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害虫出入的下水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10阅读:7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害虫出入的下水道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害虫出入的下水道结构,它包括下水道口网盖、下水道口盖本体和下水井,所述下水井上部设有下水道口盖本体,下水井设有排水管,下水道口盖本体上部设有下水道口网盖,下水道口盖本体与下水井套接配合,其特征在于:下水道结构中还设有防止害虫出入的装置,本实用新型既能防虫害出入又能沉积泥沙,具有结构简单,效果实用的优点,加工制造方便,可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居民小区等路面下水道口。
【专利说明】一种防害虫出入的下水道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环卫【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设置于马路上的防虫害下水道结构。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现有的道路为了防止内涝,一般都在下部建有通畅的下水管道,并在路面上固定下水道口,逢大雨天气,路面上的雨水可快速的从下水道口流入下水管道内,下水管道将雨水输入城市排水管道,从而及时将路面上的雨水排出,防止雨水积聚形成内涝。
[0003]现有的下水道结构,虽然能防止外部的杂物、垃圾等落入下水道,但不能防止虫害出入下水道口。为了解决下水道结构不能防止虫害出入下水道口这个问题,人们研究了采用单向门盖住流水口的方法,但是蟑螂、老鼠还能从门缝中推开单向门从下水道出到地面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这种技术只能防蚊虫不能防蟑螂、老鼠的出入。
[0004]因此,研究一种既能有效防止虫害出入下水道口,又不影响排水的下水道结构,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下水道结构的不足,提供一种即可有效防止害虫出没和防止外部的杂物、垃圾等落入下水道,又能沉积泥沙的下水道结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防害虫出入的下水道结构,包括下水道口网盖、下水道口盖本体和下水井,所述下水井上部设有下水道口盖本体,下水井设有排水管,下水道口盖本体上部设有下水道口网盖,下水道口盖本体与下水井套接配合,其特征在于:下水道口盖本体上设有安放下水道口网盖的台阶,下水道结构中设有防止害虫出入的装置,所述防止害虫出入的装置是本体式结构或排水口式结构。
[0008]所述的本体式结构是水道口盖本体上设有第一斜面及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之间形成高度差构成流水口,所述流水口上铰接有朝向流水口外侧开关的单向门,流水口与单向门相配套,所述相配套是单向门自然关闭后其下边和左右两边都落在流水口内,并在封闭处与流水口吻合。该结构的原理是利用其重力自动关闭,单向门关闭后其下边和左右两边都落在流水口内,蟑螂、老鼠无法从缝隙中打开单向门,达到防止害虫由下水道出来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目的。
[0009]所述的排水口式结构是排水管的进水口侧铰接有朝向排水管出水口侧的单向挡板,当水流进入排水管时,利用水流的冲力轻松地打开设在排水管的的单向挡板,达到顺利排水的目的。。
[0010]所述下水井底部与排水管的进水口之间有一定的高度,目的是沉积泥沙,减少影响排水管进水口侧的单向挡板的密封性。
[0011]所述本体式和排水口式这两种装置,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组合设置,所述单独设置是在下水道结构中只设置本体式或排水口式这两种装置中的其中一种,所述组合设置是在下水道结构中都设有本体式和排水口式这两种装置。本体式装置安装比较方便,并且故障相对较少,因此是首选设置的装置。而排水口式装置比较简单,成本较低,当本体结构不规范,本体式装置难以安装时,可采用排水口式装置。对于密封要求相对较高的场合,本体式和排水口式两种装置可以同时设置。
[001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水道口盖本体上部设有下水道口网盖,可防止外部的杂物、垃圾等落入下水道;在距下水井底部一定高度处设有排水管,在下水井底部至排水管进水口之间可沉积一定量的泥沙;下水道结构中设有的防止害虫出入的装置,可防止在不使用状态下下水道内的虫害从流水口内出来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具有结构简单、经济实用、效果好、加工制造方便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居民小区等路面下水道口。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向门开启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用新型单向门关闭状态下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水道网盖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本实用新型排水口式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实用新型单向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7为本实用新型单向挡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部件序号:1、水道口网盖,2、下水道口盖本体,3、下水井,4、排水管,5、第一斜面,6、第二斜面,7、单向门,8、出水口,9、铰接卡柱,10、单向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害虫出入的下水道结构,包括下水道口网盖1、下水道口盖本体2和下水井3,所述下水井3上部设有下水道口盖本体2,下水井3设有排水管4,下水道口盖本体2上部设有下水道口网盖I,下水道口盖本体2与下水井3套接配合,其特征在于:下水道结构中还设有防止害虫出入的装置,所述防止害虫出入的装置是本体式结构或排水口式结构,所述本体式结构是水道口盖本体2上设有第一斜面5及第二斜面6,所述第一斜面5与第二斜面6之间形成高度差构成流水口 8,所述流水口 8上铰接有朝向流水口8外侧开关的单向门7,流水口 8与单向门7相配套,所述相配套是单向门7自然关闭后其下边和左右两边都落在流水口 8内,并在封闭处与流水口 8吻合,所述排水口式结构是排水管4进水口侧铰接有朝向排水管4出水口侧的单向挡板10。
[0023]所述的下水道口盖本体2上设有安放下水道口网盖I的台阶。
[0024]所述的下水井3底部与排水管4的进水口之间有一定的高度。
[0025]所述本体式和排水口式这两种设置方法中,可以单独设置,也可以组合设置。
[0026]在建设下水道时,设置好下水井3,在距下水井3底部一定高度处设有排水管4,将制作好的下水道口盖本体2安置于下水井3上,并装上本体式结构或排水口式结构,然后盖上下水道口网盖I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既可防虫害出没和防止外部的杂物、垃圾等落入,又能沉积泥沙的下水道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防害虫出入的下水道结构,包括下水道口网盖(I)、下水道口盖本体(2)和下水井(3),所述下水井(3)上部设有下水道口盖本体(2),下水井(3)设有排水管(4),下水井(3)底部与排水管⑷的进水口之间有一定的高度,下水道口盖本体(2)上部设有下水道口网盖(I),下水道口盖本体(2)与下水井(3)套接配合,所述下水道口盖本体(2)上设有安放下水道口网盖(I)的台阶,其特征在于:下水道结构中设有防止害虫出入的装置,所述防止害虫出入的装置是排水口式结构,或是本体式结构和排水口式结构组合设置; 所述的本体式结构是水道口盖本体(2)上设有第一斜面(5)及第二斜面¢),所述第一斜面(5)与第二斜面(6)之间形成高度差构成流水口(8),所述流水口(8)上铰接有朝向流水口(8)外侧开关的单向门(7),流水口(8)与单向门(7)相配套,所述相配套是单向门(7)自然关闭后其下边和左右两边都落在流水口(8)内,并在封闭处与流水口(8)吻合; 所述的排水口式结构是排水管⑷的进水口侧铰接有朝向排水管⑷出水口侧的单向挡板(10)。
【文档编号】E03F5-04GK204266350SQ201420224212
【发明者】苏文先, 雷丽锦, 滕志刚, 陆万胜, 蒙创颖, 徐燕云 [申请人]横县横州镇第一初级中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