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节水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8037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级节水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槽,尤其是一种多级节水槽。
背景技术
现有的水槽都是独立式的,在水槽中清洗过的水通常只能排掉。而在生产生活中, 人们所进行的不同的活动对水的清洁度需求各不相同,如在工厂里,员工洗脸洗手后的水 通常还可用来清洗抹布,而洗完抹布后的水还可用来洗拖把,即使使用过的水还可作为其 他物品清洗媒介。但由于现在的水槽都是独立式的,清洗过的水即使还很澄净都只能排掉, 而洗抹布、拖把这种对水的清洁度要求不高的活动也只能采用新的自来水,这样存在两个 不足一是浪费水资源,使水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二是增加污水量,给污水处理系统带来 更大的负担;上述两方面都会增加成本,且不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对水进行充分利用 的多级节水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多级节水槽,它包括至少两只水槽,还包 括一阶梯架,所述水槽逐级设置在阶梯上,且相互连通,所述水槽间的连通口逐级降低。水 槽呈阶级式的分布方式,使得各水槽高度逐渐降低,在高处水槽使用后的水可流入低处的 水槽内进行再次利用。水槽间的连通口逐级降低可保证水从高处的水槽流向低处的水槽, 防止水的反向流动。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水槽的数量为三只或四只。优选的方案,所述的连通口处设有塞子,从而可通过人工打开、塞紧塞子,实现可 对水从高处的水槽流入低处水槽的时机进行合理操控。本实用新型得到的多级节水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水可在每一级水槽都起到清 洗效果,从而可大大提高水的利用率,一方面可以更加节约用水,另一方面,可减少污水的 排放量,降低污水处理系统的负担,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更为结能环保。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第一水槽1、第二水槽2、第三水槽3、阶梯架4、连通口 5、塞子6、出水口 7、 水龙头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001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多级节水槽,它包括容积皆为0. 02立方米第一水 槽1、第二水槽2和第三水槽3,还包括一铁制阶梯架4,三只水槽逐级设置在阶梯上,且相互 连通,连通口 5为长度10厘米,直径为3厘米的铁管,铁管与水槽通过焊接密封,其中第一 水槽1与第二水槽2的连通口 5位于第一水槽1下部,第二水槽2和第三水槽3的连通口 5位于第二水槽2中部,且水槽间的连通口 5逐级降低,第三水槽3的上部设有铁管制成的 出水口 7。将第一水槽1放置在水龙头8下方,水从水龙头8流出,员工洗脸等使用后,水从 第一水槽1中流出,进入第二水槽2中,员工在第二水槽2中可以清洗抹布、洗刷子等,第二 水槽2中的水达到第二水槽2和第三水槽3的连通口 5高度后流出,进入第三水槽3,第三 水槽3中的水可供洗拖把用,最后废水从第三水槽3中流出进入污水处理系统。从而使得 自来水可在每一级水槽都起到清洗效果,从而可大大提高水的利用率,一方面可以更加节 约用水,另一方面,可减少污水的排放量,降低污水处理系统的负担,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 成本,并且更为结能环保。实施例2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多级节水槽,它包括四只水槽,还包括一阶梯架4, 所述水槽逐级设置在阶梯上,且相互连通,所述水槽间的连通口 5逐级降低。在连通口 5处 设有塞子6,从而可通过人工打开、塞紧塞子6,实现可对水从高处的水槽流入低处水槽的 时机进行合理操控。当然,根据实际的生产生活状况,水槽的数量也不限于四只,可根据实际情况,设 置更多的水槽,从而更加充分地利用水资源。
权利要求一种多级节水槽,它包括至少两只水槽,其特征是还包括一阶梯架,所述水槽逐级设置在阶梯上,且相互连通,所述水槽间的连通口逐级降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级节水槽,其特征是所述水槽的数量为三只或四只。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级节水槽,其特征是在所述的连通口处设有塞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多级节水槽,它包括至少两只水槽,还包括一阶梯架,所述水槽逐级设置在阶梯上,且相互连通,所述水槽间的连通口逐级降低。水槽呈阶级式的分布方式,使得各水槽高度逐渐降低,在高处水槽使用后的水可流入低处的水槽内进行再次利用。水槽间的连通口逐级降低可保证水从高处的水槽流向低处的水槽,防止水的反向流动。本实用新型得到的多级节水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水可在每一级水槽都起到清洗效果,从而可大大提高水的利用率,一方面可以更加节约用水,另一方面,可减少污水的排放量,降低污水处理系统的负担,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更为节能环保。
文档编号E03C1/12GK201722741SQ20102018852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12日
发明者俞林忠, 张其元, 张永久, 陈士南 申请人: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