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除积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9829阅读:1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排除积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业排水设备领域,具体指一种同层排除积水装置。 技术背景目前,在建筑楼房中,特别是住宅建筑的卫生间和厨房采用的降板式同层排水安 装,也就是排水横管在本层的垫层内敷设,但目前所使用的积水排除装置,在积水装置进水 孔与底部出水孔之间没有水封,不能解决主排水立管返臭的现象,易造成污水臭气污染环
^Mi 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排除积水装置,能解决返臭的现象,不会让污水臭气污 染环境。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该排除积水装置,包括下承口部分、上 承口部分、盖板,下承口部分由大小两个口径套筒构成,其大口径套筒朝上,上承口部分套 接在下承口大口径套筒上,盖板上设有进水孔,上承口部分的外部设有水槽、盖板设置在水 槽顶部,水槽底部有出水孔,所述的盖板上设有上隔板,水槽底部设有下隔板,上隔板与下 隔板错开,在盖板进水孔与水槽底部出水孔之间形成水封。由于在所述的盖板上设有上隔板,水槽底部设有下隔板,上隔板与下隔板错开,在 盖板进水孔与水槽底部出水孔之间形成水封,主排水污水管内的臭气被水封隔断,不会溢 出污染环境。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 排除积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水封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排除积水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图3,该排除积水装置,包括下承口部分1、上承口部分2、盖板3,下 承口部分由大小两个口径套筒构成,其大口径套筒朝上,上承口部分2套接在下承口大口 径套筒上,盖板3上设有进水孔7,上承口部分2的外部设有水槽5、盖板3设置在水槽5顶 部,水槽5底部有出水孔6,所述的盖板3上设有上隔板10,水槽5底部设有下隔板9,上隔 板10与下隔板9错开,在盖板3进水孔7与水槽5底部出水孔6之间形成水封8。使用时, 安装在卫生间或厨房,其上承口部分2与下承口部分1均与排水立管连接在一起,盖板3与 沉箱楼板基本平齐,沉箱内的积水经盖板3上的进水孔7流入,经上隔板10绕流过下隔板 9,再通过出水孔6进入下承口部分1流入主排水立管,主排水污水管内的臭气被水封8隔断,不会溢出污染环境。盖板3上设置有防护罩4,保护盖板3上面的进水孔7在施工时不被堵塞,在沉箱 做完试水试验后防护罩4可破坏。下承口部分1的外部设有止水槽11及进水口 12以及加装的止水环13,上承口部 分和下承口部分内部均设有主排水立管定位环14和定位环15。
权利要求1. 一种排除积水装置,包括下承口部分、上承口部分、盖板,下承口部分由大小两个口 径套筒构成,其大口径套筒朝上,上承口部分套接在下承口大口径套筒上,盖板上设有进水 孔,上承口部分的外部设有水槽,盖板设置在水槽顶部,水槽底部有出水孔,其特征在于,所 述的盖板上设有上隔板,水槽底部设有下隔板,上隔板与下隔板错开,上隔板与下隔板在盖 板进水孔与水槽底部出水孔之间形成水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排除积水装置,包括下承口部分、上承口部分、盖板,下承口部分由大小两个口径套筒构成,其大口径套筒朝上,上承口部分套接在下承口大口径套筒上,盖板上设有进水孔,上承口部分的外部设有水槽、盖板设置在水槽顶部,水槽底部有出水孔,所述的盖板上设有上隔板,水槽底部设有下隔板,上隔板与下隔板错开,在盖板进水孔与水槽底部出水孔之间形成水封。主排水污水管内的臭气被水封隔断,不会逸出污染环境。
文档编号E03C1/12GK201843185SQ201020603448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10日
发明者陆文革 申请人:陆文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