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47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抓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抓斗,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可开合的斗部,以及设于斗部自由端的锯齿状的耙齿;分别设置在两个斗部上的耙齿相对设置,在抓斗处于闭合状态时,两边的耙齿相抵。本实用新型抓斗由于在斗部的自由端设置了锯齿状的耙齿,在抓取重量较大的物体的时候,多个耙齿可以使受力分散,避免断裂,且便于抓取和运送枝状物品。
【专利说明】抓斗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抓斗。

【背景技术】
[0002]抓斗是建筑工地上常用的施工设备,用于抓取建筑材料或清除建筑垃圾。目前,常见的抓斗在斗部的自由端设置有几个大齿(如图3所示),便于插入被抓取物之间的缝隙,但在抓取重量较大的物品时,大齿往往会由于局部受力过大而断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抓斗,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抓斗,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可开合的斗部,以及设于斗部自由端的锯齿状的耙齿。
[0005]本实用新型抓斗由于在斗部的自由端设置了锯齿状的耙齿,在抓取重量较大的物体的时候,多个耙齿可以使受力分散,避免断裂。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耙齿的厚度由自由端到固定端逐渐加厚。由此,可以在不减少耙齿强度的情况下,使耙齿插入被抓取物之间的缝隙中的阻力更小,更方便抓取被抓取物。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个斗部在闭合状态时,分别设置在两个斗部上的耙齿相互啮合。由此,抓斗在运送被抓取物,特别是细小的被抓取物时,可以避免被抓取物掉落。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斗部的侧边缘为锯齿状。锯齿状的侧边缘可以减少抓斗抓取物品时的阻力,斗部的侧边缘也可以插入被抓取物之间的缝隙中,更方便抓取被抓取物。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斗部的侧边缘的厚度由边沿到内部逐渐加厚。由此,斗部的侧边缘插入被抓取物之间的缝隙中的阻力更小,更方便抓取被抓取物。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抓斗的张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抓斗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现有技术的抓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4]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抓斗的张开状态。
[0015]如图1所示,该抓斗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可开合的斗部10,以及设置在斗部10自由端的锯齿状的把齿U。
[0016]两个斗部10呈悬垂状态,斗部10的上端与开合机构连接,受开口机构控制,两个斗部10的自由端可以相互张开或闭合,以放开或抓取物品。
[0017]由于在斗部10的自由端设置了锯齿状的耙齿11,抓斗在抓取重量较大的物体的时候,多个耙齿11可以使受力分散,避免断裂。
[0018]耙齿11的厚度可以是由自由端到固定端逐渐加厚的。这样,可以在不减少耙齿11强度的情况下,使耙齿11插入被抓取物之间的缝隙中的阻力更小,更方便抓取被抓取物。
[0019]斗部10的侧边缘12也可以设置为锯齿状。锯齿状的侧边缘12可以减少抓斗抓取物品时的阻力,斗部10的侧边缘12也可以插入被抓取物之间的缝隙中,更方便抓取被抓取物。
[0020]斗部10的侧边缘12的厚度也可以是由边沿到内部逐渐加厚的。这种设置可以使斗部10的侧边缘12插入被抓取物之间的缝隙中的阻力更小,更方便抓取被抓取物。
[0021]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抓斗的闭合状态。
[0022]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斗部10在闭合状态时,分别设置在两个斗部10上的耙齿11相互啮合。这样,抓斗在运送被抓取物,特别是细小的被抓取物时,可以避免被抓取物掉落。在其它实施例中,分别设置在两个斗部10上的耙齿11也可以相对设置,在抓斗处于闭合状态时,两边的耙齿11相抵。这种设置可用于抓取和运送枝状物品。
[0023]在本实施例中,抓斗在闭合状态时,两个斗部10上的锯齿状的侧边缘12也相互啮合。在其它实施例中,分别设置在两个斗部10上锯齿状的侧边缘12也可以相对设置,在抓斗闭合状态两边的侧边缘12相抵。这种设置可以用于抓取和运送枝状物品。
[0024]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抓斗,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设置、可开合的斗部(10),以及设于所述斗部(10)自由端的锯齿状的耙齿(11); 分别设置在两个斗部(10)上的耙齿(11)相对设置,在抓斗处于闭合状态时,两边的耙齿(11)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耙齿(11)的厚度由自由端到固定端逐渐加厚。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斗部(10)的侧边缘(12)为锯齿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抓斗,其特征在于:所述斗部(10)的侧边缘(12)的厚度由边沿到内部逐渐加厚。
【文档编号】E02F3-60GK204266280SQ201420534622
【发明者】魏征, 王建松, 王宏哲, 高晓函, 黄惠德, 孙桂余, 王大路, 周方方, 冯扬, 麻吉悦 [申请人]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建工集团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