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提升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7782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污水提升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提升装置。其集水箱内设有反冲洗装置和水泵,反冲洗装置的装置本体内设轴向流道,轴向流道内设分隔板;分隔板包括转动轴,转动轴通过弹性件转动设在流道侧壁上;转动轴上连接有进水挡板、挡渣网板和出水挡板,进水挡板与出水挡板垂直,挡渣网板设于进水挡板和出水挡板之间;轴向流道的一端为进水口,其另一端为与出水挡板配合的泵水口,其上侧壁设有与挡渣网板配合的出水口,出水口处设有单向阀,其下侧壁设有与出水挡板配合的出渣口且出渣口下部构造成出渣腔;进污口和排污口均通过止回阀与进水口连接,水泵与泵水口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在污水提升过程中除去大块固体残渣的设备。
【专利说明】污水提升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污水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有关地下污水处理系统工程没有一个统一理想排污装置,以往采取的方式是将污水汇聚在一个敞口的储水池内,于储水池内设置两台水泵“一台工作用,一台预备”使用费用高。然而,面对生活、生产中产生的污物、污水一同排放的现象,经常发生堵塞现象。另外,由于水泵抽力有限,扬程有限无法将池内淤泥、淤物清理干净。这就使得池内清淤维修成本高,清掏不便,也给环境带来了重度污染,污水处理效率极低。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内容是提供一种污水提升装置,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某种或某些缺陷。
[0004]根据本发明的污水提升装置,其包括带有进污口和排污口的集水箱,集水箱内设有反冲洗装置和水泵;反冲洗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内设轴向流道,轴向流道内设分隔板;分隔板包括转动轴,转动轴通过弹性件转动设在流道侧壁上;转动轴上连接有进水挡板、挡渣网板和出水挡板,进水挡板与出水挡板垂直,挡渣网板设于进水挡板和出水挡板之间;轴向流道的一端为进水口,其另一端为与出水挡板配合的泵水口,其上侧壁设有与挡渣网板配合的出水口,出水口处设有单向阀,其下侧壁设有与出水挡板配合的出渣口且出渣口下部构造成出渣腔;进污口和排污口均通过止回阀与进水口连接,水泵与泵水口连接。
[0005]本发明在使用时,能够通过进污口将污水贮存与集水箱中,之后集中将集水箱中的污水通过排污口排出进入下一步处理,这使得本发明能够集中处理污水。
[0006]本发明的分隔板通过弹性件转动设置在轴向流道上,在常态下,弹性件保持进水挡板遮盖出渣口、出水挡板遮盖泵水口、挡渣网板遮覆出水口。上述结构使得:当污水自进污口进入时集水箱时,与排污口连接的止回阀截止,此时进水挡板遮盖出渣口、出水挡板遮盖泵水口、挡渣网板遮覆出水口,污水内的固体残渣在挡渣网板的阻挡下留在轴向流道内,过滤后的污水经与出水口连接的单向阀流入箱体;当水泵将污水的从泵水口泵出时,出水口处的单向阀截止,进污口处的止回阀截止,分隔板在水压的作用下发生翻转,此时进水挡板和挡渣网板连带轴向流道内的固体残渣落入出渣腔中,出水挡板遮盖出渣口,污水自排污口流出。从上述的工作过程可以显而易见的看出,本发明在污水提升的过程中还能够出去污水中的大块固体残渣,从而较佳的避免了管道的堵塞。
[0007]作为优选,集水箱上部设有检修口。
[0008]本发明的集水箱上部还可以设有例如检修口,这种构造方便了本发明的维修。
[0009]作为优选,反冲洗装置包括第一反冲洗装置和第二反冲洗装置,水泵包括第一水泵和第二水泵;第一水泵与第一反冲洗装置连接,第二水泵与第二反冲洗装置连接;排污口通过第一止回阀与第一反冲洗装置连接,排污口通过第二止回阀与第二反冲洗装置连接。
[0010]作为优选,进污口采用四通管件,其一端通过第三止回阀与第一反冲洗装置连接,一端通过第四止回阀与第二反冲洗装置连接,一端为进污端,一端连接有第一排气管。
[0011]本发明的反冲洗装置设有2个,与之对应的还设有2台水泵,这使得本发明的2台水泵能够交替工作或一台进水一台出水,这种构造使得本发明能够适用于多种工作场景。
[0012]作为优选,第一排气管上设有与集水箱内部连通的第二排气管。
[0013]本发明的集水箱上还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排气管,这种构造能够维系集水箱内的压力平衡,保证了本发明的工作稳定性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实施例1中污水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实施例1中装置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实施例1中分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进行解释而并非限定。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中的污水提升装置,其包括带有进污口 120和排污口 130的集水箱110,集水箱110内设有反冲洗装置和水泵,反冲洗装置包括装置本体200,集水箱110上部设有检修口 111。
[0020]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中装置本体220的结构示意图,其内设轴向流道220,轴向流道220内设分隔板230。
[0021]如图3所示,为本实施中分隔板230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转动轴310,转动轴310通过弹性件转动设在流道220侧壁上;转动轴310上连接有进水挡板231、挡渣网板232和出水挡板233,进水挡板231与出水挡板233垂直,挡渣网板232设于进水挡板231和出水挡板233之间。
[0022]本实施例中,轴向流道220的一端为进水口 210,其另一端为与出水挡板233配合的泵水口 250,其上侧壁设有与挡渣网板232配合的出水口 240,出水口 240处设有单向阀,其下侧壁设有与出水挡板233配合的出渣口且出渣口下部构造成出渣腔260 ;进污口 120和排污口 130均通过止回阀与进水口 210连接,水泵与泵水口 250连接。
[0023]本实施例中,反冲洗装置包括第一反冲洗装置141和第二反冲洗装置142,水泵包括第一水泵151和第二水泵152 ;第一水泵151与第一反冲洗装置141连接,第二水泵152与第二反冲洗装置142连接;排污口 130通过第一止回阀131与第一反冲洗装置141连接,排污口 130通过第二止回阀132与第二反冲洗装置142连接。进污口 120采用四通管件,其一端通过第三止回阀121与第一反冲洗装置141连接,一端通过第四止回阀122与第二反冲洗装置142连接,一端为进污端,一端连接有第一排气管123。第一排气管123上设有与集水箱110内部连通的第二排气管。
[0024]本实施例中,第一水泵151和第二水泵152均通过PLC进行控制,其工作流程如下:
[0025](I)污水自进污口 120分别从第三止回阀121和/或第四止回阀122流入集水箱中,此时,第一止回阀131和/或第二止回阀132截止,第一反冲洗装置141和/或第二反冲洗装置142内的分隔板230保持常态,即进水挡板231遮盖出渣口、出水挡板233遮盖泵水口 250、挡渣网板232遮覆出水口 240,污水中的固体残渣在挡渣网板232的作用下留在轴向流道220内,过滤后的污水经出水口 240处的单向阀流入集水箱110内;
[0026](2)当集水箱110内污水贮存到一定量时,第一水泵151和/或第二水泵152启动,第三止回阀121和/或第四止回阀122截止,污水自第一止回阀131和/或第二止回阀经排污口 130排出,此时,第一反冲洗装置141和/或第二反冲洗装置142内的分隔板230在水压的作用下发生翻转,进水挡板231和挡渣网板232在落入出渣腔260时同时将轴向流道220内的固体残渣带入出渣腔260内。
[0027]本实施例中,轴向流道220上与分隔板230转动轴310两端的对应处均设有盲孔,盲孔内设有发条,在发条弹力的作用下保持分隔板230的常态。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水泵151和第二水泵152均由PLC进行控制,从而能够自动控制第一水泵151和第二水泵152的工作状态。通过控制第一水泵151和第二水泵152同时工作、第一水泵151或第二水泵152工作、第一水泵151和第二水泵152均不工作,能够实现本实施例中污水提升装置同时排水、一边排水一边进水或交替排水、同时进水或单独进水或停止运行的工作状态。
[0028]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发明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污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进污口(120)和排污口(130)的集水箱(110),集水箱(110)内设有反冲洗装置和水泵;反冲洗装置包括装置本体(200),装置本体(200)内设轴向流道(220),轴向流道(220)内设分隔板(230);分隔板(230)包括转动轴(310),转动轴(310)通过弹性件转动设在流道(220)侧壁上;转动轴(310)上连接有进水挡板(231)、挡渣网板(232)和出水挡板(233),进水挡板(231)与出水挡板(233)垂直,挡渣网板(232)设于进水挡板(231)和出水挡板(233)之间;轴向流道(220)的一端为进水口(210),其另一端为与出水挡板(233)配合的泵水口(250),其上侧壁设有与挡渣网板(232)配合的出水口(240),出水口(240)处设有单向阀,其下侧壁设有与出水挡板(233)配合的出渣口且出渣口下部构造成出渣腔(260);进污口(120)和排污口(130)均通过止回阀与进水口(210)连接,水泵与泵水口(250)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集水箱(110)上部设有检修口(111)o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冲洗装置包括第一反冲洗装置(141)和第二反冲洗装置(142),水泵包括第一水泵(151)和第二水泵(152);第一水泵(151)与第一反冲洗装置(141)连接,第二水泵(152)与第二反冲洗装置(142)连接;排污口(130)通过第一止回阀(131)与第一反冲洗装置(141)连接,排污口(130)通过第二止回阀(132)与第二反冲洗装置(142)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进污口(120)采用四通管件,其一端通过第三止回阀(121)与第一反冲洗装置(141)连接,一端通过第四止回阀(122)与第二反冲洗装置(142)连接,一端为进污端,一端连接有第一排气管(12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排气管(123)上设有与集水箱(110)内部连通的第二排气管。
【文档编号】E03F5-22GK204298946SQ201420640397
【发明者】张建文 [申请人]迈勒科(杭州)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