臂支撑杆之间顺次转动连接;且上曲臂支撑杆与下曲臂支撑杆按上下位置固接在沙发靠背上;变形支撑部与下沙发靠背或沙发座之间还设置支撑件;下沙发垫设置在沙发座上,上沙发垫的两端与两个变形支撑部的上下曲臂连杆固定连接。通过合理设计变形支撑部的尺寸,使下沙发垫实现近乎垂直的水平移动。本实用新型占地面积小、变形轻盈方便、支撑牢固可靠、操作简单且便于移动。
【IPC分类】A47C17/04, A47C19/20
【公开号】CN204995031
【申请号】CN201520564405
【发明人】周泽臣
【申请人】周泽臣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7月3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