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下孔洞临时封堵的半刚性挡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843阅读:7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下孔洞临时封堵的半刚性挡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下孔洞封堵挡水装置,尤其是一种水下孔洞临时封堵的半刚性挡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一些改建、扩建的水利、水电工程中,特别是70、80年代修建的水电、水利工程,由于当时设计和施工技术水平较低,施工质量差,年久失修,在对引水、泄水等水下已建孔洞进行维修时需临时封堵挡水,由于孔洞进口面平整度差,封堵挡水是一大难题。采用常规的钢闸门结构复杂,工序多、施工时间长、投入成本大,且刚性闸门止水效果较差。在这种情况下实用新型了提供了一种水下已建孔洞临时封堵半刚性挡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针对临时封堵的水下孔洞洞口面平整度差,封堵止水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操作方便、安全、快速、适应边界能力强、堵水效果好的挡水装置,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水下孔洞临时封堵挡水装置”,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水下孔洞临时封堵的半刚性挡水装置,包括横向的主梁、竖向的次梁、钢面板、止水加固框架、止水系统、平衡管阀和吊耳,所述钢面板焊接在主梁上,次梁的端部与主梁部分焊接形成铰接或半铰接铰点,止水加固框架焊接在钢面板的背面周边,止水系统安装在止水加固框架上,在所述装置的中下部沿装置重心线对称焊接有平衡管阀,吊耳焊接在装置重心线的顶部。所述平衡管阀设置有两个。所述吊耳焊接在装置中间部位设置的次梁上。所述止水系统包括P型橡胶止水、平板裙边止水以及止水压板。所述P型止水以及平板裙边止水用螺栓和止水压板固定在止水固定框架上。所述次梁与主梁是部分焊接,将次梁的底部5cm高度与主梁焊接,并在主梁与次梁连接处的顶部未焊接处预留3 5_的缝隙。所述平衡管阀应用的平衡管为钢管,在管端头设置有阀门。本装置在平板钢闸门基础上简化结构,只设计了主梁、次梁、面板及止水系统;次梁与主梁采用部分焊接,在其顶部预留缝隙,次梁在主梁间形成简支结构,使装置沿次梁方向变形和扭曲以适应孔洞口面起伏变形,与孔口周边部不平整面拟合,便于止水系统实现止水的目的,满足不平整面孔口的挡水功能。本实用新型制作安装简单,操作方便,适应边界能力强,挡水效果好,满足水下孔洞施工临时封堵需要,是一种经济实用的装置。

图1是水下孔洞临时封堵半刚性挡水封堵装置示意图;[0014]图2是A-A剖面图;图3是B-B剖面图。1、面板;2、主梁;3、次梁;4、止水固定框架板;5、P型止水;6、平板裙边止水;7、止水压板;8、螺栓;9、平衡管阀;10、吊耳;11、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首先根据需要临时封堵的已建孔洞设计和实际尺寸确定挡水装置的尺寸,装置主梁2的尺寸比需封堵孔洞11的尺寸大。其结构设计参照平面钢闸门理论计算,即水平主梁2应满足受力强度和刚度的需要,按受力相等、不等间距水平布置;次梁3只需满足受力的强度要求而不考虑刚度要求,次梁3在竖直方向等距离布置;面板1、吊耳10、吊点及焊缝等按照水工钢闸门设计规范执行。按照设计尺寸加工主梁2与次梁3,主梁2与次梁3端部分焊接,只将次梁3底部5cm高度与主梁2焊接,并在主梁2与次梁3连接处的顶部未焊接处预留3 5mm的缝隙,使主梁2与次梁3形成铰接或半铰接,次梁3在主梁2间成为简支结构梁。将面板I与主梁2焊接在一起,吊耳10焊接在次梁3上。在装置的中下部对称布置两个平衡管阀9,平衡管为钢管,在管端头安装阀门。在挡水装置背面的四周设置止水固定框架4,用螺栓8和止水压板7将P型止水5和平板裙边止水6固定在止水固定框架4上。用吊车吊住挡水装置吊耳10,将挡水装置放到需挡水封堵的孔洞11进口处后,放空孔洞11内的水,本装置承受水压力,通过主梁2、次梁3变形利用止水实现封堵。为了防止因水位变化影响闸门的稳定,需将闸门临时固定在孔洞11 口壁面上部,吊车脱钩完成挡水装置安装。当孔洞施工完毕,挡水装置完成使命后拆除,用吊车吊住吊耳10,脱开挡水结构临时固定点后,潜水员打开平衡管阀9放水平衡本装置两边水压后,即可吊出本挡水装置,其
可重复使用。本装置已在已建水下孔洞临时封堵施工中得到成功应用,该装置制作安装简单,操作方便,适应边界能力强,挡水效果好,满足水下孔洞施工临时封堵需要,是一种经济实用的装置。
权利要求1.一种水下孔洞临时封堵的半刚性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向的主梁、竖向的次梁、钢面板、止水加固框架、止水系统、平衡管阀和吊耳,所述钢面板焊接在主梁上,次梁的端部与主梁部分焊接形成铰接或半铰接铰点,止水加固框架焊接在钢面板的背面周边,止水系统安装在止水加固框架上,在所述装置的中下部沿装置重心线对称焊接有平衡管阀,吊耳焊接在装置重心线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孔洞临时封堵的半刚性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管阀设置有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孔洞临时封堵的半刚性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焊接在装置中间部位设置的次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孔洞临时封堵的半刚性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系统包括P型橡胶止水、平板 裙边止水以及止水压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下孔洞临时封堵的半刚性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止水以及平板裙边止水用螺栓和止水压板固定在止水固定框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孔洞临时封堵的半刚性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次梁与主梁是部分焊接,将次梁的底部5cm高度与主梁焊接,并在主梁与次梁连接处的顶部未焊接处预留3 5mm的缝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下孔洞临时封堵的半刚性挡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管阀应用的平衡管为钢管,在管端头设置有阀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下孔洞临时封堵的半刚性挡水装置,包括横向的主梁、竖向的次梁、钢面板、止水加固框架、止水系统、平衡管阀和吊耳,所述钢面板焊接在主梁上,次梁的端部与主梁部分焊接形成铰接或半铰接铰点,止水加固框架焊接在钢面板的背面周边,止水系统安装在止水加固框架上,在所述装置的中下部沿装置重心线对称焊接有平衡管阀,吊耳焊接在装置重心线的顶部。本装置制作安装简单,操作方便,适应边界能力强,挡水效果好,满足水下孔洞施工临时封堵需要,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经济、实用的装置。
文档编号E02B3/16GK203160204SQ20132013704
公开日2013年8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5日
发明者程志华, 刘怀亮, 刘红岩, 杜兴发, 林本华, 覃春安, 袁代伦, 陈秋生, 吴波, 张生虎, 姜德华, 赵文喜, 朱晖, 沈俊雁, 杨涛, 高猛, 崔浩, 沈波, 徐秀文, 杨孝安 申请人:中国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