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循环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1338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雨水循环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循环系统,特别是一种雨水收集并循环利用的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较多,但按人口、耕地平均占有水平很低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淡水资源问题比较严重,淡水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亩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亩均占有量的3/4。据对149个国家和地区的最新统计,中国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已经退居世界110位,是世界13个贫水国家之一。我国北方地区与欧洲相比反差极为强烈。以北京为例6、7、8三个月的降水量占年总降水量的3/4,而从11月到次年4月的半年时间的降水量不到全年降水量的1/10。由于旱季延续时间很长,年蒸发量大多在1000毫米以上,远远超过年降水量。不仅年内,而且年际降水量变化也很大,连续三年的干旱时有发生。今年4月份以来,原本水源丰富的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了 50年未见的大旱,部分地区由于冬春连连旱,可能面临绝收。此外,由于雨季降水过于集中,经常有一部分水库装不下的降水以洪水的形式排入海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水收集并经过雨水净化、存蓄、水的循环来缓解淡水资源匮乏问题的系统。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雨水循环利用系统,所述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池,所述雨水收集池纵向依次为沉淀池、净化池、蓄水池三个部分,沉淀池的一端通过水管与渠沟连通,蓄水池的一端通过水管与总蓄水池连通,均为钢筋砼池体,在沉淀池、净化池、蓄水池的顶端均开有盖有检查盖板的开口且分别安装有排气管以保证雨水收集池内空气流通,在沉淀池和蓄水池内侧壁检查盖板的下方均安装有钢爬梯以方便检查人员进池清污。所述总蓄水池内设置有澄清池,所述澄清池为钢筋砼池体,顶部开口盖有砼盖,侧壁预留进水孔,在进水孔外装有不锈钢筛网,在澄清池内部安装有水泵。下雨的时候,渠沟的雨水通过水管流入沉淀池,沉淀池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通过与净化池相通的水孔进入净化池,净化池内为砂石等无机材料净化层,通过砂石等无机材料净化层净化后的雨水进入蓄水池,再通过水管进入总蓄水池。总蓄水池的水通过外装有不锈钢筛网的进水孔过滤后进入澄清池,利用水泵抽取澄清池雨水到用户使用区。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有效的利用了雨水,形成了淡水资源的循环利用。2、结构简单,没有地域环境的限制,应用广泛。3、雨水净化采用自然净化,环保卫生。


图1为本发明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澄清池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A-A立剖面图。图4为本发明雨水收集池的平面图。图5为本发明雨水收集池的B-B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述一种雨水循环利用系统,所述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池,所述雨水收集池纵向依次为沉淀池3、净化池4、蓄水池5三个部分,沉淀池3的一端通过水管2与渠沟1连通,蓄水池5的一端通过水管2与总蓄水池 6连通,均为钢筋砼池体,在沉淀池3、净化池4、蓄水池5的顶端均开有盖有检查盖板9的开口且分别安装有排气管10以保证雨水收集池内空气流通,在沉淀池3和蓄水池5内侧壁检查盖板9的下方均安装有钢爬梯11以方便检查人员进池清污。所述总蓄水池6内设置有澄清池,所述澄清池为钢筋砼池体,顶部开口盖有砼盖,侧壁预留进水孔,在进水孔外装有不锈钢筛网7,在澄清池内部安装有水泵8。下雨的时候,渠沟1的雨水通过水管2流入沉淀池3,沉淀池3的水位达到一定高度,通过与净化池4相通的水孔进入净化池4,净化池4内为砂石等无机材料净化层,通过砂石等无机材料净化层净化后的雨水进入蓄水池5,再通过水管2进入总蓄水池6。总蓄水池6的水通过外装有不锈钢筛网7的进水孔过滤后进入澄清池,利用水泵8抽取澄清池雨水到用户使用区。本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任何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理念的改变均为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池,所述雨水收集池纵向依次为沉淀池(3)、净化池(4)、蓄水池(5)三个部分,沉淀池(3)的一端通过水管(2)与渠沟(1)连通,蓄水池(5)的一端通过水管(2)与总蓄水池(6)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总蓄水池(6)内设置有澄清池,所述澄清池内部安装有水泵(8 )。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循环系统,特别是一种雨水收集并循环利用的系统。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所述雨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池,所述雨水收集池纵向依次为沉淀池、净化池、蓄水池三个部分,沉淀池的一端通过水管与渠沟连通,蓄水池的一端通过水管与总蓄水池连通。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有效的利用了雨水,形成了淡水资源的循环利用。2、结构简单,没有地域环境的限制,应用广泛。3、雨水净化采用自然净化,环保卫生。
文档编号E03F1/00GK102359142SQ20111022410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6日
发明者姚志勇, 揭保如, 揭建刚, 熊剑, 钱胜 申请人:江西省丰和营造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