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流式水箅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9877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流式水箅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导流式水箅子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道路构件,特别涉及一种能及时地将雨水排除到地下管网中的导流式水箅子。
背景技术
[0002]城市道路等构造物设置水箅子及时雨水排除到地下管网中,以避免发生内涝。现有水箅子在结构上均包括一个矩形边框,边框内沿横向间隔设置若干箅条,各箅条沿纵向延伸且与边框连接为一体,相邻两箅条的间隙为排水通道。由于箅条横截面呈矩形,当雨水中的树叶等杂物流经排水通道时易附着在箅条上,其结果是减小水箅子的排水能力,甚至完全堵塞排水通道而丧失排水能力,从而引发城市内涝。实用新型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流式水箅子,能有效地确保水箅子的排水能力。[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0005]本实用新型的导流式水箅子,包括矩形边框和沿迎水方向间隔设置箅条,各箅条沿垂直于迎水方向延伸与矩形边框固接为一体,其特征是所述箅条的横截面是由外弧面、 内弧面构成的翼面,且相对于迎水方向外倾。[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于翼面间的流速差和压力差,使雨水中的树叶等杂物快速地通过排水通道,不易附着在箅条上,起着良好的导流作用,因此能有效地确保水箅子的排水能力。


[0007]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两幅附图[0008]图1是本实用新型导流式水箅子的结构示意图;[0009]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面图。[0010]图中示出零部件、部位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矩形边框10、加劲肋条11、箅条12、 外弧面12a、内弧面12b。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0012]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导流式水箅子,包括矩形边框10和沿迎水方向(图 2中箭头所指方向)间隔设置箅条12,各箅条12沿垂直于迎水方向延伸与矩形边框10固接为一体。所述箅条12的横截面是由外弧面12a、内弧面12b构成的翼面,且相对于迎水方向外倾。利用外弧面12a、内弧面12b的流速差和压力差,使雨水中的树叶等杂物快速地通过排水通道,而不易附着在箅条12上,对流经排水通道雨水起着导流作用,因此能有效地确保水箅子的排水能力。[0013]参照图2,所述箅条12外弧面12a、内弧面12b之间圆滑过渡。根据不同使用环境、 使用情况和制作材料,为增强水箅子的结构强度,可在矩形边框10内设置有与迎水方向垂直的加劲肋条11,加劲肋条11与矩形边框10、箅条12固接为一体。[0014]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导流式水箅子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权利要求1.导流式水箅子,包括矩形边框(10)和沿迎水方向间隔设置箅条(12),各箅条(12) 沿垂直于迎水方向延伸与矩形边框(10)固接为一体,其特征是所述箅条(1 的横截面是由外弧面(1 )、内弧面(12b)构成的翼面,且相对于迎水方向外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式水箅子,其特征是所述箅条(1 外弧面(1 )、内弧面 (12b)之间圆滑过渡。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流式水箅子,其特征是所述矩形边框(10)内设置有与迎水方向垂直的加劲肋条(11),加劲肋条(11)与矩形边框(10)、箅条(1 固接为一体。
专利摘要导流式水箅子,旨在有效地确保水箅子的排水能力,防止城市内涝。包括矩形边框(10)和沿迎水方向间隔设置箅条(12),各箅条(12)沿垂直于迎水方向延伸与矩形边框(10)固接为一体,所述箅条(12)的横截面是由外弧面(12a)、内弧面(12b)构成的翼面,且相对于迎水方向外倾。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于翼面间的流速差和压力差,使雨水中的树叶等杂物快速地通过排水通道,不易附着在箅条上,起着良好的导流作用,因此能有效地确保水箅子的排水能力。
文档编号E03F5/06GK202273316SQ201120334019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7日
发明者徐辉 申请人:徐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