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斗座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2309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翻斗座便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卫生陶瓷洁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翻斗座便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座便器已是人们日常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它利用水的冲 力冲走排泄物,为了防止排泄物的臭味回返而影响室内空气的清鲜,在座便器体下部设置S 形弯头下水管,这种座便器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造成水和排泄物的下流减慢,为使排泄物完全下流,通常在座便器体内腔边缘 设置若干个冲便孔以保证有足够水量使排泄物下流,这种座便器在冲便时一般一次需要 4-6升的用水量,造成水资源浪费。 二、弯头部分容易堵塞,且难以疏通,常给用户带来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翻斗座便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包括座便器体,其特征在于座便器体的排便口为向下的直筒口 ,排便
口后面两侧设有转轴座,转轴座活动连接位于排便口下面的承便翻斗,该承便翻斗中部两
侧伸出转轴,尾部设有配重盒。 所述的排便口伸入承便翻斗内。 所述的转轴两端分别套设转轴套,该转轴套与所述的转轴座相连接。 所述的配重盒的重量约等同于承便翻斗加一次大便量的重量。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节约用水。冲便用水量少,有效避免水资源浪费。 2、防止堵塞。用大口径的翻斗代替S形弯头下水管,能有效防止堵塞现象。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 ,本实用新型包括座便器体1 ,座便器体的排便口 2为向下的直筒口 ,排便 口 2后面两侧设有转轴座3,转轴座3活动连接位于排便口 2下面的承便翻斗4,该承便翻 斗中部两侧伸出转轴5,尾部穿插有配重盒6。 所述的排便口 2伸入承便翻斗4内。 所述的转轴5两端分别套设转轴套7,该转轴套与所述的转轴座3相连接。 所述的配重盒6的重量约等同于承便翻斗4加一次大便量的重量。 使用时,大便落入承便翻斗4,在配重盒6的作用下,该翻斗仍保持平衡状态,便后冲水时,承便翻斗4受水流冲压,所承载重量超出配重盒6重量,产生向下翻转,倾倒出排泄 物,停止冲水后在配重盒6自身重量的作用下,承便翻斗4回位处于平衡状态。
权利要求一种翻斗座便器,包括座便器体(1),其特征在于座便器体的排便口(2)为向下的直筒口,排便口(2)后面两侧设有转轴座(3),转轴座(3)活动连接位于排便口(2)下面的承便翻斗(4),该承便翻斗中部两侧伸出转轴(5),尾部设有配重盒(6)。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翻斗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便口 (2)伸入承便翻 斗(4)内。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翻斗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5)两端分别套设 转轴套(7),该转轴套与所述的转轴座(3)相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翻斗座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重盒(6)的重量约等 同于承便翻斗(4)加一次大便量的重量。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翻斗座便器,包括座便器体(1),其特征在于座便器体的排便口(2)为向下的直筒口,排便口(2)后面两侧设有转轴座(3),转轴座(3)活动连接位于排便口(2)下面的承便翻斗(4),该承便翻斗中部两侧伸出转轴(5),尾部设有配重盒(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节约用水,防止堵塞。
文档编号E03D11/10GK201517241SQ20092021776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9日
发明者陈培如 申请人:陈培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